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531 Views
第十四讲 明朝的衰败和灭亡. 一 宦官专权 二 士大夫与党争 三 明末农民战争. 宦官专权. 明代宦官掌握东、西厂和锦衣卫,是明朝特务政治的代表,是其得以专权一因。 明成祖永乐十八年( 1420 ),设立 “ 东厂 ” 特务机构,由亲信宦官掌管,后来例用司礼监太监提督,开宦官干政之端。 明宦官专权,始于英宗时之司礼监太监王振。. 锦衣卫印. 宦官专权. 明朝废了宰相,形成了部分的权力真空,这为明代宦官专权提供了空间,使得宦官得以以皇帝家奴的身份窃取了部分皇权。. 通政司. →. 司礼监. →. 皇帝. →. 司礼监. →. 内阁. 票拟 ↓.
E N D
第十四讲 明朝的衰败和灭亡 一 宦官专权 二 士大夫与党争 三 明末农民战争
明代宦官掌握东、西厂和锦衣卫,是明朝特务政治的代表,是其得以专权一因。 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设立“东厂”特务机构,由亲信宦官掌管,后来例用司礼监太监提督,开宦官干政之端。 明宦官专权,始于英宗时之司礼监太监王振。 锦衣卫印
宦官专权 明朝废了宰相,形成了部分的权力真空,这为明代宦官专权提供了空间,使得宦官得以以皇帝家奴的身份窃取了部分皇权。 通政司 → 司礼监 → 皇帝 → 司礼监 → 内阁 票拟↓ 内阁 ← 司礼监 ← 皇帝 ← 司礼监 批红 通政司 → 司礼监 → 内阁 → 司礼监 → 内阁 票拟 批红
明朝宦官机构非常庞大,重要的有十二监、四司、八局,合称“二十四衙门”。明朝宦官机构非常庞大,重要的有十二监、四司、八局,合称“二十四衙门”。
王振像 英宗夺门复辟后,于智化寺祭祀王振,赐祠名『精忠』。
魏忠贤(1568~1627) 碧云寺魏忠贤重建
魏忠贤,河间肃宁(今属河北)人。明光宗泰昌元年熹宗即位,任司礼秉笔太监,赐名忠贤。后兼掌东厂。得势后,勾结熹宗乳母客氏专断朝政。熹宗天启五年兴大狱,酷刑囚杀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等及名将熊廷弼。又命阉党顾秉谦等修《三朝要典》,尽翻“梃击”、“红丸”、“移宫”三案。自称九千岁,自内阁、六部至地方督抚遍植私党。党徒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爪牙。思宗即位后罢职安置安徽凤阳。魏忠贤自知死罪难逃,途中畏罪自杀。魏忠贤,河间肃宁(今属河北)人。明光宗泰昌元年熹宗即位,任司礼秉笔太监,赐名忠贤。后兼掌东厂。得势后,勾结熹宗乳母客氏专断朝政。熹宗天启五年兴大狱,酷刑囚杀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等及名将熊廷弼。又命阉党顾秉谦等修《三朝要典》,尽翻“梃击”、“红丸”、“移宫”三案。自称九千岁,自内阁、六部至地方督抚遍植私党。党徒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爪牙。思宗即位后罢职安置安徽凤阳。魏忠贤自知死罪难逃,途中畏罪自杀。 魏忠贤墓碑
大礼议之争 ······俱赴左顺门跪伏,有大呼髙皇帝、孝宗皇帝者。帝闻之,命司礼监谕退,不去。金献民曰:“辅臣尤宜力争。”朱希周乃诣内阁告毛纪,纪与石瑶遂赴左顺门跪伏。上复遣司礼太监谕之退,羣臣仍伏不起,自辰迨午。帝怒,命司礼监録诸姓名,収系诸为首者。丰熈······等八人于狱,杨慎、王元正乃撼门大哭,一时羣臣皆哭,声震阙廷。上大怒,遂命逮系马理等凡一百三十有四人于狱,何孟春等二十有一人、洪伊等六十有五人姑令待罪。己夘,上圣母章圣皇太后册宝,庚辰,锦衣卫以在系官上请。初逮系时有奔匿者,至是悉追系之,并待罪者总二百有二十人。上责之,命拷讯丰熈等八人,编伍其余四品以上者,俱夺俸。五品以下者,杖之。于是编修王相等一百八十余人各杖有差,王相······等十有九人俱病创先后卒。 ——《明史纪事本末》卷50《大礼议》
大礼未成,大狱已起,君臣交失,君子讥焉。谷应泰大礼未成,大狱已起,君臣交失,君子讥焉。谷应泰 及大礼议定,天子视旧臣元老真如寇仇···而新进好事之徒, 复以乖戾之性佐之。君臣上下,莫非乖戾之气。万斯同 太庙
争“国本”与“三案” 神宗孝靖王皇后凤冠
邑故有东林书院,宋杨时讲道处也。宪成与弟允成倡修之,常州知府欧阳东鳯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构。落成,偕同志髙攀龙、钱一本、薛敷敎、史孟麟、于孔兼辈讲学其中,学者称泾阳先生。当是时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舎至不能容。宪成尝曰:“官辇毂,志不在君父;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邉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故其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名大著。邑故有东林书院,宋杨时讲道处也。宪成与弟允成倡修之,常州知府欧阳东鳯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构。落成,偕同志髙攀龙、钱一本、薛敷敎、史孟麟、于孔兼辈讲学其中,学者称泾阳先生。当是时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舎至不能容。宪成尝曰:“官辇毂,志不在君父;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邉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故其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名大著。 东林党议 先是国本论起,言者皆以早建元良为请,政府惟王家屏与言者合,力请不允,放归。申时行、王锡爵皆婉转调护,而心亦以言者为多事。锡爵尝语宪成曰:“当今所最怪者,庙堂之是非天下必欲反之。”宪成曰:“吾见天下之是非,庙堂必欲反之耳。”遂不合。然时行性宽平,所斥必旋加拔擢,一贯既入相,以才自许,不为人下。宪成既谪归,讲学于东林,故杨时书院也。孙丕杨、邹元标、赵南星之流,蹇谔自负,与政府每相持。附一贯者,科道亦有人。而宪成讲学,天下趋之。一贯持权求胜,受黜者身去而名益髙。此东林、浙党所自始也。其后更相倾轧垂五十年。
东林书院依庸堂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从东林到复社 谢国祯《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
明末农民起义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明思宗即位时,明朝已经陷入严重的统治危机。 明中后期,皇族及地主大量掠夺农民土地,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与日俱增,农民的负担日重一日。随着东北满族的兴起和农民的不断起义,明朝政府在田赋之外加派辽饷、剿饷、练饷。“三饷”的数额超过正常赋税一倍以上,农民苦不堪言。 天启七年,陕西澄城县王二率领抗粮农民冲入县地,杀死知县,揭开了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形成了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明末农民大起义。他们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吸引了更多的农民。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今北京景山)自缢而死,明朝灭亡。
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大顺通宝 永昌通宝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兴起 努尔哈赤 清朝的兴起 满族是女真族的后裔。明初,女真人发展成海西、野人,建州女真三部。努尔哈赤进行了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在战争过程中创建了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他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建立了“大金”政权,史称后金。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兴起 努尔哈赤死后,儿子皇太极即位,改“大金”为“大清”,称女真为“满洲”。 皇太极死后,子福临即位,改元顺治,由皇太极之弟多尔衮摄政。明亡后,明将吴三桂引清兵进山海关南下,共同镇压农民起义。公元1644年5月,清军入关,清政权迁至北京,建立了统治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帝制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