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586 Views
第三节 预算定额. 一、 概述 1、预算定额的概念 是在正常合理的施工条件下,规定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 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 的 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的数量标准 。. 2、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的区别. (1) 性质不同 :施工定额是企业定额,预算定额不具有企业定额的性质,预算定额是一种计价定额,是编制施工图预算、标底、投标报价、工程结算的依据。 (2) 定额水平不同 ,施工定额采用 平均先进水平 ,而预算定额作为计价定额,要求采用 社会平均水平 。 (3) 定额内容不同 :预算定额比施工定额综合的内容要更多一些。. 3、预算定额的作用
E N D
第三节 预算定额 一、 概述 1、预算定额的概念 • 是在正常合理的施工条件下,规定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的数量标准。
2、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的区别 • (1)性质不同:施工定额是企业定额,预算定额不具有企业定额的性质,预算定额是一种计价定额,是编制施工图预算、标底、投标报价、工程结算的依据。 • (2)定额水平不同,施工定额采用平均先进水平,而预算定额作为计价定额,要求采用社会平均水平。 • (3)定额内容不同:预算定额比施工定额综合的内容要更多一些。
3、预算定额的作用 1、预算定额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编制标底、投标报价、拨付工程款和进行工程竣工结算的依据 2、预算定额是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的依据。 3、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劳动力、建筑材料、成品、半成品、施工机械台班需用量的依据 4、预算定额是施工企业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的依据 5、预算定额是编制概算定额和概算指标的基础。
4、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 • 1)按社会平均确定预算定额水平的原则 • 2)简明适用原则 • 3)坚持统一性和差别性相结合的原则 5、预算定额的编制 • 1)收集准备资料 • 2)确定项目名称、工作内容和施工方法 • 3)确定计量单位及精确度 • 4)确定人工、材料和机械消耗量
二、人工消耗量指标的确定 1、人工消耗量指标的组成 • 基本用工:指完成某个分项工程所需的主要工程量 • 辅助用工:在施工中发生的,而在定额中又未包括的材料加工用工 • 超运距用工:指超过劳动定额所规定的材料、半成品运距的用工数量 • 人工幅度差:指劳动定额中未包括的,而在一般正常施工情况下又不可避免的一些工日消耗
人工幅度差所包括的内容: • 各种工种间的工序搭接及交叉作业互相配合所发生的停歇用工 • 施工机械在单位工程之间转移及临时水电线路移动所造成的停歇 • 质量检查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的影响 • 班组操作地点转移用工 • 工序交接时对前一工序不可避免的修整用工 • 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其他零星用工
2、人工消耗量指标的确定 • 计时观察法 • 以劳动定额为基础确定 1)基本用工的确定: 基本用工=(工序工程量×劳动时间定额) 例:10m3一砖内墙综合取定的单面清水墙占20%、双面清水墙占20%,混水墙占60%,每10m3内墙中含附墙烟囱孔3.4m,弧形及圆形砖碹0.6m,垃圾道0.8m,预留抗震柱孔3m,墙顶抹灰找平层0.625m2,壁橱0.5个,吊柜0.6个,计算每10m3一砖内墙的用工量。
解: 单面清水墙 10×20%×1.13 =2.26工日 双面清水墙 10×20%×1.13 =2.26工日 混水墙占 10×60%×0.955 =5.73工日 附墙烟囱孔 3.4 ×0.05=0.17工日 弧形及圆形砖碹 0.6 × 0.03=0.018工日 垃圾道 0.8 × 0.06=0.048工日 预留抗震柱孔 3 × 0.05=0.15工日 墙顶抹灰找平层 0.625 × 0.08=0.05工日 壁橱: 0.5 ×0.3=0.15工日 吊柜: 0.6×0.15=0.09工日 合计: 10.926工日 则每10m3一砖内墙的基本用工量为10.926工日。
2)超运距用工的确定 • 超运距=预算定额规定的运距-劳动定额规定的运距 • 超运距用工= (超运距的材料数量×时间定额) 例:上例中,10m3一砖内墙中,预算定额规定砂子、石灰膏、标准砖、砂浆的运距分别为80m、150m、170m、180m,而劳动定额的规定运距分别为50m、100m、50m、50m,且已知四种材料的用量分别为2.43m3 、0.19m3 、10m3 、1 0m3 求: 10m3一砖内墙超运距用工
解: 1、各种材料的超运距为: • 砂子: 80-50=30m • 石灰膏:150-100=50m • 标准砖:170-50=120m • 砂浆:180-50=130m 2、各种材料的超运距用工为: • 砂子:2.43×0.034=0.0826工日 • 石灰膏: 0.19×0.096=0.0182工日 • 标准砖: 10×0.1045=1.040工日 • 砂浆: 10×0.0468=0.468工日 • 合计:1.6088工日 3、10m3一砖内墙超运距用工为1.6088工日
3)辅助用工的确定 • 辅助用工= (辅助加工的材料数量×时间定额) • 例:10m3一砖内墙的辅助用工为:筛砂子2.43m3 ,淋石灰膏0.19m3 求: 10m3一砖内墙辅助用工 解: 筛砂子:2.43×0.208=0.505工日 淋石灰膏:0.19×0.532=0.101工日 合计:0.606工日 则:10m3一砖内墙辅助用工为0.606工日
4)人工幅度差的确定 • 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数 • 例:已知10m3一砖内墙的人工幅度差系数为10% 求:人工幅度差和预算定额人工消耗量指标 解: • 人工幅度差=(10.9216+1.6088 +0.606)×10%=1.3136工日 • 人工消耗量指标:10.9216+1.6088 +0.606+1.3136=14.9372工日
三、 材料消耗指标的确定 1、材料分类 • 1)主要材料 • 2)辅助材料 • 3)周转性材料 • 4) 次要材料
2、非周转材料消耗量指标的确定 1)计算法 2)换算法 3)测定法 • 观察法 • 试验法
3、周转性材料消耗量指标的确定 • 摊销量 = 周转使用量 – 回收量×回收折旧系数 回收折价率 • 回收折旧系数= —————————— 1+间接费率 摊销量 • 预算定额材料用量 = ——————————— 每次完成产品的数量
四、 机械台班消耗量指标的确定 1、分类 • 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人班组所配备的施工机械 • 以机械施工为主的施工机械
2、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人班组所配备的施工机械,如:砂浆、混凝土搅拌机、垂直运输用的塔吊等2、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人班组所配备的施工机械,如:砂浆、混凝土搅拌机、垂直运输用的塔吊等 ——应以小组的产量计算机械台班量 计算公式: • 分项定额机械台班使用量 预算定额机械台班项目计量单位值 = ———————————————— 小组总产量 • 小组总产量=小组总人数×(分项计算取定的比重×劳动定额每工综合产量)
【例】 砌一砖厚内墙,定额单位 10m3,其中:单面清水墙占 20%,双面混水占80%,瓦工小组成员22人,定额项目配备砂浆搅拌机一台,2~6t塔式起重机一台,分别确定砂浆搅拌机和塔式起重机的台班用量 已知:单面清水墙每工综合产量定额1.04m3,双面混水墙每工综合产量定额1.24m3
【解】: 小组总产量 = 22×(0.2 × 1.04+0.8 × 1.24) = 26.4(m3) 10 砂浆搅拌机 = ————— = 0.379(台班) 26.4 10 塔式起重机 = ————— = 0.379(台班) 26.4
3、以机械施工为主的施工机械,如:挖土机、打桩机等3、以机械施工为主的施工机械,如:挖土机、打桩机等 ——应在施工定额中机械台班定额的基础上另加机械幅度差 • 机械幅度差 机械幅度差是指在劳动定额中机械台班耗用量中未包括的,而机械在合理的施工组织条件下所必须的停歇时间。 • 这些因素会影响机械的生产效率,因此应另外增加一定的机械幅度差的因素。
机械幅度差的内容包括: 1)施工机械转移工作面及配套机械互相影响损失的时间。 2)在正常施工情况下,机械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工序间歇时间 3)工程检查质量影响机械的操作时间。 4)临时水、电线路在施工中移动位置所发生的机械停歇时间。 5)施工中工作不饱满和工程结尾时工作量不多而影响机械的操作时间等。
计算公式: • 定额机械台班使用量 预算定额项目计量单位值 = ————————————×(1+机械幅度差系数) 机械台班产量
第四节 人工、材料、机械预算价格的确定 一、预算单价的构成 预算单价=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 其中: • 人工费=(人工消耗量×人工预算价格)+其他人工费 • 材料费= (材料消耗量×材料预算价格)+其他材料费+检验试验费 • 机械费= (机械消耗量×机械台班预算价格)+其他机械费
二、人工预算价格的构成 人工工日预算价格是指一个建筑安装工人一个工作日在预算中应计入的全部人工费用,包括: • (1)基本工资 • (2)工资性补贴 • (3)生产工人辅助工资 • (4)职工福利费 • (5)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
⑴基本工资:是指发放给生产工人的基本工资。⑴基本工资:是指发放给生产工人的基本工资。 • ⑵工资性补贴:是指按规定标准发放的物价补贴,煤、燃气补贴,交通补贴,住房补贴,流动施工津贴等。 • ⑶生产工人辅助工资:是指生产工人年有效施工天数以外非作业天数的工资 • ⑷职工福利费:是指按规定标准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 ⑸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是指按规定标准发放的劳动保护用品的购置费及修理费,徒工服装补贴,防暑降温费,在有碍身体健康环境中施工的保健费用等。
例:某地区生产工人人工预算价格组成如下: • 1、基本工资:20.83元 • 2、工资性津贴:7.93元 其中:岗位津贴:0.12元 夜餐津贴:0.13元 施工流动津贴:3.50元 物价补贴:4 . 06元 住房补贴:0.12元 • 3、辅助工资 1.82元 • 4、福利费:l.90元
5、劳动保护费:l.43元 其中: 劳动保护用品费:0.89元 劳动保健费:0.08元 防暑降温费:0.19元 安全措施费:0.05元 洗理费:0 . 19元 有害环境保健费:0.03元 • 合计:定额人工预算单价为 • =20.83 + 7.95 +l.82 +l.90+1.43=35.93元
三、材料预算价格的确定 1、概念: • 材料的预算价格是指材料(包括构件、成品、半成品等)从其来源地或交货地运达施工工地仓库或施工现场指定堆放地点后的出库的价格
2、组成: • ⑴材料原价(或供应价格) • ⑵材料运杂费:是指材料自来源地运至工地仓库或指定堆放地点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 ⑶运输损耗费:是指材料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 • ⑷采购及保管费:是指为组织采购、供应和保管材料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费用。包括: 采购费、仓储费、工地保管费、仓储损耗。
3、材料预算价格的确定方法 (1)供应价的确定 供应价 = 材料原价 + 供销部门手续费 • 1)材料原价的确定:材料原价是指材料出厂价、市场采购价或进口材料价。 ——根据供应数量比例,按加权平均方法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P = m1P1+m2P2+、、、+mnPn 式中: P——加权平均原价; P1、P2、、、Pn——材料的不同原价; m1、m2、mn——各种不同原价材料的权重
例: 已知某地区425#水泥的供货单位有三家: 甲厂:出厂价格为340元/t,供货比例为34% 乙厂:出厂价格为340元/t,供货比例为33% 丙厂:出厂价格为380元/t,供货比例为33% 求:材料的原价 解:水泥的原价=340×34%+340×33%+380×33% = 353.2元/t
2)供销部门手续费 是指根据国家现行的物资供应体制,有些材料不能直接从生产单位购买,必须经过当地物资部门或供销部门供应 • 如镀锌钢板、冷轧钢板等,物资部门或供销部门要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 • 注:不经物资供应部门而直接从生产单位采购到货的材料,不计算供销部门手续费。 计算公式如下: 供部门手续费 = 材料原价×供销部门手续费率 故: 材料供应价 = 材料原价(1 + 供销部门手续费费率)
3)包装费(材料原价中不包括包装费时) 指为了便于储运材料,保护材料,使材料不受损失而发生的包装费用,主要只耗用包装品的价值和包装费用。 • 包装费=发生包装品的数量×包装品单价 注: • 不包括计入材料原价的包装费 • 包装回收价值=包装费×包装品回收率×包装品残值率 • P44 例5-2
(2)运杂费 • 材料运杂费,指材料由来源地运至施工工地仓库或堆放处的全程运输费用 • 注意:只能算到运至施工工地仓库或堆放处的全程运输费用 • 包括:车、船等的运输费、调车费、装卸费及合理的运输损耗。 • 运费的计算:按比例加权平均计算
(3)运输损耗费: 是指材料在运输、搬运过程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计算公式为: • 运输损耗费=(材料原价+供销部门手续费+包装费+运杂费)×运输损耗费率
(4)采购及保管费 材料采购及保管费系指为组织材料的采购、供应及保管工作所支付的一切费用。 材料采购及保管费的计算公式: • 采购及保管费 =(原价+供销部门手续费+包装费+运杂费+运输损耗费)×材料采购及保管费率
材料预算价格的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预算价格 • =(材料原价+供销部门手续费+包装费+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保管费) -包装回收价值 • =(供应价+包装费+运杂费+运输损耗费)×(1+材料采购及保管费率) -包装回收价值 • P45:例5-3
例:某工程需水泥10000吨,经调查可由甲、乙两个厂家供货,已知条件如下:例:某工程需水泥10000吨,经调查可由甲、乙两个厂家供货,已知条件如下: 1、货源地、数量、出厂价、运距、运价、装卸费见下表: 货源地 数量 出厂价 运距 运价 装卸费 甲厂 4500吨 200元/吨 10公里 0.25元/吨公里 5元/吨 乙厂 5500吨 240元/吨 15公里 0.30元/吨公里 6元/吨 2、包装:由生产厂家包装,费用另加,每吨用纸袋20个,每个成本1.5元,回收率为50%,残值率为50% 3、各项费用: 供销部门手续费费率:3% 运输损耗率1.5% 采购及保管费率3%
4、检验试验费:是指对建筑材料、构件和建筑安装物进行一般鉴定、检查所发生的费用4、检验试验费:是指对建筑材料、构件和建筑安装物进行一般鉴定、检查所发生的费用 • 包括自设试验室进行试验所耗用的材料和化学药品等费用。 • 不包括新结构、新材料的试验费和建设单位对具有出厂合格证明的材料进行检验,对构件做破坏性试验及其他特殊要求检验试验的费用。
四、机械台班预算单价的确定 1、含义 是指一台施工机械在正常运转条件下一个工作班中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2、组成 • 折旧费 • 大修理费 第一类费用: • 经常修理费 • 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 • 燃料动力费 • 人工费 第二类费用 • 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
3、计算 (1)折旧费 机械的预算价格(1-残值率)+贷款利息 • 台班折旧费= ———————————— 耐用总台班 • 耐用总台班=年工作台班×使用年限 • =大修理间隔台班×大修理周期 • 机械的预算价格 =机械原价×(1+购置附加费率) +供销部门手续费+一次运费 例5-7
例:某国产机械大型施工机械出厂价格为95000元,残值率为3%,使用年限为15年,年工作台班为250台班,请计算其台班折旧费。例:某国产机械大型施工机械出厂价格为95000元,残值率为3%,使用年限为15年,年工作台班为250台班,请计算其台班折旧费。 解:台班折旧费 950000×(1+5%)×(1-3%) = ———————————— 250×15 =258.02元/台班
(2)大修理费 • 台班大修理费 一次大修理费 ×大修理次数 = ————————————— 耐用总台班 (3)经常修理费 • 经常修理费=台班大修理费×系数
(4)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 • 台班安拆费 • 台班场外运输费 (5)燃料动力费 • 台班燃料动力费=台班燃料动力消耗量 ×相应单价 (6)人工费 • 台班人工费=机上操作工人工日数量 ×人工单价 (7)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