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 likes | 711 Views
中國大陸崛起與東亞科技產業 版圖變遷. 中華經濟研究院 陳信宏 國際所所長. 簡報大綱. 一、前言 二、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一些預測與看法 三、幾個中國的突出進展 四、中國中長期科技發展策略 五、轉變中的現況與可能的發展方向 六、台灣未來方向的思考. 一、前言. 未來 10 年亞洲國家 GDP 與人均 GDP 發展趨勢. 假設: 台灣 20018-2 年年經濟成長率為 5% 。 資料來源: Asian Demographics ( 2005 ). 中國每人平均 GDP 與總研發支出之區域分佈. 一、前言 (續).
E N D
中國大陸崛起與東亞科技產業版圖變遷 中華經濟研究院 陳信宏 國際所所長
簡報大綱 • 一、前言 • 二、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一些預測與看法 • 三、幾個中國的突出進展 • 四、中國中長期科技發展策略 • 五、轉變中的現況與可能的發展方向 • 六、台灣未來方向的思考
一、前言 未來10年亞洲國家GDP與人均GDP發展趨勢 假設:台灣20018-2年年經濟成長率為5%。 資料來源:Asian Demographics(2005)
一、前言(續) • 到2015年,中國平均而言可能還是中低所得國家,但台灣未來對兩岸產業創新競合,不能緊抱我主他從思維模式 • 台灣討論台商在對岸投資所產生的製造業兩岸分工方面(垂直或水平分工),隱含著我主他從的思維模式;不一定能夠同樣適用於產業創新 • 須重視中國躍進式發展潛力,對國際產業遊戲規則的影響,從全球創新網絡的多邊角度,更精準與細緻看待兩岸關係 • 中國未來發展軌跡的特色? • Key issues: • 兩岸現有的投資貿易架構、產業互動型態未來能否持續? • 台灣為先進國家價值鏈移動的東亞「第一站」地位能否維持? • 台灣享有的兩岸貿易順差能否持續? • 台灣未來之兩岸互動模式:「環陸國家」/「大國之鄰」
亞太地區分工型態的轉變 以旗艦企業為中心之供應鏈區位重組(decomposition) 產業聚落的有機消長、遷徙與蔓生 產業鍊的遞次國際移動 Bamboo Capitalism 竹節資本主義 Flying-Geese pattern Lily-Pad pattern 1960 1985 1995-1997 2001-2003 資料來源:Samsung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2006). 竹節資本主義:通過相互銜接,使各經濟體之間“一節一節地長高” ,形成具有直接投資拉動特徵的供給鏈與多層級的國際產業群鏈
Actual or Potential “Lily Pad” type Clusters in East Asia • 一軸兩翼與兩廊一圈 • 北部灣 資料來源:Samsung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2006).
日、中、印之勞動力占人口比重趨勢 資料來源:UN Population Statistics. 間接引自Andrew Sheng(2006年) The Asian Network Economy in the 21st Century.
本土研發 • OECD:中國2005年的研發投資(以PPP計算)可達1,132億美元,2006年則為1,363億美元,超越日本的1,300億美元,躍居世界第二;名目值世界第五 • 2005年R&D/GDP:約1.4%;2001-04年間年間成長約90% 部分OECD國家與中國之GERD 單位:(million current PPP$)
外商研發投資 • UNCTAD、美國商務部、中國商務部:中國已成為外商研發中心熱門據點,且涉及策略性研發活動 • UN、EIU:中、印成為跨國企業研發中心熱門據點 • 未來(2005-2009年);中、印將分居一、三名 • UN:台灣在跨國企業研發中心據點名列第12名;非股權合作研發(non-equity R&D collaboration)夥伴國第13名 • 外商中國研發活動的特色(薛瀾,2006) • 跨國企業在中國的R&D已經相當程度超越技術移轉範圍 • 部分跨國企業在中國大陸已經涉入高階研發活動
國際化與自主創新 • 走出去的國際化戰略 • 國際資本市場上市、籌資 • 海外購併的支出佔當年海外投資一半左右 • 在已開發國家係為獲取先進技術或開發品牌市場;開發中國家為確保原料供應和擴大市場佔有率 • 強調自主創新 • 十一五”規劃與《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強調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 在若干重要領域掌握一批核心技術,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 積極推動自主產業標準:TD-SCDMA、數位電視、WAPI、EVD • 台灣仍有參與機會與能力(數位電視標準)
跨國企業在兩岸的研發佈局與分工型態 • 中國 • 躍進式潛能 • 新興技術或本地化產品 1.“海闊天空”或基礎研究 2.中期產品/製程研究 3.中期產品/製程應用開發 • 台灣 • 第一級供應商優勢 • 結合既有產品開發與生產能力 4.短期(一年)創新和原型品開發 5.明顯修正和改進現有技術 6.新設備之執行和操作 • 中國 • 結合生產與技術移轉 • 適應本地市場 7.製造之技術和工程支援 8.生產相關技巧與能力 兩岸間不必然是零和的遊戲
中國未來發展軌跡的特色 •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 • 強調自主創新與自主產業標準 • 以BOP市場創新需求和新的技術軌跡,拉拔本土廠商和anchor跨國企業,使其在中國的研發活動超越「enclave」(孤島)的層次,並拉高其corporate mandates • 外商與本土產業價值鏈結合的趨勢? • 國際化戰略超越製造價值鏈的海外延伸,走向品牌與掌握技術和資源 • 不同於台商追求海外生產基地 • 從由先進國家「遞次移轉」(以台灣、韓國等為中介),轉而強調直接移轉 • 核心技術、新世代技術、上游原材料
兩岸未來消費能力的消長 • 台灣換車期由1998 年的5.5 年增加到2006 年的9.5 年;中國在2010年之前汽車購換周期爲5年左右 資料來源: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2005)
兩岸貿易順差之可能演變趨勢 • 台灣經濟成長目前相當程度受惠於兩岸貿易順差 • 台灣對中國貿易管制、台商中國投資帶動貿易 • 台商對中國投資型態的改變,未來可能出現台灣對中國出口與貿易順差動能縮減的現象 • 投資帶動貿易效果遞減或消失 我國經濟(實質GDP)成長的來源別 單位:% 資料來源:經建會,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2007。
近20年兩岸經貿互動脈絡 跨國企業產業鏈移動 • 訂單客戶驅動 • 低成本優勢 • 對外投資連鎖反應 • 投資帶動貿易 牽動台商西進 水平分工 垂直分工 台商產業鏈移動 技術、價值鏈移轉 貿易投資
未來兩岸經貿互動的變化 • 躍進式發展 • 自主創新與直接移轉 • 本土價值鏈的崛起 • BOP市場與lead market • 走出去國際化戰略 跨國企業產業鏈移動 跳過台灣?兩岸面對面競爭? 台灣de-linked? ? ?
台商兩岸移動的牽動力量 • 需求面: • 量的增加 • BOP市場的創新需求 • 跨國企業: • 降低成本壓力 • 開拓中國市場 • 上游原材料投資中國 • 在中國開發新技術、標準 • 供給面: • 低成本產生優勢 • 低成本研發人力 • 新興領域的技術來源 製造 研發 • 文化面: • 較容易融入當地社會 ※台灣想要「遠中」,卻可能受制於跨國企業「親中」的反推
Saxenian:台灣與矽谷之間的brain circulation 1980與90年代初之亞太地區人才流動
因改革開放、價值鏈向東亞移動、軟硬體外包,亞太地區人才流動網絡複雜化,對台灣是否會形成brain circulation變成brain diversion? 1990年代末期以來之亞太地區人才流動
台商之(亞洲)海外區位移動趨勢 Lily-Pad pattern? 配合品牌大廠新區位移動 台商產業聚落兩岸移動 投資帶動貿易效果 投資帶動貿易效果 品牌大廠驅動:訂單愈集中,驅動力量愈大 貿易效果? ※台商轉進印度或東南亞,可能是由中國前往投資,削弱投資帶動貿易效果 ※防禦型對外投資的影響:不論前往印度、中南美,結果可能都是以海外生產取代國內生產或部分現有區位的生產
投資上限管制與台商海外上市影響 資本轉進 免稅天堂 投資上限管制 HK 資本轉進 海外上市 ‧資金、訂單自主? ‧海外資金再投資大陸? ‧移轉定價空間縮減?
台灣未來經濟(GDP)發展的幾個隱憂 • 整體貿易順差成長減緩或縮小 • 貿易條件(出口價格/進口價格)惡化 • 石油原材料價格長期走升,製造出口價格走跌 • 製造價值鏈在海外持續在地化,減少投資帶動貿易效果 • Lily-Pad pattern:台商轉進印度或東南亞,可能是由中國前往投資,削弱投資帶動貿易效果 • 服務業對(中國)外投資,投資帶動貿易效果有限 • 國際創新網絡導致研發與製造在地點上的脫鉤 • Decoupling of R&D and manufacturing in terms of location • 傳統的技術移轉與適應性研發(adaptive R&D)多伴隨著新製造價值鏈vs.政府支持研發期待研發成果在本土產業化 • 一些開發中/追趕型國家可作為創新來源 • 不只是technology recipient或late-adopter • 在產品生命週期之初期(early stage)就參與研發
國際生產網絡與台灣的出口貿易 • 探討「出口背離率」的時間序列與部門別趨勢,可以反映「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程度 • (外銷訂單總金額-實際出口總值) /外銷訂單總金額 • 「資訊與通信產品」之出口背離率是所有產業部門中最大者 • 兩岸試/量產分工型態,已經發展到相當的極致 • 這個因素將會「出口的匯率價格彈性」降低 • 機械產品、基本金屬及其產品、與塑膠、橡膠及其製品的出口背離率很低 • 部分傳統產業的出口背離率反而是低於高科技產業 • 「研發與製造在地點上的脫鉤」的趨勢,特別是科技產業
我國外銷訂單與出口總值構成比 註:因四捨五入關係,各產業外銷訂單金額、出口金額與加總數未盡相符。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與財政部統計處,本研究計算。
貿易條件變化趨勢 • 分析財政部所計算的進出口單位價值指數(單價指數) • 以2001年為基期,按新台幣計算台灣進出口貿易指數 • 整體而言,從2004年以後,我國進口單價指數都高過出口單價指數,而且兩者的差距逐漸擴大 • 高科技產業的出口單價指數大體持平,反而一些傳統產業部門有比較大幅度的出口單價指數增加趨勢,甚至於出現貿易條件改善的現象 • 中低科技產品之訂單較分散,存在多種市場區隔,也比較有出口單價指數提升,甚至貿易條件改善的空間 • 科技產業本身因創新速度快,具有「價格破壞效果」,高科技產業的「模組化」、產業標準、與市場由少數品牌控制,引導全球生產網絡的形成,反而出現與傳統產業不同的走勢
近七年台灣實質GDP、GNP與實質GNI 單位:億元 GNI=GDP+來自國外的凈要素收入 資料來源:國民所得統計摘要表。
部分小型「環陸型國家」與鄰近大陸的關係 愛爾蘭 芬蘭 • Springboard to EU • EU as a Hinterland N. AMERICA 荷蘭 瑞士 ASIA EUROPE • gateway for EU • Springboard to EU 韓國 • Hub in Northeast Asia HK • gateway for China AFRICA 新加坡 S. AMERICA • leapfrog the region • a First World oasis in a Third World region OCEANIA 共通的特色:有程度不一的服務出口
小型「環陸型國家」的特色 • CEPA啟動香港與中國的雙向互動,但香港經濟的再成長並非完全取決於中國政府的政治善意,而是立基於香港本身在區位與制度上的優勢;但台、港情況仍有不同
台灣突破現況的策略思考方向 • 化被動為主動 • 參與中國發展,但以國際化實力發展力求將中國企業限縮在本土(如LCD) • 與跨國企業合力在優勢領域推展技術前沿(如IC製造、 LCD ) • 化單向為雙向 • 中國人進台灣消費(觀光、醫療、訓練) • 技術引進(化中國技術為台灣產業創新來源) • 以活絡的本土經濟和創新機會引發台商回流投資 • 台灣 • 活絡的經濟 • 國際化的生活、工作、發展環境 • 順暢的國際知識網絡 • 化競爭為區隔 • 以精密製造、製造品質、特殊原材料供應為訴求(如機械、汽車製造) • 便捷兩岸交通、以貿易代替投資(如IC設計) • 化雙邊為多邊 • 台灣移動變為中、台、跨國企業多方合作(如產業標準)
幾個重要議題 • 面對兩岸產業競合,可能不止於個別產業的對壘,台灣可能需要正視整體產業結構的大轉型 • 有攻守策略,也有資源轉進策略 • 製造業升級不只有新產品、基礎技術,而應包括全球化思維的製造系統改造 • 高科技產業能否突破現在兩岸水平分工失靈的瓶頸 • 台商回台投資之外,應引導他們融入台灣的產業與創新體系 • 因應中國的自主創新與「直接移轉」策略,台灣在部分研發領域應重視與先進國家技術的網絡連結 • 研發中心計畫:不只是研發,應有開創新產業價值鏈的效益 • 考慮技術成果在台灣產業化(製造、應用)的可能性,尋求供應鍊的強化與延展、技術與新興領域的挺進 • 法人科專:加強運用技術引進機制 • 因應台灣與矽谷間brain diversion可能性,強化利用矽谷VC引進技術的機制
幾個重要議題(續) • IC產業,特別是IC設計與製造,可能仍將是台灣未來科技產業生態體系的核心,維繫他們與台灣的黏著關係可能是政策重點 • IC設計的兩岸移動可能影響台灣與國際科技大廠的網絡關係,台灣科技產業的兩岸研發佈局 • 兆元倍增:使得台灣IC產業在東亞產業聚落的有機消長、遷徙與蔓生過程中,仍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 技術研發: IC設計的核心能耐,跨出資訊領域;形成多邊的合作關係 • 加強產學關係,以強化IC設計與製造業者與台灣的黏著關係,同時強化國際合作
幾個重要議題(續) • 傳統產業的轉型 • 訂單來源多元化,具差異化與區隔競爭的特色 • 中國產品品質現受質疑,契機? • 先進國家傳統產業(中、低科技產業)的國際化程度低於科技產業:以技術、設計區隔價格競爭 • 應有改造傳統產業製造系統的努力,不是只有產品開發與技術移轉 • 傳統產業與研究機構間的技術連結,應超越「一次性的」(once-and-for-all)技術移轉,建立長期的技術深化關係 • 日本:「技術母體」概念;研究機構定位為類似傳統產業或地方產業聚落的central lab. • 產業聚落政策與區域創新系統政策的結合
服務業經濟角色的分類 • 支持個人日常活動與企業營運活動 • 所得水準或制度影響服務價格 經濟活動的支援者 (任何個體終其一生都需要服務) 服務業在經濟發展的角色 • 社會變遷與生活型態的轉變 • 非市場活動的市場化 • 商品服務化 • 科技導入與運用 • 管制規範與營運模式的調整 • 外需的挹注 經濟擴張的新來源 2006年香港服務出口達724億美元,佔本地生產總值的38.2%:商業服務及貿易相關服務(佔服務輸出總值的32%)、運輸服務(31%)及旅遊服務(16%)
幾個重要議題(續) • 台灣服務業的發展與出口 • 台灣服務業的附加價值率高,但勞動生產力成長率不如製造業 • 經濟活動的支援者而較少作為經濟擴張的新來源 • 外需的挹注 • 產業關聯效果的角度 • 單獨的服務vs.網絡化的服務系統;游擊隊vs.美軍 • 政府政策的重點:服務業出口與進口 • 模式1與模式2的出口+模式3的進口(某種程度的模式4的進口) • 需搭配外人投資政策的調整 • 模式3的出口:Testbed • 政府服務外包 • 管制的鬆綁與再規範 • 直接需求與衍生(代理)需求 • B2B2C:國外保險公司(保險支出) to本國醫院to外籍人士 • G--B2B2C:政府法規,一般企業(保險公司) to健康管理業者to員工 • 日本強制企業健康保險組合需提出醫療費的控制計畫
日本獨特的製造業發展模式:「倒微笑曲線」與「武士模式」日本獨特的製造業發展模式:「倒微笑曲線」與「武士模式」 日本製造業企業利潤率最高的業務項目(2004年)全體 資料來源:本研究中譯自経済産業省等(2005),2005年版ものづくり白書。第55頁 資料來源:本研究中譯自野中郁次郎、勝見明(2004),イノベーションの本質,日経BP社。
日本國內中核工廠作為全球製造技術開發與支援之基礎日本國內中核工廠作為全球製造技術開發與支援之基礎 在垂直整合研發與製造的國內中核工廠裡,所進行的研究開發,作為最內環之技術研發關聯進展的發動點 資料來源:本研究依據www.minebea.co.jp/ICSFiles/afieldfile/2006/02/27/a1999_10_11.pdf(2008/2/23擷取)繪圖。
幾個重要議題(續) • 另類的製造業升級的模式,日本經驗,牽涉到「能力構築」策略,包括: • 開發出新的「產品概念」 • 在「設計流程」中反覆嘗試「機能與構造設計」之創新,以開發先進或高品質的製品 • 嘗試新技術與既有製品工程之橋接融合,調整「開發支援IT」或「組織能力」 • 以及在日本國內工廠累積技術和生產知識,強化「製造現場的組織能力」,指導其他製造工廠的運作,進而構築企業整體「內在競爭力」 • 日本近年來的發展經驗卻提供了不同於「微笑曲線」的新模式,甚至於出現日本製造業佔GDP比重回升的現象 • 在邁向人均GDP達到三萬美元目標的過程中,台灣產業發展的模式不必然要以製造業與服務業佔GDP比重的快速和大幅消長為前提
複雜產品系統(Complex Product Systems; CoPS) 複雜產品 (Complex Products)(如aircraft, high-speed trains, turbines) 複雜系統 (Complex Systems) 大型IT/軟體計畫 (Large IT/Software Projects)(如large ERP, software system) 大型技術系統 (Large Technical Systems; LTS)(如telecom network, electronic road pricing system) 大型工程計畫 (Large Engineering Projects; LEP) (Constructs)(如airport, mass rapid transit, hydro) 「複雜產品系統」(CoPS)的階層類型 「複雜產品系統」幾乎都是西方國家所主導的領域,其特色包括複雜的系統架構、牽涉多方面的知識、技能、產品與零組件、軟硬體的整合、很強的客製化與系統整合程度 資料來源:Ren and Yeo (2006)。
從「產品設計生產理論」衍生之另類台灣製造業升級思考架構從「產品設計生產理論」衍生之另類台灣製造業升級思考架構 「複雜產品系統」(CoPS) 研發尖端技術產品系統架構關鍵智財具影響力的設計 附加價值 品牌定位與行銷 通路 售後服務 Design to order關鍵零組件產品製造組裝 OEM/ODM OBM OBM 技術驅動力 技術驅動力
日本製造業在亞洲的國際分工形態 • 強調產品主架構、模組化所形成的國際分工型態 資料來源:2005年日本通商白皮書、張捷(2007)。
未來幾年最有吸引力的跨國企業海外研發據點 2005-2009年間 Source: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zit survey, 2004. 資料來源: UNCTAD(2005)
外商中國研發活動的特色(薛瀾,2006) • R&D目的:主要是To explore new products for the Chinese market, To modify products for the Chinese market和To explore new products for world market • 跨國企業在中國的R&D已經相當程度超越技術移轉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