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 傳統文化與 21 世紀 》

《 傳統文化與 21 世紀 》.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教授 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合聘研究員 Email: cc10.huang@msa.hinet.net Website: http://huang.cc.ntu.edu.tw http://www.ihs.ntu.edu.tw/. 第四講. 孟子的思維方式 與 21 世紀中華文化的展望. 1. 引言. 1:1 孟子的思維方式之所以重要. 孟子政治思想是「永恆的鄉愁」,但何以孟子如此想?孟子如何想問題? 孟子思維方式 中國人的思維方式 它是閱讀 《 孟子 》 的基礎。

virgil
Download Presentation

《 傳統文化與 21 世紀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傳統文化與21世紀》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教授 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合聘研究員 Email: cc10.huang@msa.hinet.net Website: http://huang.cc.ntu.edu.tw http://www.ihs.ntu.edu.tw/

  2. 第四講 孟子的思維方式與21世紀中華文化的展望

  3. 1.引言

  4. 1:1 孟子的思維方式之所以重要 孟子政治思想是「永恆的鄉愁」,但何以孟子如此想?孟子如何想問題? 孟子思維方式 中國人的思維方式 它是閱讀《孟子》的基礎。 它奠定中華文化的重要價值理念,並具有21世紀的意義。

  5. 1:2 本講問題 • 孟子進行論述時的思維方式有哪些?如何運用這些思維方式?各有何種理論問題? • 孟子的思維方式與傳統中華文化的價值理念有何關係?具有何種21世紀新啟示?

  6. 2.孟子的思維方式 (1):「具體性思維方式」的運用與問題

  7. 2:1 「具體性思維方式」定義 將抽象原理置放於形象思維脈絡 從具體事物提煉抽象原理

  8. 2:2 運用方法:(1)類推論證 《 孟子.告子上.7》: 「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至於心,獨無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聖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

  9. 2:2 運用方法:(2)歷史論證 《孟子‧告子下‧15》: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閒,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10. 來源: 《孟子》 ,蔡志忠漫畫

  11. 2:3 理論問題 人之存在的「歷史性」與「超越性」的張力問題。 問題的根源: 「歷史性」: 具體性、在時間與空間之中受時空所決定。 「超越性」: 抽象性、不受時空所限制。

  12. 3.孟子的思維方式 (2):「聯繫性思維方式」:內涵、根源與問題

  13. 3:1 孟子「聯繫性思維方式」的三項命題 • 「自然」與「人文」的聯繫性 • 「身」與「心」 的聯繫性 • 「個人」與「社會」的聯繫性

  14. 3:2 「自然」與「人文」的聯繫性 《孟子‧公孫丑上‧2》: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閒。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

  15. 3:2 「自然」與「人文」的聯繫性 《孟子‧盡心上‧1》: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16. 來源: 《孟子》 ,蔡志忠漫畫

  17. 3:3 「身」與「心」的聯繫性 人的「身」與「心」之間構成一種互相滲透的有機聯繫: 馬王堆漢墓3號

  18. 3:3 「身」與「心」的聯繫性 《孟子‧盡心上‧38》 : 「形色,天性也;惟聖人,然後可以踐 形。」

  19. 「身」與「心」的聯繫性

  20. 3:4 「個人」與「社會」的聯繫性 《孟子‧公孫丑上‧6》: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21. 3:4 「個人」與「社會」的聯繫性 《孟子‧離婁上‧5》: 「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2. 來源: 《孟子》 ,蔡志忠漫畫

  23. 3:5 「聯繫性思維方式」,源自於古代中國之「整體性的宇宙形成論」 《易經》六十四卦之循環運動、交互轉化。 《孟子‧告子上》:「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24. 3:5 「聯繫性思維方式」,源自於古代中國之「整體性的宇宙形成論」 《道德經‧42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莊子‧知北遊》: 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徒,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者為臭腐;臭腐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聖人故貴一。

  25. 3:6 「聯繫性思維方式」,不僅貫通於古代中國的宇宙論和心性論 ,影響亦及於政治論 《禮記‧大學》: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身脩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26. 3:7 「聯繫性思維方式」的理論問題 整體論(Holism)個體論(Individualism)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 322?B.C.)《政治論》 「部份」或「全體」的優先性問題

  27. Aristotle, ''Politics'', first page from year 1837. Source: http://grid.ceth.rutgers.edu/ancient/greek/aristotle_greek/

  28. 4. 傳統中國文化的價值理念

  29. 4:1 自然觀 自然並非外在於我;在自然中讀入人文的意義。 例:中國山水畫

  30. 4:1 自然觀 《論語‧雍也‧2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孟子‧盡心上‧24》:「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紅樓夢》(第四十五回):「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

  31. 4:2 人性觀 「心理人」(Homo Psychologicus) 「政治人」(Homo Politicus) 「經濟人」(Homo Economicus) 傳統中國的「人」,更有其超越的、宇宙論的根據。

  32. 4:3 人生觀:「情理交融」 「天理不外人情」 如: 宗族長老在祠堂 中解決家族紛爭

  33. 4:4 藝術觀:「情景交融」 《文心雕龍‧比興》: 「興之託諭,婉而成章,稱名也小,取類也大。」 《文心雕龍‧物色》: 詩人感物,聯類不窮,流連萬象之際,沉吟視聽之區;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婉轉;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

  34. 「情景交融」 〔明〕仇英〈竹下聽泉〉 〔元〕王蒙〈 谿山高逸〉

  35. 4:5 政治思想:「群己和諧」 「社群主義」﹙communitarianism﹚ vs. 「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

  36. 5.結論

  37. 5:1 孟子的「具體性思維」 (1) 類推論證 (2) 歷史論證 將人的存在及活動,置於特殊的時空情境加以思考,突顯人的「歷史性」 。

  38. 5:2 孟子的「連續性思維」 (1) 生命的「整體性」 (2) 生命的「超越性」 必然與「歷史性」有所衝突。

  39. 5:3 中國文化中的「內在超越性」 (1) 深入本性,期與宇宙實體結合,以臻天人合一。 (2) 此種內在探索,不見得與歷史性互斥。

  40. 5:421世紀中國文化的展望 • 從向外追逐富強回歸內在精神世界的思考: • 《大學》:格→致→誠→正→修→齊→治平 • 從日常生活中向上超越: • 孔子: 「五十而知天命」 • 孟子:「知心」 → 「知性」 →「知天」 • 從「聯繋性思維方式」的開展以「共生」「共榮」為核心的21世紀新秩序。

  41. 閱讀作業 • 黃俊傑: 《孟子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2002),第2章,頁49-74 。

  42. 思考問題 • 孟子的思維方式有哪些類型?這類思維方式與中國文化的價值理念有何關係? • 何謂中國文化中的「內在超越性」?它在21世紀有何意義?

  43. 延伸閱讀 • 《孟子》 • 黃俊傑: 《中國孟學詮釋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44. 《讀經頌-夜讀》 月亮月亮高掛天上 星光星光遍灑地上 今夜今夜心意洋洋 唱誦經典心內清涼 晚風晚風輕拂面上 燈光燈光柔和灑桌上 伏案背誦如來經藏 今夜今夜如此清涼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