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392 Views
防灾减灾教育 教师 读本 —— 生物灾害. 生物灾害. 基本纲要. 课程目标 解读. 重点内容. 教学建议. 活动设计. 资源拓展. 实践练习. 防灾减灾教育教师读本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树立正确的灾害观,正确看待灾害本身及其发生发展规律,正确地进行相应防灾、减灾、备灾、救灾活动 ; 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和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险性 , 形成保护自然环境躲避自然灾害的意识; 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了解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作贡献。
E N D
生物灾害 基本纲要 课程目标解读 重点内容 教学建议 活动设计 资源拓展 实践练习
防灾减灾教育教师读本课程目标 • 总体目标 • 树立正确的灾害观,正确看待灾害本身及其发生发展规律,正确地进行相应防灾、减灾、备灾、救灾活动; • 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和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险性,形成保护自然环境躲避自然灾害的意识; • 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了解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作贡献。 • 掌握突发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含义及相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 学习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基本方法,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简单技能;
防灾减灾教育教师读本课程目标 • 【生物灾害】专题目标 [知识与技能] • 学会辨认常见有毒植物。 • 学习蛇伤、猫狗咬伤,抓伤预防和救治知识。 • 了解农业与病虫害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 有毒植物辨别、中毒解救。 • 培养教师对动植物伤害的应急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 教师正确看待生物灾害的发生,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灾害是不能阻止的,但是其风险是可以减少的。
重点内容 身边的危险性动物 生活中的有毒植物 狂犬病紧急救治 遭遇毒蛇如何紧急处理? 被昆虫伤害的紧急救治办法 菌类食物中毒 十大剧毒植物 生物灾害 农业病虫害 微生物灾害 农业病虫害的类型和特征 农业病虫害防治方法 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禽流感的防治
第一节 生活中的有毒植物(1) • 引入 植物广泛分布在自然界,是自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提供给 人类食物,同时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它们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但是植物自身的化学成分复杂,其中有很多是有毒的物质,不 慎食用或接触到,可能会引起很多疾病甚至死亡。因此了解一 些有毒的植物及相应的防御措施,避免有毒植物给我们的身体 造成损害。
第一节 生活中的有毒植物(2) 一、菌类食物中毒 如何辨别毒蘑菇? 见下一页PPT 采食蘑菇需遵循的原则 1、避开长有白色菌褶,茎基部有菌托(环状附着圈)以及带菌环茎上的真菌。伞状真菌中任何切开的伤口处,菌肉变黄的种类都不要食用。 2、避开任何发生腐败的真菌。除非确认是可食种类,否则扔掉。 3、 误食毒蘑后,应尽快设法排除毒物,除可用温盐水灌肠导泻外,对中毒后不呕吐的人,还要饮大量稀盐水或用手指按咽喉引起呕吐,用1%的盐水或浓茶水反复洗胃,以免机体继续吸收毒素。 误食毒蘑菇紧急处理方法 食物中毒自我急救的最常用办法就是催吐。如果还不能吐的话,可用手指或筷子等直接刺激咽喉引吐。但因食物中毒导致昏迷的时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第一节 生活中的有毒植物(3) 二、十大剧毒植物 ……
第一节 生活中的有毒植物(3) 二、十大剧毒植物 马钱子 断肠草
第一节 生活中的有毒植物(3) 二、十大剧毒植物 乌头 海芒果 夹竹桃
第一节 生活中的有毒植物(3) 二、十大剧毒植物 蝎子草 一品红 罂粟
第一节 生活中的有毒植物(3) 二、十大剧毒植物 乌头 海芒果 夹竹桃
第二节 身边的危害性动物(1) • 引入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友好相处,共同构 建和谐的自然生态系统。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也难免存 在一些不和谐因素,给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认识疯狗、毒蛇及蜈蚣、马蜂等动物的危害性,防范 于未然或在受到侵害时采取紧急救治才能更好地保护 自己。
第二节 身边的危害性动物(2) 一、狂犬病紧急救治 • 狗咬伤后伤口的处理 • 用自来水冲洗咬伤部位,如果有条件,用2%或5%的肥皂水冲洗。如果伤口比较小,可以一边冲,一边往外挤淤血。冲洗时间在20分钟以上。如果伤口比较大、深,需要去医院处理伤口。 • 冲洗过后,伤口不要缝合,使其暴露,这样不利于病毒的生长。 • 注射狂犬病疫苗。 • 狂犬病患者一般症状 • 被狗或其他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后,发病与否取决于几个因素: • 咬人的狗是不是疯狗。 • 携带的狂犬病病毒量有多少。 • 咬伤伤口的大小、深浅、部位。 • 如果患上了狂犬病,病人会感觉伤口部位像蚂蚁爬的感觉。这种感觉出现后1~2天,病人进入狂躁期,出现怕水、怕风等症状。经过3~5天病人进人麻痹期,由狂躁转为平静,一般进入麻痹期半天左右就会死亡。 • 如何预防狂犬病 • 狂犬病防止的关键是注射狂犬病疫苗。 •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一定要给所养的狗注射狂犬疫苗。 • 在经常接触的情况下,人们也应定期去防疫部门预防性接种狂犬疫苗,即使在没有被咬伤的情况下,也应注射狂犬病疫,这样就会在体内产生抗体,安全性会有很大提高。
第二节 身边的危害性动(3) 毒蛇与无毒蛇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无毒牙与毒腺; 毒蛇的颜色较鲜艳,往往有着特殊的花纹,头部多呈三角形,体形粗而短,尾部短钝或呈侧扁形,栖息时常盘成团,爬行的动作迟缓,性情凶猛。无毒蛇颜色多不鲜艳,头部一般呈椭圆形,体形多细长,尾部长而尖细,爬行迅速,性情胆小怕人。 眼镜蛇 青竹蛇 如何识别毒蛇? 几种常见毒蛇的特点 银环蛇 如何防御毒蛇? 被蛇咬伤如何处理? 打草惊蛇是常用的办法,在一些潮湿的草丛、林间及灌木丛里,或者大雨前后,不论是否有蛇,都应拿一根棍子,边走边打草,使蛇惊吓而逃。在营地扎营时,如果有防蛇的必要,应当带上一些雄黄粉之类的驱蛇之物,将其撒在帐篷或者营地四周,可以避蛇。 如果蛇已被惊动并且立起前身准备攻击时,大家要原地不动,慢慢地拿出手巾之类的东西,抛向别处以将蛇的注意点引开,随后,要么用带叉的长棍灭之,要么避开。 蛇毒分为神经毒和血液毒两种,蛇咬伤时被咬的肢体应放低,在伤口接近心脏的一端用领带等轻轻地扎起来。无口内舌、牙龈溃破或唇裂伤口者,可以口对伤口猛吸10来次,每吸一口血马上吐掉,最后还需漱口。在处理伤口的同时要及时服用和在伤口部位外敷蛇药。伤口部位应保持不动,如是脚伤,应抬着去医院。被毒蛇咬伤是危险的,被无毒蛇咬伤也必须及时处理。 二、遭遇毒蛇如何紧急处理?
第二节 身边的危害性动(4) • 三、被昆虫伤害的紧急救治办法 • 被蜂蜇伤如何处理? • 被蜈蚣咬伤如何救治? • 被蝎子螫伤如何处理? • 蚊虫叮咬解救法
什么是禽流感? 甲型H1N1流感潜伏期 甲型H1N1流感 禽流感的防治 禽流感怎样引人发病? 甲型H1N1流感如何传播 如何防范禽流感? 如何预防甲流 防治警示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关键要做到“四早”,指对疾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第三节 微生物灾害 甲型H1N1 流感症状
第四节 农业病虫害 一、农业病虫害的类型和特征 农作物病虫害一般分为三类:病害、虫害和草害。 农作物的病害是指病原体使农作物组织发病,导致农作物的器官或者它的生理机能造成破坏,影响其产量。 农作物的虫害是昆虫直接以农作物的某一个器官为食,导致农作物生理机能或者光合作用物不能够正常积累的危害。 农作物的草害是指杂草与农作物都长在同一块地里竞争土壤中的养分、水分,在地面上跟农作物竞争光线,对农作物生长发育造成抑制作用。 病、虫、草害的区别主要是病害是病原微生物在农作物上发病,造成破坏;虫害主要是昆虫造成农作物的破坏;草害主要是、与作物竞争造成破坏。这三者的区别也就是各自为害的特点。 二、农业病虫害防治方法 农业病虫害防治方法主要有: 喷雾法、灌药法、涂药法、烟剂法、毒饵法、物理防治法、生物防治法、高温闷棚法、利用害虫趋向性的方法、土壤灭菌法、土壤换土法、熏蒸法,农艺方法等。
教学建议 Step 3 注重自然灾害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只有经历过深刻的情感体会,才会对灾难有更深的了解,才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对社会、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环境观和价值观。 Step 2 教师要注意根据地区特点、学生情况等差异,灵活使用教材,可补充、拓展或删除部分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适当取舍,不拘一格进行教学,以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Step 1 教学的目标在于教会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及时采取有效地措施,实施自救与互救,因此减灾教育一定要落实到演练和减灾能力上。
活动设计 一、活动准备: 1、分组落实:教师把按活动要求进行分组,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活动小组; 2、制订计划:各组长负责,小组讨论共同制订活动计划、调查提纲、活动记录表等; 3、物质准备:枝剪、放大镜、记录本、尺子、照相机等; 4、思想教育: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注意安全,调查访问时注意文明礼貌,讲究方式方法、尽量获取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二、探究方法: 1、资料分析法:以个人独立研究为主,要求每个同学从图书馆、网络上查阅有关身边的有毒植物的相关资料(图片),了解在身边有哪些常见有毒植物; 2、实地考察、实验观测法:以小组合作研究为主,利用节假日到校内外和居住地实地观察,做好有关植物观察记录。 3、访问调查法:了解同学和家长对于植物的认识和自我保护的建议。 小组活动:认识身边的有毒植物
活动设计 三、内容要点: (一)、基本活动:初步认识有毒植物 通过图书馆、网络查询、搜集植物的相关资料,通过观察进一步了解有毒植物的形态、结构及其生长规律。 (二)、延伸活动:绘出有毒植物基本形态 抓住有毒植物的最本质特征,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辨别有毒植物。
活动设计 四、活动过程: 1.通过图书馆、网络查询、搜集植物的相关资料(文字、图片)。了解有毒植物的地理分布; 了解植物的生活习性及栽培方法; 了解植物的经济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等)。 …… 2 调查同学和群众 1你能认识几种有毒树木?它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是否知道它们的用途? 2. 你能认识几种有毒花卉和杂草? …… 3、活动形式和方法 ①、作好观察纪录,用照相机进行拍摄,将观察到的细节绘成草图供仔细研究; ②、汇总资料,将对植物的观察结果撰写成观察报告; ③、举办以有毒植物为题材的摄影作品展、绘画作品展。
资源拓展 农作物病虫害与气象密切相关 我国是自然灾害严重多发国家,农作物病虫灾害是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它具有种类多、影响大、并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我国的重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达1400多种,其中重大流行性、迁飞性病虫害有20多种。几乎所有大范围流行性、暴发性、毁灭性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流行都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或与气象灾害相伴发生。 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和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有可供病虫滋生和食用的寄主植物;二是病虫本身处在对农作物有危害能力的发育阶段;三是有使病虫进一步发展蔓延的适宜环境,其中气象条件是决定病虫害发生流行的关键因素。 虫害与气象条件害虫生长、繁育和迁移活动的主要气象要素有温度、降水、湿度、光照和风等,特别是其综合影响对于虫害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这些气象要素还通过对寄主作物和天敌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间接地影响虫害的发生与危害。 ……
实践练习(野外鉴定有毒植物) 在野外缺少食物的情况下,为了生存我们需要寻找食物,食物的来源有两种(植物、动物)。对于不熟悉的动、植物我们不可轻易去食用,有毒的动、植物能要了我们的命。那么我们如何得知它们是否有毒呢? 想要知道野生植物是否有毒最简单的方法是,将采集到的植物割开一个口子,放进一小撮盐,观察这个口子是否变色,变色的不能食用。 下面几种较为简单的鉴别方法: 1、取植物幼嫩部分少许,在嘴中用前齿嚼碎后以舌尖品尝是否有苦涩、辛辣及其他异味。如果怪味很浓则有可能有毒。涩味表示有单宁,苦味则有可能含有毒生物碱、配糖体等有害物资。 2、因一些有害物资(单宁、生物碱)可以溶于水,所以将植物用开水烫后清水浸5~6小时或煮熟,再品尝是否有怪味。此时如仍苦涩或有怪味则不可食用。 3、再煮后的植物汤水中加入浓茶,若产生大量沉淀,则表示内含重金属或生物碱,不可食用。煮后的汤水经振摇后产生大量泡沫者,则表示含有皂苷类物资,不可食用。 4、一般牲畜可食用的饲料,人基本都可食用。特别是几种畜牲都喜爱的饲料,肯定无毒。 食用少量的有毒植物很少有性命之忧,但食用少量的有毒蘑菇就会导致中毒身亡。 如很识别有毒蘑菇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后面我再多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详细补充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