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主讲人: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     张晓玲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 人权法学 》. 第四讲 政治权利. 主讲人: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     张晓玲 . 一、政治权利的概念 政治权利( political rights )是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权;和平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 当代政治权利保障的两个特点: 一是除个别国家外,选举权的普遍性在法律上基本得到实现。. 二是公民的监督权和参与权的保障得到加强。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主讲人: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     张晓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人权法学》 第四讲 政治权利 主讲人: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     张晓玲 

  2. 一、政治权利的概念 • 政治权利(political rights)是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权;和平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

  3. 当代政治权利保障的两个特点: 一是除个别国家外,选举权的普遍性在法律上基本得到实现。

  4. 二是公民的监督权和参与权的保障得到加强。 《世界人权宣言》:“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

  5. 17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四大政治权利:“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17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四大政治权利:“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6. 二、知情权 (一)知情权的含义 知情权(right to know),又称了解权。知情权是指公民了解公共事务和与个人利益有关信息的权利。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不断提高,知情权被逐步确立为一项基本人权。 第一,知情权是人民行使其他民主权利的基础。 第二,知情权是监督公共权力的有效手段。 第三,知情权是保护公民自己利益的手段。

  7. (二)知情权的保障 要保障知情权 ,政府就要承担信息公开的法律义务和责任。 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是:1、政府信息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2、公民应有权知道存于政府机构中的有关自己的私人信息;3、如果公民向政府请求信息被拒绝时,可以请求司法救济;4、政府机构负有举证责任,证明不公开的信息属于保密信息。

  8. 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公共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应急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公共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应急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 2008年5月1日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9条规定:“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1)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2)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3)反映本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4)其他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2008年5月1日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9条规定:“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1)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2)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3)反映本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4)其他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

  10. 三、参与权(一)参与权的含义 政治参与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组织和管理活动的权利。我国《宪法》第2条第3款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里的“各种途径和形式”,包括选举、投票、协商、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批评、建议、通过媒体网络讨论国家政务等。

  11. (二)参与权的保障 • 近年来,我国在保障参与权方面取得很大进展。我国已经修改《选举法》,规定城乡按同等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原则。我国不断完善制度增强决策过程中公众的参与度。 • 我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从六个方面提出了目标和措施,主要有: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选举制度;进一步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提高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实效;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强决策过程中公众的参与度;保障工会、妇联、青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等。

  12. 四、表达权 • (一)表达权的含义 • 表达权是指公民享有使用各种媒介手段与方式公开发表、传递自己的意见、主张等而不受干涉的权利。在现代,言论自由权的范围得到极大扩充,不仅包括口头语言,也包括象征性言论或表达式行为,包括出版、新闻和集会、结社等自由。 • 我国《宪法》35条明确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13. (二)表达权的保障 • 民主政治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而表达权是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表达自由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尊重公众的表达权,虚心听取公众意见,已成为我国扩大人民民主的重要方式。 •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特别提出:加强对新闻机构和新闻记者合法权利的制度保障;依法保障公民使用互联网的权利;公益性组织要反映弱势群体利益诉求和需求等措施。国家对公民表达权的保护将更加充实和全面。

  14. 五、监督权 (一)监督权的含义 监督权(right to supervision)是指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权利。它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监督权是人民主权原则的具体表现。人民通过行使监督权经常性地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以保证国家权力的合法性。

  15. (二)监督权的保障 • 监督权包含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等具体权利。 • 我国《宪法》第41条明确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发挥好舆论监督的作用”。“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温家宝总理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办事。要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

  17. 江苏常州市长王伟成在网上发帖,回应网民slala在一个帖子里对他的指责。网民slala帖子《造BRT到底好在哪???谁受益了!!!》江苏常州市长王伟成在网上发帖,回应网民slala在一个帖子里对他的指责。网民slala帖子《造BRT到底好在哪???谁受益了!!!》 市长回应说:“说建设BRT的目的是我和政府机关的领导要捞钱,这是不道德的。用胡编乱造的做法来诽谤人,更是丧失人格的。”“作为一个市长,应该善待网民,善待提不同意见甚至是错误意见的网友。但是有人过头了,造谣诽谤了,我当然要还其事实的本来面目,以正视听。” 王市长得到该抽样数中近89%网民的支持和拥护。 17

  18. 2008年1月1日,《法人》杂志刊发表记者朱文娜采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辽宁西丰:一场官商较量》,报道了商人赵俊萍因一场拆迁纠纷引起的案件。2008年1月1日,《法人》杂志刊发表记者朱文娜采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辽宁西丰:一场官商较量》,报道了商人赵俊萍因一场拆迁纠纷引起的案件。 朱文娜的报道中,两次提到县委书记张志国。 2008年1月4日县委宣传部长同县政法委书记协同2名警察,来到北京拘传记者。 2008年2月5日,铁岭市委宣布:县委书记张志国因在“进京拘传记者”事件中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被铁岭市委责令引咎辞职。 18

  19. 最近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舆论监督不能叫负面报道,而应是正面报道。现在的舆论监督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我们将创造条件努力支持舆论监督!”最近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舆论监督不能叫负面报道,而应是正面报道。现在的舆论监督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我们将创造条件努力支持舆论监督!” 昆明市委书记仇和说:“新闻媒体就是我们的‘保健医生’,媒体的舆论监督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进我们解决问题。”

  20.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在杭州市新闻媒体恳谈会上发表感言说:“对于媒体监督职能的认识,我们经过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害怕监督,如临大敌;第二阶段是不怕监督,你说你的我干我的;现在我们认识到,要办好一件事情,必须欢迎媒体监督。”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在杭州市新闻媒体恳谈会上发表感言说:“对于媒体监督职能的认识,我们经过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害怕监督,如临大敌;第二阶段是不怕监督,你说你的我干我的;现在我们认识到,要办好一件事情,必须欢迎媒体监督。” 湖北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郑少三认为,负面报道不等于负面影响。负面报道“对于改进我们的工作很有好处,能及时提醒和帮助我们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20

  21. 进一步认真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目标和措施,完善有关制度,加强人大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监督;完善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机制;加强人民群众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的监督;切实发挥政协提案、建议案在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保障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发挥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作用等。进一步认真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目标和措施,完善有关制度,加强人大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监督;完善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机制;加强人民群众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的监督;切实发挥政协提案、建议案在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保障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发挥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作用等。

  22. 谢 谢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