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0 likes | 847 Views
電腦技能研習 ( 一 ) 990423. 影片拍攝與剪輯概念. 1. 影片不搖晃的秘訣. 每當拿起 DV 準備拍攝時,你的手臂是否常不由自主地晃動呢?其實,只要能好好地掌控,就絕對能拍攝出好的作品。. 1A. 注意水平線. 拍攝影片時第一個要注意的,就是要保持機身的水平,勿使之有傾斜。不然所有的觀眾都要歪著頭坐在電視機前面看你的影片。以拍攝「海景」為例,攝影者可以調整觀景窗的下緣,使之和海平面保持水平狀態。. 【【【【【. 【【【【【. 1B. 一個畫面只拍攝一個主題.
E N D
電腦技能研習(一) 990423 影片拍攝與剪輯概念
1.影片不搖晃的秘訣 • 每當拿起DV準備拍攝時,你的手臂是否常不由自主地晃動呢?其實,只要能好好地掌控,就絕對能拍攝出好的作品。
1A.注意水平線 • 拍攝影片時第一個要注意的,就是要保持機身的水平,勿使之有傾斜。不然所有的觀眾都要歪著頭坐在電視機前面看你的影片。以拍攝「海景」為例,攝影者可以調整觀景窗的下緣,使之和海平面保持水平狀態。 【【【【【
1B.一個畫面只拍攝一個主題 • 由於拍攝的時間一長,往往拍攝者注意力就會失去集中,也就疏忽了控制畫面的穩定。所以對於一般的DV使用者來說,最佳的拍攝方式,就是一次只拍攝一個主題畫面,不要企圖「一鏡到底」將所有要拍的東西都拍完。
舉例來說,以「到國外博物館觀光」為例,我們可以將整個影片分為四個主題:舉例來說,以「到國外博物館觀光」為例,我們可以將整個影片分為四個主題: 鏡頭1:博物館的外觀概述鏡頭2:博物館的正面描寫鏡頭3:博物館的外牆細節鏡頭4:來博物館參觀的人群 【【【【【 【【【【【
1C.拍攝的規劃步驟 a.主題是什麼: 先想清楚「我現在要拍攝主題的是什麼」。是人物?建築物?還是花卉?記住「一個畫面決定一個主題」的原則。 【【【【【
b.如何構圖: 該從哪個位置來捕捉攝影的主題,才能最凸顯特色?調整焦距與畫面尺寸、決定整體構圖。
c.預想畫面的銜接性: 想定前後影片的片段是什麼,想好前後畫面要如何銜接,你才能決定這段影片的開場以及結束畫面,然後再開始攝影。
2.拍攝時間的節奏如何才算適當 • 按下錄影按鈕後該在何時停止錄影? 時間過長,會顯得冗長而乏味;時間過短,則有時會讓人對拍攝內容感到「霧煞煞」。因此一個鏡頭在時間上的拿捏,要如何才算得上恰到好處呢?
2A.鏡頭時間的控制與協調感 • 一個好的影片,應該是由很多片段的影片,經過連結剪輯組合起來的。最小單位,就是如前所述的只有「一個主題」的影片片段。
2B.時間長度依主題、內容而定 • 一般而言,若畫面內容複雜、欲拍攝主題多,適合長時間的鏡頭;若主題較為單純,則以短時間鏡頭即可,簡單明暸。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鏡頭過於冗長,在剪輯影像時還可以再加以刪除部份片斷,然而過短的鏡頭,在編輯時則可能回天乏術。
【【【【【 【【【【【
2C.以作品的意境來決定 • 例如,欲表達「置身於早秋或早春,泌涼微風迎面吹拂的山路中,滿心洋溢輕鬆氣息」這種心情寫照的畫面,就該以長時間的畫面來處理,才能有效地將內心深處的感動呈現。 【【【【【
2C.以作品的意境來決定 • 至於運動會、資訊展大型活動等動感十足的鏡頭,習慣上要以多重的短時間鏡頭來編輯,這樣才態展現出活力無限的一面,整體上也才較具有爆發力。 【【【【【
2D.該拍幾秒呢? • 遠景(廣闊遙遠的景色)8~10秒中景(稍近的景色)5~7秒近拍(由近處拍攝)3~4秒
3.拍攝影片也應注意基本的構圖原理! • 無論是拍攝動態影片或是靜態相片,構圖的好與壞都會決定影片的拍攝效果。就跟拍攝數位相片一樣,太複雜的構圖會減弱影片的效果,只有單純明快的構圖才會給人強烈的印象。
3A.構圖以簡單為佳 • 構圖,最重要的就是「精簡為上」。就是說除了拍攝物主體外,不要加入其它多餘的東西,就算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無法避開雜物,那麼也要試著淡化,不要太過醒目。 【【【【【
3B.遠近感豐富的畫面,視覺印象較強 • 除了角度之外,在構圖上還有一個極關鍵的重點,那就是能否賦與畫面縱深的感覺。具有縱深效果的影像才容易牽動每個觀賞者的心緒。 【【【【【 【【【【【
3C.構圖的基本圖形 1:最單純而有安定感的中心構圖。 【【【【【
3C.構圖的基本圖形 2:表現高低、遠近等具有深度與延伸感覺的縱橫線構圖(水平線、垂直線構圖)。
3C.構圖的基本圖形 3:在畫面的感覺上最有安定感,好似金字塔的三角型構圖。 【【【【【
3C.構圖的基本圖形 4:與三角型構圖正相反,雖然有不安定的感受,但有動感表現的V字型構圖、 Y字型構圖、逆三角型構圖。 【【【【【
3C.構圖的基本圖形 5:有流動感、方向感的動態與富於刺激性變化的對角線、斜線構圖。 【【【
3C.構圖的基本圖形 6:有動感、速度感又有強烈的散發感受的放射線構圖。 【【【【【
3C.構圖的基本圖形 7:與放射線構圖相反,畫面有遠近的深度表現與聚集感受的集中構圖。 【【【【【
3C.構圖的基本圖形 8:以造型或圖案以表達富於「形」的趣味性圖案構圖。 【【【【【
3C.構圖的基本圖形 9:單純又簡單的上下或左右同形的畫面,以表現嚴肅與均衡美感的對稱構圖。 【【【【【
3C.構圖的基本圖形 10:以深色調來包圍畫面四邊的洞型構圖。 【【【【【
3C.構圖的基本圖形 11:具有深厚彈力的畫面變化與深度感,更有 優美感受的S型、Z型構圖。 【【【【【
3C.構圖的基本圖形 12:以黃金分割著稱的井字型構圖。 【【【【【
「Panning」和「Follow」讓內容與你貼近 • 有兩種基本的動態技法,一種稱為「Panning」(搖鏡),根據想要將美好風光一覽無遺的渴望,我們會將鏡頭由一個點橫移到另外一個點。
「Panning」的重點在於畫面的停頓 • 「Panning」最重要的關鍵鏡頭,其實是在最初和最終的畫面,這時務必要採用固定鏡頭,尤其是在停止攝影時,最後一個鏡頭的畫面,是決定構圖的重要關鍵。因為最終的畫面如果表達的好的話,往往能夠讓觀賞者在最後一刻恍然大悟,想到:「原來這就是攝影者想表達的意念」的印象。
「Panning」和「Follow」讓內容與你貼近 • 而第二種技法稱為「Follow」(追隨),則是在拍攝時將鏡頭隨著被攝物體移動而移動,將鏡頭緊盯著被攝影物,如行駛中的汽車、飛機或是奔跑中的孩童。
「Follow」距離主體物不應太近 • 當使用「Follow」技巧時,由於要對被攝主題作一段時間的追蹤攝影,所以這時你應該要注意到你與主題物之間的距離不應該太近。通常都應該利用望遠鏡頭來對準備拍攝的主題。
拍攝影片前先確認光源 • 光源來自何處?是如何廣泛用在所有被拍攝的主體上?只要能巧妙利用光線,你的拍攝功力就可以說又更上一層樓了。展現立體感與個人的情感就從了解「光線」開始吧! 【【【【【
順光可讓物體清楚、鮮豔 • 一般以被拍攝物正對光線時的「順光」狀態為基本採光。 【【【【【 舉例而言,色彩鮮豔的向日葵,展顏迎向日光的鏡頭即為最佳寫照。如果,這時再以青天白雲做為背景,就是一幅無懈可擊的完美畫面了。
善用斜光 • 順光狀態下被拍攝物較為明亮,色彩也較鮮豔,即使自動攝影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唯一的缺點是立體感的表現較不明顯。但光源改為由被拍攝物的斜角方向照來時,畫面效果將會有所改善。 無論是森林、海洋、山脈、人物甚或小花小草,所有的被攝影主體在斜光狀態時,拍攝的效果都極具美感,因此,斜角光線能夠賦予被攝影主體一些適當的陰影,增加其立體感。
以「逆光」再現如詩畫般的世界 • 「逆光」即是指由被拍攝物的後方照射而來的光線狀態。 • 在逆光狀態下,光線由被拍攝主體的背面照來,可以很清楚地描出被拍攝主體的「輪廓」,只要稍加利用此一特點,很容易就能拍出經典的畫面。
變焦鏡頭讓取景更方便! • 變焦鏡頭其實並不是單純的為了拍攝遠距離物體而已,還能以不同的畫面尺寸來捕捉影像,或是做為取決畫面構圖的輔助工具,是靈活度極高的鏡頭。 【【【【【
望遠和廣角的差異 • 由於使用望遠功能時,光圈會加大,而景深範圍就會變得較為狹小,故被拍攝景物的前後會產生模糊的現象,如此一來有助於凸顯主題景物,達到強調的效果。 • 廣角功能則可以拍攝較廣闊的範圍,並能突顯距離感與立體感,而且能同時對焦於背景與人物上。
【【【【【 【【【【【
「Zoom in」還是「Zoom out」? • 使被拍攝物感覺上愈來愈接近鏡頭的「Zoom in」與愈來愈遠的「Zoom out」這兩個功能,對愛好攝影的人而言可說是極具魅力的攝影技法。
一般而言,變焦的技巧中「Zoom in」會比「Zoom out」來得難些。「Zoom in」意味著接近,拍攝主體在畫面中會往攝影者的方向靠近,很容易就會引起觀賞者的注目,因此要強調拍攝主體時,「Zoom in」是極佳的選擇。 • 至於「Zoom out」,除了表達遠離的概念之外,它也是一個很容易使用的轉場技巧。
利用橫搖鏡頭拍攝海岸、草原 • 當被拍攝的主題是海岸、沙灘,或是高原這種既寬廣又綿延不絕的景色時,DV根本無法將所有的景物一併納入,就算可以,也無法表達現場那種遼闊的壯觀感覺。在這個時候,你就必須要利用橫搖來拍攝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