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318 Views
中药调剂学. 宁波经贸 药学组 姜辉. 大黄 番泻叶 芒硝 ( 玄明粉 ) 芦荟. 牵牛子 甘遂 郁李仁 火麻仁. 泻下药. 大黄. 性状 :呈类圆柱形、圆锥形或块片状,长 3 ~ 17 厘米,直径 3 ~ 10 厘米。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系类白色薄壁组织夹有红棕色射线所形成)或有部分棕褐色栓皮残留质坚实,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颗粒性。横切面根茎髓部较大,其中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根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无星点。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功效:泻热导积、消肿逐淤
E N D
中药调剂学 宁波经贸 药学组 姜辉
大黄 番泻叶 芒硝(玄明粉) 芦荟 牵牛子 甘遂 郁李仁 火麻仁 泻下药
性状:呈类圆柱形、圆锥形或块片状,长3~17厘米,直径3~10厘米。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系类白色薄壁组织夹有红棕色射线所形成)或有部分棕褐色栓皮残留质坚实,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颗粒性。横切面根茎髓部较大,其中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根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无星点。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性状:呈类圆柱形、圆锥形或块片状,长3~17厘米,直径3~10厘米。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系类白色薄壁组织夹有红棕色射线所形成)或有部分棕褐色栓皮残留质坚实,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颗粒性。横切面根茎髓部较大,其中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根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无星点。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功效:泻热导积、消肿逐淤 用量:煎剂:6~15克(不宜久煎)。丸散:0.2~15克(胶囊、合剂同)。外用:适量。 大黄:别名 将军 锦纹 川军
性状 :呈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5cm,宽0.4~2cm,全缘,叶端急尖,叶基稍不对称。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浅黄绿色,无毛或近无毛,叶脉稍隆起。革质。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稍有粘性 功效: 泻热行滞,通便,利水。用于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 用量:1.5~3g,泡服6~9g 番泻叶:别名 地熏草 泻叶 地训草
芒硝 玄明粉 芒硝(玄明粉)
性状 :呈棱柱形,长方形或不规则的结晶,两端不整齐,大小不一。无色透明,暴露空气中则表面渐风化而覆盖一层白色粉末(无水硫酸钠)。通常呈致密状集合体,具玻璃样光泽,质脆易碎,硬度1.5~2,比重1.48,条痕白色。断口贝壳状。无臭,味苦、咸。 功效: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 用量:3~12g 玄明粉:别名 元明粉 风化硝 功同芒硝 芒硝风化失去结晶水而成的白色粉末 芒硝:别名朴硝 皮硝 马牙硝
性状:老芦荟呈不规则块状,常破裂为多角形,大小不一,断面暗红褐色或深褐色,无光泽。体轻,质硬,不易破碎,断面粗糙或显麻纹,富吸湿性,有特殊臭气,味极苦。 新芦荟 表面呈褐色,略显绿色,有光泽。体轻,质松,易碎,断面玻璃样有层纹,具不愉快的臭气,味极苦。 功效:杀虫,通便,清热凉肝。 用量:0.3~0.6g 芦荟
牵牛子:别名 黑白丑 黑丑 白丑 丑牛 性状:本品似橘瓣状,长4~8mm,宽3~5mm。表面灰黑色(黑丑)或淡黄白色(白丑)。背面1条浅纵沟,腹面棱线的下端有一点状种脐,微凹。质硬,横切面可见淡黄色或黄绿色皱缩折叠的子叶,微显油性。无臭,味辛、苦,有麻舌感。 功效: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 用量:粉剂1.5~4.5g。汤剂可至30g
甘遂 性状:呈椭圆形,长圆柱形或连珠形,长1~5cm,直径0.5~2.5cm。表面类白色或黄白色,凹陷处有棕色外皮残留。质脆,易折断,断面粉性,白色,木部微显放射状纹理;长圆柱状者纤维性较较强。气微,味甘而辣。 功效:泻水逐饮 用量:粉剂0.3~1.5g 注意事项:不宜和甘草同用
郁李仁:别名 欧李仁 李仁 性状:小李仁 呈卵形,长5~8mm,直径3~5mm。表面黄白色或浅棕色,一端尖,另一端钝圆。尖端一侧有线形种脐,圆端中央有深色合点,自合点处向上具多条纵向维管束脉纹。种皮薄,子叶2,乳白色,富油性。气微,味微苦。 功效:润燥滑肠,利尿。 用量:3~12g
火麻仁:别名 大麻仁 线麻子 性状:本品呈卵圆形,长4~4.5mm,直径2.5~4mm。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或棕色网纹,两边有棱,顶端略尖,基部有1圆形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破碎。种皮绿色,子叶2,乳白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功效:润燥滑肠通便。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用量:9~20g
作业 1.掌握泻下药的适用范围。 2.掌握大黄、番泻叶、火麻仁的性状 3.熟悉大黄、番泻叶、火麻仁的功效 4.了解其余泻下药的性状与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