260 likes | 493 Views
第四章 巴罗克时期的音乐文化. 美学风格: 宽宏、威严、对称、华丽、 富于装饰、追求戏剧性 手法风格: 复调风格发展至高峰、数字低音、 即兴性、竞奏性、和声性、 调式调性、音乐术语. 巴罗克时期音乐主要变化是什么?. 歌剧诞生 器乐独立 复调风格向主调风格转移 大小调式替代教会调式 和声学新概念形成. 巴罗克时期音乐家. 是服务于教堂、宫廷和自由城市的 艺人、仆人 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几乎都是 功能音乐. 歌剧的产生. 背景、时间、地点、特征、代表作 早期流派、剧院变化、
E N D
第四章 巴罗克时期的音乐文化 美学风格: 宽宏、威严、对称、华丽、 富于装饰、追求戏剧性 手法风格: 复调风格发展至高峰、数字低音、 即兴性、竞奏性、和声性、 调式调性、音乐术语
巴罗克时期音乐主要变化是什么? 歌剧诞生 器乐独立 复调风格向主调风格转移 大小调式替代教会调式 和声学新概念形成
巴罗克时期音乐家 是服务于教堂、宫廷和自由城市的 艺人、仆人 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几乎都是 功能音乐
歌剧的产生 背景、时间、地点、特征、代表作 早期流派、剧院变化、 蒙特威尔第、 那坡里歌剧、A.斯卡拉蒂 意义、影响
她促进了音乐的戏剧化、 • 促进了主调风格的形成、 • 促进了音乐与姐妹艺术的联系、 • 促进了音乐内各因素的综合、 • 促进了声乐和器乐音乐的平行发展 • 促进了周边国家歌剧的发展
法国、德国与英国的早期歌剧 • 法国: 背景:宫廷芭蕾 人物:吕利 体裁:抒情悲剧(特征) • 英国: 背景:假面剧 人物:普赛尔 • 德国: 背景:三十年战争 人物:泰勒曼
清唱剧与康塔塔的诞生 与歌剧的区别: 是有情节性关联、含声乐与器乐的大型综合性戏剧套曲,是无布景服装道具与戏剧动作的音乐会式舞台表演。 清唱剧: 16世纪下诞生于意大利(早于歌剧) 是反宗教改革的产物唱拉丁文 康塔塔:与歌剧同时诞生于意大利 是“单声音乐”风格的产物
早期清唱剧与康塔塔 清唱剧: 阿奈里奥《灵魂和谐的戏剧》 卡里西米《旧约圣经》 序茨(德)《圣诞清唱剧》 分类:“拉丁清唱剧”与“世俗清唱剧” 康塔塔:巴赫《咖啡康塔塔》 分类:“室内康塔塔”与“教堂康塔塔”
拉莫的和声学理论 • 和声是音乐最基本的要素,旋律源自和声 • 根据泛音原理构建大三和弦,三度叠置扩展各种和弦 • 基础低音与转位和弦 • 主、属、下属和弦支撑调性,构成功能体系 • 转调可以是和弦功能变化的结果 • 是“功能和声”的源头
期中考试小论文题目 宗教与世俗因素在音乐中的相互影响 (至十七世纪) 提示: 可有选择地从宗教与世俗;声乐与器乐;禁锢与解放;理性与情感;题材与体裁;音乐家地位;音乐创作目的;音乐风格与历史变革事件等方面着手,从音乐中的“神”与“人”的视角,对本学期所学的内容按自己的思路进行归纳、梳理。
要求: 1. 可自命副题,要有写作提纲 2. 论述个人观点,用史例证明 3. 教材或资料原文必须用引注 4. 规定时间、格式、字数递交
时间: 5月8日上课前交班长 逾期一律不收,为0分 字数:不少于1500字 格式:A4纸打印,左上角装订
《欧洲音乐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小论文(楷四) (空) (黑三) 宗教与世俗因素在音乐中的相互影响 (空) 06级__班 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成绩____(宋四) (空) 2008年5月8日 提纲:一、 二、 三、
(另起一页)正文: (黑三) 宗教与世俗因素在音乐中的相互影响 (空) 一、(宋四) (行文宋小四) (空) 二、(宋四) (行文宋小四) (空) 三、 (宋四) (行文宋小四) (行距 1.5) 页脚(共 页,第 页)
器乐的独立 器乐独立的标志: 乐器制造业的发达 大量器乐体裁的产生 器乐演奏技术的发展
乐器制造业的发达 提琴制造业: 意大利三大提琴制造家族-- 阿玛蒂、格瓦奈里、斯特拉迪瓦里 键盘乐器: 管风琴更加完善 古钢琴与钢琴的形成: 古钢琴分两类: 拨弦古钢琴、击弦古钢琴 最早的钢琴制造者: 1709-1710年 意大利--克里斯托弗里
大量器乐体裁的产生 即兴风格的体裁: 托卡塔、幻想曲、前奏曲 基于变奏的体裁: 帕萨卡利亚、夏空 赋格 组曲: 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基格
奏鸣曲: 形式分类: 独奏奏鸣曲、三重奏鸣曲 风格分类: 教堂奏鸣曲、室内奏鸣曲 协奏曲: 大协奏曲、乐队协奏曲、独奏协奏曲
器乐演奏技术与体裁的发展 管风琴音乐在德国: 分北、中、南三派,重要人物是: 中德:帕赫贝尔;南德:弗洛贝格 古钢琴音乐在法国: 华丽风格与弗.库普兰家族 华丽风格(名词解释) 弗.库普兰:p.123中段
提琴音乐在意大利: 加勃里埃利、柯雷利、塔蒂尼、维瓦尔第 加勃里埃利:首次把大提琴独立出来,协奏曲 柯雷利:器乐合奏音乐进入成熟的标志, 小提琴、三重奏鸣曲 塔蒂尼:炫技大师,小提琴、室内乐、协奏曲 维瓦尔第:对协奏曲发展影响最大,小提琴, 利都奈洛:(名词解释)
巴罗克时期三位伟大作曲家 维瓦尔第: “红发神父”, 任职教堂与慈善医院附属音乐学校 四百部以上协奏曲 协奏曲四季 来自《和声与创意的尝试》前四部 Op.8,共12部,是最早的标题音乐
巴罗克时期三位伟大作曲家 巴赫与亨德尔: 生平: 巴赫 亨德尔 家境穷、求知欲强 出生皇室医生家庭 不怕苦、脾性倔强 求知欲强、脾气倔强 晚年双目失明 地位: 演奏家、音乐老师 皇室宫廷乐长、指挥家
巴罗克时期三位伟大作曲家 巴赫与亨德尔: 信仰与创作内容: 巴赫 亨德尔 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 宗教为主,插入世俗 宗教与世俗并举 创作体裁: 除歌剧外的所有 所有体裁
巴罗克时期三位伟大作曲家 巴赫与亨德尔: 民族风格: 巴赫 亨德尔 以德为主、融意法 德、英、意、法 手法风格: 都是复调音乐大师 复调重于主调 主调风格更浓 器乐与声乐趋合 声乐性旋律性更浓 无终旋律、戏剧性 宫廷性、贵族味
巴罗克时期三位伟大作曲家 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 1. 证明了平均律律制的科学性 2. 证明了和声学理论的可行性 3. 证明了大小调体系的完整性 4. 推广了一指与五指的普遍运用
巴罗克时期三位伟大作曲家 亨德尔的《弥赛亚》(救世主): 1. 主调风格的宗教音乐巨著 2. 非礼仪功能的宗教音乐 3. 是对歌剧失败的创作转折 4. 关于“哈利路亚”的全场起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