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行動商務之便利付款機制

行動商務之便利付款機制. 研 究 生:王士偉 指導教授:陳炳彰. 摘 要. 本文將對現有的行動付款工具進行介紹,從中改良提出一種用於行動付款的機制,在功能上讓消費者可以更有彈性的使用購物的金額,並且在使用者帳號密碼的管理上,能夠更為便利。. 目  錄. 前言 文獻探討 付款機制架構 比較分析 結論. 文獻探討. 行動付款機制跟一般電子付款機制的不同點,在於以下幾點特性 : 透過無線通訊技術達到參與者間的傳送訊息 。 有付款需要時,透過行動裝置作為主要的付款工具 。 不會被時間、地點的限制,任何時候、位置皆可進行 。 可購買實體或虛擬世界的產品或是服務 。

Download Presentation

行動商務之便利付款機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行動商務之便利付款機制 研 究 生:王士偉 指導教授:陳炳彰

  2. 摘 要 • 本文將對現有的行動付款工具進行介紹,從中改良提出一種用於行動付款的機制,在功能上讓消費者可以更有彈性的使用購物的金額,並且在使用者帳號密碼的管理上,能夠更為便利。

  3. 目  錄 • 前言 • 文獻探討 • 付款機制架構 • 比較分析 • 結論

  4. 文獻探討 • 行動付款機制跟一般電子付款機制的不同點,在於以下幾點特性: • 透過無線通訊技術達到參與者間的傳送訊息。 • 有付款需要時,透過行動裝置作為主要的付款工具。 • 不會被時間、地點的限制,任何時候、位置皆可進行。 • 可購買實體或虛擬世界的產品或是服務。 • 具備個人化及行動化的特性。

  5. 行動付款工具 • 就目前常見的幾種行動付款工具將做下列幾點特性的分析,用來了解每種付款工具的特性: • 電子現金預付型:得先預付金額或事先購買點數,交易的額度不可以超過帳戶中的預付額,比較適合使用在小額付款,像是捷運的悠遊卡這類型的。 • 即時扣款型:這個型態通常是指銀行帳戶的轉帳方式,交易金額可以用於大額付款,因為只要不超過銀行帳戶內的存款,就能使用。

  6. 期約信用型:主要是信用卡、支票一類的付款方式,消費者的帳戶會有各自的信用額度,累計的消費金額。期約信用型:主要是信用卡、支票一類的付款方式,消費者的帳戶會有各自的信用額度,累計的消費金額。 • 附屬交易保證型:此種交易方式,是在電子商務中,為了保護商家能收到貨款和消費者可以確實收到購買物,在交易的期間,先讓公正的第三方,保管付款者的消費金額,等到消費者和商家確認無誤之後,才進行金流的轉移。

  7. 本文所提出的機制 • 行動便利付款機制:

  8. 註冊及選購 • 首先付款者必須登入數位內容平台,用付款者與平台的加密金鑰K將訊息加密,並且將使用者的手機識別碼透過h()運算,接著將U_Log()傳送給數位內容平台D完成選購動作之後,數位內容平台會傳送一組付費用碼C給消費者,消費者可持這組付費用碼前往超商等處付費

  9. 傳送驗證碼 • 當使用者持付費用碼前往收費單位,收費單位將付費用碼輸入,送往數位內容平台作確認,數位內容平台收到KMD()將之解開確認無誤後,就傳送回給收費單位所需付費金額,讓收費單位可以向消費者收取應繳交費用。

  10. 付費及給予驗證碼 • 消費者到收費單位繳費拿取下載用驗證碼code,消費者到收費單,將行動裝置中的付費用碼給予收費單位,收費單位輸入付費用碼,確認收費金額,並取得下載用驗證碼,在收取費用後,把code交給消費者。

  11. 輸入下載用驗證碼 • 消費者取得下載用驗證碼code之後,先登入數位內容平台,接著選擇功能輸入驗證碼,當數位內容平台收到下載碼之後 ,必須先檢查是否為正確PIN碼的使用者,接著確認帳號密碼是否正確無誤,如果是正確的使用者,數位內容平台就會開始傳送使用者選購的數位內容,到指定的行動裝置內。

  12. 下載數位內容 • 數位內容確認使用者傳送過來的驗證碼正確後,就開始把加密過後的KUD()傳送給消費者,使用者收到後將之解密,確認為正確的數位內容平台傳送,而內容物為自己所選購的數位內容,即可完成下載動作。

  13. 比較分析

  14. 結論 • 本文提出的機制可以讓消費者在行動商務中,能有一種對付費帳號管理更為方便,繳款額度不會被限制太多。 • 就目前所存有的各種行動付款機制,多數都朝著安全性以及便利性來發展,未來對於使用者的能否有更多付款的方式選擇,讓使用者在使用上更安全更方便,不用太多複雜的操作步驟,或是太多繳費要處理的順序,都是能夠更進一步的研究與探討的部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