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一组新的核子耦合参数对 PNS 表面引力红移的计算

一组新的核子耦合参数对 PNS 表面引力红移的计算. 赵先锋. 滁州学院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2011-10-26. 主要内容. 引 言 一组新的核子耦合参数的计算 RMF 理论与 PNS 表面引力红移的计算理论 计算参数选取 PNS 表面引力红移的计算结果和讨论 总 结. 一、引言. 1 、 相对论平均场( RMF )理论对核子耦合参数的敏感性 RMF 理论是关于强子相互作用的相对论有效场理论 1985 年, RMF 理论被用来描述中子星( NS )物质( Glendenning , 1985 )

tru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一组新的核子耦合参数对 PNS 表面引力红移的计算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一组新的核子耦合参数对PNS表面引力红移的计算一组新的核子耦合参数对PNS表面引力红移的计算 赵先锋 滁州学院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2011-10-26

  2. 主要内容 • 引 言 • 一组新的核子耦合参数的计算 • RMF理论与PNS表面引力红移的计算理论 • 计算参数选取 • PNS表面引力红移的计算结果和讨论 • 总 结

  3. 一、引言 1、相对论平均场(RMF)理论对核子耦合参数的敏感性 RMF理论是关于强子相互作用的相对论有效场理论 1985年,RMF理论被用来描述中子星(NS)物质(Glendenning, 1985) 计算表明:NS的质量、半径等性质对核子耦合参数较敏感 (Glendenning N K等,1991 ;Jia H Y等,2001,2002 ,2004; Liu G Z等, 2004 ;)

  4. 2、计算中常用的核子耦合参数 • 引入介子非线性自相互作用:NL1, NL2, NL3, NLSH • 引入, 介子非线性自相互作用:TM1, TM2 • 考虑核子-介子耦合参数的密度相关性:DD-ME1, TW-99 • 基于--ρ模型:GL85,GL97 3、对称能系数对核子耦合参数的影响 核子耦合参数可以通过饱和核物质的性质确定: 饱和核物质的密度,束缚能,压缩系数,有效质量,对称能量系数 (Glendenning,2000) 其中对称能系数对核子耦合参数的影响值得密切关注

  5. 4、实验核物理的较近进展 2004年,Tsang等人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国家超导回旋加速器实验室(NSCL/MSU)进行了Sn^112和Sn^114的重离子碰撞试验,给出了较新的实验结果(Tsang等,2004) 据此,Chen L W等基于同位旋和动量相关的输运模型计算出了对称能系数的数值为31.6 MeV (Chen L W等,2005) 我们利用较近的实验结果计算出了一组新的核子耦合参数(称之为CZ11),并用于计算前身中子星(PNS)的表面引力红移

  6. 二、一组新的核子耦合参数的计算 1、核子耦合参数的计算公式 核子耦合参数的代数表达式为 (2-1) (2-2)

  7. (2-3) (2-4) (2-5)

  8. 其中 (2-6) (2-7) (2-8)

  9. (2-9) (2-10) (2-11)

  10. 2、计算参数 NSCL/MSU实验结果给出的核子参数

  11. 3、计算结果 计算出的新的核子耦合参数(CZ11)

  12. 三、RMF理论与PNS表面引力红移的计算理论 • 描述中子星物质的拉氏量密度为: (3-1)

  13. 由Euler方程并利用平均场近似,得到重子运动方程如下由Euler方程并利用平均场近似,得到重子运动方程如下 (3-2) • 其本征值为 (3-3) • 其中m^*为重子的有效质量 (3-4)

  14. 介子场方程为 (3-5) (3-6) (3-7)

  15. 前身中子星的能量密度和压强为 (3-8) (3-9)

  16. β平衡条件是 (3-10) 重子数守恒和电中性条件分别为 (3-11) (3-12)

  17. 利用Oppenheimer-Volkoff (O-V) 方程得到PNS的质量和半径 (3-13) (3-14) • PNS的表面引力红移为 (3-15)

  18. 四、计算参数选取 • 核子耦合参数选为本工作所得的CZ11(见二) • PNS的温度:T=15 MeV • 超子与ω矢量介子的耦合参数由结构夸克模型的S(6)对称性得到 而超子与σ标量介子的耦合参数由拟合Λ、Σ、Ξ在核物质中的势阱深度得到 (4-1) (4-2)

  19. Λ、Σ、Ξ在核物质中的势阱深度分别取为 (4-3)

  20. 五、PNS表面引力红移的计算结果和讨论

  21. PNS的质量与中心能量密度的关系 *CZ11计算的质量比GL97的小 *AB段对应稳定PNS,BC对应不稳定PNS * 为正常饱和核物质密度

  22. PNS的半径与中心能量密度的关系 *CZ11 计算的半径比GL97的小

  23. PNS的表面引力红移与中心能量密度的关系 *CZ11 计算的z比GL97的小。虽然 而前者小的程度大

  24. PNS的表面引力红移与M/R的关系 *CZ11 算得的Z比GL97的小,且零温CZ11 算得的Z比T=15 MeV的大

  25. PNS最大质量所对应的表面引力红移 *对CZ11来说,与PNS最大质量对应的z的计算值比据GL97的计算值约小10 %

  26. 六、总 结 • 利用较近的实验结果(NSCL/MSU)计算出了一组 • 新的核子耦合参数(称之为CZ11); • 利用CZ11计算了前身中子星(PNS)的表面引力红移。 • 发现: • 1)采用CZ11参数组计算的z比GL97的小; • 2)采用CZ11参数组对PNS最大质量所对应的z的计算值比据GL97的计算值约小10 %

  27. 谢谢各位老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