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 likes | 673 Views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2·11·29 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 汇报目录.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1. 松山湖 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2. 5. 6.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与目标. 3.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4.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分解. (一)松山湖高新区总体情况. 一、园区 发展势头强劲,经济带动作用逐步 显现
E N D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2·11·29 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
汇报目录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1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2 5 6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与目标 3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4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分解
(一)松山湖高新区总体情况 一、园区发展势头强劲,经济带动作用逐步显现 • “十一五”期间,工业总产值由20亿元增至266亿元,年均增长68%;税收收入由5000万元增至8亿元,年均增长105% 二、产业集群发展态势明显 • 坚持“高起点规划建设、高门槛择商选资、高水平自主创新”发展模式 • 初步形成高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金融服务和文化创意四大主导产业群 • 加快推进云计算、物联网、电动汽车、太阳能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三、科技服务体系初步成形 • 颁布一系列科技发展扶持政策,引进培育一批创新人才和科研团队,建设一批创新创业载体和公共创新平台,扶持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企业研发中心
(二)松山湖科技服务资源基础 一、产业特色鲜明的创新平台 • 15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 其中今年新引进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和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东莞创新中心 • 10多个行业创新平台 • 10个行业创新和技术联盟
(二)松山湖科技服务资源基础 二、体系功能齐全的科技载体 • 松山湖“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三级孵化体系初具规模,科技创业载体总面积超过70万平方米—— • 孵化器:东莞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级)、博士创业园、中大南海海洋生物工程中心(民营)、松湖华科科技企业孵化器、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孵化器 • 加速器:中小企业科技园、火炬创新创业园、工业大厦、中国科技开发院松山湖加速器 • 专业园:台湾高科技园、东莞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基地、IT产品研发园、中以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
(二)松山湖科技服务资源基础 三、高端集聚的创新人才和团队 • 截止目前,松山湖共累计引进各类科技创新人才816人,博士副高以上103人,包括: • 中组部“千人计划”:3人 • 省创新科研团队:12个 • 东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3个 李泽湘 习宁、李涛
(二)松山湖科技服务资源基础 四、日益活跃的科技中介服务 松山湖重点围绕“科技”、“金融”两大板块,集聚中介服务机构,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三)松山湖创新环境优势 一、科技政策体系日趋完备 • 制定了“2+3+1”科技创新和科技金融政策体系 • 市政府出台《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把松山湖高新区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 • 园区制订“松湖十八条”总纲 • 修订颁布《松山湖高新区营造创新氛围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实施办法(试行)》 • 设立松山湖科技发展专项资金
(三)松山湖创新环境优势 一、科技政策体系日趋完备 • 实施“扬帆启航计划” • 启动高层次人才“梧桐计划” • 完善“新三板”、股权投资、创投引导基金等三项实施管理办法 • 发布生物技术、集成电路、文化创意等产业专项促进政策
(三)松山湖创新环境优势 二、科技金融环境不断优化 • 着力建设金融改革创新服务区 • 集聚各类金融及中介服务机构30多家 • 成立松山湖小额贷款公司 • 启动专利权质押贷款项目 • 出台了《松山湖鼓励企业改制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管理暂行办法》,并锁定200多家企业予以重点培养
(三)松山湖创新环境优势 三、品牌形象影响力与日俱增 • 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省部产学研结合松山湖示范区 • 部省市共建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试点计划 • 国家信息产业基地 • 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 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三)松山湖创新环境优势 四、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条件优越 • 启动“智慧松山湖”工程 • 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 • 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 • 80公里主干交通绿道网 • 40公里滨湖区绿道 • 植树造林300万株 “融山、水、园为一体,科技共山水一色”
(四)松山湖典型的成功经验 一、高度重视创新平台和省级创新团队建设
(四)松山湖典型的成功经验 一、高度重视创新平台和省级创新团队建设
(四)松山湖典型的成功经验 二、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 松山湖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每年从高新区税收分成资金中按不少于5%的比例提取,2011年提取比例更超过了10%; • 截至2011年,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共审核通过284个项目,发放资金1.2亿元; • 2011年高新区研发投入达12.1亿元,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同比增长84.19%和123.24%。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718件和73件,PCT专利9件,均为东莞第一。
(四)松山湖典型的成功经验 三、促进科技和金融融合,突破融资瓶颈 • 大力支持东莞银行等商业银行设立科技支行,成立松山湖小额贷款公司 • 创新金融产品服务,积极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专项工作 • 颁布《松山湖高新区关于建设金融改革创新服务区的实施办法》等扶持政策,大力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安排设立创投引导基金以及首期规模5000万元的风险补偿资金池 • 鼓励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拓展直接直接融资渠道
(四)松山湖典型的成功经验 四、创新产学研合作方式,打通合作“关节点” • 建设公共创新平台,并创新管理机制,各创新平台由政府和高校组成理事会共同管理 • 依托公共平台,点线结合—派驻企业科技特派员、组建产学研联盟——省部数字化制造装备产学研创新联盟(东莞工研院牵头) • 联合打造“东莞产业支援联盟”,联合各创新平台及境内外优秀顾问资源,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整体解决方案 • 走出去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 • 积极申办各类学术论坛、技术研究会议
(六)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扶持体系有待进一步聚焦和完善 • 二、创新平台整体运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 三、科技中介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汇报目录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1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2 5 6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与目标 3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4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分解
(一)构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现实需求(一)构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现实需求 • 有利于发挥全市科技资源优势,进一步集聚创新高端资源,加快创新创业体系建设,完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对于推进创新型国家和广东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创新型省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构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二)构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有利于发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的优势,创新产业组织方式和发展模式,加快关键技术的研发,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与价值链分解,催生新产品、新领域和新业态,进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先机,提升区域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和可持续能力奠定坚实保障
(三)构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是推动广东省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和优化,推动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三)构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是推动广东省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和优化,推动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 • 有利于发挥创新创业环境良好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优势,加快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培育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升产业层次,带动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成为全省乃至珠三角地区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引擎
汇报目录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1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2 5 6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与目标 3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4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分解
(一)总体思路 • 以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为新起点,抓住入选科技服务体系火炬创新工程试点的重大契机,围绕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及传统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需求,坚持“一条主线、两大抓手”的总体部署,强化协同创新,加速完善从研发服务、技术转移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创新链条,以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为工作重心,进一步集聚科技服务机构,积极培育科技服务新业态和特色模式,强化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科技服务政策法规,加紧园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步伐,能够在促进东莞乃至珠三角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挥更加突出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发展目标 • 新时期,力争将松山湖高新区打造成为全国范围内资源高效整合、服务功能完善、示范效应显著的科技服务体系集聚区。至2015年,实现具体目标如下: • 新建10家左右创新服务平台,培育不少于5家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的骨干科技服务机构,带动不少于50家科技服务机构向松山湖集聚 • 推动建设2家左右科技服务特色人才培养基地,培育5支科技服务创新团队和5名科技服务领军人才 • 推动不少于10项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和重点项目转化落地 • 孵化加速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成为珠三角最活跃的创业乐园
汇报目录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1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2 5 6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与目标 3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4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分解
(一)推进科技服务机构集聚工程 • 一、完善产业集群导向的创新平台体系 • 提升现有行业创新平台服务水平 • 行业专用数控装备开发、应用及服务平台 • LTCC无源集成器件设计研究服务平台 • 基于用户需求与实现的工业设计服务平台 • 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建设 • 国际云计算产业研究院 • 物联网研发与公共运营服务平台 • 电动汽车设计及关键材料研发服务平台 • 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平台 • 积极构建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平台 • 动漫产业研发与交易平台 • 加快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多元化业态发展步伐 • 建设一批以行业创新平台为主体的成果转化基地 • 电子科大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集成电路设计创新服务平台 • 国际云计算产业研究院——云计算产业育成基地
(一)推进科技服务机构集聚工程 • 二、加紧科技产业化服务平台建设 • 强化松山湖产业支援联盟科技服务领导力 • 搭建国际化科技商务服务平台 • 积极筹建新兴产业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 三、建设一批具有公共服务能力的企业研发机构 • 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多种形式共建研发机构 • 大力吸引外资研发机构入园开展科技服务活动
(一)推进科技服务机构集聚工程 • 四、聚各类科技企业成长促进服务机构 •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创业孵化加速载体 • 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孵化服务模式,如“创业教育指导+持股孵化”、“天使投资+创新产品”、“创业投资+企业孵化”、“母公司+产业链”等;支持建立“创业沙龙+创业公益项目+创业大赛+天使投资人联盟”的人脉链接模式 • 开展一系列科技信贷服务试点 • 建立信用激励机制;支持科技信贷产品创新;鼓励设立科技信贷专营机构和特色支行建设。 • 加快完善股权投资及资本市场融资服务体系
(二)推进科技服务新兴业态集聚工程 • 一、引导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新 • 探索科技成果交易新模式 • 依托新兴产业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搭建松山湖“科技成果公开交易市场平台” • 推广科技企业孵化新模式 • “创业导师+持股孵化”孵化模式 • “天使投资+创新产品”孵化模式 • “母公司+产业链”孵化模式
(二)推进科技服务新兴业态集聚工程 • 二、积极培育科技服务产业新兴业态 • 大力发展研发服务业 • 积极培育设计服务业 • 全面推动检测服务业 • 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服务 • 着力培养科技咨询业 • 积极开展现代会展业
(二)推进科技服务新兴业态集聚工程 • 三、着力打造科技金融特色服务业态 • 推动创业投资引导方式创新。松山湖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按照项目选择市场化、资金使用公共化、提供服务专业化的运作原则,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偿和投资保障四类方式进行引导 • 加速科技金融新兴业态集聚发展。鼓励设立科技支行、村镇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科技担保等科技金融创新机构 • 探索科技金融特色业务创新。知识产权质押、推广股权质押贷款、应收帐款质押与信用贷款;完善投资机构、担保机构和商业银行间的“投保贷”联动机制
(三)推进科技服务团队与人才集聚工程 • 一、引驻研发设计类领军团队与人才 • 推进实施创新团队引进计划 • 大力引进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集聚国内外知名设计人才 力争至“十二五”末,实现引进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创新科研团队3个、国内顶尖水平/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科研团队5个、国内先进水平的创新科研团队12个,30名左右掌握国际领先技术、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
(三)推进科技服务团队与人才集聚工程 • 二、大力吸引专业科技服务人才 • 引进知识产权服务人才 • 加强技术转移人才建设 • 推进科技咨询人才发展 • 重点引进科技金融人才
(三)推进科技服务团队与人才集聚工程 • 三、加大科技服务人才培育力度 • 强化科技创新团队与领军人才培养 • 科技创新团队培养 • 科技领军人才培养 • 与高校共建科技服务人才培养基地 • 重点强化创业孵化、技术转移领域的科技服务人才培训
(三)推进科技服务团队与人才集聚工程 • 四、优化科技服务人才发展环境 • 创新分配激励机制 • 探索和鼓励技术、科技成果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 推进实施个税优惠 • 加大对创新成果的激励力度 • 完善生活配套服务 • 建设专家公寓、国际社区 • 妥善解决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入托及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问题 • 实施“广东省居住证”和“特聘人才工作证”制度,享受户籍居民同等待遇
(四)实施创新平台市场化提升计划 • 一、增强创新平台发展动力 • 进一步完善与校方的沟通合作机制 • 对进入运行期的创新平台实施分类指导和激励 • 加大对创新平台人才引驻与培养的奖励力度 • 鼓励校方推动创新平台进行市场化改制 • 逐步建立对创新平台骨干的激励机制 • 实施“梧桐计划” • 探索对创新平台骨干科研、入户等的激励模式
(四)实施创新平台市场化提升计划 • 二、提升创新平台服务能力 • 鼓励校方加大对创新平台的资源投放 • 推动与校方共设技术转移办公室 • 鼓励校方重视创新平台技术转移环节的管理能力建设,解决好技术成果“二次开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 • 鼓励校方不断强化创新平台人才和团队建设 • 将团队高素质人才结构和规模纳入平台考核指标 • 鼓励校方建设专业的技术转移团队
(四)实施创新平台市场化提升计划 • 三、疏通创新平台合作渠道 • 加大创新平台与专业镇、园区企业沟通的渠道建设 • 设立广东现代服务交易中心松山湖分中心,推广完善科技特派员等成功工作机制 • 组织创新平台与专业镇政府、相关企业共同参与“专业镇特色产业发展分析会” • 充分调动园区企业接受创新平台服务的积极性 • 按实际发生金额对接受服务企业提供一定比例的补贴 • 若企业依托转化项目实现孵化毕业,参照科技企业孵化器有关资助方案,对其在园区取得土地、租购厂房给予优先资助
(四)实施创新平台市场化提升计划 • 四、优化创新平台管理机制 • 完善创新平台考核评估环节 • 侧重于创新资源共享、服务人才输送、服务渠道建设及科技服务产出等方面的评价 • 引入园区创新平台退出管理机制 • 对评估合格的平台,给予专项资金补助;对评估不合格的平台,给予黄牌警告;对连续两次评估不合格的平台,取消创新平台资助资格
(五)深入完善科技服务政策法规 • 坚持顶层设计先行的原则,围绕松山湖新时期的发展战略导向,进一步完善现有政策体系,把握区域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特色需求,强化对科技服务资源的政策支持力度 • 研究出台《关于促进松山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 进一步加强政策资金对科技服务机构建设运行的扶持、引导力度 • 加大对创新平台动态运行的引导激励,建立起创新平台服务绩效评价体系 • 建设一批专业化能力突出、品牌影响力突显的创新平台运营机构
汇报目录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1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2 5 6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与目标 3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4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分解
(一)组织保障 • 成立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发展领导小组 • 由东莞市分管市长任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高新区党工委主任担当副组长,协调东莞市、高新区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 • 争取将松山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纳入部省会商机制 • 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指导下,加快建立起促进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部等相关部委和广东省、东莞市相关部门支持,促进国家与地方相关创新资源的高效集成和配置
(二)规划研究 • 加快建立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评价制度 • 逐步建立起全面反映松山湖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特色与动态的统计指标采集与分析体系,为园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评价支撑与年度工作指导 • 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的研究工作 • 聘请国内著名的科技服务研究专家、产业发展研究专家、业内知名企业家、行业协会代表等方面人才,成立科技服务体系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启动编制《松山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年度发展报告》
(三)资金保障 • 加大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倾斜力度 • 园区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优先扶持科技服务机构、科技服务人才与团队及重点科技服务类项目;并单列创新平台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各类创新创业载体的引驻及运行激励 • 完善资金使用监管机制 • 聘引入第三方机构,每年不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考核,保障专项资金都用到实处
(四)政府服务 • 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度 • 管委会各职能部门和一站式服务中心各窗口单位,做好与科技服务机构、创新平台、创新团队和创新型企业的日常工作对接,形成部门积极参与、工作合理衔接的配置部署 • 加大合作对接服务力度 • 管委会定期与市科技局、经信局、外经贸局、各专业镇举行平台与企业对接合作洽谈会,打开区域科技服务紧密互动的良好局面
汇报目录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1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2 5 6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与目标 3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4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分解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分解(2011)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分解(2011)
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分解(2012)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分解(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