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 ACS )发病机制. 斑块破裂 + 血栓形成 ST 段抬高者 :基础病变常较轻,血栓持续闭塞,“红血栓” ST 段压低者 :基础病变常较重,血栓断续闭塞,“白血栓”. AMI 治疗历程. 1960s 以前 — 保守治疗,住院死亡率可高达 30 % 1960s —CCU 有效治疗心律失常, 住院死亡率约为 15 % 1980s — 冠脉内及随后的静脉溶栓,住院死亡率 <10% 左右 1990s — 直接 PTCA 及 / 或支架置入, 住院死亡率 5 %左右. 溶栓治疗的理论基础. 源于 2 个观察:

viet
Download Presentation

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

  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发病机制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 ST段抬高者:基础病变常较轻,血栓持续闭塞,“红血栓” • ST段压低者:基础病变常较重,血栓断续闭塞,“白血栓”

  3. AMI治疗历程 • 1960s以前—保守治疗,住院死亡率可高达30% • 1960s—CCU 有效治疗心律失常, 住院死亡率约为15% • 1980s —冠脉内及随后的静脉溶栓,住院死亡率<10%左右 • 1990s—直接PTCA及/或支架置入, 住院死亡率5%左右

  4. 溶栓治疗的理论基础 • 源于2个观察: 1. AMI早期闭塞性血栓的发生高; Dewood (1980):AMI 24小时内冠造IRA闭塞者:<6h为86%;8~12h为68%;12~24h为64% 2. 及时进行再灌注可中止心肌坏死的进程。 大多数AMI患者,冠脉闭塞是由血栓形成于破裂的斑块上所致。应用溶栓剂早期灌注可限制梗死面积,增加左室功能,并减低充血性心衰的发生,从而使急性期及长期死亡率下降。

  5. 凝血过程 • 3个步骤:①因子Ⅹ激活成Ⅹa,②因子Ⅱ(凝血酶原)激活成Ⅱa(凝血酶原),③因子Ⅰ(纤维蛋白原)激活成Ⅰa(纤维蛋白)。 • 因子Ⅹ的激活通过: 内源性途径(Ⅻ,Ⅺ,Ⅸ,Ⅷ); 外源性途径(Ⅲ,Ⅶ)。 血小板(提供磷脂表明)在两途径中起重要作用

  6. 纤溶过程 激活物(溶栓剂) ↓ 纤溶酶原→→ → → → →纤溶酶 ←抑制剂 ↓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7. 溶栓剂分类 • 按对纤溶酶激活方式分为: • 直接: t-PA ,UK , scu-PA , APSAC • 间接:SK • 按对纤维蛋白的选择性分为: • 选择性:t-PA, scu-PA • 非选择性:SK,UK, APSAC

  8. 溶栓剂分代 • 第一代:UK,SK • 第二代:t-PA, scu-PA • 第三代: t-PA突变体等

  9. 各种溶栓剂简介(第一代) • 链激酶(SK) • ①由C组β溶血性链球菌产生 • ②半衰期10-33分钟 • ③需与纤溶酶原结合后才可激活纤溶酶原(间接激活作用) • ④用法:150万U,60分钟静滴 • ⑤抗原性,过敏反应,低血压 • ⑥FIB非特异性:血液循环(血浆)及血栓处纤溶酶原

  10. 各种溶栓剂简介(第一代) • 尿激酶(UK) ①肾脏产生,可从尿中提取 ②血管内皮细胞可产生u-PA,因而无抗原性 ③非特异性纤溶激活剂 ④用法:2.2万U/kg,30分钟静滴

  11. 第一代溶栓剂 • 第一代溶栓剂是有效的溶栓药 ,但其具有激活循环中纤溶酶原的特性(治疗剂量时)。由于血栓中纤溶酶原与血浆中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使血栓局部纤溶酶原逐渐耗竭,该现象称为“纤溶酶原窃取(偷窃)”现象,特别在使用SK 时易于发生,可消弱这些溶栓剂的治疗效果。另外SK有抗原性(免疫原性)可导致耐药及过敏反应。SK非特异性激活补体及缓激肽系统可致低血压。

  12. 各种溶栓剂简介(第二代) • 茴香酰化纤溶酶原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APSAC) ①理论上有选择性,临床未证实 ②半衰期95分钟,可静推,30毫克一次性 ③有抗原性

  13. 各种溶栓剂简介(第二代)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rt-PA) • ①人血管内皮合成 • ②丝氨酸类蛋白酶 • ③与纤维蛋白结合时活性加强(特异性) • ④半衰期短5分钟 • ⑤加速给药法:100毫克67%头30分钟,33%后60分钟 • ⑥TUCC给药法:8毫克冲击,42毫克90分钟

  14. 各种溶栓剂简介(第二代) • 单链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scu-PA) • ①1979年人尿中发现,UK前体 • ②在血浆中无活性 • ③不被PAI-1抑制 • ④选择性受剂量影响,最适剂量40-70mg,60分钟IV • ⑤剂量大时选择性部分丧失 • ⑥激活与FIB结合的纤溶酶原,同时于局部激活成UK • ⑦r-PA被FIB D片断激活,而scu-PA被E片断激活 • ⑧两者有协同作用(小剂量各10mg)

  15. 第二代溶栓剂 • t-PA及scu-PA是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选择性)溶栓剂,避免了体循环纤溶状态,据认为体循环纤溶状态是导致出血的主要原因。 • 但t-PA及scu-PA在治疗剂量时仍可产生轻度体循环纤溶状态。 • 而且t-PA脑出血发生率仍轻度高于链激酶(0.7%对0.55%)

  16. 第二代溶栓剂 • 第二代溶栓剂有4个重要的缺点( limitations) : 1.90’ TIMI 3级只有50%,(15-40%不能早期再灌注) 2.获此前向血流平均约需45’ 3.10%左右的再堵率(5-25%) 4.颅内出血并发率0.3-0.7% • 溶栓治疗者的死亡率并不降低于未溶栓者的50%以上

  17. 研发第三代溶栓剂 • 第3代溶栓剂: 研制目的:提高对FIB特异性;延长半衰期;减少出血 主要采用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技术研发t-PA突变体,嵌合体(两种PA有效成分融合)及抗体标靶物

  18. 各种溶栓剂简介(第三代) • 重组纤溶酶原激活剂(r-PA) • ①半衰期15分钟 • ②给药法:静推,1000万U两次,间隔30分钟 • ③比t-PA更快恢复血流

  19. 各种溶栓剂简介(第三代) • n-PA • 野生型t-PA突变体 • 抗PAI-1能力比t-PA强

  20. 各种溶栓剂简介(第三代) • TNK-tPA • 改变t-PA分子3个部位而产生的新分子 • 半衰期是rt-PA的5倍,可静推,30~50毫克一次 • 纤维蛋白特异性较t-PA高

  21. 各种溶栓剂简介(第三代) • 葡激酶(SAK) • 1908年MUCK发现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血块溶解) • SAK与纤溶酶原结合后遇FIB时才具纤溶活性(间接与特异性的基础) • 血浆中SAK-纤溶酶原复合物被α2-抗纤溶酶抑制 • 对富含血小板血栓亦有作用(与SK不同) • 亦有抗原性 • 用法:20mg, 30分钟静滴

  22. 各种溶栓剂的特性区别 • 指标: 纤维蛋白的选择性 抗原性 副作用 纤溶酶激活方式 价格

  23. 各种溶栓剂的特性区别 • 纤维蛋白选择性: +++: TNK-tPA、 葡激酶、吸血蝠PA(vb-PA) ++: t-PA +:r-PA、 scu-PA 、n-PA -:SK UK APSAC

  24. 各种溶栓剂的特性区别 • 抗原性:SK, 葡激酶, APASC • 激活方式: 直接:t-PA家族(rt-PA, TNK-tPA, rPA, nPA), APSAC, UK, scu-PA 间接:SK, 葡激酶,吸血蝠PA

  25. 各种溶栓剂的特性 • PAI-1抗性: Yes: TNK-tPA No: rt-PA ? : r-PA, scu-PA, nPA, 葡激酶,vb-PA • 是否基因改造: 是:rPA ,TNK-tPA, nPA 否:rt-PA(重组), 葡激酶(重组), scu-PA(重组), vb-PA, SK, UK

  26. 各种溶栓剂的特性 • 副作用:共同点是出血。脑出血: nPA>t-PA>TNK-tPA • 再堵 再堵后是否可溶栓,剂量如何?

  27. 溶栓剂给药途径 • 冠脉内给药:早年应用,适于SK或UK非选择性溶栓药,可减少剂量 • SK:2万U冲击,2~4千U/分,再通后减半维持1小时,总量25~50万U • UK:4万U冲击,8千U/分,再通后减半维持1小时 • 静脉用药 • 适于所有纤溶剂 • 非选择性溶栓药SK或UK引起体循环纤溶现象 • 纤维蛋白原小于100毫克每分升易出血

  28. 溶栓治疗的适应症 • ①AMI持续疼痛>30分钟 • ②心电图:ST段相邻两导联抬高≥0.1mv;新出现左束支阻滞 • ③症状出现时间:最好<6小时,次之6-12小时。≥12小时依情况定 • 晚期通畅的益处:①作为形成侧枝的备用血管②电稳定作用③左室应力下降及降低室壁瘤形成④减轻左室重构及扩张 当然再灌注越早越好

  29. 溶栓治疗的适应症 • 左倾 • 今后有效的溶栓治疗指症应为: • ①非常早期的AMI(<4h-6h) • ②年龄<70岁或75岁者 • 右倾 • 另外,对以下病人仍未的到充分的溶栓治疗: • 1.>75岁者 • 2.<12h者 • 3.束支阻滞者(诊断AMI有疑问) • 4.高血压或短暂心肺复苏者 • 目前认为:大多数这类患者可进行溶栓治疗。

  30. 溶栓治疗绝对禁忌症 • 活动性出血 • 怀疑夹层A瘤 • 最近有头部外伤或颅内肿瘤 • 出血性脑卒中史(原定小于半年) • <2周大手术或创伤 • 凝血功能障碍

  31. 溶栓治疗相对禁忌症 • 高血压180/110mmHg# •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 脑血管意外史 • 正用抗凝治疗 • 延长CPR# • DM出血性视网膜病 • 怀孕# • 心原性休克? • # 以往为绝对禁忌症

  32. 溶栓过程中注意事项 • 争分夺秒,越早越好 • 迅速询问病史,有无禁忌症 • 查相关化验,凝血系统,血型 • 溶栓过程中密切观察症状和体征变化 • 查心肌酶变化(10小时后2小时一次)

  33. 溶栓治疗的疗效 • 溶栓剂与安慰剂比较: 1994 Lancet,荟萃分析,9个大临床试验 GISSI-1, ISAN, AIMS, ISIS-2, ASSET, USAM, ISIS-3,EMERAS, and latue 方法:随机纳入溶栓及安慰剂组 病例数:58600(总)

  34. 溶栓治疗的疗效 • 病例特点: • 68%有ST段抬高,4%新出现束支阻滞,其余为ST段压低或其它ECG不正常者 • 62% 6小时内来医院,90%患者<75岁 • 20% OMI 病史,75%为男性,10%伴DM • 4%初始收缩期血压<100mmHg 14%窦速(>100次/分)

  35. 溶栓治疗的疗效 • 结果 1 .从ECG来说前壁ST抬高及束支阻滞者,死亡率降得最低,所有ST抬高者均从溶栓中获益。ST压低者,溶栓后死亡率上升。 2. 越早溶栓获益越大,每延缓1小时, 死亡率增加2%。 >12h溶栓者几乎不获益 3. 年轻者获益更大:按比例死亡率降低, 获益最大的为<55岁者,但绝对死亡率降低获益最大者为55-74岁患者( 病人比例大) 。 >75岁者按比例死亡率降低最少,但其绝对死亡率降低与<55岁者相似。

  36. 溶栓治疗的疗效 4.低血压及心动过速者显著获益(与传统观念不同),因而溶栓治疗实用于这些患者,特别在无急诊PTCA之可能的情况下。 5.有OMI史及DM患者,亦从溶栓中获益。 6.从绝对死亡率降低的角度看 4h内溶栓者 每1000人可多救活约30人。 6h内溶栓者 每1000人可多救活约20人 7.溶栓组每1000人有3.9人发生额外脑卒中,多发生于0-1天,绝大多数为脑出血,在这4个人中, 2例死亡, 1例严重致残,1例不残。年龄大者易发生脑出血 • <55岁者,脑出血的增加可以忽略不计

  37. 溶栓治疗的疗效 • 溶栓剂与溶栓剂之间的比较 • 3个较早临床试验直接对比了不同溶栓剂之间的疗效 • GISSI-2研究 • 方法:20000例患者随机分为t-PA(100mg)组或SK(150万U)组,同时第2次随机分为肝素组(12500U 皮下Bid)或安慰剂组 • 所有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 36%接受β-阻滞剂 • 结果:SK与t-PA组的死亡率分别为8.5%及8.9%.

  38. 溶栓治疗的疗效 • ISIS-3研究: 方法:46000例患者随机分为SK,APSAC 或t-PA组 结果:5周的死亡率分别为10.5%、10.6%及10.3% 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t-PA及APSAC组略高于SK组(分别为0.7% 0.6% 及0.3%)

  39. 溶栓治疗的疗效 • GUSTO-1研究: • 唯一证实t-PA治疗后死亡率低于SK 者的试验 • 41021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①SK组(150万U)+皮下肝素 ②SK+静脉肝素③加速t-PA疗法+静脉肝素④SK+t-PA+静脉肝素 • 加速t-PA疗法:100mg的2/3剂量在头30分钟内给予,剩余1/3在后1小时给予

  40. 溶栓治疗的疗效 • 结果: • 1.t-PA死亡率(30天) 为6.3%,而SK及联合治疗组分别为7.3%及7.0% • 2.脑卒中,联合治疗组为1.64%,SK组为1.3% ,t-PA组1.55% • 3.亚组分析: 年龄<75岁及前壁心梗者受益最大 • 4.尽管t-PA组脑卒中的发生率在>75岁的患者中较高,但该组的死亡及非致命性致残脑卒中联合终点仍低于SK组

  41. 溶栓治疗的疗效 • GUSTO造影亚组(2431例)研究显示: 1.t-PA组IRA通畅率(81%)高于SK组(57%, P=0.001) 2.90’ TIMI 3级血流t-PA组亦明显高于SK组(分别为54%及31%)

  42. 溶栓治疗的疗效 • 而IRA获得早期正常血流率与死亡率有重要关系: • 闭塞组死亡率为8.9% • TIMI-2 级血流组为7.4% • TIMI-3级血流组为4.4%,显著低于前2组 • 其它研究亦证实血流率与死亡率的关系,这就是目前满意的溶栓治疗的目的是追求正常的血流再灌注(TIMI 3级)的原因

  43. 溶栓治疗的疗效 • 第三代溶栓剂与第二代比较:总体来说 • TIMI 3级分别为60%和50% • 病死率相近 • TNK-tPA及r-PA可单剂或双剂注射 • TNK-t-PA 脑出血发生率及其它主要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t-PA比较) • 相反, n-PA(lanoteplase),纤维蛋白特异性稍差(与t-PA比较),脑出血发生率较加速输注t-PA者高。

  44. 溶栓再通临床标准 • ①ST段2小时内或其间每半小时下降50% • ②胸痛2小时缓解70%以上 • ③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伴低血压 • ④酶峰提前:CK-MB<14小时;CK<16小时

  45. 溶栓再通标准 • 再通冠造标准 • TIMI 0级:无造影剂通过 • TIMI 1级:有造影剂通过病变 • TIMI 2级:可充盈整根血管,但血流慢 • TIMI 3级:可充盈整根血管,血流正常。这才是治疗的目标 • 心肌组织灌注的概念

  46. 再灌注的益处 ①再灌注后疼痛消失 ②急、慢性心衰发生率下降 ③增加运动耐量 ④更重要的降低急性期及远期死亡率

  47. 再灌注损伤的预防 ①抗自由基,动物试验有效,临床无效; ②抗炎,正在研究之中。 • 无再流(低再流):微血栓及缺血-再灌注损伤 • 再灌注的严格定义:开始治疗后90分钟及症状开始后12小时恢复正常的冠脉血流(TIMI 3级) 4-6小时内:溶栓效果好,栓子短而易碎(Fragile) 8-12小时或更长者:栓子变长及““机化”(Organized), 溶栓效果差

  48. 溶栓治疗副作用 • 溶栓的最大副作用(危险)是出血(约2%-5%),但更大的危险是溶栓失败(约35%-55%) • 多个研究表明,越有效的溶栓剂,出血并发症亦越多 • 颅内出血的发生率:SK:0.1-0.4%, tPA家族:0.6-1.2%,2-3倍于前者 • 易出血影响因素:年龄、剂型、女性、消瘦

  49. 溶栓治疗的辅助治疗 • 辅助治疗的目的:加速溶栓,克服溶栓抵抗及防止再堵。特别是后者。 • 再堵的原因:血管痉挛、血小板聚集、凝块结合的凝血酶,部分溶解的凝块,和破裂斑块的致血栓活性,严重残余狭窄,高剪切力,溶栓剂的促凝及激活血小板活性。溶栓后破裂斑块暴露,露出的自由凝血酶产生更多的凝血酶刺激血小板聚集,分泌血管收缩物及PAI-1对抗溶栓 • 溶栓剂激活上述过程→再堵

  50. 溶栓治疗的辅助治疗 • 因此,溶栓过程中,抗血小板和抗凝是必要的辅助手段 • ① 阿司匹林已证明有效 • ②而肝素效果尚有争议—增加出血并发症 • ③凝血酶直接抑制剂并不比普通肝素有效(可能再通率增加,但出血率亦增加) • ④低分子肝素正在研究当中,亦有争议,II期临床证实其比普通肝素再通率高,再堵率低,正待III期证实,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