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likes | 220 Views
第十一章 文化与翻译. 为使译文读者得到和原文读者基本相同的文化信息,在翻译中遇到两种文化差异特别大时,用直译无法使译文传达信息,译者就要仔细在译文文化中寻找对应的表达方式,作出各种必要的转换,进行意译。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仅举几例,以引起读者思考,创造性地进行翻译实践。. 11.1 因受不同文化习俗的影响,各民族表达相同概念的说法是各不相同的, 在不同语言的互译中,要注意转换表达方法以符合译文表达习惯。
E N D
第十一章文化与翻译 • 为使译文读者得到和原文读者基本相同的文化信息,在翻译中遇到两种文化差异特别大时,用直译无法使译文传达信息,译者就要仔细在译文文化中寻找对应的表达方式,作出各种必要的转换,进行意译。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仅举几例,以引起读者思考,创造性地进行翻译实践。
11.1 因受不同文化习俗的影响,各民族表达相同概念的说法是各不相同的,在不同语言的互译中,要注意转换表达方法以符合译文表达习惯。 • 比如说,汉语的“天生有福”,到了俄国人口里便成了“穿着衬衣生下来的”;到英国人那里又成了“生来嘴里就含着一把银勺”(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若要德国人说,确是“梳好了头才出世的”。再如汉语成语“一箭双雕”或“一举两得”,用法语说相当于“一块石头打两处”;用英文说是“一石打死二鸟”(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俄语说法相当于“一枪打死两只兔子”;德语说法相当于“一个拍子打两只苍蝇”。
11.2 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的文化里可以包含不同的价值,引起不同的联想,具有不同的内涵。 • 不少语言都有许多以动物为内容或作比喻的习语,但同一动物在不同语言中的含义是互不相同的。英语民族有爱狗的传统,中国人却崇敬龙。中英民族对于这两种心理反应是不完全相同的,这表现在大量的熟语中,这就要求翻译时必须进行适当的转换。如:a 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to lead a dog’s life b 瘦得像猴as thin as a shadow c 望子成龙long to see one’s son succeed in life; 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 (i.e. win success in the world)
11.3 不同文化的人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有很多不同,翻译时也必须作等值意译转换。如:英语民族的人不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见面时喜欢谈天气,说“Lovely weather, isn’t it?”之类的话,汉译成“你好啊”也未尝不可,因为根据英美习惯,这无非是一句最方便、最不得罪人的见面语。同样,在我国早有“民以食为天”这一吃饭问题最大的思想,因而吃饭问题也就成了人们常挂在口头的话题。人们见面时爱说“吃过了吗?”“吃饭了吗?”,河南农民在村边远远看见路过的陌生人爱说“吸烟吧”“喝茶吧”之类的话。在多数情况下,说话人并不十分关心别人是不是吃了饭或喝不喝茶,而只是一种招呼罢了。
11.4 对典故作适当转换。 • 典故也是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在直译以后读者无法理解典故含义时,就要意译,把原文中的用典转换成译文读者所熟悉的文化典故,只要换成的译文中的典故的民族色彩不特别明显,就会使译文比较忠实于原文,现举一例说明。
It was early June and Peking wore the green lace of spring,its thousands of willows and imperial cypresses making the Forbidden City a place of wonder and enchantment, and in many cool gardens it was impossible to believe in the China of breaking toil, starvation, revolution , and foreign invasion that lay beyond the glittering roofs of the palaces. Here well-fed foreigners could live in their own little never-never land of whisky-and-soda, Polo, tennis, and gossip, happily quite unaware of the pulse of Humanity outside the great city's silent, insulating walls as indeed many did.
我国著名翻译家董乐山对这两句是这样翻译的:我国著名翻译家董乐山对这两句是这样翻译的: • “那是六月初,北京披上了春天的绿装,无数的杨柳和巍峨的松柏把紫禁城变成了一个迷人的奇境;在许多清幽的花园里,人们很难相信在金碧辉煌的官殿的大屋顶外边,还有一个劳苦的、饥饿的、革命的和受到外国侵略的中国。在这里,饱食终日的外国人,可以在自己的小小的世外桃源里过着喝威士忌酒掺苏打水、打马球和网球、闲聊天的生活,无忧无虑地完全不觉得这个伟大城市的无声的绝缘的城墙外面的人间脉搏——许多人也确实是这样生活的。”
这段译文的确无懈可击: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做到了融会贯通,对译文的表达做到了运用纯熟,天衣无缝,的确是难得的佳译,其中对最难译的典故never—never land的翻译也是如此。never-never 1and在不同上下文里有不同的词义,在这里的意思分明是典故的含义:“an imaginary,idyllic or dream land":幻想或理想之地,很可能出自苏格兰作家巴利(Barrie,J.M 1860-1937)的幻想小说Peter Pan一书,书中人物到了Never-never Land,有了令人如意的奇遇。译者译之为“世外桃源”这一中国文化典故,的确使译文与原文实现了圆满的对应,使译文读者得到了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