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610 Views
附小名曲 60 首 聲樂篇 - 一上. 韓德爾 ” 哈利路亞 ” 合唱曲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3%88%E5%88%A9%E8%B7%AF%E4%BA%9A%E5%A4%A7%E5%90%88%E5%94%B1. 哈利路亞合唱曲簡介. 「 哈利路亞 」是 韓德爾 的神劇《 彌賽亞 》中的一首選段,被編排於第二部份的最後一首曲。 「 哈利路亞 」(Hallelujah)是「讚美 耶和華 」的意思(耶和華是 聖經 永生上帝的名字),是 基督徒 當讚美 上帝 ( 神 )時所用的歡呼語。. 韓德爾小檔案.
E N D
附小名曲60首聲樂篇-一上 韓德爾”哈利路亞”合唱曲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3%88%E5%88%A9%E8%B7%AF%E4%BA%9A%E5%A4%A7%E5%90%88%E5%94%B1
哈利路亞合唱曲簡介 • 「哈利路亞」是韓德爾的神劇《彌賽亞》中的一首選段,被編排於第二部份的最後一首曲。 • 「哈利路亞」(Hallelujah)是「讚美耶和華」的意思(耶和華是聖經永生上帝的名字),是基督徒當讚美上帝(神)時所用的歡呼語。
韓德爾小檔案 • 1685年出生,1759年去世 • 巴洛克樂派作曲家 • 出生於德國,後來定居並入籍英國。 • 主要作品有神劇彌賽亞,水上音樂組曲以及皇家煙火組曲
附小名曲60首聲樂篇-一下 天黑黑---台灣民謠 資料來源: cc.qzjh.kh.edu.tw/~t094/local/coursemade/a03.doc
「天黑黑」樂曲簡介 • 天黑黑為台灣北部童謠,一般認為其發源於細雨不斷的金瓜石 • 歌詞中描述阿公阿嬤為了泥鰍要煮鹹還是煮淡而吵得不可開交,甚至打破鍋鼎,表達出農家生活的逗趣
台灣民謠簡介 • 台灣民謠指的是流傳在台灣的眾多歌謠,集結了許多傳統文化和鄉村生活中,口耳流傳的歌曲,內容多與生活息息相關,從歌曲中也可見民族特色、風俗 • 多數的民謠都是由民間口耳相傳,因此作者大都無從考據
附小名曲60首聲樂篇-二上 野玫瑰~舒伯特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野玫瑰歌曲簡介 • 《野玫瑰》是舒伯特創作的藝術歌曲。 • 這首歌的歌詞源自德國大詩人歌德的同名詩歌。 • 這首歌最深入人心之處在於少年與野玫瑰的對話中瀰漫著的憂傷情緒。 • 《野玫瑰》共有三個詩節,並伴隨著不斷重複的旋律和和聲,因此也被稱為詩節歌。
舒伯特小檔案 • 1797年出生,1828年去世 • 奧地利作曲家 • 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 • 創作600多首藝術歌曲,被尊稱為歌曲之王。
附小名曲60首聲樂篇-二下 青春舞曲---中國民謠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D%92%E6%98%A5%E8%88%9E%E6%9B%B2
「青春舞曲」樂曲簡介 • 青春舞曲是中國新疆維吾爾族的民謠。 • 青春舞曲歌詞中「別的那呀喲」是維吾爾族與的小鳥。
青春舞曲歌詞 • 太陽下山明早依舊爬上來花兒謝了明年還是一樣的開美麗小鳥飛去無影蹤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別得那呀喲別得那呀喲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
附小名曲60首聲樂篇-三上 威爾第~善變的女人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善變的女人~歌曲簡介 • 善變的女人這首歌曲來自威爾第歌劇《弄臣》(Rigoletto)。 • 義大利語劇本改編自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所作的法語戲劇《國王的弄臣》 • 1851年3月11日在義大利威尼斯鳳凰劇院首演。 • 這首曲子幾乎是每位男高音首張個人專輯必唱的曲目,可見得其重要性。
威爾第小檔案 • 1813年生,1901年去世 • 義大利作曲家 • 威爾第和理察·華格納一起被認為是19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歌劇創作者。 • 著名的歌劇作品包含茶花女,弄臣,阿依達等。
附小名曲60首聲樂篇-三下 撥弦波爾卡舞曲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
「撥弦波爾卡舞曲」樂曲簡介 • 此曲為奧地利作曲家小約翰史特勞斯與其兄弟所合作而成 • 所謂的撥弦,是只用手直接在提琴的弦上撥奏,而不用琴弓來拉弦 • 整曲輕快活潑,全曲皆由短促的撥弦來演奏,也因此命名 • 此曲為每年奧地利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經常演奏的曲目
波卡舞曲簡介 • 波卡舞曲是捷克的一種民間舞蹈音樂,緣於波西米亞 • 這種舞蹈以男女一起跳,音樂的特點是節奏快速、活潑的二拍子 • 演奏的樂器通常為手風琴、低音號、鋼琴 或是由管弦樂團演出
附小名曲60首聲樂篇-四上 音樂劇貓---安德魯‧洛伊‧韋伯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
音樂劇貓 • 《貓》(英語:Cats)是由作曲家安德魯·洛伊·韋伯根據T·S·艾略特的詩集《老負鼠的貓經》及其他詩歌所編寫的一部音樂劇。它雖然一向沒有評論家的鍾愛,卻是歷史上最成功的音樂劇之一,而且,自1981年在倫敦首演以來,它曾經被翻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全世界各個角落演出。
安德魯‧洛伊‧韋伯小檔案 • 1948年生於英國倫敦,是一位非常成功的音樂劇作曲家。 • 韋伯是20世紀晚期最受歡迎也頗有爭議的劇院作曲家,他為百老匯和倫敦西區劇院創作了大量的作品。也獲得葛萊美獎等多項大獎。 • 著名作品包括歌劇魅影以及貓音樂劇
附小名曲60首聲樂篇-四下 魔笛---莫札特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
「魔笛」歌劇簡介 • 魔笛為莫札特三部最具代表性的歌劇之一,此曲為德文演唱,是莫札特生命最後一年所寫的作品 • 劇情描述夜后的女兒被惡魔拐走,王子塔米諾答應夜后去救她,帶著夜后送她的魔笛和捕鳥人帕帕吉諾就啟程了。
莫札特簡介 • 莫札特是維也納具代表性的音樂家之一,因為自幼優異的音樂表現,而被稱為音樂神童 • 雖然莫札特35歲便英年早逝,但留下的做敏類型十分豐富,不論協奏曲、奏鳴曲、交響曲、歌劇等等都成為後來古典音樂的主要形式
附小名曲60首聲樂篇-五上 音樂劇真善美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
音樂劇真善美簡介 • 《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最初以音樂劇的形式於百老匯上演,之後被改編成電影,位居北美影史票房第三名,同時也是史上最賣座的歌舞片。 • 這齣戲描述修道院裡的一位實習修女到崔普家擔任教職,從贏得孩童們的心,到與單身的男主人相愛、結婚並組成家庭樂團,最後又有驚無險的逃離納粹魔掌的故事。
音樂劇簡介 • 音樂劇(英語簡稱 Musicals),早期譯稱為歌舞劇,是音樂、歌曲、舞蹈、戲劇、雜耍、特技和綜藝結合的一種音樂表演。 • 著名的音樂劇包括:奧克拉荷馬、真善美、西城故事、悲慘世界、貓以及歌劇魅影等。
附小名曲60首聲樂篇-五下 杜蘭朵公主---普契尼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
「杜蘭朵公主」樂曲簡介 • 杜蘭朵公主為義大利歌劇作曲家普契尼的作品,但普契尼在生前並未完成全劇,在辭世之後,由後人依據他的草稿而將全劇完成 • 此歌劇採用了中國民歌「茉莉花」的曲調
茉莉花簡介 • 茉莉花是一首中國民歌,最早可能從清朝就流傳了 • 在中國有許多不同的版本,但歌詞大同小異,不僅為中國廣為流傳的歌謠,更因被普契尼採用在歌劇作品之中,而更為西方音樂所知曉
附小名曲60首聲樂篇-六上 歌劇魅影~安德魯‧洛伊‧韋伯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
歌劇魅影簡介 • 《歌劇魅影》(英語: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是一部知名的音樂劇,由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作曲。 • 劇本根據法國偵探小說家卡斯頓·勒胡所撰著的愛情驚悚小說《歌劇魅影》(法語:Le Fantôme de l'Opéra)改編。 • 音樂劇1986年首演,於1988年獲得七項東尼獎,是史上最成功的音樂劇之一。2004年這部音樂劇被搬上電影銀幕。
歌劇魅影劇情大綱 • 故事以19世紀時法國巴黎的加尼葉歌劇院作為舞台,描述一個年輕的女歌劇演員克莉絲汀‧黛也、一個年輕貴族勞爾與一個躲藏在歌劇院地底的怪人(魅影)之間的愛情故事。 • 魅影暗戀克莉絲汀,臉部殘疾而有所偏差的魅影,因為克莉絲汀而讓他更了解真愛。
附小名曲60首聲樂篇-六下 魔彈射手---韋伯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
「魔彈射手」樂曲簡介 • 魔彈射手是德國作曲家韋伯的代表作品之一,此為歌劇作品,全劇共三幕 • 內容描述德國民間傳說中,在森林中的獵人,因擁有神奇的魔彈,而成為百發百中的射手
韋伯簡介 • 韋伯是德國的作曲家(1786-1826),從小受良好的音樂薰陶,母親為一名歌手,父親為劇院經理,隨父親各地旅行累積了豐富的生活經驗 • 魔彈射手是他最成功的歌劇作品,韋伯十分喜愛鋼琴的音色,因此也寫了許多鋼琴作品,如獻給她妻子的「邀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