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likes | 136 Views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报告会. 2013 年 11 月 14 日. 十八届三中全会概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 2013 年 11 月 9 日至 12 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 204 人,候补中央委员 169 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E N D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报告会 2013年11月14日
十八届三中全会概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4人,候补中央委员169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背景 • 1979年,邓小平说得很清楚,再不施行改革开放就是死路一条,今天也一样。若干年来我们在不少方面都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而且这些矛盾都是深层次的。种种深层次矛盾交织在一起不断积累、加剧,有的矛盾发展到很严重的地步,甚至失控的地步,这对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这些矛盾的根源就在于改革的任务没有完成。改革处在半途上,我们各方面体机制都还不完善。这种情况下,想要解决这些矛盾问题,想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应对一系列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这种情况下,唯有重新改革,深化改革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之道。 • 当代中国,离开改革开放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社会主义的地位,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 习近平总: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一招。
“决议”看点 • 第一,明确了未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也就是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这方面,有两个概念是第一次提出,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二是要提升国家治理能力。这两个概念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总目标做了定位。 • 第二,此次提出的改革方案是全方位的,既不是经济的,也不是政治的,而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五个方面的全方位改革。这沿袭了了十八大的改革思路,是在十八大改革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内涵更加丰富,内容更加着实的改革方案。 • 第三,此次三中全会公报特别强调注重法律权威、加快完善司法制度改革、保证司法独立、审查独立。中国要走社会主义法制道路,建设法制中国概念,这是一个新方向。我们要建立法制社会、法制中国,如果不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不能有保证司法制度的公正性、独立性,社会公平就很难得到保障。 • 第四,此次全会公报反映出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过去我们强调,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此次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 第五,公有制和非公有制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在这方面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于按照这样一种推进改革的精神,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对所有制问题的认识。 • 第六,在组织架构上有了重大突破,建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过去主要是在发改委里讨论改革问题,而这一次在各方面达成共识的层面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推进深化改革,这一组织构架上的创新影响深远。 • 最后,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立,意味着中央将全面综合处理国家安全问题,这对中国的长治久安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新形势对我们党员的要求 1.学习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2.坚决拥护党中央各项改革决策。 3.在执行“八项规定”和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4.宣传和带领群众,认清形势,积极工作,为学校的优质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