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70 Views
Combining Taguchi and Response Surface Philosophies : A Dual Response Approach. 作者: G. Geoffrey Vining Raymond H. Myers 指導教授:童超塵 教授 學生:吳唯鼎. 1.Introduction 2.Review of the Taguchi Approach 3.Review of the Dual Response Problem
E N D
Combining Taguchi and Response Surface Philosophies : A Dual Response Approach 作者:G. Geoffrey Vining Raymond H. Myers 指導教授:童超塵 教授 學生:吳唯鼎
1.Introduction • 2.Review of the Taguchi Approach • 3.Review of the Dual Response Problem • 4.Applying the Dual Response Results to the Taguchi Problem • 5.Example • 6.Summary
1.Introduction • 本篇研究在尋求一個可以使用田口方法,而達到某程度的目標,並在減少變異的條件之下,使用反應曲面方法的架構,來獲得一個平均的目標情況。 • 本篇在觀測平均值反應曲面和變異數反應曲面影響的反應。
2.Review of the Taguchi Approach • 田口方法的要點在根據穩健性的觀念,發展出穩健設計的基礎,並控制雜音因子,以建立產品製程之設計,並使產品品質遠離不可控制因子的影響。 • 其要點在降低這些雜音對產品品質的影響。 • 有三種特性: • The target is best (望目) • (望目,產品品質特性愈靠近目標值愈好) • The larger ,the better(望大) • The smaller ,the better(望小)
4.Applying the Dual Response Results to the Taguchi Problem 1.望目:當縮小變異值時,取反應曲面平均值之目標值。 2.望大:控制變異值,取反應曲面平均值之上限值。 3.望小:控制變異值,取反應曲面平均值之下限值。
5.Example • 實驗目的在討論,在印刷機器上的3個特性speed(X1),pressure(x2),distance(x3),對產品上色的效應。
6.Summary • 可以發現雙重反應方法提供一個適當的原理,並利用RSM 技術來獲得田口方法實驗的基本目標值。 • 本理論可運用在更普遍性的(望目)情況之下。
雙反應曲面和田口相較之下,有以下的優點: • 1.實驗設計:其組合表比田口方法的直交表更經濟,解析度也較均勻分布。 • 2.模型建構:雙反應曲面法將品質因子的變異和平均值分開處理,對問題有較清晰的掌握。 • 3.參數優化:雙反應曲面法將品質因子的變異和平均值分別建立模型,例如:可建立最小化品質因子的平均值,並限制品質因子的變異小於某一限制值,對品質設計問題的需求之表達能力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