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505 Views
蘇東坡詩導讀.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 張高評 2012.6.15. (一 ) 前言(人文素養與競爭優勢) (二 ) 蘇軾生平學術傳略(天才詩人,百科全書式文學藝術家) (三 ) 蘇東坡詩與創意思維 (四 ) 蘇東坡詩與生命安頓 (五 ) 蘇東坡詩與宋詩特色 (六 ) 結語. (一 ) 前言(人文素養與競爭優勢) 科技源於人性,創意來自人文 人文素養決定了態度,創意思維影響了格局 談吐、思辨、美感、創新、器度、 洞識、反思、前瞻、立身處世, 待人接物之際,都屬人文素養 文學院所修讀之文學、哲學、
E N D
蘇東坡詩導讀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 張高評 2012.6.15
(一)前言(人文素養與競爭優勢) (二)蘇軾生平學術傳略(天才詩人,百科全書式文學藝術家) (三)蘇東坡詩與創意思維 (四)蘇東坡詩與生命安頓 (五)蘇東坡詩與宋詩特色 (六)結語
(一)前言(人文素養與競爭優勢) • 科技源於人性,創意來自人文 • 人文素養決定了態度,創意思維影響了格局 • 談吐、思辨、美感、創新、器度、 洞識、反思、前瞻、立身處世, 待人接物之際,都屬人文素養 • 文學院所修讀之文學、哲學、 歷史、藝術、語言、宗教等課程, 都是教養傑出領袖、人才 的法寶和典籍
(二)蘇軾生平學術傳略 • 天才詩人,百科全書式文學藝術家 蘇軾(1036-1101),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州人。就其主要經歷而言,正好經歷兩次 「在朝──外任──貶官」的歷程。 • 蘇軾多才多藝,詩、詞、文、賦、 書道、繪畫、文藝理論,均有傑 出成就。 • 儒學、佛禪、老莊、道教, 皆有涉獵,且深造有得。 • 蘇軾〈自題金山畫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 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南宋孝宗〈蘇文忠公贈太師制〉:「經綸不究於生前,議論常公於身後。人傳元祐之學,家有眉山之書。」南宋孝宗〈蘇文忠公贈太師制〉:「經綸不究於生前,議論常公於身後。人傳元祐之學,家有眉山之書。」 • 《宋史.蘇軾傳》:「器識之宏偉,議論之卓絕,文章之雄俊,政事之精明,四者皆能以特立之志為主,而以邁往之氣輔之。」 • 《蘇軾詩集》,存詩50卷,2724首。分紀行、 述懷、釋老、仙道、雨雪、風雷、 山岳、江湖、泉石、樓閣、亭臺、 園林、花果、燕飲、書畫、筆硯、 茶酒、花木、寄贈、懷舊、酬答、 送別、游賞、題詠、雜賦 若干題。其中,有古詩、律詩、 絕句,分七言、六言、五言。
(三)蘇東坡詩與創意思維 創新可視為一種學科,可被學習,能被實際地運用。創新是既觀念性又具認知性的。因此,想要創新,就必須多看、多問、多聽。 (美.彼得杜拉克《創新和創業精神》) 當前企業的策略主軸可能是: 「更好及更多」;而創新策略的核心, 應該是:「新穎且獨特!」 (美.彼得杜拉克《管理學》)
創造性思維,又稱為創意思維、創意思考,簡稱為創意。創造性思維,又稱為創意思維、創意思考,簡稱為創意。 • 創造性思維的特點,是思維空間的開放性,能從多角度、多側面、水平式、全方位去考察問題,避免局限於邏輯的、單一的、垂直的、慣性的思維。其附帶效益,是促成了發散思維、逆向思維、側向思維、求異思維等創造性思考的運用。 • 創造性思維的體現,大抵有九大法式: 即改造、取代、合併、擴大、縮小、 轉換、排除、顛倒、重拾;運用 九大法式進行擴散性思考,往往 能表現敏捷力、流暢力、 變通力、獨創力、精進力, 賦予事物獨特新穎、活潑卓越的意義。
(一)求異思維與求變追新 • 哈佛大學教授李維特將「改良」、「改造」稱為「創造性模仿」;管理大師彼德‧杜拉克稱:「創造性模仿並沒有發明產品,他只是將創始產品變得更完美。」 • 古之聖賢,或相祖述,或相師法。生乎同時,則見而師之,生乎異世,則聞而師之。……屈原作〈九章〉,而宋玉述〈九辭〉; 枚乘作〈七發〉,而曹子建述〈七啟〉;張衡作〈四愁〉 ,而仲宣述〈七哀〉;陸士衡作〈擬古〉, 而江文通述〈雜體〉。雖華藻隨時,而體律相倣。 李唐群英,惟韓文公之文、李太白之詩,務去陳言, 多出新意。……近代歐公〈醉翁亭記〉步驟類 〈阿房宮賦〉,〈晝錦堂記〉議論似 〈盤古序〉,東坡〈黃樓賦〉氣力同乎 〈晉問〉,〈赤壁賦〉卓絕近於雄風,則知有自來矣。……善學者當先量力,然後措詞。未能祖述憲章,便欲超騰飛翥, 多見其嚄唶而狼狽矣。(宋張表臣《珊瑚鉤詩話》)
蘇軾〈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模仿歐陽脩〈千葉紅梨花〉蘇軾〈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模仿歐陽脩〈千葉紅梨花〉 紅梨千葉愛者誰,白髮郎官心好奇。徘徊繞樹不忍折,一日千匝看無時。 夷陵寂寞千山裏,地遠氣偏時節異。愁煙苦霧少芳菲,野卉蠻花鬥紅紫。 可憐此樹生此處,高枝絕艷無人顧。春風吹落復吹開,山鳥飛來自飛去。 根盤樹老幾經春,真賞今纔遇使君。風輕絳雪樽前舞,日暖繁香露下聞。 從來奇物產天涯,安得移根植帝家。猶勝張騫為漢使,辛勤西域徙榴花。 (歐陽脩〈千葉紅梨花〉)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嫣然一笑竹籬間, 桃李漫山總麤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朱唇得酒暈生臉, 翠袖卷紗紅映肉。林深霧暗曉光遲,日暖風輕春睡足。 雨中有淚亦淒愴,月下無人更清淑。先生食飽無一事, 散步逍遙自捫腹。不問人家與僧舍,拄杖敲門看修竹。 忽逢絕艷照衰朽,嘆息無言揩病目。陋邦何處得此花, 無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致,銜子飛來定鴻鵠。 天涯流落俱可念,為飲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還獨來, 雪落紛紛那忍觸。(蘇軾〈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 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蘇軾〈江上值雪,效歐陽體〉模仿歐陽脩〈雪〉 新陽力微初破蕚,客陰用壯猶相薄。朝寒稜稜風莫犯,暮雪緌緌止還作。 驅馳風雲初慘澹,炫晃山川漸開廓。光芒可愛初日照,潤澤終為和氣爍。 美人高堂晨起驚,幽士虛窗靜聞落。酒壚成徑集缾罌,獵騎尋蹤得狐貉。 龍蛇掃處斷復續,猊虎團成呀且攫。共貪終歲飽麰麥,豈恤空林飢鳥雀。 沙墀朝賀迷象笏,桑野行歌沒芒屩。乃知一雪萬人喜,顧我不飲胡為樂。 坐看天地絕氛埃,使我胸襟如洗瀹。脫遺前言笑塵雜,搜索萬象窺冥漠。 潁雖陋邦文士眾,巨筆人人把矛槊。自非我為發其端,凍口何由開一噱。 (歐陽脩〈雪〉,自序云:「時在潁州作,玉、月、梨、梅、練、絮、白、 舞、鵝、鶴、銀等事,皆請勿用」) 縮頸夜眠如凍龜,雪來惟有客先知。江邊曉起浩無際, 樹杪風多寒更吹。青山有似少年子,一夕變盡滄浪髭。 方知陽氣在流水,沙上盈尺江無澌。隨風顛倒紛不擇, 下滿坑谷高陵危。江空野闊落不見,入戶但覺輕絲絲。 沾裳細看巧刻鏤,豈有一一天工為。霍然一揮遍九野, 籲此權柄誰執持。世間苦樂知有幾,今我倖免沾膚肌。 山夫只見壓樵擔,豈知帶酒飄歌兒。天王臨軒喜有麥, 宰相獻壽嘉及時。凍吟書生筆欲折,夜織貧女寒無幃。 高人著屐踏冷冽,飄拂巾帽真仙姿。野僧斫路出門去, 寒液滿鼻清淋漓。灑袍入袖濕靴底,亦有執板趨階墀。 舟中行客何所愛,願得獵騎當風披。草中咻咻有寒兔, 孤隼下擊千夫馳。敲冰煮鹿最可樂,我雖不飲強倒卮。 楚人自古好弋獵,誰能往者我欲隨。紛紜旋轉從滿面, 馬上操筆為賦之。(蘇軾〈江上值雪,效歐陽體,限不以鹽、 玉、鶴、鷺、絮、蝶、飛、舞之類為比,仍不使皓、白、潔、素等字,次子由韻〉)
(二)組合思維與梅迪奇效應 • 天才之所以為天才,只不過比他人「更多的新奇組合」,「不斷地把一些想法、形象和其他各種思想進行組合和再組合」。(美.邁克爾.米哈爾科《創新精神:創造性天才的秘密》) • 致力不同學科、不同領域、不同文化間之「異場域碰撞」,就會跳脫舊有,開創新局。引導不同領域和文化的想法互相碰撞,就能造成層出不窮之曠世好點子。(Johansson Frans著,劉真如譯《梅迪奇效應》)
佛羅倫斯銀行家族梅迪奇,資助科學家、哲學家、金融家、建築家、詩人、畫家,經常聚集、交會、學習,分享經驗心得,不同領域、科目,或文化間,遂產生異場域碰撞,將現有觀念隨機組合,於是生發大量傑出的新構想。佛羅倫斯銀行家族梅迪奇,資助科學家、哲學家、金融家、建築家、詩人、畫家,經常聚集、交會、學習,分享經驗心得,不同領域、科目,或文化間,遂產生異場域碰撞,將現有觀念隨機組合,於是生發大量傑出的新構想。 這種跨際思考之技術,引導不同領域 和文化的想法相互碰撞,促成 十五世紀義大利創意勃發之文藝 復興。這種現象,叫做 梅迪奇效應(The Medici Effect)。
1、詩中有畫 •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蘇軾〈惠崇春江曉景二首〉其一) • 野水參差落漲痕,疎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蘇軾〈書李世南所畫秋景〉) • 野雁見人時,未起意先改。君従何處看,得此無人態。 無乃槁木形,人禽兩自在。北風振枯葦,微雪落璀璀。 慘澹雲水昏,晶熒沙礫碎。弋人悵何慕, 一舉渺江海。(蘇軾〈高郵陳直躬處士畫雁二首〉) • 少陵翰墨無形畫,韓幹丹青不語詩。此畫此詩 真已矣,人間駑驥漫爭馳。(蘇軾〈韓幹馬〉) • ……古來畫師非俗士,妙想實與詩 同出。龍眠居士本詩人,能使龍池 飛霹靂。(蘇軾〈次韻吳傳正枯木歌))
2、詩具禪趣 • ……至人無心何厚薄,我自懷私欣所便。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順風來者怨。若使人人禱輒遂,造物應須日千變。今我身世兩悠悠,去無所逐來無戀。……(蘇軾〈泗州僧伽塔〉)化用「華嚴法界觀:『無礙自如』」 • ……畫船俯明鏡,笑問汝為誰?忽然生麟甲,亂我鬚與眉。散為百東坡,頃刻複在茲。此豈水薄相, 與我相娛嬉。(蘇軾〈泛潁〉) 本《傳燈錄》洞山良价過水:睹影之 偈語:「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 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卻不是渠。」 • 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 •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蘇軾〈贈東林總長老〉)用《般若》,示體用。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總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用《華嚴經》。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總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用《華嚴經》。 • ……但應此心無所住,造物雖駛如吾何。回船上馬各歸去,多言譊譊師所呵。(蘇軾〈百步洪〉)用《金剛經》,翻案。 • 欲令詩語妙,無厭空且靜。靜故了群動, 空故納萬境。(蘇軾〈送參寥詩〉) 僧肇〈物不遷論〉 •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蘇軾〈琴詩〉)《楞嚴經》: 「譬如琴瑟……雖有妙音, 若無妙指,終不能發。汝與眾生亦如是。」
3、化俗為雅 • 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是昔人非。遺民幾度垂垂老,遊女長歌緩緩歸。(蘇軾〈陌上花三首〉其一) • 生前富貴草頭露,身後風流陌上花。 已作遲遲君去魯,猶教緩緩妾還家。 (蘇軾〈陌上花三首〉其三) • 半醒半醉問諸黎,竹刺藤梢步步 迷。但尋牛矢覓歸路,家在 牛欄西復西。(蘇軾 〈被酒獨行,遍至子雲、 威、徽、先覺四黎之舍三首〉其一)
薄薄酒,勝茶湯。麤麤布,勝無裳。醜妻惡妾勝空房。五更待漏靴滿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涼。珠襦玉柙萬人祖送歸北邙,不如懸鶉百結獨坐負朝陽。生前富貴,死後文章,百年瞬息萬世忙。薄薄酒,勝茶湯。麤麤布,勝無裳。醜妻惡妾勝空房。五更待漏靴滿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涼。珠襦玉柙萬人祖送歸北邙,不如懸鶉百結獨坐負朝陽。生前富貴,死後文章,百年瞬息萬世忙。 夷齊、盜跖俱亡羊,不如眼前 一醉是非憂樂兩都忘。 (蘇軾〈薄薄酒二首併引〉其一)
薄薄酒,飲兩鍾。麤麤布,著兩重。美惡雖異醉暖同,醜妻惡妾壽乃公。隱居求志義之從,本不計較東華塵土北窗風。百年雖長要有終,富死未必輸生窮。但恐珠玉留君容,千載不朽遭樊崇。薄薄酒,飲兩鍾。麤麤布,著兩重。美惡雖異醉暖同,醜妻惡妾壽乃公。隱居求志義之從,本不計較東華塵土北窗風。百年雖長要有終,富死未必輸生窮。但恐珠玉留君容,千載不朽遭樊崇。 文章自足欺盲聾,誰使一朝 富貴面發紅。達人自達酒何功, 世間是非憂樂本來空。 (蘇軾〈薄薄酒二首〉其二)
(三)開放思維 • 思維空間的開放性,主要是指創造性思維需要從多角度、多側面、全方位地考察問題,而不再侷限於邏輯的、單一的、線性的思維。 • 黃昏猶作雨纖纖,夜靜無風勢轉嚴。 但覺衾裯如潑水,不知庭院已堆鹽。 五更曉色來書幌,半夜寒聲落畫簷。 試埽北臺看馬耳,未隨埋沒有雙尖。 (蘇軾〈雪後書北臺壁二首〉其一)
窗前暗響鳴枯葉,龍公試手初行雪。映空先集疑有無,作態斜飛正愁絕。眾賓起舞風竹亂,老守先醉霜松折。恨無翠袖點橫斜,祇有微燈照明滅。歸來尚喜更鼓永,晨起不待鈴索掣。未嫌長夜作衣稜,卻怕初陽生眼纈。欲浮大白追餘賞,幸有回飆驚落屑。模糊檜頂獨多時,窗前暗響鳴枯葉,龍公試手初行雪。映空先集疑有無,作態斜飛正愁絕。眾賓起舞風竹亂,老守先醉霜松折。恨無翠袖點橫斜,祇有微燈照明滅。歸來尚喜更鼓永,晨起不待鈴索掣。未嫌長夜作衣稜,卻怕初陽生眼纈。欲浮大白追餘賞,幸有回飆驚落屑。模糊檜頂獨多時, 歷亂瓦溝裁一瞥。汝南先賢有故事, 醉翁詩話誰續說。當時號令君聽取, 白戰不許持寸鐵。(蘇軾〈聚星堂雪〉) •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 上老人頭。醉歸扶路人應笑, 十里珠簾半上鉤。 (蘇軾〈吉祥寺賞牡丹〉)
春風嶺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斷魂。豈知流落復相見,蠻風蜑雨愁黃昏。長條半落荔支浦,臥樹獨秀桄榔園。豈惟幽光留夜色,直恐冷艷排冬溫。松風亭下荊棘裏,兩株玉蕊明朝暾。海南仙雲嬌墮砌,月下縞衣來扣門。酒醒夢覺起繞樹,妙意有在終無言。先生獨飲勿歎息,幸有落月窺清樽。(蘇軾〈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春風嶺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斷魂。豈知流落復相見,蠻風蜑雨愁黃昏。長條半落荔支浦,臥樹獨秀桄榔園。豈惟幽光留夜色,直恐冷艷排冬溫。松風亭下荊棘裏,兩株玉蕊明朝暾。海南仙雲嬌墮砌,月下縞衣來扣門。酒醒夢覺起繞樹,妙意有在終無言。先生獨飲勿歎息,幸有落月窺清樽。(蘇軾〈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 • 南村諸楊北村盧,白華靑葉冬不枯, 垂黃綴紫煙雨裏,特與荔子為先驅。 海山仙人絳羅襦,紅紗中單白玉膚, 不須更待妃子笑,風骨自是傾城姝。 不知天公有意無,遣此尤物生海隅, 雲山得伴松檜老,霜雪自困樝梨麄。 先生洗盞酌桂醑,冰盤薦此赬虬珠。 似開江鰩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 我生涉世本為口,一官久矣輕蓴鱸。人間何者非夢幻,南來萬里眞良圖!(蘇軾〈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
(四)獨創思維 思維成果的獨創性,是創造性思維的直接體現或標誌,常常具體表現為創造成果的新穎性及唯一性。 • 宋子京《筆記》云:「文章必自名一家,然後可以傳不朽。若體規畫圓,準方作矩,終為人之臣僕。古人譏屋下架屋,信然。陸機曰:『謝朝花於已披,啟夕秀於未振。』韓愈曰:『惟陳言之務去。』此乃為文之要。」苕溪漁隱曰:學詩亦然,若循習陳言,規摹舊作,不能變化,自出新意,亦何以名家。魯直詩云:「隨人作計終後人。」又云:「文章最忌隨人後。」誠至論也。(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49;魏慶之《詩人玉屑》卷5)
唐詩:「長因送人處,憶得別家時。」又曰:「舊國別多日,故人無少年。」舒王東坡用其意,作古今不經人道語。舒王詩曰:「木末北山煙冉冉,草根南澗水泠泠。繰成白雪桑重緣,割盡黃雲稻正青。」坡曰:「桑疇雨過羅紈膩,麥隴風來餅餌香。」如《華嚴經》舉果知因,譬如蓮花,方其吐花而果具蕊中。造語之工,至於舒王東坡山谷,盡古今之變。(釋惠洪《冷齋夜話》卷5,彭乘《墨客揮犀》卷8;明季汝虞《古今詩話》卷8)唐詩:「長因送人處,憶得別家時。」又曰:「舊國別多日,故人無少年。」舒王東坡用其意,作古今不經人道語。舒王詩曰:「木末北山煙冉冉,草根南澗水泠泠。繰成白雪桑重緣,割盡黃雲稻正青。」坡曰:「桑疇雨過羅紈膩,麥隴風來餅餌香。」如《華嚴經》舉果知因,譬如蓮花,方其吐花而果具蕊中。造語之工,至於舒王東坡山谷,盡古今之變。(釋惠洪《冷齋夜話》卷5,彭乘《墨客揮犀》卷8;明季汝虞《古今詩話》卷8) • 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容不入時。故作小紅桃杏色,尚餘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隨春態,酒暈無端上玉肌。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蘇軾〈紅梅三首〉其一)
深宮無人春日長,沉香亭北百花香。美人睡起薄梳洗,燕舞鶯啼空斷腸。畫工欲畫無窮意,背立東風初破睡。若教回首卻嫣然,陽城、下蔡俱風靡。杜陵飢客眼長寒,蹇驢破帽隨金鞍。隔花臨水時一見,只許腰肢背後看。心醉歸來茅屋底,方信人間有西子。君不見孟光舉案與眉齊,何曾背面傷春啼。(蘇軾〈續麗人行〉)深宮無人春日長,沉香亭北百花香。美人睡起薄梳洗,燕舞鶯啼空斷腸。畫工欲畫無窮意,背立東風初破睡。若教回首卻嫣然,陽城、下蔡俱風靡。杜陵飢客眼長寒,蹇驢破帽隨金鞍。隔花臨水時一見,只許腰肢背後看。心醉歸來茅屋底,方信人間有西子。君不見孟光舉案與眉齊,何曾背面傷春啼。(蘇軾〈續麗人行〉) •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蘇軾〈惠崇春江曉景二首〉其一)
四、蘇東坡詩與生命安頓 • 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 • ……雕欄能得幾時好,不獨憑欄人易老。百年興廢更堪哀,懸知草莽化池臺。(蘇軾〈法惠寺橫翠閣〉) •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4.已外浮名更外身,區區雷電若為神。山頭只作嬰兒看,無限人間失箸人。(蘇軾〈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視雷雨,每大雷電,但聞雲中如嬰兒聲,殊不聞雷震也〉4.已外浮名更外身,區區雷電若為神。山頭只作嬰兒看,無限人間失箸人。(蘇軾〈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視雷雨,每大雷電,但聞雲中如嬰兒聲,殊不聞雷震也〉 5.秋早川原凈麗,雨余風日清酣。従此歸耕劍外,何人送我池南。但有樽中若下,何須墓上征西。聞道烏衣巷口,而今煙草萋迷。 (蘇軾〈西太一見王荊公舊詩, 偶次其韻二首〉) 6.……紛紛爭奪醉夢裏,豈信荊棘埋銅駝。覺來俯仰失千劫,回視此水殊委蛇。……(蘇軾〈百步洪〉)
7.人間何者非夢幻,南來萬里眞良圖!(蘇軾〈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日啖荔支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蘇軾〈食荔支〉)7.人間何者非夢幻,南來萬里眞良圖!(蘇軾〈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日啖荔支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蘇軾〈食荔支〉) 8.……平生學道真實意,豈與窮達俱存亡。天其以我為箕子,要使此意留要荒。他年誰作輿地志,海南萬里真吾鄉。(蘇軾〈吾謫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
五、蘇東坡詩與宋詩特色 • 自古以來,語文章之妙,廣備眾體,出奇無窮者,唯東坡一人。極風雅之變,盡比興之體,包括眾作,本以新意者,唯豫章一人。 此二者,當永以為法。 (呂本中《童蒙詩訓》) • 國初之詩,尚沿襲唐人。 ……至東坡山谷,始 自出己意以為詩,唐人之 風變矣。(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
余嘗謂開元之李、杜,元祐之蘇、黃,皆集詩之大成者,故群賢於此四公,尤多品藻;蓋欲發揚其旨趣,俾後來觀詩者,雖未染指,固已能知其味之美矣。(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序)余嘗謂開元之李、杜,元祐之蘇、黃,皆集詩之大成者,故群賢於此四公,尤多品藻;蓋欲發揚其旨趣,俾後來觀詩者,雖未染指,固已能知其味之美矣。(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序) • 北宋詩推蘇、黃兩家,才力雄厚, 書卷繁富,實旗鼓相當,然其間亦 自有優劣。東坡隨物賦形, 信筆揮灑,不拘一格,故雖瀾翻 不窮,而不見有矜心作意之處。 (清趙翼《甌北詩話》卷11)
六、結語 • 態度決定高度,格局影響結局 謝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