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四)耐逆性鉴定 1. 耐寒性鉴定 芽期鉴定:把浸种后的稻谷置 5 度冰箱中处理 10 天,后在 30 度室温中恢复 10 天;观察其发芽率及耐寒表现。

(四)耐逆性鉴定 1. 耐寒性鉴定 芽期鉴定:把浸种后的稻谷置 5 度冰箱中处理 10 天,后在 30 度室温中恢复 10 天;观察其发芽率及耐寒表现。 苗期鉴定:采用早期田间播种,或设冷水灌溉区,水温 15-16 度,处理 20 天,观察植株分蘖率生长势。. 1. 耐寒性鉴定 花期鉴定:采用晚播,观察自然低温对出穗和结实的影响程度。 (照片暂缺). (四)耐逆性鉴定 2. 耐旱性鉴定 旱种法 :在旱种情况下检查品种的发芽成苗率、生长量、生长势、受旱时叶片枯萎程度,灌水或遇雨后恢复能力,以及产量性状等的表现。

vicki
Download Presentation

(四)耐逆性鉴定 1. 耐寒性鉴定 芽期鉴定:把浸种后的稻谷置 5 度冰箱中处理 10 天,后在 30 度室温中恢复 10 天;观察其发芽率及耐寒表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四)耐逆性鉴定 1.耐寒性鉴定 芽期鉴定:把浸种后的稻谷置5度冰箱中处理10天,后在30度室温中恢复10天;观察其发芽率及耐寒表现。 苗期鉴定:采用早期田间播种,或设冷水灌溉区,水温15-16度,处理20天,观察植株分蘖率生长势。

  2. 1.耐寒性鉴定 花期鉴定:采用晚播,观察自然低温对出穗和结实的影响程度。 (照片暂缺)

  3. (四)耐逆性鉴定 2.耐旱性鉴定 旱种法:在旱种情况下检查品种的发芽成苗率、生长量、生长势、受旱时叶片枯萎程度,灌水或遇雨后恢复能力,以及产量性状等的表现。 气培法:IRRI(1989)采用气培法研究品种的耐旱性状,发现根长、根量、根粗细和根/芽比等性状与耐旱性有关。

  4. (四)耐逆性鉴定 3.耐盐性鉴定 水稻幼苗对盐分最敏感,引起叶片卷缩,枯萎以至死苗。IRRI设耐盐鉴定圃,盐分浓度保持在电导率EC 8-10mmho/cm水平。 我国将稻苗移植在含食盐0.2%的土中,灌溉水含盐0.2%至0.5%不等。根据各生育期耐盐表现及其产量筛选耐盐品种。

  5. (五)品质性状的测定 依据10项指标对稻米品质进行综合定级。 由专门机构:中国水稻所谷化室和湖北省农科院测试中心。 按标准方法负责测定。

  6. 四、种质资源的利用和育种 全世界保存的稻种资源约13万份,其中IRRI保存约8万份,我国保存约5万份。 (一)矮源的利用 1.矮化育种的原始亲本主要为:矮脚南特、矮仔占、低脚乌尖和花龙水田谷及其衍生的半矮秆品种。(P19-20有较多实例)

  7. IRRI以低脚乌尖/Peta杂交于1966年育成IR8,以IR8为矮源育成IR20、IR22、IR24直至IR74。IRRI以低脚乌尖/Peta杂交于1966年育成IR8,以IR8为矮源育成IR20、IR22、IR24直至IR74。

  8. (二)抗源的利用(P20) 抗性育种的关键是抗源。中国农科院以抗稻瘟病品种Pi-5与喜峰杂交育成抗稻瘟病的中丹1、2、3号。华南农业大学以抗稻瘟病的朝阳早18与红珍早和IR24复交育成高抗稻瘟病的红阳矮。广东农科院以抗白叶枯病的华竹矮与(晚青/青蓝矮)F4杂交育成抗白叶枯病的青华矮。

  9. (三)野生稻资源的利用 1.丁颖(1933)在广东利用野生稻自然杂交种子,育成中山1号。以后它衍生成中山红和中山白;中山红又衍生包选2号和钢枝占。这些品种至今仍在生产上利用。 2.李必湖(1970)在海南发现普通野生稻花粉败育株,获得WA细胞质。通过杂交和回交育成二九南A、二九矮A、珍汕97A、威20A等不育系。

  10. (四)育性亲和源的利用 籼粳稻杂交育性亲和的资源有助于克服杂种不育性的障碍。 1.日本池桥宏(1984)报道:Catoloc, CPSLO17, Ketan Nangka, Dular等与籼稻IR36和粳稻秋光杂交后代结实正常。 2.中国育成的培C111、02428、培矮64、 轮回422等也表现较好的亲和性。

  11. 第四节 水稻育种的途径和方法(一)-----杂交育种 一、品种间杂交育种和籼粳亚种间杂交育种 (一)品种间杂交育种 1.品种间杂交的概念:籼稻或粳稻亚种内的品种之间的杂交。

  12. 2、品种间杂交育种的特点: ①杂交亲本间一般不存在生殖隔离,杂种世代结实率与亲代相似; ②亲本间的性状配合较易,性状稳定较快,育成品种的周期较短; ③利用回交或复交和选择鉴定,较易累加多种优良基因,育成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 3、典型实例(P20)

  13. 4、杂交育种的重要环节: ①杂交亲本的选配; ②优良种质资源的利用; ③早代群体优良性状的鉴定选择。

  14. (二)籼粳亚种间杂交育种 1.意义:粳稻耐寒、耐肥抗倒、叶片坚挺、不易早衰、不易落粒、出米率高、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米胶较软;籼稻省肥、生长繁茂、谷粒较长;期望把二者的性状结合起来。 2.实例;(P21)

  15. 3.籼粳交杂种的特点:植株高大、穗大粒多、发芽势强、分蘖势强、茎粗抗倒、根系发达、再生力及抗逆力强;但易出现结实率偏低、生育期偏长、植株偏高、较易落粒、不易稳定等不良性状。3.籼粳交杂种的特点:植株高大、穗大粒多、发芽势强、分蘖势强、茎粗抗倒、根系发达、再生力及抗逆力强;但易出现结实率偏低、生育期偏长、植株偏高、较易落粒、不易稳定等不良性状。

  16. 4.最大障碍及其克服方法:结实率偏低和不易稳定;回交、复交、桥梁亲本、育性亲和源。4.最大障碍及其克服方法:结实率偏低和不易稳定;回交、复交、桥梁亲本、育性亲和源。 5.育种技术上要注意:扩大杂种后代群体;F1花培加快杂种性状的稳定;选育偏籼品种高产潜力大于偏粳品种。

  17. 二、亲本选配和杂种群体 (一)选配亲本的原则 1.双亲应具较多的优点,较少的缺点,亲本之间优缺点互补。 2.亲本中有一个适应当地条件的推广良种。 3.亲本之一的目标性状应有足够的强度。 4.选用生态类型或亲缘关系或地理位置相差较大的品种组配亲本。 5.亲本具有优异的一般配合力。

  18. (二)杂交组合数和杂种群体大小 1.一般情况:组合多、杂种群体大,获得优良基因重组植株的机会多,但条件要高。 2.我国现状:多组合、小群体(F2代1000-5000株)。遗传差异和生态型差别大时5000-10000株。

  19. 三、杂种后代选择 (一)产量性状的选择 1.出穗期、株高、穗长、粒形和粒重等有较高的遗传率,可从F2起进行严格选择;分蘖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产量本身等遗传率较低,早代选择效果较差。 2.根据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提高选择效果。如对穗粒数的选择, 可根据与其相关的穗长和着粒密度来进行。

  20. (二)抗病虫性的选择 1.抗病虫性多由单基因控制,适于从F2起,在人工接种或自然诱发情况下,采用系谱法选择。 2.选择须与产量性状及其它目标性状结合进行。

  21. (三)品质性状的选择 1.粒形、垩白和透明度等外观品质,在稻穗成熟期间可借助目测进行田间早代初选。品种间杂交F3代筛选品系时进行复选。 2.稻米在干燥时应无裂缝。 3.我国的优质籼米要注意直链淀粉的适当含量,早代单株选择时,可采用单粒分析法进行测定;F3以后测定群体的AC及其它食用品质的性状。

  22. 四、育种程序 (一)系谱法: 以早籼二九青的选育为例加以说明(P24,表1-3)。 (二)混合系谱法: 早代混合选择,高代单株系选的方法。 1. IRRI 实例IR8。 2.日本常用。如日本晴。 3.华南一年可繁殖3代,也可行。 4.不适于抗病虫和优质米育种。

  23. “日本晴”在南京江浦试验站2004

  24. “黄金晴”在南京江浦试验站2004

  25. “南农H3001”在南京江浦试验站2004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