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531 Views
沉水植物净化河道中氮磷的静态实验研究. 刘雪 环境科学 2012214049 2013 年 12 月 11 日. 一、基质的选择 — 对氮磷的吸附等温线实验 1. 基质的简单介绍 2. 基质对氮磷的吸附等温线实验 : ( 1 )实验设置;( 2 )氮的吸附等温线;( 3 )磷的吸附等温线;( 4 )低浓度时基质对氮磷的去除率 3. 结论 二、沉水植物的选择 1. 常见沉水植物的基本特征 2. 结论 三、静态实验 — 基质和沉水植物共同作用吸附氮磷 1. 预实验 2. 正式实验 : ( 1 )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案;( 3 )实验现象
E N D
沉水植物净化河道中氮磷的静态实验研究 刘雪 环境科学 2012214049 2013年12月11日
一、基质的选择—对氮磷的吸附等温线实验 1.基质的简单介绍 2.基质对氮磷的吸附等温线实验:(1)实验设置;(2)氮的吸附等温线;(3)磷的吸附等温线;(4)低浓度时基质对氮磷的去除率 3.结论 二、沉水植物的选择 1.常见沉水植物的基本特征 2.结论 三、静态实验—基质和沉水植物共同作用吸附氮磷 1.预实验 2.正式实验:(1)实验材料;(2)实验方案;(3)实验现象 3.数据分析:(1)各指标的最终去除率;(2)各指标去除率随时间变化趋势及显著性差异分析;(3)系统内TN、TP物料恒算 4.结论 5.建议及存在的问题
2.基质对氮磷的吸附等温线实验 式中:G表示吸附平衡时单位质量吸附剂吸附量,C为吸附平衡时吸附质浓度,K、n为常数。 • 式中:G0表示吸附剂最大理论吸附量,C为吸附平衡时吸附质浓度,G表示吸附平衡时单位质量吸附剂吸附量,A为常数。MBC=G0/A:最大缓冲量,能综合反应基质吸收氮磷强度和容量。
(1)实验设置 实验装置:250mL锥形瓶 实验过程:于25℃、120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箱中振荡24h 氮磷浓度范围:0mg/L、0.5mg/L、1mg/L、2mg/L、5mg/L、15mg/L、50mg/L
(2)氮的吸附等温线 G0依次为:生物炭>蛭石>土>沸石>煤渣>陶粒>页岩陶粒>沙子 MBC值大小依次为:沙子>煤渣>生物炭>陶粒>蛭石>沸石>土>页岩陶粒 K值大小依次为:生物炭>陶粒>蛭石>沙子>沸石>煤渣>页岩陶粒>土
(3)磷的吸附等温线 G0依次为:生物炭>煤渣>土>陶粒>蛭石>沸石>沙子>页岩陶粒 MBC值大小依次为生物炭>煤渣>蛭石>沸石>土>陶粒>沙子=页岩陶粒 K值大小依次为:生物炭>煤渣>土>沙子>蛭石>沸石>陶粒>沙子>页岩陶粒
单位体积各基质对氨氮的饱和理论吸附量大小依次为:生物炭>土>蛭石>沸石>煤渣>陶粒>沙子>页岩陶粒单位体积各基质对氨氮的饱和理论吸附量大小依次为:生物炭>土>蛭石>沸石>煤渣>陶粒>沙子>页岩陶粒 单位体积各基质对总磷的饱和理论吸附量大小依次为:生物炭>煤渣>土>蛭石>沙子>页岩陶粒>沸石>陶粒
3.结论 从基质对氮磷的吸附效果及经济等方面考虑,选择生物炭、土、蛭石、煤渣为基质来进行实验。
2.结论 结合沉水植物的特征,考虑沉水植物的生长季节、地域分布及对氮磷的耐受性等,本实验选用狐尾藻、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来进行试验。
三、静态实验—基质和沉水植物共同作用吸附氮磷三、静态实验—基质和沉水植物共同作用吸附氮磷
1.预实验 一周后,长势良好,生根。适合植物生长。 基质选用:蛭石、煤渣、沸石、陶粒、页岩陶粒。 植物选用:狐尾藻。
(2)实验方案 实验地点:天津大学土建馆天台; 实验时间:2013年7月20日至2013年9月7日; 实验容器:40cm*40cm*50cm规格的玻璃缸; 测定指标:TN、氨氮、硝氮、TP、 PO4-P
(3)实验现象 透明度好
劣ⅴ类 3.数据分析
(2)各指标去除率随时间变化趋势及显著性差异分析 ①TN去除率随时间变化趋势 11:75.25% 10:75.01% 3:73.80% 5:51.10% 11:50.61% 9:50.13% 11:38.05% 3:33.46% 9:33.22%
②氨氮去除率随时间变化趋势 3:83.50% 4:76.23% 2:74.99% 9:47.36% 7:42.12% 3:41.59%
③TP去除率随时间变化 3:72.41% 11:72.14% 12:70.50% 3:57.86% 11:52.86% 1:52.06% 3:30.37% 1:30.10%
④PO4-P去除率随时间变化趋势 1:100% 3:91.70% 11:78.04% 1、3、11:100%
⑤分析讨论 氨氮净化最快,原因:DO、pH PO4-P变化快,原因:含量少,溶解态,易被植物利用 TN、TP净化较慢,原因:包含各种形态的氮磷
(3)系统内TN、TP物料恒算 减少:打捞藻、反硝化
4.结论 (1)TN的去除率: 80%左右(12号68.60%) 氨氮、TP、PO4-P的去除率:90%以上; (2)从去除率变化快慢来看,3号、11号对各指标的去除率较好; (3)从物料守恒来看,各系统内TN、TP含量基本守恒。并且植物长势越好,生物量越大,对氮磷的吸收就越多。
5.建议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将来在现场应用时,基质可以选择生物炭、煤渣;植物可优先选择金鱼藻,但是一种植物过于单一,狐尾藻和篦齿眼子菜也可考虑。 需大量植物,来源?煤渣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