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likes | 661 Views
主 题:职业女性压力与调适 主 讲:姜乾金 教授、主任医师 全国高等院校 《 医学心理学 》 8 、 7 、 5 年制规划教材主编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会长 浙江省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省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浙江大学医学院心理卫生与行为治疗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心理压力理论与应用 心理门诊预约电话:( 0571 ) 87217474 电子邮箱: jqj@zj.com 个人网站: www.medline.com.cn. 职业女性的压力与调适
E N D
主 题:职业女性压力与调适 主 讲:姜乾金 教授、主任医师 全国高等院校《医学心理学》 8 、7、 5 年制规划教材主编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会长 浙江省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省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浙江大学医学院心理卫生与行为治疗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心理压力理论与应用 心理门诊预约电话:(0571)87217474 电子邮箱:jqj@zj.com 个人网站:www.medline.com.cn
职业女性的压力与调适 浙江大学 姜乾金 2006.3
日常生活经常出现烦琐事情 什么是压力? 工作 家庭 孩子 提要 ——生活在压力之中 职业女性尤甚 ——世界充满差异 差异导致竞争 竞争导致压力 ——接纳差异(存在) 快乐竞争(工作、生活)
A 职业女性压力举例 ——生活在压力之中 职业女性尤甚 案例之一 案例之二 案例之三 小专题
B 职业女性压力原因 ——世界充满差异 差异导致竞争 竞争导致压力 压力因素 压力系统 系统法则
小 结 ☆ 个人、夫妻、家庭、单位、国家、国际都是压力系统 ☆ 从儿童到成人,其压力系统是动态发展的 ☆ 压力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差异可以平衡(适应) ☆ 拒绝差异,痛苦竞争,可致个人压力(不适应)
C 职业女性压力调适 ——接纳差异(存在) 快乐竞争(工作、生活) 工作压力 夫妻关系 孩子教养 专业调适
小结 ☆ 接纳差异快乐竞争 会扼杀进取的精神吗? 答:不会,毛泽东为例 ☆ 接纳差异 快乐竞争 影响夫妻无私的爱吗? 答:不会,只会加强适应,增强爱的延续性 ☆ 接纳差异 快乐竞争 适合于孩子的培养吗? 答:适合,人本主义 以身作则
感 受 生活事件 认 知 (自动思维) 人 格 (观念) 差异 与 竞争 压力反应 认 知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人 格 谢谢! 个人网站,欢迎浏览 www.medline.com.cn
职业女性压力举例之一 董事长 ? 部分干部 ? 试探无结果 强颜欢笑 焦虑 只想报复 失眠 长期举报 密 切 考评低分 女副总 严格管理 如何对待? 怨言 调岗 部分员工 仍未“解脱” 丈夫 新岗位
朋友 朋友 职业女性压力举例之二 女同事 同事 ? 劝说 密切 关心爱护 抑郁症 怕离婚 工作忙 朋友多 妻 40 夫 ? 2年无性 关爱 女儿 7
女友 养母 朋友 男友 母 职业女性压力举例之三 关系不错 婚前曾反对 新找对象说闲话 工作影响 多想 担心女儿 离婚2年 女 31 男 33 目前争房、女 4年前的用工 关系不错 女儿 7
小专题 ☆ 妇女的 5 种抑郁类型 ① 对强力和压迫无可奈何,形成一种反应习惯——牺牲型抑郁 ② 对人的关系理想化,在现实中却无法成立——关系型抑郁 ③ 把自身价值或多或少放在外表——年龄惧怕型抑郁 ④ 要使家人得到照顾,又与自己生活需求发生冲突——疲惫型抑郁 ⑤ 自己的体形和公众审美标准不相符——体形至上型抑郁 ☆ 已婚妇女的某些特点 ① 妇女比男性更倾向于觉得自己应对家庭气氛和伴侣关系负责 ② 妇女比男子对亲密有着更强烈的需求,但可能被贬为依赖性 ③ 婚姻的紧张状态对女性影响较男性大
压力因素 认知评价 视角、自动思维 生活事件 工作、婚姻、经济 人 格 观念、习惯、脾气 压力反应 精神、躯体、行为 “祥林嫂” 应对方式 积极的、消极的 社会支持 家庭内、家庭外
生活事件 认 知 (自动思维) 人 格 (观念) 压力反应 认 知 自动思维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人 格 (标准化) 压力系统 感 受 (自我评价) (各种症状) 接纳差异 与 快乐竞争
本人20多年应激研究中的系统论法则 ——20年自祭 1、本人压力(应激)研究的发展主线 1987年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创刊号——癌症的应激有关因素 1989-1992的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制订, 1993、1995、1998有关论文——应对、特质应对、应激评估 近年的研究生各种论文——应激是多因素互相作用的系统
2、压力系统论的基本法则 多因素系统(人生活于多因素的压力系统) 因素的互动(多因素之间互为因果,且易成良性或恶性循环) 动态的平衡(系统的动态平衡即是适应和健康) 认知的作用(认知因素在系统失衡中的关键作用) 人格的作用(人格因素在系统失衡中的核心作用)
工作压力—— 接纳差异(存在) 快乐竞争(工作) 董事长 ? 部分干部 ? 试探无结果 强颜欢笑 焦虑 只想报复 失眠 长期举报 密 切 考评低分 女副总 严格管理 如何对待? 怨言 调岗 部分员工 仍未“解脱” 丈夫 新岗位 ——单位中有反对的人是一种差异(存在),本来应该接纳这种存在,并快乐地去竞争 ——成、败也是差异,也需接纳(快乐地去挂职、向反对的人告别、向领导反映) ——本案与人格中的人生观念和自动思维有关,还可请专业调适
朋友 朋友 夫妻关系—— 接纳差异(存在) 快乐竞争(生活) 女同事 同事 ? 劝说 密切 关心爱护 抑郁症 怕离婚 工作忙 朋友多 妻 40 夫 ? 2年无性 关爱 女儿 7 ——夫妻要接纳对方各种差异,快乐地争取对方改变些什么(不接纳就更不能改变他) ——实在不能改变,自己又不能接纳,离婚也是一种接纳(不能以毁掉自身适应为代价) ——本案与人格中的性观念有关,还可请专业调适
女友 养母 朋友 男友 母 孩子教养 —— 接纳差异(存在) 快乐竞争(育儿) 关系不错 婚前曾反对 新找对象说闲话 自说无所谓 母诉很艰难 离婚2年 女 31 男 33 目前争房、女 4年前的用工 关系不错 女儿 7 ——已经离婚的双方更要接纳对方的各种差异(存在),同时快乐地争取自己的权利(诉讼) ——孩子需形成“接纳差异,快乐竞争”的心理系统。父母应做“接纳差异、快乐竞争”的表率 ——本案适宜双方同时接受专业调适
一、压力系统的调适策略(策略之一) 应激源控制 认知改变 心理健康问题 应对指导 ? 社会支持 个性矫正 缓和心身反应 生物自然
二、压力系统的调适与管理(策略之二) 干预策略: 学习调整 心理指导 心理治疗 生活事件 认 知 应对方式 人 格 “症 状” 压力反应 社会支持
1.减少生活事件(压力源) 生活事件(life events)是指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损害个体健康的生物性、心理性、社会性和文化性刺激,又称压力源。
生活事件的种类: (1)现象学分类: 家庭、人际关系、工作、经济、环境等 (2)按事件的性质分类: 正性事件和负性事件 (3)按事件的主客观属性分类 主观事件和客观事件 生活事件影响因素——
控制生活事件(应激原) 目标——解决、缓冲、回避应激原 主观事件——如:指导不去制造“问题” 客观事件——如:提供或帮助“问题解决”
2.改善认知评价方式 认知评价(evaluation or appraisal)是指个体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从自己的角度的认知
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 按信息加工的观点,“认知 (Cognition)”是指信息为人接受之后再经历转换、简约、合成、储存、重建、再现和使用等之后的加工过程。
认知的三个层面 • ( Alford和Beck 1997把认知划分为三个层面) • 产生自动思维 (automatic thoughts) 的前意识或自动层面 • 意识层面 • 产生现实、恰当或理性思维的综合认知 (meta-cognitive) 层面
意识层面 抑郁症的症状 综合认知(情感、认知、行为) 负性自动性思维 自动性思维(表层认知,解释、预期等) 人格层面 功能失调性假设 知识结构图式(人格中的信念、态度等) 成长经历 成长经历(生活经验) 认知的层面示意图: 认知评价影响因素——
认知改变方式 再评价 暗示 安慰 激励 观念调整(人格) 辨认负性自动思维 (认知歪曲:标准化→自动假设→自动挫败)
3.提高应对能力 应对(coping)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应对又称应付
压 力 作 用 过 程 与 应 对 活 动 再评价 问题关注应对 情绪关注应对 否认 淡化 幽默 计划 放松 回避 祈祷 转移 淡化 求助 面对 自评 退化 自控 烟酒药物 分散注意 倾诉 自责 幻想 屈服 升华 忍受 合理化 发泄 生活事件 认知评价 社会支持 情绪反应 躯体反应 (应激过程)
应对方式的种类 (1)根据应对的指向分类 针对问题的应对(problem-focused coping) 针对情绪的应对(emotion-focused coping) (2)根据应对的过程分类 过程应对(process-oriented coping) 特质应对(trait-oriented coping) (3)根据应对主体 心理活动应对:如再评价、幻想、自责等 行为操作应对:如回避、服药、倾述等 躯体变化的应对:如放松等
应对方式的种类(续) (4)根据应激系统中的因素与环节 针对生活事件:计划、回避、面对、分散注意、升华等 针对认知评价:自责、幻想、淡化等。 针对社会支持:如求助、倾述、隔离等。 (5)根据特定事件对象的应对 医学应对问卷(MCMQ) 心肌梗塞病人的“否认”问卷 应对方式影响因素——
提高应对能力 应激无害化训练,如指导: “回避” “否认” “升华” “幽默” “发泄” “祈祷”
4.合理利用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又称社会网络,是指个体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事、伙伴、党团、工会等组织所给予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援,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
社会支持的种类 (1)社会支持的数量、获得的支持的满意程度 (2)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它人支持 (3)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个人利用等。 社会支持影响因素——
改善社会支持 提供客观支持 改变主观主持 如: 交友 谈心 集体活动 家庭联系
5.克服人格层面的问题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特别是观念方面)
来 访 者 咨 询 师 意识层面 知识、逻辑、是非、判断等 咨询过程 心理动力 行为习惯 神经类型 潜能 自动性思维 森田神经质 心理动力 行为习惯 神经类型 潜能 自动性思维 森田神经质 人格层面 人格与意识活动(示意) 人格的影响因素(启动因素)——
人格层面问题解决 各种心理治疗方法——认知行为疗法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6.减轻压力反应 压力反应是在生活事件的作用下,个体出现的一系列反映,包括心理反应、行为反应和躯体反应
压力的心理反应 (涉及知、情、意、个性各方面) (1)应激的情绪反应:涉及焦虑、恐惧、抑郁、愤怒等 (2)应激的认知反应:如使认知能力和自我意识变狭窄、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下降等
压力的行为反应 逃避与回避 退化与依赖 敌对与攻击(伤人和自伤) 失助(helplessness)与自怜 物质滥用(substance abuse)
压力的心理行为综合反应 (1) 亚健康(Sub-health):又称第三健康状态(the third health situation),表现慢性疲劳和精力低下等系列综合症状。 (2)崩溃(burnout):是由强烈心理应激而带来的一种无助、绝望的情感体验。 (3)延缓应激反应(delayed stress response):又称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在应激事件后一段时间才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
压力的躯体反应 压力的躯体反应以神经解剖学为基础,最终可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包括GAS三阶段)。这其涉及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条中介途径。但必须指出,这三条中介途径其实是一个整体,而且其中有关细节问题正是目前深入研究的领域。 压力反应的影响因素——
缓解心身反应方法 倾诉、移情 (如“倾听”) 活动、转移注意 (如“走出去”、音乐、运动) 松弛、生物反馈 (如指导深而慢的呼吸放松、音乐松弛训练、生物反馈、催眠) 药物 (如合理用药对抗多种症状)
7.利用自然和生物因素 空气 阳光 森林 泥 温泉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