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56 Views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 无形资产的概念与特征 ●无形资产取得、处置、出租的会计核算 ●无形资产减值测试方法 ●商誉的概念、形成和减值测试方法. 主要内容. 一、无形资产概述. 1. 无实体性 2. 可辨认性 3. 非货币性 4. 长期性 5. 经营性。.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第一节 无形资产. 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一)无形资产的特征.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二)无形资产的分类. 1 .专利权。专利权是政府专利机关授予申请人对某一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独占权。
E N D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无形资产的概念与特征 ●无形资产取得、处置、出租的会计核算 ●无形资产减值测试方法 ●商誉的概念、形成和减值测试方法 主要内容
一、无形资产概述 1.无实体性 2.可辨认性 3.非货币性 4.长期性 5.经营性。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第一节 无形资产 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一)无形资产的特征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二)无形资产的分类
1.专利权。专利权是政府专利机关授予申请人对某一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独占权。 2.商标权。商标权是指企业专门在某种指定的商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称、图案、标记的权利。 3.非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又称专有技术,是指发明人垄断的、不公开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先进技术、资料、性能、知识等。 4.著作权。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其著作依法享有的出版、发行等方面的专有权利。 5.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准许某一企业在一定期间对国有土地享有开发、利用、经营的权利。 6.特许权。 (三)无形资产的内容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一)无形资产确认的条件 企业在判断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 能流入时,应当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 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作出合理估计,并且 应当有明确证据支持。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二、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只有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且成本能够可靠计量的无形资产,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二)无形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 企业取得的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成本确认入账价值。 1.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 2.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成本。 3.投资者投入、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债务重组取得的无形资产的成本。 4.政府补助取得的无形资产,应当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 5.企业合并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应不予以确认。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continued
三、无形资产的取得 企业购入无形资产时, 按应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 科目等。 购入无形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所购无形资产购买价款的现值借记“无形资产” 科目,按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 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 科目。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无形资产 (一)购入无形资产
(二)自行开发无形资产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 企业在研究开发无形资产过 程中发生的支出,满足资本 化条件的,应借记‥‥‥不 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应借记 ‥‥‥贷记‥‥‥等科目。 期末按费用化总额借记 ‥‥‥贷记‥‥‥科目。当 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 形成无形资产的,按资本化 总额借记‥‥‥贷记‥‥‥ 想一想
(三)政府补助取得的无形资产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企业在接受国家行政划拨的土地使用权时,应按土地使用 权的公允价值借记“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科目,贷记 “递延收益” 科目;在以后各期平均分配递延收益时借记“递 延收益” 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 科目。在 出售该土地使用权时,按递延收益余额借记“递延收益” 科 目,贷记“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 科目。
(四)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无形资产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企业合并时,按取得的无形资产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 借记“无形资产” 科目,贷记有关科目。 (五)其他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 投资者投入、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债务重组取得的无形资产,其账务处理与固定资产相同。 例 题
四、无形资产的摊销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 进行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 的无形资产不应进行摊销;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 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 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无形资产摊销是指无形资产应摊销金额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地摊销。 (一)无形资产摊销的范围
(二)影响无形资产摊销的因素 (1)来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 定权利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 不应超过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 权利的期限;如果合同性权利或 其他法定权利在到期时因续约等 延续,且有证据表明企业续约不 需要付出大额成本,续约期应当 计入使用寿命。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2)合同或法律没有规定使用寿命的,企业应当综合各方面因素判断,以确定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期限。比如,与同行业的情况进行比较、参考历史经验、或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等。 1.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 按照上述方法仍无法合理确定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 利益期限的,该项无形资产应当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 无形资产。
2.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 无形资产预计残值按下列规则确定: (1)若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则按第三方承诺的购买价格确定预计残值。 (2)若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可以根据活跃市场预计残值。 (3)除以上两种情况之外的其他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应当视为零。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无形资产应摊销金额是指 无形资产成本扣除预计残 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 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 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 准备累计金额。
(三)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 1.直线法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2.产品产量法 例 题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四)无形资产摊销的账务处理 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企业按月计提无形资产摊销,借记“管理费用” 科目,贷记“累计摊销” 科目。
五、无形资产的处置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出售无形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借记“银行存款” 科目等,按已计提的累计 摊销,借记“累计摊销” 科目,原已计提减 值准备的,借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科 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应交税 费科目”等,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无形资 产” 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 —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科目或借记“营业 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科目。 (一)无形资产出售 例 题
(二)无形资产转销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转销时,按已计提的累计摊销,借记“累计摊销” 科目,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无形资产” 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 科目。
六、无形资产的出租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无形资产出租就是转让无形资产的使用权。但是 土地使用权转让属于无形资产销售,土地使用权出租 属于投资性房地产出租,这两种业务都不属于无形资 产出租。 无形资产的销售与转销属于企业的清算业务,不 属于企业的正常营业活动,因此发生的损益属于营业 外损益;而无形资产出租是利用无形资产周转使用赚 取经济利益,属于企业的正常营业活动,因此发生的 损益属于营业损益中的其他业务损益。 (一)无形资产出租的业务性质
(二)无形资产出租的账务处理 出租过程中发生的损益处理如下: 1.无形资产出租的收到的租金,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确认为当期的租金收入;或有租金应当在实际发生时确认为租金收入。租金收入在“其他业务收入” 科目中核算。 2.无形资产出租发生的技术指导费等初始直接费用以及因出租而发生的营业税等,应当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科目。 3.企业对出租的无形资产仍需按月摊销,其摊销额应区分情况分别计入“管理费用” 科目或“其他业务支出” 科目。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例 题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 无形资产的期末计价与固定资产基本相同。 • 无形资产减值迹象与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参见固定资产。在确认无形资产减值损失时,应借记“资产减值损失” 科目,贷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科目。 • 无形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无形资产的摊销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无形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 七、无形资产的期末计价
一、商誉的一般概念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第二节 商誉 什么是商誉? 商誉有什么特征?
二、企业合并与商誉 企业合并是指—— 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 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 体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合并 分为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和非 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两种类型。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一)企业合并
(二)企业合并中的商誉 1.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以账面价值作为计价基础,不确认商誉资 产。即合并方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 账面价值计价入账;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 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调 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2.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以公允价值作为计价基础,若存在商誉 资产应予以确认 。 continued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指合并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 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 券的公允价值与相关费用。 指可辨认资产的 公允价值减去负债公允 价值后的余额。 (1)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中,合并方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按照购买日公允价值计价入账;合并成本大于取得的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 (2)在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中,合并方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合并成本计价入账。合并方在编制购买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对于被合并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应当以公允价值列示。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商誉。
三、商誉的会计处理 商誉发生减值的,应在 “商誉”账户下设置“减值 准备”明细账户进行核 算,也可以单独设置“商 誉减值准备”账户进行核 算。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一)账户设置 商 誉
1.合并方在合并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以账面价值或面值入账;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权益性证券公允价值与其面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1.合并方在合并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以账面价值或面值入账;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权益性证券公允价值与其面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2.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可辨认资产与负债按公允价值入账。 3.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合并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二)企业合并的账务处理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 例 题
(三)商誉的后续计量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 商誉在确认之后不进行摊销,但至少每年要进行一次减值测试。? • 企业在合并日起应当将合并产生的商誉,按公允价值比例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 ? 为什么?
1.资产组与资产组组合 资产组是什么? 资产组组合是什么? 举例说明。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2.商誉减值的测试 如何确认减值损失? 减值损失金额应当如何处理? 已确认的商誉减值损失在以后各期不得转回。 例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