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血液小组

血液小组. 白血病的免疫分型及临床应用 血小板疾病分类及研究途径. 导 师: 胡翊群 汇 报 人:毛彦杰 马玲瑛 小组成员:刘维纯(组长)陈勰 颜佳毅 顾韧赜 林紫薇. 白血病的免疫分型及临床应用. 1. 细胞免疫标记检查及其白血病分子标记 细胞膜免疫标记 细胞质免疫标记 细胞核标记 2. 免疫标记的临床实际应用(导师小组活动内容) 3. 白血病的免疫分型研究进展. 急性白血病的单克隆分子标记. 干细胞 : CD34, HLA-DR, Tdt, CD45 B 细胞 : CD19, CD20, CD22, CD79a

u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血液小组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血液小组 白血病的免疫分型及临床应用 血小板疾病分类及研究途径 导 师: 胡翊群 汇 报 人:毛彦杰 马玲瑛 小组成员:刘维纯(组长)陈勰 颜佳毅 顾韧赜 林紫薇

  2. 白血病的免疫分型及临床应用

  3. 1.细胞免疫标记检查及其白血病分子标记 细胞膜免疫标记 细胞质免疫标记 细胞核标记 2.免疫标记的临床实际应用(导师小组活动内容) 3.白血病的免疫分型研究进展

  4. 急性白血病的单克隆分子标记 • 干细胞: CD34, HLA-DR, Tdt, CD45 • B细胞: CD19, CD20, CD22, CD79a • T细胞: CD2, CD3, CD5, CD7 • 髓系: CD13, CD33, CD117, anti-MPO • 巨核细胞: CD41, CD61

  5. 1.细胞免疫标记检查及其白血病分子标记 2.免疫标记的临床实际应用(导师小组活动内容) 免疫组化 流式细胞术 3.白血病的免疫分型研究进展

  6. 免疫组化原理概述 原理:直接法或间接法定位特异性的 分子抗原 标记物: 酶类(AP )荧光素(FITC PE)

  7. 免疫组化 实验步骤: • 骨髓涂片 • 样本处理 • 抗体孵育 • 染色 • 镜检

  8. CD68 CD3 CD20 CD10

  9. CD20+ 正常 CD20+患者 CD68+ 正常 CD68+ 患者

  10. MPO+ 患者 MPO+ 外周血片

  11. 流式细胞术

  12. cd10 – cd13

  13. cd16 – cd56 (NK)

  14. cd7 – cd2 T

  15. 白血病的免疫分型研究进展 一、诊断 • 质(80年代 静息的表达) • 量 CD分子表达的量多少 在某一分型中的不同量的表达对于治疗预后的意义

  16. 白血病的免疫分型研究进展 二、治疗 抗CD20抗体 美罗华 有效缓解B细胞白血病 启动介导B细胞溶解的免疫反应 可能机制: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CDC) 抗体依赖细胞的细胞毒作用(ADCC)

  17. 数据对比 • 《急性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及临床意义》——99例 • 《免疫分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临床应用》——36例 • 《急性白血病细胞形态学与免疫学分型的关系》——2001到2005年 320例 瑞金医院拥有89年至今7000多例首发白血病例CD库,陈竺陈赛娟院士从中获取研究数据

  18. 从1989年7月到2007年12月底,共有7432例初发急性白血病病例的免疫标记.从1989年7月到2007年12月底,共有7432例初发急性白血病病例的免疫标记. • 其中髓系白血病5021例,B淋巴2012例,T淋巴399例. • 髓系中MPO表达89%,CD34表达35%,CD13表达42%,CD33表达38%,CD117表达41%. • B系中CD19表达99%,HLADR表达99.8%,CD20表达39%,CD22表达43%,CD10表达25%. • T系中CD3表达86%,CD7表达74%,CD5表达52%,CD2表达38% 积累的重要性!

  19. 探索血小板 第二部分

  20. 血小板 1.最小的血细胞 2.聚集成堆 3.内含紫红色颗粒 www.themegallery.com

  21. 血小板疾病分类 1 ITP的研究 2 目录 www.themegallery.com

  22. 血小板疾病的分类 • 数量改变 • 增多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 减少 生成减少:巨大血小板性血小板减少症 破坏增加: ITP,TTP 分布异常:脾亢,稀释性血小板减少 www.themegallery.com

  23. 血小板疾病的分类 • 质量改变 • 遗传性 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 获得性 白血病,MDS www.themegallery.com

  24. 他们为何满身乌青? www.themegallery.com

  25. ITP

  26. 什么是ITP?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 与免疫反应相关的出血性疾病 • 严重血小板减少和急性淤斑等出血症状 • 无任何症状的轻、中度血小板减少 www.themegallery.com

  27. 分类 www.themegallery.com

  28. 发病率:1/10000 占总住院患者的0.18% 流行病调查 患者无年龄差异 儿童患者多为急性,男女无异 成人患者多为慢性,男:女约2.6~3.0:1 老年男女无异 流行病研究 www.themegallery.com

  29. 起病急骤,出现全身性皮肤、粘膜出血。 1 3~4%并发颅内出血 2 多有自限性,少数转为慢性 3 临床特点研究 • 急性ITP www.themegallery.com

  30. 30%-40%患者在诊断时无任何症状 1 一般起病缓慢或隐袭,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肤与粘膜出血,出血症状常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 2 临床特点研究 • 慢性ITP www.themegallery.com

  31. 病因研究 • 病因未明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慢性:起病隐匿 www.themegallery.com

  32. 病因研究 • 研究的病毒 疱疹类病毒、麻疹病毒、人类微小病毒B19、风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EB病毒和肝炎病毒等 • 研究对象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www.themegallery.com

  33. 病因研究 • 研究的病毒 • 研究对象 6O例ITP住院确诊为ITP患儿,男36例,女24例;年龄3个月~13岁,平均为4.2岁,病前3一lO天均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www.themegallery.com

  34. 病因研究 • 研究的病毒 • 研究对象 • 研究方法 清晨空腹采集患儿静脉血2ml于抗凝管内,用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的CMV—IgM、IgG、EBV—IgM、HSV—IgM、RSV—IgM、麻疹一IgM抗体等。 • 结果 • 讨论 www.themegallery.com

  35. 病因研究 • 研究的病毒 • 研究对象 • 研究方法 • 结果 (1)6O例患儿血清中检测出6种病毒抗体阳性25例,占41.7% 。其中CMV—IgM、igG 10例,EBV—IgM 3例,风疹一IgM 4例,合胞一IgM 3例,Adv-一IgM 3例、麻疹抗体2例。 (2)60例中有7例属于慢性ITP,均未检测出病毒抗体。 • 讨论 www.themegallery.com

  36. 机制研究 • 主要发病机制: 针对血小板的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后导致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主要是脾脏)对血小板吞噬破坏增加,血小板寿命缩短。 www.themegallery.com

  37. 病毒感染 机体产生相应抗体 抗体与血小板膜 发生交叉反应 血小板膜 受到损伤 机制研究 血小板被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清除 www.themegallery.com

  38. 机制研究 Phase 1 Phase 2 Phase 3 血小板易被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和破坏 复合物附着于血小板表面 病毒感染后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www.themegallery.com

  39. 冻干人纤白蛋白微球 1.以白蛋白制成血小板类似的体积和形状 2.以Fg(人纤维蛋白原)包裹上述白蛋白微球 3.以这种微球模拟人体内已激活的表达有特殊蛋白及其与Fg形成的复合物

  40. 基因研究 • 目的 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ion T cell,Tr细胞)及相关基因Foxp3的表达. • 方法 • 结果 • 结论 www.themegallery.com

  41. 基因研究 • 目的 • 方法 外周血T细胞的分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r和RT-PCR测定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 • 结果 • 结论 www.themegallery.com

  42. 基因研究 • 目的 • 方法 • 结果 • 1.ITP组外周血CD4+T、CD25+T和CD4+CD25+T细胞的百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 2.ITP组外周血T细胞Foxp3 mRNA的比值为(0.76±0.14),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Foxp3 mRNA的比值为(0.35±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ITP组外周血CD4+CD25+Tr的数量变化与Foxp3 mRNA水平呈正相关(r=0.786,P<0.05),而对照组则无 • 结论 www.themegallery.com

  43. 基因研究 • 目的 • 方法 • 结果 • 结论 • 转录因子Foxp3可特异表达于CD4+CD25+Tr细胞亚群上可认为Foxp3是调节CD4+CD25+Tr细胞发育的一个重要开关。 • ITP患儿体内Tr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下降,细胞免疫失调,免疫耐受机制被打破,导致T、B细胞活化,引起患儿体内血小板的损伤。 www.themegallery.com

  44. 诊断 • 排除性诊断 (一) 多次化验血小板减少。 (二) 脾脏不大或轻度增大。 (三)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四) 以下五项中至少一项: 1.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2. 脾切除治疗有效; 3. PAIg增多; 4. PAC3增多; 5. 血小板寿命缩短。 (五) 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www.themegallery.com

  45. 诊断 • 鉴别诊断 • 血小板生成障碍性疾病 • 其它血小板破坏增多的疾病 • 血小板消耗增多的疾病 www.themegallery.com

  46. Thank You ! 血液小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