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likes | 698 Views
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的 方法与路径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上海行政学院 谷宇 博士. 主要内容. 一、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地位与意义; 二、当前群众工作的特点及因干群关系紧张的主要因素; 三、当前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与路径。. 一、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地位与意义;. 1 、什么是群众? 国家 —— 公民; 统治者 —— 人民(老百姓); 政党 —— 民众(群众) 不同学科下群众的含义 人类学意义上的群众:聚集起来的人群; 社会学意义上的群众:不同职业人的群体;
E N D
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的 方法与路径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上海行政学院 谷宇 博士
主要内容 • 一、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地位与意义; • 二、当前群众工作的特点及因干群关系紧张的主要因素; • 三、当前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与路径。
一、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地位与意义; 1、什么是群众? • 国家——公民; • 统治者——人民(老百姓); • 政党——民众(群众) 不同学科下群众的含义 • 人类学意义上的群众:聚集起来的人群; • 社会学意义上的群众:不同职业人的群体; • 政治学意义上的群众:与政党相对应的非党、非团的人群。
2、群众是什么? • 中国共产党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 • 是党的生命线。 •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主要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
对群众认识的反动观点: • 群众是无知的; • 群众是贪小便宜的; • 群众是忘恩负义的; • 对待群众要像对待女人那样——听话的时候要哄骗,不听话的时候要打要揍。
3、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 做好群众工作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根本途径; • 做好群众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做好群众工作是我国应对世界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 做好群众工作是实现我国现代国家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的根本保障。
二、当前群众工作的特点及因干群关系紧张的主要因素;二、当前群众工作的特点及因干群关系紧张的主要因素; 1、特点一:群众与政府、群众之间,由社会转型带来的观念与利益的冲突日益加深; • 什么是利益? • 利益=需求+偏好 • 满足利益,不仅仅是满足需求,更为重要的是要满足不同偏好组合下的需求。
群众群体多元化导致群众利益多元化; • 农民:苦难在于队伍太庞大; • 工人:改革阵痛的承受者; • 农民工:城乡过渡阶层,边缘人; • 私有企业主:风雨飘摇中的历史的回归者; • 知识分子:忧愤深广的阶层; • 官员:忍辱负重的群体,社会责任的承载人; • 当代新买办:背着历史黑锅旱涝保收的阶层; • 新兴白领:着装华丽的劳工; • 社会有害群体:黑社会——社会治理中的有毒润滑剂。 • 当前引发群众观念与利益矛盾的主要因素在于:
经济上,市场经济虽然建立,但是还不够成熟。经济上,市场经济虽然建立,但是还不够成熟。 市场要素发展要平衡; 贫富差距要缩小; 机会能力要平等; 市场价值要重构; • 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体系虽然建立,但是行政体制改革尚未完成。 古代自由向现代自由发展; 官本到民本再到人本; 集权到分权; 从人权到人格再到人性;
社会发展走向多元分化,利益整合机制尚未形成。社会发展走向多元分化,利益整合机制尚未形成。 单位制到社区; 一元组织到多元组织; 单一成就标准到多元成就标准; 统治到治理; • 文化断裂,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尚未形成,中西文化相互冲突与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与复兴; 审慎而严肃的对待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民族主义的复兴;
2、特点二:部分干部的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是干群矛盾发生的政治因素 。 • 反腐倡廉工作虽然取得一定进步,但是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现象仍然多发、频发。 • 2008年反腐倡廉形势 群众满意度平稳上升 满意度:2003年 51.9% 2008年 65.5% 认为不同程度遏制:2003年 68.1% 2008年 81.6%
存在的问题 ⑴违纪违法案件仍然易发多发,高中级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时有发生。2008年处分党员干部13万多人,其中省部级12人,地厅级332人,县处级4197人,移送司法机关767人,一把手906人,占38.6%。 ⑵涉案金额巨大,违纪违法情节严重。2008年321.2亿元,省部级1.5亿元 ⑶窝案、串案、案中案明显增多,利用职权为特定关系人谋取非法利益问题突出2008年7863件,增长9.6% ⑷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比较突出,不廉洁问题仍然存在
当前领导干部作风上存在的问题 (1)宗旨意识不强,不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不能坚持以人为本,甚至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置群众生命安全于不顾。有些领导干部对群众漠不关心,态度粗暴;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产安全、生态环境、征地拆迁等方面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由此引发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
山西黑煤窑事件; 三鹿奶粉事件; 贵州瓮安事件; 云南孟连事件; 甘肃陇南事件; 重庆罢运事件; 海南东方械斗事件。
(2)理论和实践脱节、理论学习不扎实、不深入,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不够。表现在:遇到具体问题无所适从,遇到突发事件更是束手无策,甚至把学习理论当作装潢形象的工具和自我炫耀的资本。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2)理论和实践脱节、理论学习不扎实、不深入,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不够。表现在:遇到具体问题无所适从,遇到突发事件更是束手无策,甚至把学习理论当作装潢形象的工具和自我炫耀的资本。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 • (3)责任心、事业心不足,对工作不负责任,作风漂浮、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形式主义官僚作风严重;贪图安逸,奢侈浪费,讲排场、比阔气、甚至沉溺于灯红酒绿、吃喝玩乐、享乐主义严重 。
因生活作风出问题而犯错误、犯罪的省部级干部:因生活作风出问题而犯错误、犯罪的省部级干部: 原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 原北京市副市长王宝森 原湖北省副省长孟庆平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克杰 原云南省省长李嘉廷 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 原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 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
突破道德底线而犯错误、犯罪的女干部: 原河南省驻马店市副市长陈桂玲 原广东汕尾市副市长马红妹 原徐州市旅游局局长石亚卿 原湖南建筑总公司副总经理蒋艳萍 原全国劳模、中南钢铁冶炼厂厂长范冶萍 原黑龙江省委副书记韩桂芝……
一些“三·五牌”党员、干部在群众中不良影响较大一些“三·五牌”党员、干部在群众中不良影响较大 • 五子登科(票子、房子、车子、位子、娘子) • 五毒俱全(吃、喝、嫖、赌、黑) • 五味一体(铜臭味、官腔味、烟酒味、火药味、香水味)
一些党员干部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小节 吃要“土”(土鸡、土鸭、蝎子、打屁虫) 喝要“洋”(人头马、XO) 穿要“牌”(名牌) 住要“星”(星级宾馆) 行要“量”(汽车排量)
(4)政绩观不正确,重视自己的政绩,轻视百姓的疾苦,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不尊重规律乱上项目,乱铺摊子,做表面文章,甚至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4)政绩观不正确,重视自己的政绩,轻视百姓的疾苦,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不尊重规律乱上项目,乱铺摊子,做表面文章,甚至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 (5)个人主义严重,干一点事就希望得到回报,刚刚提拔就琢磨再上一个台阶,工作挑肥拣瘦。拈轻怕重,向组织讨价还价,利欲熏心。见利忘义,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为亲友谋取私利。 • (6)纪律观念淡薄,自恃地位特殊,放松纪律约束。对中央的部署和政策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问题:干群矛盾是天然的还是人为的? • 两大理论的解释: • 职业竞争理论; • 专业人员的国家理论。
美国政府发展的六个阶段: ①绅士政府—卫士国家时代(1789 -1829); ②普通人政府—政党分赃时代(1829-1883); ③好人政府—政治改革时期(1883-1906); ④高效政府—科学化时代 (1906-1937); ⑤行政管理者政府—管理时代(1937-1955); ⑥专业人员政府—科学管理时代(1955-2009)
3、特点三:群众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政治参与能力相对较低,法制观念淡薄,这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文化因素。3、特点三:群众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政治参与能力相对较低,法制观念淡薄,这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文化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的民主意识逐步增强,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参政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政治参与能力相对较低,法制观念淡薄。再加上当前群众反映利益的机制不完善,渠道不畅通,当群众之间、上下级之间出现利益磨擦或纠纷时,一些群众错误认为聚众闹事可以对领导造成压力,能较快解决问题,使本来能在法律程序中得到解决的矛盾演化成突发性群体事件。
“单向度的人”的无奈 • 西方著名政治学家马尔库塞的著名论断“单向度的人” 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当前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社会化大生产的迅速发展,促使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加上知识的爆炸,使得每个社会成员依据个人能力所能掌握的知识与技术极为有限。当前社会已经不太可能出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那样的多个专家集于一身的学者。因此,每个社会成员在从事某个社会职业时也只能具体的分担这一职业领域内有限的一项甚至是一个造作流程中的一个环节的工作。
当前,这种人的单向度化更为严重,当一个人进入职场后,人的生活就被抽象为简单的赚钱——花钱——再赚——再花的生存模式;在加上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家庭压力,使得许多人内心孤独苦闷,无法顺利的仅仅依靠个人来解决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即使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也感到个体的渺小与无助。即便是公务员,他离开自己的工作领域,他同样是无助的。因此,人们在追求利益的时候,为了弥补这种不足就只发的形成了不同的群体和社会组织,以集体的方式来满足利益。当前,这种人的单向度化更为严重,当一个人进入职场后,人的生活就被抽象为简单的赚钱——花钱——再赚——再花的生存模式;在加上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家庭压力,使得许多人内心孤独苦闷,无法顺利的仅仅依靠个人来解决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即使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也感到个体的渺小与无助。即便是公务员,他离开自己的工作领域,他同样是无助的。因此,人们在追求利益的时候,为了弥补这种不足就只发的形成了不同的群体和社会组织,以集体的方式来满足利益。
4、基层组织社会控制弱化,社会权威结构失衡,是目前社会矛盾产生的体制性根源。4、基层组织社会控制弱化,社会权威结构失衡,是目前社会矛盾产生的体制性根源。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基层组织的社会控制力呈明显的弱化趋势,威信相对减弱。尤其是在农村,乡村基层组织对农民的行政控制严重弱化。基层组织对群众的号召力、凝聚力和说服教育作用大大减弱。由于基层政权的权威性受到民众的怀疑,国家权威就很自然地进入民众的视野。加之一些地方的基层领导对本地区、本部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知之甚少或知之不管不问,致使一些本该在本地区本部门解决的问题难以解决或无法解决。民众的利益一旦受损或遭受侵害,为寻求国家权威的保护,单个的社会成员会意识到集体行动的重要,体制外的对抗性群体力量就会产生。
三、当前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与路径 1、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着力转变在群众工作中的错误思想观念。 (1)群众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去管; (2)群众的事情太多太烦,懒得去管; (3)这个事情不是我负责,不归我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4)这件事不是我一个部门能解决的事情。 (5)这个问题是前任领导的一溜问题,不要找我;
(6)群众意见多,又野蛮,自己又不能解决,因此不愿意见群众;(6)群众意见多,又野蛮,自己又不能解决,因此不愿意见群众; (7)群众都是愚昧的,哄哄骗骗就过去了; (8)群众都胆小,解决带头的,其余的都好办; (9)解决群众问题动用警力事半功倍; (10)群众工作是基层领导干部的事情;
2、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五种能力与三种知识2、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五种能力与三种知识 当前做好群众工作领导干部应当具备五种能力。 • 一是,信息提取与分析能力; • 二是需求引导与偏好规范能力; • 三是解释与说服能力; • 四是危机应对与处理能力; • 五是体制内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领导干部应当主动学习并掌握三种知识: • 一是政治学知识,要明确群众的利益诉求,善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维系组织与社会生活的稳定; • 二是社会学知识,要学会社会分析与社会调研,理解群众,关系群众生活中的困难,及时进行信息的的传递与沟通; • 三是心理学知识,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群众的行为与焦急的心理状态,耐心的对群众进行劝慰,经常地找群众谈心,防范于未然。
2、着力提升沟通能力,与群众进行高品质沟通;2、着力提升沟通能力,与群众进行高品质沟通; • 沟通的目的是“通”,就是共识、共利;“沟”是手段,因此高品质沟通就必然具有,目的一致性与手段灵活多样性这两个最为关键的特点。 • 沟通既是一种工作技能又是一种生活技能; • 高品质沟通就是,在沟通中实现双赢! • 沟通的要素 • 行为的主动性 • 沟通对象的多样性: 人脉等于钱脉;关系就是实力;朋友是最大的生产力。 同流才能交流,交流才能交心,交心才能交易。 升级你的人际关系;担心自己命不好,找一群命好的朋友,加入命好的团队
过程的互动性 该你讲话,讲不出来,叫失人;让你讲话,讲错话,叫失言; • 目的双重性 有效果比道理更重要,有结果比道理更价值; 我沟通的效果,沟通的品质,取决于我对对方的回应
提高沟通能力要做到: • 事前沟通、事中沟通、事后沟通; • 有事及时沟通,没事经常沟通; • 直接沟通与间接沟通并用;【六度理论】 • 个人沟通与团队沟通并用; • 正向沟通与反向沟通并用; • 基础干部学法家 • 中层干部学文化,团队建设-仁义礼智信 • 高层干部学三元思维-孔子、老子和佛等一些境界的东西
提高沟通品质的三要素: • 沟通要有“利”; • 沟通要重“信”; • 沟通要言“情”。
高品质沟通要建立在尊重人、爱护人的基础上 要做到: • 真心诚意,以情感人; • 推心置腹,以诚待人; • 开诚布公,以理服人; • 言行一致,以信取人; • 令行禁止,依法治人; • 设身处地,以宽容人; • 扬人责己,以功归人; • 论功行赏,以奖励人。
3、在工作上要有一套去“三方”、办“三事”、见“三真”的制度规定。3、在工作上要有一套去“三方”、办“三事”、见“三真”的制度规定。 • 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 • 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 真心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4、要着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拓宽群众利益诉求反映渠道。4、要着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拓宽群众利益诉求反映渠道。 • 上海市杨浦区的“一线工作法”;(全国) • 上海市闸北区的“党员责任区制度”; • 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的“民情情报站”; • 上海市宝山区“亮底工程”。
5、学会积极应对突发性群体性事件。 (1)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间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重大影响的各种事件。
(2)处理群体性事件遵循的总体思路 •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对处理群体性事件提出了总体的思路,他要求广大领导干部:遇到急难险重工作、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领导干部要亲临一线,靠前指挥,查清原委、掌握政策、讲究方法、既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又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既要做到依法处理又要积极疏导群众情绪,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决不能消极观望、逃避责任、贻误时机、激化矛盾。
(3)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六大原则 • 一是预防为主、防患未然。 • 二是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 • 三是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 • 四是教育疏导、防止激化。 • 五是慎用警力,慎用强制措施,慎用警械和武器。 • 六是及时、果断处置。
(4)具体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六个步骤 • 第一步:澄清事实,安抚情绪; • 第二步:情况通报,组建团队; • 第三步:诚恳协商,积极主导; • 第四步:抓住焦点,形成方案; • 第五步:部门协调,形成合力; • 第六步:总结经验,形成预案。 • 经典案例: • 2008“7·19”云南孟连事件; • 2009“3·23”“3·25”海南东方感城镇械斗事件。
谢谢大家 祝大家: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联系电话:13918288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