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333 Views
蛛网膜下腔出血. 意识障碍与老年病例 王颖. 蛛网膜下腔出血. 意识障碍: 青年组:43.9% 老年组60岁以上:68.8%. 影响意识的结构. 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 ARAS) 使脑皮质不断的维持醒觉状态 中枢整合机构 弥漫性大脑皮质损害回引起意识水平下降. 早期意识障碍. 占位性病变:虽然仅累及皮质或白质的一部分,但也可造成深部结构的扭曲,使下丘脑 — 脑干上部结构向外侧或下侧移位,通过小脑幕开口或其下方形成疝,压迫组织结构 出血直接损害丘脑和中脑,造成网状激动神经元直接受累
E N D
蛛网膜下腔出血 意识障碍与老年病例 王颖
蛛网膜下腔出血 • 意识障碍: • 青年组:43.9% • 老年组60岁以上:68.8%
影响意识的结构 • 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ARAS) 使脑皮质不断的维持醒觉状态 中枢整合机构 弥漫性大脑皮质损害回引起意识水平下降
早期意识障碍 • 占位性病变:虽然仅累及皮质或白质的一部分,但也可造成深部结构的扭曲,使下丘脑—脑干上部结构向外侧或下侧移位,通过小脑幕开口或其下方形成疝,压迫组织结构 • 出血直接损害丘脑和中脑,造成网状激动神经元直接受累 • 大量脑出血,造成脑皮质和白质广泛双侧性损害,中断皮质脑干冲动,或使皮质神经元全面性破坏,阻止激活(长期昏迷)
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力等于或接近血管内压力 脑组织进一步缺血 脑组织坏死
后期 • 脑血管痉挛(CVS)——可引起再昏迷或昏迷加重:脑组织进一步缺血坏死 • 脑水肿:急性期多为梗阻性,血液沉积基底池和脑室各孔,影响脑脊液及血液吸收,颅内压进一步升高
N组数据表明: • 老年组发生意识障碍几率远高于青年组:老年人有脑动脉硬化者多,脑组织功能减退,耐受缺血缺氧能力差,一旦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更易导致脑血管痉挛,引起脑功能障碍
另N组数据表明 • 发生意识障碍患者死亡率增高,出现脑疝,肺炎,消化道出血几率大,预后不好
老年人临床症状不同于年青人 • 头痛发生率低 • 呕吐发生率低 • 脑膜刺激征少 • 意识障碍多 • 肢体瘫痪多 • 高血压病多
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注意事项 • 严密观察意识改变(再发意识障碍:并发症) • 生命体征及瞳孔(脑疝) • 注意不典型头痛,呕吐 • 再出血的预防(卧床休息,避免用力) • 预防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便秘 • 心理护理
郭斌,满国彤,于凤萍,宋路线.亚当斯-维克托 神经病学 • 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 • 黄萍实.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广东医学.2000.21(6):488 • 屠永华.60岁以上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76例临床分析.新医学.1995.26(5):241 • 谷凤云.32例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黑龙江护理杂志.1998.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