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likes | 183 Views
液膜分离法处理含酸废水. 实验目的. 1. 掌握液膜分离技术的操作过程及主要应用。 2. 了解液膜分离的传质机理。 3. 用液膜分离技术脱除废水中的酸。 4. 了解影响液膜传质速率的因素. 实验原理. 液膜分离是将第三种液体展成膜状以分隔另外两个液相,因此它包括三个部分(三相):连续相 ( 外相、料液相 ) 、液膜 ( 膜相 ) 、内包相 ( 内相、反萃液、接受液 ) 。由于液膜的选择透过性,因此原料液中的某些组分透过液膜进入接受液,实现原料中组分的分离。.
E N D
液膜分离法处理含酸废水 实验目的 1. 掌握液膜分离技术的操作过程及主要应用。 2. 了解液膜分离的传质机理。 3. 用液膜分离技术脱除废水中的酸。 4. 了解影响液膜传质速率的因素
实验原理 液膜分离是将第三种液体展成膜状以分隔另外两个液相,因此它包括三个部分(三相):连续相(外相、料液相)、液膜(膜相)、内包相(内相、反萃液、接受液)。由于液膜的选择透过性,因此原料液中的某些组分透过液膜进入接受液,实现原料中组分的分离。 由于处理的是含醋酸的废水溶液,所以要选与它不互溶的油性液膜,并选用水溶液作为内相。在制乳搅拌器内,将内相液加到配制好的膜相液中,用强烈的搅拌制成内相分散很细的乳状液。然后将外相作连续相,乳状液作分散相,在通常的传质设备中操作。这样,外相中的醋酸以一定的方式透过液膜向内相迁移,并与内相反应生成而被保留在内相,然后乳液与外相分离,经过破乳,得到内相中高浓度的,而液膜则可以重复使用 液膜通常由溶剂(水或有机溶剂, 占90%以上)、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占1-5%)和添加剂(稳定剂、流动载体等,占1-5%)组成。乳化剂的选择可以根据亲水亲油平衡值(HLB)来决定,一般对于W / O 型乳状液,选择HLB值为3 - 6的乳化剂。
液膜传质机理可分为两大类 : (1)基于纯粹的物理溶解的所谓被动传递。 (2)基于选择性可逆化学反应的所谓促进传递(Facilitated Transport) 。 促进传递又可分为无载体促进传递(I型)和有载体促进传递(II型)两种。 无载体促进传递(I型促进传递 )示意图有载体促进传递(II型)示意图
实验装置流程 图15-2 间歇式乳化液膜分离流程示意图
实验操作步骤 • (1) 在250mL烧杯中先加入液膜1# 80ml,然后在高转速下滴加内相水溶液80ml(约1分钟加完),在此转速下搅拌10分钟,待成稳定乳状液后停止搅拌,待用。 • (2) 在传质釜中加入待处理的料液500ml,在约400r/min 的搅拌速度下加入上述乳液100ml ,进行传质实验,每隔一定时间取少量料液进行酸碱滴定分析,测定外相中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等外相中所有均进入内相后,停止搅拌,放出釜中液体,洗净传质釜。 • (3)在传质釜中加入500ml料液,在与步骤(2)同样的搅拌转速下加入烧杯中剩余的计量过量的乳液,重复步骤(2)。 • (4) 比较(2),(3)的实验结果,说明在不同的料液(V)/ 乳液(V)下传质速率的差别,并分析其原因。 • (5)用液膜2#重复上述步骤(1)- (4)。注意,两次传质的乳液量应分别与(2)、(3)步的用量相同。 • (6) 分析比较不同液膜组成的传质速率,并分析其原因。
思考题 • 1. 液膜分离与液液萃取有什么异同? • 2. 液膜传质机理有哪几种形式?主要区别是什么? • 3. 传质搅拌转速的选择依据是什么?过高和过低各有什么后果? • 4. 液膜分离中乳化剂的作用是什么?其选择依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