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4

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

积极心理学 S07EP07. 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 缪 青 @ 医学院心理咨询中心 2013.11.21/11.28. 生活到底是什么呢? 酸?甜?苦?辣? 在我看来应该是 “ 咸 ” 是的,是 “ 咸 ” 一点 咸 的滋味在 心 中,就是 “ 感 ” 情 生活可以平淡,但是不可以没有感情 有了亲情,就有了生活的骨架 有了友情,就有了生活的血肉 有了爱情,就有了生活的皮肤 …… 感恩节,你会想起谁,谁在想到你?. 主要内容. 1. 生活方式与“正能量”. 2. 乐观、幸福与健康. 3. 中医理论、心身医学与心理应激.

Download Presentation

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积极心理学 S07EP07 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 缪 青@ 医学院心理咨询中心 2013.11.21/11.28

  2. 生活到底是什么呢? 酸?甜?苦?辣? 在我看来应该是“咸” 是的,是“咸” 一点咸的滋味在心中,就是“感”情 生活可以平淡,但是不可以没有感情 有了亲情,就有了生活的骨架 有了友情,就有了生活的血肉 有了爱情,就有了生活的皮肤 …… 感恩节,你会想起谁,谁在想到你?

  3. 主要内容 1 生活方式与“正能量” 2 乐观、幸福与健康 3 中医理论、心身医学与心理应激

  4. 1.生活方式与“正能量” 关于“生活方式”(Lifestyle) • 广义而言,生活方式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方式的总称,是指人们生活中各方面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带有规范性的,并相对稳定下来的各种方式。 • 狭义来说,生活方式是人们享用物质的、劳务的消费品和使用由他支配的闲暇时间的方式。 • 当今社会,生活方式是社会的生活资源供给和个人的文化、价值选择在互动生成中所形成的、满足人自身生活需要的特定的生活样式和活动方式。

  5. 1.生活方式与“正能量” 解读生活方式 • 眼中体

  6. 1.生活方式与“正能量” 解读生活方式 • 三种青年

  7. 1.生活方式与“正能量” 解读生活方式 • 《江南Style》——哥就是江南范儿!

  8. optimism pessimism realism 1.生活方式与“正能量” 我们需要怎样的生活?

  9. 1.生活方式与“正能量” 生活的姿态 • Life is not a race, it’s a journey • Life is not a contest, it’s a game

  10. 1.生活方式与“正能量” 生活的姿态

  11. 1.生活方式与“正能量” 生活是最大的创造 • 任何事物都具有“向上”与“向下”的能量 • 当你做一个选择时,并没有一个正确答案等着你 • 关于“飞行”的启示 • 乞丐与蒲公英

  12. 1.生活方式与“正能量” 做生活的主人 • 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 • 关于“自我实现的预言”

  13. 1.生活方式与“正能量” 行动带来“正能量” • 你看到的世界,即是你呈现给她的样貌

  14. 主要内容 1 生活方式与“正能量” 2 乐观、幸福与健康 3 中医理论、心身医学与心理应激

  15. 2.乐观、幸福与健康 积极心理与健康 • 修女与长寿 • 微笑的研究 • 乐观与癌症

  16. 2.乐观、幸福与健康 积极心理与健康 • 思考: • 在疾病到来时,乐观情绪可以起到的作用? • 无法起到的作用?

  17. 2.乐观、幸福与健康 工作与幸福感:富士康事件 • 富士康科技集团创立于1974年,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等电子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自1974年在台湾创建,特别是1988年在深圳建厂以来,富士康迅速发展壮大,现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2011年跃居《财富》全球企业500强第60位。 • 自2010年1月23日至2010年5月27日, 短短大半年中,连续发生14起员工 跳楼事件,将富士康推上风口浪尖。

  18. 2.乐观、幸福与健康 工作与幸福感:富士康事件 14跳的追问:血汗工厂?

  19. 2.乐观、幸福与健康 工作与幸福感:富士康事件 • 作息:每周五天(40H)工作制,每周至少休息1天 • 薪资:员工底薪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深圳:900元,后升至1200元) • 加班费:周一至五按1.5倍,周六周日按2倍,法定节假日按3倍支付 • 宿舍:免费 • 伙食:员工伙食标准为11元/天(早餐1.5元、中餐4.5元、晚餐5元)

  20. 2.乐观、幸福与健康 工作与幸福感:富士康事件

  21. 2.乐观、幸福与健康 工作与幸福感:富士康事件 • 从性别上看,这12个案例的男女比例为8:4 • 从年龄上看,最小17岁,最大28岁,平均21.3岁 • 12人中已知具有本科学历者共2人,其他人的学历都低于本科并作为普通工人上班 • 12名自杀者从入职到自杀的间隔时间最短为29天,最长为560天,平均为219.5天,其中一半在职时间不到6个月 • 富士康公司在深圳的工人离职率至少在5%以上,所以这个在深圳有四十多万人的加工基地要不断招聘大量新工人 • 这12个案例中至少有一半的人出现过严重的情绪波动,有人写遗书表示“心理压力大”、“活得很苦”

  22. 2.乐观、幸福与健康 工作与幸福感:富士康事件 • 思考: • 引发富士康跳楼事件的“不幸福因素”可能有哪些?

  23. 劳动者承受成本压力 低工资 工时长 劳动者失去了个人空间 工作高度紧张 2.乐观、幸福与健康 工作与幸福感:富士康事件 • “碎片式”生活,“每个人每天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影子”,身边的工友记不得名字,大家都是“熟悉的陌生人” • “被剥夺”体验 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情感联系 富士康 模式

  24. 2.乐观、幸福与健康 工作与幸福感 • Ryff(1992)心理幸福感的六个维度 • 自我接受(self acceptance) • 机能自主(autonomy) • 生活目的(purpose in life) • 个人成长(personal growth) • 积极关系(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 • 环境把握(environmental mastery)

  25. 2.乐观、幸福与健康 工作与幸福感 • Keyes(1998)社会幸福感的五个维度 • 社会接受 • 社会实现 • 社会贡献 • 社会和谐 • 社会整合

  26. 2.乐观、幸福与健康 工作与幸福感 • Campbell(2000)对主动性人格特质(proactive personality)的描述 • 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 • 具有人际胜任力 • 高度责任感与积极的工作态度 • 进取的品质 • 正直、诚实,有价值追求

  27. 2.乐观、幸福与健康 “说文解字”读健康 • 如何界定“健康”? • “健”与“康” • Health

  28. 2.乐观、幸福与健康 “健康”概念的演进 • 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WHO,1948) • 健康不仅是疾病与赢弱的匿迹,而且是身心状态良好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WHO,1978) •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WHO,1989)

  29. 2.乐观、幸福与健康 健康的四个维度 • 躯体健康:身体功能正常,无病。 • 心理健康:人格完整,情绪稳定、平衡;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有理想和事业的追求。 • 社会适应良好: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当时复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所理解,为大家所接受。 • 道德健康:不以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遵守社会规范,有是非善恶观念,能为他人/社会的幸福作出贡献。

  30. 2.乐观、幸福与健康 心理健康的扩展内涵 • 1.智力发展正常,即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 2.情绪稳定乐观,即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 3.意志坚强健全; • 4.行为反应协调适度; • 5.人格完整统一; • 6.自我意识恰当正确,即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自知能力); • 7.人际交往良好和谐,即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 8.环境适应能力良好; • 9.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 • 10.具有创造性、意志力、成就感。

  31. 2.乐观、幸福与健康 心理异常的判别标准 • 统计分析标准 • 心理测验标准 • 病因症状标准 • 社会适应标准 • 主观体验标准

  32. 2.乐观、幸福与健康 疾病与心理疾病 • 疾病是机体身心在一定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下所引起的一定部位机能、代谢、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伤与抗损伤的整体过程,是机体内部及外部环境平衡的破坏和正常状态的偏离或终结。 • 一般心理问题/心理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33. 2.乐观、幸福与健康 亚健康状态 • 当一个人的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临床检查无明显疾病,但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表现为身心疲劳,创造力下降,并伴有自感不适症状时,称为亚健康状态。 • 亚健康的一些警示信号:失眠、乏力、无食欲、易疲劳、心悸,抵抗力差、易激怒、经常性感冒或口腔溃疡、便秘等。 亚健康状态 疾病或死亡 疾病与健康的中间 良好的健康

  34. 2.乐观、幸福与健康 培养健康的人格界限 • 《老人家中死亡 女儿与母尸体相伴多日》

  35. 2.乐观、幸福与健康 培养健康的人格界限 • 《找个男生把我们姐妹俩都收了,非诚勿扰》

  36. 2.乐观、幸福与健康 培养健康的人格界限 • 区分“界限”的三个准则: • 没有人具有故意影响你的情绪的权利 • 你可以让自己不需要因此而受到影响 • 我们不能控制别人的行为,此时他的言论也和你没有关系

  37. 主要内容 1 生活方式与“正能量” 2 乐观、幸福与健康 3 中医理论、心身医学与心理应激

  38. 3.中医理论、心身医学与心理应激 阴阳学说 阴 阳 明亮 温热 晦暗 寒冷 兴奋 运动 抑制 静止 外向 上升 内向 下降

  39. 3.中医理论、心身医学与心理应激 阴阳学说

  40. 3.中医理论、心身医学与心理应激 情志观 • 七情,六欲,五志 • 喜、怒、哀、惧、爱、欲、恨 • 喜、怒、忧、思、悲、恐、惊 • 见、听、嗅、味、触、意 • 眼、耳、鼻、舌、身、意 • 怒、喜、思(忧)、悲、恐(惊)

  41. 3.中医理论、心身医学与心理应激 五行理论

  42. 3.中医理论、心身医学与心理应激 古希腊“四体液说”与气质论

  43. 3.中医理论、心身医学与心理应激 心身作用 • 漆树叶和荨麻疹 • 服用“糖水”的老鼠 • 死刑犯人的故事

  44. 3.中医理论、心身医学与心理应激 心理-社会致病因素

  45. 3.中医理论、心身医学与心理应激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 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 交感神经作用:主要保证人体紧张状态时的生理需要,如心搏加强和加速、瞳孔散大、增高血糖、阻止排尿等。 • 副交感神经作用:主要维持人体安静/休息时的生理需要,如心跳减慢、血压降低,增进胃肠活动等。

  46. 3.中医理论、心身医学与心理应激 心身医学及心身疾病 • 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是研究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 指由情绪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心理 因素与躯体症状发生或恶化密切相关。

  47. 3.中医理论、心身医学与心理应激 常见的心身疾病 • 原发性高血压:导致血压升高难度因素很多,而人们的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改变是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长期持续精神紧张或焦虑因素,使血管阻力增加,造成血压上升。 • 冠心病:冠心病的发生,心理因素和性格特征起着明显作用。胆固醇含量增高和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重要条件。但目前发现胆固醇增高主要原因是情绪因素。也有研究指出,冠心病与性格有密切关系。 •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实验证明,心理因素可改变胃液分泌,如愤怒、紧张、惊慌和憎恨等心理因素往往使胃酸增加,而抑郁、苦闷或焦虑等使胃液减少。重要生活事件或应激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这些心理因素都可导致迷走神经兴奋,使胃液酸度增高,引起溃疡病。

  48. 3.中医理论、心身医学与心理应激 常见的心身疾病 •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本症的发生与患者性格特征有关,常见于易激怒、敏感、多疑善感等性格。特别是在强烈、急剧的心理因素影响下,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因周围组织对甲状腺的利用加速,因而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 • 支气管哮喘:心理因素可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而致支气管、细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从而增加气流阻力。 • 荨麻疹:寻麻疹通常为皮肤过敏性疾病,但与心理因素的关系也较密切,特别是慢性反复发作时。本病与敏感、紧张、焦虑、烦闷等心理因素有关。

  49. 3.中医理论、心身医学与心理应激 应激的定义 • 塞里认为:应激(stress)就是机体对紧张刺激物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适应反应,包括三个阶段: ①警戒期,又称动员阶段; ②抵抗期,又称适应阶段; ③衰竭期,又称衰退阶段。 • 应激反应过程可包括生物、心理、社会行为等多个层面,也受个体内在素质经历,以及外部条件、社会支持等因素的作用。

  50. 3.中医理论、心身医学与心理应激 应激的积极意义 • 应激是无处不在、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个体的一生发展,在每个阶段都需要应付新的要求。 • 适度应激是维持正常身心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