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 likes | 977 Views
第四部分 第四章 自然灾害与防治 ( 选修 Ⅴ). 一、自然灾害概述 1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物质. 区域性. 不确定性. ( 3 )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发生的必然,人类行动能减轻 其灾害. 2.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 2 )分布:环太平洋灾害带、 20°~50°N 环球自然灾害带。. 热带掘旋. 地震. 3.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 1 )许多自然灾害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 生态破坏. 氟利昂. 地下水. 水库. 二、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1.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沿海. 沿江. 山前.
E N D
第四部分 第四章 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Ⅴ) 一、自然灾害概述 1.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物质
区域性 不确定性 (3)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发生的必然,人类行动能减轻 其灾害
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2)分布:环太平洋灾害带、20°~50°N环球自然灾害带。 热带掘旋 地震
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1)许多自然灾害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 生态破坏
氟利昂 地下水 水库
二、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沿海 沿江 山前
热带气旋 夏
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喜马拉雅 台湾 河北平原
(2)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环境污染原因:人类文明的发展,工业化速度加快出现环 境污染问题,引发自然灾害 地势
4.我国的虫灾和鼠灾 (1)我国病、虫、鼠等生物灾害严重,但区域差异很大
三、自然灾害与环境 1.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
洪水 干旱 南非,热带气旋、洪水、干旱、流行病
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1)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产生的原因:由于复杂而独特的自然 和社会经济环境 黄淮海平原 西南地区 江南丘陵 青藏高原
地震 泥石流
四、防灾与减灾 1.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
航运 水土流失
3.自然灾害与我们 (1)面对灾害的做法:学、听、备、察、报、抗、避、断、 救、保 (3)应对地震:断电断气防火,远离危险地段,头脑要清 醒,反应要敏捷
学法指导 (1)台风、飓风都属于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强的一级。西北太平洋 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的称为台风,印度 洋、大西洋及太平洋东岸的称为飓风。 (2)自然灾害并非百害而无一利,注意其“功效”:洪水泛滥能带 来肥沃的土壤,台风能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地壳活跃 的地方多地热和温泉;火山灰富含矿物质,能形成肥沃的土壤 等。
针对训练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中国气象学会、河南省气象局、河南省地震局承 办的“2008年防灾减灾论坛”于2008年9月18日在河南省郑州 市开幕。“2008年防灾减灾论坛”主题为“防灾减灾与应急对 策”。 材料二 受热带低压和冷空气共同影响,海南省2008年10月 12日到15日早晨出现持续强降雨。海口、文昌等地的部分地 区累计降雨量超过500毫米,市中心城区被淹,交通大面积 瘫痪,不少居民家中被淹,人们出行及日常生活出现严重的 困难。
(1)自然灾害对人类影响巨大,其形成的必备条件有哪些?(1)自然灾害对人类影响巨大,其形成的必备条件有哪些? (2)(双选)此次海南省强降雨过程持续时间之长、降雨面积之 广,为历史少见。此次强降雨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海热带低压移动缓慢,长时间在海南近海徘徊 B.南海热带低压势力强大 C.北方弱冷空气与热带低压冷暖系统相互作用,大气上升运动 明显加剧 D.北方冷空气南下形成快行冷锋 (3)简要分析海口市中心城区被淹的主要原因。 (4)此次洪灾中海南省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受灾严重,这主要是 受________因素的影响。自然灾害的灾情大小与哪些因素有 关?
解析:第(1)题,考查基础知识。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基 本条件。自然异变作为诱因和承受灾害的客体。第(2)题,形成暴 雨的气象条件包括冷锋、强对流天气、热带气旋的出现等,此次 天气系统称为热带低压,可见其势力并不强大,只是同时还受到 冷空气的影响,持续时间长、范围广,造成强降雨。第(3)题,城 市洪水的发生应从降水与排水两方面考虑。 第(4)题,自然灾害的灾情大小取决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 体三者的共同作用。海南地形中间高四周低,东部地区为迎风 坡,降水量大。
答案:(1)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自然 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灾害 的受灾体。 (2)AC (3)降水强度大,降水持续时间长;海口市地处沿海,地势低 平,排水不畅;四周为海洋,地下水位高,下渗量少。 (4)地形 自然灾害的灾情大小取决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 受灾体三者的共同作用。
考点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多发的原因 我国有些地区,由于常常出现的自然灾害较多而成为自然灾害多发区。由于自然灾害之间有相互联系的特点,因此,某一地区多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是由一种主要的自然灾害而引发了其他的自然灾害,从而使得多种自然灾害同时发生。因此,抓住该地区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结合该地区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再结合该地区的地形地势、海陆位置、气候等特点,就能分析出该地区易发生哪些自然灾害,原因是什么? 下面分析一下我国几个自然灾害多发区的各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1.华北地区 最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干旱、寒潮、沙尘暴、洪涝、农作物 病虫害等。华北地区地处我国北方,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夏 季风的强弱不定,而使得降水的年际、季节变化都很大,因 此,涝灾害频发,再加上距冬季风发源地较近,地势平坦, 因此,冬春季节强劲的冬季风带来了多种灾害。所以,这些 灾害主要是由气象灾害造成的。
其关系表示如下: 华北地区多气象灾害的原因
2.西南地区 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为地震、滑坡、泥石流,而这些灾害存在 着密切的关联性,再加上气候和地形的特点,就造成了这里多 种地质灾害的群发性特点。
3.东南沿海地区 多发的自然灾害有台风、洪涝、风暴潮等,这主要是由于气 象灾害——台风引起的。
针对训练 2.气候及其异常变化往往成为许多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读我国 四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问题。
(1)①地霜冻灾害比②、④地频繁,试简析原因。(1)①地霜冻灾害比②、④地频繁,试简析原因。 (2)②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但局部地区仍时有洪水发生。其原因是什么? (3)③地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多发地区,与这里的哪些气候特点有关? (4)危害④地农业生产最严重的生物灾害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与影响。第(1)题,①与②纬度相差不大,所以应从湿润情况与农田分布上考虑。①与④地纬度差异大,同时考虑离冬季风源地的远近。第(2)题,洪水有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和融冰洪水,②地虽气候干旱,但存在融雪洪水和融冰洪水。第(3)题,③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是该处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的气候诱因。第(4)题,④地降水变率大,适于蝗虫的繁殖和生长。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与影响。第(1)题,①与②纬度相差不大,所以应从湿润情况与农田分布上考虑。①与④地纬度差异大,同时考虑离冬季风源地的远近。第(2)题,洪水有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和融冰洪水,②地虽气候干旱,但存在融雪洪水和融冰洪水。第(3)题,③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是该处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的气候诱因。第(4)题,④地降水变率大,适于蝗虫的繁殖和生长。
答案:(1)①地与②地相比,气候湿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 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大。①地与④地相比,纬度更高,更靠 近冬季风源地,降温强度更大,初霜开始更早,终霜结束更 晚。 (2)气温升高影响,4~5月(春季)形成融雪洪水;7~8月(夏 季)形成融冰洪水。 (3)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4)蝗灾。这里降水时间变化大,干旱少雨年份或者旱季,河 湖退水区适宜雌蝗产卵,雨季多雨利于蝗虫幼虫生长。
考点3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1.地震 是最不可预知且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掌握相关自 救与互救知识,可以减少自己及周围人在地震中的伤亡。 具体图解如下:
2.洪水 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有关,具有可预报性,因此做好防洪准 备,在洪水发生过程中的自救与互救非常重要。具体图解如下:
针对训练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广网北京2009年2月6日消息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 民政部2009年全国救灾减灾工作会议上获悉,2008年各类自 然灾害共造成4.7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和失踪88 928人,因 灾直接经济损失13 547亿元,灾害损失超过常年,救灾难度 为建国以来之最。
材料二 我国主要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我国主要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
(1)材料一中未体现出的2008年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是 () A.灾种多 B.损失重 C.救灾难度大 D.救灾技术先进 (2)在2008年的某次自然灾害中,我国首次将铁路、公路滞留人 员和城市被困人员纳入救灾工作范畴,你认为这是在应对哪一次 灾害中实施的? (3)在材料二中a、b两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应大量储备的物 资是 () A.冲锋舟 B.食品 C.矿泉水 D.棉衣 (4)材料三六种遇到灾害时的自救方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原因分别是什么?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叙述,可以看出没有体现救灾技术先 进与否。第(2)题,在2008年1、2月期间的南方诱发蚜虫冷冻冰 雪灾害中,大批车辆和旅客被围困在路上,许多返乡人员被滞留 在车站和城市,许多城市也因断电、大雪封路而陷入困境。第(3) 题,由图中经纬度可推知,a为长沙,b为武汉,均在长江中下游 地区,这里多发生洪水灾害,应大量储备冲锋舟。第(4)题,发 生泥石流、水灾时应往高处逃;山崩、地震时要快速寻找安全的 空间,蜷曲身体、降低重心,保护好头部,防止被砸伤。当火灾 发生时浓烟上升,贴近地面可获得氧气,也能防止把浓烟吸入体 内。 答案:(1)D(2)2008年南方诱发蚜虫冷冻冰雪灾害。 (3)A (4)①⑤ 原因分别为: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会被淹埋,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
命题视角1 西南三省森林火灾发生时间特征、成因及危害 【例1】 (2009·山东文综)下表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 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单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