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likes | 932 Views
第3章 Mendel 遗传. 经典遗传学 or 传递遗传学( transmission genetics) 经典遗传学的奠基人是 Mendel. 第1节 分离规律. The law of segregation. 性状 ( character,trait). 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统称为性状 。 这里所说的性状是统称,也可以说是一个抽象概念,是指生物体的总的表现型特征。. 单位性状 ( unit character). 把生物体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才能进行详细的研究,这样区分开来的性状叫做单位性状 。
E N D
第3章 Mendel遗传 经典遗传学 or 传递遗传学(transmission genetics) 经典遗传学的奠基人是Mendel
第1节 分离规律 The law of segregation
性状 (character,trait) • 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统称为性状。 • 这里所说的性状是统称,也可以说是一个抽象概念,是指生物体的总的表现型特征。
单位性状 (unit character) • 把生物体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才能进行详细的研究,这样区分开来的性状叫做单位性状。 • 如:动物的毛色,昆虫翅的大小,植株的花色、高度、抗病性,人的发色、肤色等。
相对性状 (contrasting character) • 同一单位性状不同的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 水稻株高是一个单位性状,表现类型有高株、有矮株,高与矮为相对性状。 • 豌豆花色是一个单位性状,表现类型有红花、白花,红花与白花为相对性状。 • 果蝇的翅有长翅、短翅之分,猪的毛色有黑、白之差,等等。
鸡冠的形状 单片冠 胡桃冠 豌豆冠 玫瑰冠
相对性状差异是遗传研究的基础 • 只有在单位性状上有明显的相对差异,才能通过杂交试验对其后代的遗传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从而了解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 Mendel以前的研究 • Mendel每次试验只注意一个单位性状
相关符号 • P parent 亲本 • ♀ 母本 • ♂ 父本 • F filial generation • F1 杂交第一代 • F2 F1自交或互交的子代 • F3 F2自交或互交的子代 • × 杂交 • 自交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 双亲具有相对性状 • 在杂种中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dominant charater) • 在杂种中不表现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recessive character)
等位基因 • 控制显性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 • 控制隐性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 • 基因(gene)在染色体上有固定的位置,称为基因座位(locus,loci),简称基因座 •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对等位置上,因此称为等位基因(allele)
表现型和基因型 • 表现型(phenotype):人们所能见到或用仪器设备能够检测到的相对性状。 • 基因型(genotype):细胞内决定相应表现型的基因的组合。 •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影响
纯合基因型杂合基因型 • DD、dd 纯合基因型(homozygous genotype) • 具有纯合基因型的个体或细胞,称为纯合体(homozygote)。 • DD 显性纯合体(dominant homozygote) • Dd 隐性纯合体(recessive homozygote) • Dd 杂合基因型(heterozygous genotype) • 具有杂合基因型的个体或细胞,称为杂合体(heterozygote)。
测交 test cross • F1(待测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从杂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推测被测个体是纯合基因型还是杂合基因型。 • 测交子代(Ft)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正好反映了被测个体所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Mendel 比例 •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就是Mendel提出来的遗传学第一定律:分离定律 the law of segregation • 测交后代(Ft)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1∶1 ,基因型Aa和aa也是1∶1 • F2代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3∶1,基因型AA、Aa和aa是1 ∶ 2 ∶ 1 • 这些比例称为Mendel比例 Mendelian ratios
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完全显性 complete dominance
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ance F1的表现介于双亲之间 不完全显性性状便于研究 基因型与表现型一致
共显性 codominance 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 AA 碟形红血球,aa 镰刀形红血球,Aa两种红血球同时存在
显性表现与环境的关系 • 表现型 = 基因型 + 环境 • 兔子 皮下脂肪有白色和黄色之分 • 白色YY × yy 黄色→F1 Yy白脂肪 ↓ F2 3/4白脂肪 1/4的黄脂肪 • 若yy个体只喂给麸皮(不含叶绿素),则皮下脂肪也是白色的。 • Y基因编码合成分解色素的酶
显性表现与环境的关系 • 人的秃顶 • 秃顶基因在男人为显性,在女人为隐性 • 男人秃顶比女人秃顶多 • 秃顶与雄性激素直接有关 • 太监没有患秃顶的
棋盘格方法 Punnett square 可以用棋盘格来研究遗传学问题
第2节 独立分配规律 • 又称自由组合规律 the 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 • 当2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对Chr.上时,其遗传行为符合这一规律
独立分配规律的实质: • 控制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的两对Chr.上 • 杂合体F1在减数分裂时,同源Chr.上的等位基因进入不同的配子,而位于非同源Chr.上的基因自由组合进入同一个配子,形成四类配子,且比例相等。 • 在受精过程中四类♀配子和四类♂配子随机结合,共有16种组合方式
双因子杂种的Mendel比例 • AaBb 双因子杂合体 dihybrid • 测交表现型 • AaBb:Aabb:aaBb:aabb=1:1:1:1 • 自交表现型 • AB:Abb:aaB:aabb=9:3:3:1
双因子杂合体自交后代(F2)基因型及表现型比例双因子杂合体自交后代(F2)基因型及表现型比例 • AABB 1 → AABB • AAbb 1 → AAbb • aaBB 1 → aaBB • aabb 1 → aabb • AaBB 2 → BB不分离,1AA:2Aa:1aa • Aabb 2 → bb不分离,1AA:2Aa:1aa • aaBb 2 → aa不分离,1Bb:2Bb:1bb • AABb 2 → AA不分离,1Bb:2Bb:1bb • AaBb 4 → 9AB:3Abb:3aaB:1aabb
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 当具有多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个体杂交时,只要决定这些性状的基因是分别位于非同源Chr.上的,仍然受独立分配规律的支配。
复等位基因的遗传 • 在同源Chr.的对等座位上,有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性质的基因存在,称为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es)。
ABO血型 第9 Chr.上 IA>i IB>i IA=IB IAIA IAi A型 IBIB IBi B型 IAIB AB型 ii O型 人类的ABO血型
ABO血型的遗传 • IAIA × IAIA → IAIA 全A型 • IAIA × IAi → 1IAIA : 1IAi 全A型 • IAi × IAi → 1IAIA A型: 2IAi A型 : 1ii O型
家兔毛色的遗传 家兔中有四种不同的毛色: • 全色(全灰或全黑),C • 银灰 cch • 喜玛拉雅型(耳尖,鼻尖,尾尖,四肢末端为黑色,其余部分为白色)ch • 白化 c • 是一组复等位基因,C>cch>ch>c • 任何两种毛色的纯合体兔交配,再让子代近亲交配,F2代均呈3:1的分离。
致死基因 lethal allele • 有些基因一旦表达,就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 植物,合成叶绿素相关的基因如果发生突变: • A→a • AA、Aa 绿色,aa 白化,死亡 • a就是致死基因
刺豚鼠毛色遗传 Agouti,正常毛色,灰色,野生型 Yellow,黄色,突变型
几个相关概念 • 显性致死基因 domonant lethal allele • 隐性致死基因 recessive lethal allele • 合子致死 • 配子致死
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 • 任何一个性状都不可能是一个基因控制的! • 通常所说的一个基因控制是指所研究的两个亲本只有一对基因的差异。
基因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叶草中氰化物含量的遗传 L 基因 H基因 ↓ ↓ (L酶) (H酶) ↓ ↓ 前体 ——→含氰葡萄糖苷 ——→氰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