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黃春明 - 蘋果的滋味

黃春明 - 蘋果的滋味. 指導老師 : 陳瑜霞 組員 : 國企三乙 戴宜萍 企電一甲 蔡孟庭 企電一甲 孫巧兒. 作者簡介. 黃春明,一九三五年出生於宜蘭羅東,筆名春鈴、黃春鳴、春二蟲、黃回等。屏東師專畢業,曾任小學教師、記者、廣告企劃、導演等職。近年除仍專事寫作,更致力於歌仔戲及兒童劇的編導,此外亦陸續擔任過東華大學、成功大學、中央大學、政治大學及臺東師範學院等大專院校駐校作家。 曾獲吳三連文學獎、國家文藝獎、時報文學獎推薦獎、東元獎及噶瑪蘭獎 等

vui
Download Presentation

黃春明 - 蘋果的滋味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黃春明-蘋果的滋味 指導老師 : 陳瑜霞 組員 : 國企三乙 戴宜萍 企電一甲 蔡孟庭 企電一甲 孫巧兒

  2. 作者簡介 • 黃春明,一九三五年出生於宜蘭羅東,筆名春鈴、黃春鳴、春二蟲、黃回等。屏東師專畢業,曾任小學教師、記者、廣告企劃、導演等職。近年除仍專事寫作,更致力於歌仔戲及兒童劇的編導,此外亦陸續擔任過東華大學、成功大學、中央大學、政治大學及臺東師範學院等大專院校駐校作家。曾獲吳三連文學獎、國家文藝獎、時報文學獎推薦獎、東元獎及噶瑪蘭獎等 ,今年則甫獲得行政院文化獎肯定。現為蘭陽戲劇團藝術總監、《九彎十八拐》雜誌發行人、黃大魚兒童劇團團長。

  3. 作者簡介 • 一九九八年,黃春明獲得第二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得獎理由是:「黃春明的小說從鄉土經驗出發,深入生活現場 ,關懷卑微人物,對人性尊嚴及倫理親情都有深刻描寫。其作品反映台灣從農業社會發展到工業社會的變遷軌跡,語言活潑,人物生動,故事引人入勝,風格獨特,深具創意。」黃春明在文學文化上的成就有目共睹,至今仍不斷為文學、藝術奔走,是台灣重要的文化國寶。

  4. 作者簡介 • 黃春明以小說創作進入文壇,雖被譽為鄉土作家,但在不同的時期展現出不同的寫作風格。作品關懷的對象包括鄉土小人物、城市邊緣人,九○年代則特別關注老人族群。除了小說的創作之外,更跨足散文、新詩、劇本及兒童文學(繪本、童詩、小說)等不同文類的寫作;此外,精采的作品也改編成電影,如《兒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等,風靡一時。

  5. 故事內容 • 小說中敘述,一個七口之家的窮苦家庭,丈夫阿發是建築工人,為了爭取更好的工作機會,舉家搬到北部,卻在騎腳踏車上工途中,被一位美國上校駕車撞斷了腿,住進美軍醫院療養。前來探望傷勢的老婆、孩子及朋友,見到他所住的醫院,有如「白宮」般豪華氣派,不但不覺得難過,反而對他被撞之事,感到羨慕不已。後來,阿發拿出美國人送來的蘋果,讓老婆和孩子品嘗,全家分享著來自天堂的果實。

  6. 敘述技巧 作者以「迷魂陣」形容其雜亂,同時也意味著「鄉村」驟然往「都市」闖,無異於掉進了迷魂陣。 一開始「電話」一節中,我們可以看出,那種友善是基於美國擴展實力的政治沙文主義。當上校接聽大使館的指示時,我們知道他們並不看重一個中國人的傷死,因為「這件事情我二等秘書就可以決定」,美國因「不想雙腳都陷入泥淖裏」才善待這個與他們最合作、最友善,也是最安定的地方。

  7. 敘述技巧 洋人「整個頭超出這地方的所有房子,所以他看到的盡是鐵皮和塑膠布覆蓋的屋頂……」如此誇張洋人的身高,其實是在表示美國的高姿態。 本篇順筆也諷刺了國內的教育,在每天的公訓時間都讓江阿吉罰站,因為他一直繳不出代辦費。這位老師從來不曾想瞭解學生是因家境極端貧窮而繳不起費用。諸如此類的諷刺之筆相當多。 因為「一隻蘋果可以買四斤米」──又是基於貧窮,使他們堅持相信蘋果的滋味是甜美的。作者的真正批評已完全呈現了出來。

  8. 意義 〈蘋果的滋味〉就以喜劇口吻寫這個時代的悲劇,再嘲諷中刻劃出對民族意識矛盾的悲涼,以及對自我認知薄弱的痛切批判。對土地恆久豐沛的情感和關懷、對土地上人民源源不絕的愛情與歌詠,就是黃春明能鮮活呈現社會問題面貌的理由,也是他筆下人物能在經歷生活種種磨難後,仍不放棄在縫隙中找尋希望、再苦痛中開展甜美笑容的動人原因。黃春明小說中一直內蘊著提醒民族意識的重要和維護不屈情操的使命感。

  9. 讀後感想 • 蘋果,在早期是一種相當珍貴的水果,在以前只有再探病的時候,才會買的水果。阿發被洋上校撞斷雙腿進了醫院,使這個窮困的家庭,由於一場意外,卻因禍得福,得到了許多的賠償,連原本擔心的家人知道車禍的賠償足以讓他們全家豐衣足食時,來探望的家人和朋友不但不覺得難過,反而都羨慕不已,連雙腿被輾斷的病人,也非常高興,感恩不已。這種喜劇實在包含了不少小人物的辛酸。人類的虛偽、軟骨症,實際上是被貧窮所逼壓出來的。

  10. 結語 • 真正的蘋果滋味又是如何?阿發一家大小吃了之後,「總覺得沒有想像那麼甜美,酸酸澀澀,嚼起來泡泡的有點假假的感覺。」但是小說中的人物,仍然打心裡堅持相信,蘋果的滋味是甜美的。

  11. 參考網站 • http://s22.ntue.edu.tw/%E6%96%87%E5%8C%96%E5%8F%B0%E7%81%A3%E5%8D%93%E8%B6%8A%E8%AC%9B%E5%BA%A7/2010lecturer_1.html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42908359 • http://tw.myblog.yahoo.com/jw!FEnRTJSGERjWs6Vkj5afJh8-/article?mid=6142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8061408227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