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likes | 517 Views
晕厥诊断与治疗流程. 丁燕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定义和特征. 定义: 由短暂全脑低灌注引发的意识丧失 特征: 迅速、短暂、自限、能完全恢复. 晕厥的发作特点. 前驱期: 部分晕厥发作之前出现头晕、耳鸣、出汗、视力模糊、面色苍白、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 恢复期: 发作之后出现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嗜睡、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典型的晕厥,意识丧失时间很少超过20-30秒 晕厥的整个过程可能持续数分钟或更长. 短暂的意识丧失( TLOC). 包括所有形式的短暂的、自发终止的意识丧失 晕厥 癫痫发作 脑震荡 ‘ 晕厥’是 TLOC 的亚型
E N D
晕厥诊断与治疗流程 丁燕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定义和特征 • 定义: 由短暂全脑低灌注引发的意识丧失 • 特征: 迅速、短暂、自限、能完全恢复
晕厥的发作特点 • 前驱期:部分晕厥发作之前出现头晕、耳鸣、出汗、视力模糊、面色苍白、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 • 恢复期:发作之后出现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嗜睡、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 典型的晕厥,意识丧失时间很少超过20-30秒 • 晕厥的整个过程可能持续数分钟或更长
短暂的意识丧失(TLOC) • 包括所有形式的短暂的、自发终止的意识丧失 • 晕厥 • 癫痫发作 • 脑震荡 • ‘晕厥’是 TLOC的亚型 • TLOC 患者 • 医生必须判断患者是否发生‘晕厥’ • 并非所有的 TLOC 都是‘晕厥’
短暂性意识丧失的分类 真正的和表观的短暂性意识丧失 晕厥 非晕厥 表现类似晕厥的功能损害或意识丧失,比如:癫痫,外伤,代谢异常,中毒等 表现类似晕厥但不伴意识丧失,比如:精神性“晕厥”(躯体异常),猝倒综合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神经介导反射性 体位性 原发于心律失常 器质性心脏病或心肺疾病 脑血管病 Brignole et al: Eur H J, 2001
晕厥:严重的临床问题 • 1/3的美国人在一生中经历≥ 1次晕厥 • 占急诊病人的3%在住院病人中比例为1-6% • 30%反复发作 • 死亡率 7% • 9%~34%为心脏原因引起,严重者可导致猝死 National Disease and Therapeutic Index, 1997 Day: AJM, 1982; Kapoor: Medicine, 1990 National Inpatient Sample, 2002
流行病学特点 n=1217 首次晕厥百分比 年龄 累计晕厥发病率 GESINUR研究:晕厥患者年龄分布特点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9) 30, 2631–2671 年龄 ——Europace (2010) 12, 869–876
病因分布 神经反 射性晕厥 心源 性晕厥 直立性低血 压相关晕厥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9) 30, 2631–2671
晕厥的病因Framingham研究 (n=822) Other 7.5 心源性 9.5 药物 6.8 体位性 9.4 未知 36.6 血管迷走性 21.2 癫痫发作 4.9 卒中或短暂脑缺血发作 4.1 Soteriades et al: NEJM, 2002
1.反射性晕厥 • ·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一般晕厥) • – 典型 • – 非典型 • · 颈动脉窦性晕厥 • · 条件性晕厥 • – 急性出血 • – 咳嗽、打喷嚏 • – 胃肠道刺激(吞咽、排便、腹痛) • – 排尿(排尿后) • – 运动后 • – 餐后 • – 其他(如铜管乐器吹奏、举重) • · 舌咽神经痛
2.直立性低血压 • ·自主神经调节失常 • – 原发性自主神经调节失常综合征(如单纯自主神经调节失常、多系统萎缩、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Parkinson’s病)。 • – 继发性自主神经调节失常综合征(如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淀粉样变性神经病变)。 • · 药物(和酒精)诱发的直立性晕厥 • · 血容量不足 • – 出血、腹泻、Addison’s病
3.心律失常性晕厥 • 窦房结功能异常(包括慢快综合征) • 房室传导系统疾患 • 阵发性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 • 遗传性心律失常(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ARVC等) • 植入设备(起搏器、ICD)功能障碍 • 药物诱发的心律失常
4.器质性心脏病或心肺疾患 • 梗阻性心脏瓣膜病 • 急性心肌梗死/缺血 • 心肌病 • 心房粘液瘤 • 主动脉夹层 • 心包疾病/填塞 • 肺栓塞/肺动脉高压
病生理机制 晕厥
初步判断 病史询问(一) 判断是否发生晕厥 • 意识丧失是否完全 • 意识丧失的发作是否突然并持续时间短暂 • 患者是否自行并完全恢复意识且无后遗症 • 发作时患者是否失去维持体位的能力 全部得到肯定回答高度提示晕厥发生, 否则应考虑其他引发短暂意识丧失的疾病
病史询问(二) 判断晕厥原因及鉴别诊断 • 发作前体位 • 有无先兆症状 • 发作时表现 • 意识恢复后表现 • 既往发作情况 • 伴随疾病史 • 服药史 • 家族史
客观检查 体表心电图 • 有无传导系统阻滞 • 有无∆波存在 • QT间期是否异常 • 有无Brugada样表现 • 是否存在右胸导联T波倒置伴Epsilon波 • 有无频发的室性早搏或非持续性室速
持续心电监测 • 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 • 体外或体内循环记录仪 • 家庭遥测系统 • 植入性Holter 在>40岁反复晕厥患者,即使无器质性心脏病且体表心电图正常,约50%晕厥发作与心律失常相关
心电‘事件’记录仪 • 信息传递 • 患者激发 • 监测中心 • 有经验的监护器技师 • 医生全面阅读 • 适用的紧急医生联系法则 • 传真给医生
植入式心电记录仪 (ILR) 症状-心律相关性
心脏电生理检查 • 窦房结恢复时间 • 房室结传导时间 • 诱发心动过速 检查结果与刺激方案密切相关, 需要辨别结果的可靠性
心脏影像学检查 • 超声心动图 • 冠状动脉(CT)造影 • MRI 多数引发晕厥的心律失常由心脏器质性病变所致,特别在老年患者,详细了解心脏解剖结构和功能对明确晕厥原因十分重要
主动性直立激发试验 • 方法:用血压计分别测量平卧位和站立后3分钟的血压 • 结果判断:若出现症状性血压下降且血压与基线值相比收缩压下降≥20 mmHg,或舒张压下降≥10 mmHg,或收缩压降至90 mmHg以下,为阳性。 • 注意事项:有些患者在直立后30s内即可发生显著的血压下降(>40 mmHg)但很快恢复正常,应予关注
倾斜试验 • 方法:受试者安静平卧10分钟,如用动脉内测压,应平卧30分钟。测量基础血压、心电图后迅速将倾斜床转至60-80°,一般为70°, • 观察血压、心率变化,直至出现阳性反应或时程达到45分钟。若无阳性反应则静脉滴注1-3ug/min异丙肾上腺素使心率较基础心率增加20-25%后或舌下含服300-400ug硝酸甘油后再次行倾斜试验,时间持续15-20min。 • 对于老年患者,可直接行含服硝酸甘油的激发试验以提高患者的顺应性。
阳性结果判断 • 受试者在倾斜过程中出现晕厥或接近晕厥症状(濒临知觉丧失、严重头晕、虚弱无力、黑矇、听力遥远或丧失、恶心、面色苍白、大汗、维持自主体位困难等症状之一项或几项),为阳性 • 血管抑制型:收缩压≤70mmHg或较倾斜前降低50%, • 心脏抑制型:心率<50bpm;交界区心律持续≥10s;窦性停搏≥3s;心率下降超过倾斜位最大心率30% • 混合型:心脏抑制型伴血管抑制型
注意事项 • 试验前禁食4~12h • 试验前停用影响自主神经的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 • 试验前建立静脉通路 • 按压时进行持续心电和血压监测 禁忌症 • 主动脉瓣狭窄或左室流出道狭窄所致晕厥者 • 重度二尖瓣狭窄伴晕厥者 • 已知有冠状动脉近端严重狭窄的晕厥患者 • 严重脑血管疾病的晕厥患者
危险评估 原因和危险因素 • 原因:部分晕厥可诱发猝死 • 危险因素 • 年龄>45岁 • 心力衰竭病史 • 室性心律失常病史 • 心电图异常(不同于非特异性ST改变) ——Ann Emerg Med (1997) 29, 459-466.
晕厥患者危险分层 高危 中危 低危 年龄 ≥ 50岁,有以下既往史 年龄 < 50岁,无以下病史 • 冠心病 • 心肌梗死 • 充血性心衰 • 心肌病经药物治疗无活动性症状 • 束支阻滞或Q波无心电图急性演变 • 早发家族史 (<50岁), 不明原因猝死 • 症状不符合神经反射介导或血管迷走性晕厥 • 心脏植入装置无功能异常的证据 • 医生判断怀疑心源性可能 • 心血管疾病 • 症状符合神经反射介导或血管迷走性晕厥 • 心血管检查正常 • 正常心电图 • 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一致的胸痛 • 充血性心衰的表现 • 中/重度瓣膜病 • 室性心律失常病史 • 心电图或心脏监测提示缺血 • QTc延长 (>500 msec) • 三分支阻滞或停搏2-3 秒 • 持续性窦缓:心率 40-60次/分 • 房颤和无症状非持续室速 • 心脏植入装置功能异常 (起搏器或ICD)
晕厥治疗目标与原则 • 预防猝死 • 防治复发 • 减少外伤 • 提高生活质量
一般治疗 • 健康宣教 • 功能锻炼 • 自我防范 C ——J Am Coll Cardiol 2009;53:1741–51
晕厥病因治疗 • 心动过缓: 起搏治疗 • 室上速: 消融, 药物, 器械 • 室速: ICD, 药物, 消融 • 血管迷走性(神经介导) 晕厥???
神经介导性晕厥药物治疗 • α1受体兴奋剂:主要通过增加血管收缩和降低静脉容量而发挥作用 • β受体阻滞剂:主要通过负性肌力作用减少静脉回流,减少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刺激,阻断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升高,应用时要注意其对心率的抑制作用 • ACEI:通过减少血管紧素II的产生而减少对其受体的刺激,从而达到抑制儿茶酚胺分泌的作用,阻断晕厥发生的关键启动环节
盐皮质类固醇:通过水钠潴留增加中心血容量,还可影响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增加血管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降低迷走神经的活性盐皮质类固醇:通过水钠潴留增加中心血容量,还可影响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增加血管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降低迷走神经的活性 • 抗心律失常药物: 总体疗效不确定
血管迷走反射和药物治疗靶点 皮质激素 盐/水 长筒袜 血管升压药 茶碱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交感神经传出 迷走神经传出 抗胆碱 Beta受体阻滞剂 Dysopyrimide 迷走神经传入
治疗策略 • 起搏器+药物 • 射频消融 • 射频消融+起搏器
谢谢 dysdn@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