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508 Views
工具機工業 全球競爭力發展願景與策略. 報告人:陳鐵元 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七日. 簡 報 大 綱. 壹、現況說明 貳、環境因素 參、發展願景 肆、發展策略. 縣市名稱: 切削工具機家數 (%) 成型工具機家數 (%). 資料來源: 台灣機械製造廠商名錄 , 1998/1999 年版. 壹、現況說明 (1/9). 廠商概況. 切削工具機共 357 家 成型工具機共 99 家 從業人員約 10,000 人. 桃竹苗 29 家 (8.1%) 11 家 (11.1%).
E N D
工具機工業 全球競爭力發展願景與策略 報告人:陳鐵元 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七日
簡 報 大 綱 壹、現況說明 貳、環境因素 參、發展願景 肆、發展策略
縣市名稱:切削工具機家數(%) 成型工具機家數(%) 資料來源: 台灣機械製造廠商名錄 ,1998/1999年版 壹、現況說明(1/9) • 廠商概況 • 切削工具機共357家 • 成型工具機共 99家 • 從業人員約10,000人 桃竹苗 29家(8.1%)11家(11.1%) 台中縣市243家(68.1%)30家(30.3%) 台北縣市50家(14.0%)27家(27.3%) 彰化、南投10家(2.8%)7家(7.1%) 宜蘭、花東1家(0.3%)1家(1.0%) 雲嘉地區6家(1.7%)6家(6.0%) 台南縣市8家(2.2%)9家(9.1%) 高屏地區10家(2.8%)8家(8.1%) 3
資料來源:1、1998、1999年為機器公會(TAMI);2000年為Gardner Publications Inc.統計數據 2、( )*為2000年機器公會統計數據 壹、現況說明(2/9) • 全球工具機生產統計 (1/3) (百萬美元) • 2000年各國產值佔有率,日(23.8%)、德(20%)、美(10.9%)、義(10.6%)、大陸(5.7%)、瑞士(5.5%)。 • 我國居全球第七(八)大生產國,次於德美義瑞及大陸(韓) ,佔全球總產值5%。 8,771 7,332 4,007 3,902 1,577 (1,850)* 2,035 2,109 1,635
(百萬美元) 7,000 6,000 1998 1999 5,000 2000 4,000 3,000 1,200 (1,532)* 2,000 1,000 0 日本 德國 義大利 瑞士 美國 台灣 英國 法國 西班牙 比利時 韓國 其他 資料來源:1、1998、1999年為機器公會(TAMI);2000年為Gardner Publications Inc.統計數據 2、( )*為2000年機器公會統計數據 壹、現況說明(3/9) • 全球工具機出口統計(2/3) • 2000年各國出口值佔有率,日(31.3%)、德(18%)、義(8.2%)、瑞士(8.1%)美(5.8%)。 • 我國居全球第六大出口國,次於日德義瑞及美國,佔全球總出口值5.5%。
壹、現況說明(4/9) • 全球工具機進口統計(3/3) (百萬美元) • 2000年各國進口值佔有率,美(21.8%)、德(11%)、大陸(9.1%)、義(6.3%)、法(5.9%)。 • 我國居全球第六(七)大進口國,次於美德大陸義及法國(韓) ,佔全球總進口值4.9% 。 981 (1,553)* 資料來源:1、1998、1999年為機器公會(TAMI);2000年為Gardner Publications Inc.統計數據 2、( )*為2000年機器公會統計數據
壹、現況說明(5/9) • 我國工具機市場規模分析 (百萬美元) Source :機器公會(TAMI) 生產值 出口值 需求值 進口值 年 註:匯率 US$=26.3 NT$(1993) US$=28.7 NT$(1997) US$=26.4 NT$(1994) US$=33.42NT$(1998) US$=26.53NT$(1995) US$=32.19NT$(1999) US$=27.40NT$(1996) US$=32.00NT$(2000)
100% NC化 傳統機型 55% NC化 45% 2000年 16%NC化 2000年 48%NC化 2000年 19%NC化 2000年 8%NC化 壹、現況說明(6/9) • 我國主要工具機生產機種 (百萬美元) • 2000年NC工具機之生產值估算約佔工具機總產值之45%,產值8.44億美元,較之上年同期增長26%。 Source :機器公會(TAMI) 非NC 非NC 非NC 非NC 綜合加工機 車床 銑床 鑽床 磨床 放電加工機 沖剪機械 其他成型機 其他切削機
(百萬美元) Source :機器公會(TAMI) 33.7% 29.7% 17.9% 4.8% 3.9% 3.0% 壹、現況說明(7/9) • 我國工具機主要出口地區統計(1/2)
15% NC 非NC 壹、現況說明(8/9) • 我國工具機出口產品(2/2) (百萬美元) Source :機器公會(TAMI) 23.6% 19% 10% 8% 6.4% 4.8% 4.6% 4.2% 4.3% 綜合加工機 車床 銑床 鑽床 鋸床 磨床 放電加工機 沖剪機械 其他成型工具機 其他切削工具機
壹、現況說明(9/9) • 我國進口工具機統計 (百萬美元) Source :機器公會(TAMI) 25% 22.2% 14.7% 11.1% 7% 5.8% 6% 5.6% 1% 1.5% 綜合加工機 銑床 雷射加工機 磨床 沖剪機械 NC車床 齒輪加工機 鑽床 放電加工機 其他
貳、環境因素 • 產品創新能力不足 • 具競爭力機種少 • 市場過於集中 • 主要關鍵零組件仰賴進口 • 研發能力及資金不足 • 專業人才不足 • 完善的中心衛星體系 • 中小企業經營彈性大 • 國際行銷能力強 優勢(Strength) 劣勢(Weakness) 機會(Opportunities) 威脅(Threats) • 國外廠商來台委託加工及合作機會增高 • 中國大陸市場需求大 • 加入WTO有利國際市場競爭 • 3C產業蓬勃發展,設備需求殷切 • 大陸推動國產化策略/產值大幅成長 • 美日歐開發中高品級投入競爭 • 新興國家之快速興起
參、發展願景(2/2) 一、 2006年發展願景 • 世界第四大工具機出口國 • 中高品級工具機產值比率提高至50 %
二、技術發展方向 • 高品級機械性能 • 高速加工 • 高加工精度 提升競爭力 • 勞動生產提升 • 自動化系統 • 工序時間短縮 • 複合加工 IT與MT技術融合
技術發展指標 ◎ 技術發展指標 ◎ ◎ ◎ • 我國切削工具機技術發展趨勢 加速度(g) 連續功率 ( KW ) 最大進給速度 (m/min) 最 高 轉 速 (rpm) 進給速度VS.加速度分佈圖 轉速VS.功率分佈圖 資料來源: 2000 IMTS 高速化、高精度化、複合化 ․複合曲面高速加工及為技術主流 ․多軸及複合化加工為市場主流 ․綠色環保技術實用化 ․IT技術導入 趨勢 資料來源:工研院機械所
我國成型工具機技術發展趨勢 • 高速精密沖床 • 精密沖鍛成形沖床 我國目前技術層次 我國技術發展指標(至2006) 我國 ◆目前技術層次 至2006年 SYVEC公司 ●目前技術層次 至2006年 變形率 60000 30mm×2000spm ▣ 衝程X每分鐘迴轉速(mm×spm) ▣YAMADA(至2006) 朝高速度方向發展 50000 1/60000 朝高噸數低變形率發展 10mm×4000spm ▣ 40000 30mm×1200spm 1/45000 ● 20mm×1500spm 30000 ● 1/30000 ◆ 20000 20mm×800spm 10mm×1300spm ◆ 1/15000 10000 高速化 高精度 高剛性 0 20 40 60 0 200 400 600 噸數 資料來源:金屬中心 噸數
三、發展目標 2006年產業發展目標 1.中高品級工具機年產值達新台幣300億元,平均年成長率20%以上。 2.產業所投入之研發費用占營業額3.5%以上。 3.重要關鍵零組件走向國際化 • 滾珠導螺桿,國內自給率提升至90%;平均年成長率10%,國際市場占有率10%以上。 • 線性滑軌,國內自給率提升至60%;平均年成長率10%,國際市場占有率10%以上。 • 馬達內藏式主軸國內自製率提升至60%以上;國際市場占有率3%。 • 線性馬達國內自給率提升至20%以上;國際市場占有率10%以上。 • CNC控制器、主軸馬達及伺服馬達與驅動器國內自給率提升至20%以上。
肆、發展策略(1/3) 國際間精密機械之主要供應者之一 • 改善產品結構 • 高品級工具機 • 新機種開發 • 3C加工設備 產業發展策略 • 提升技術層次 • 擴大企業規模 • 開發國內新市場
肆、發展策略(2/3) 策 略 • 人才策略 1.教育部選擇十所大學以專款方式補助大學開設精密工具機實務課程,或設立專研精密機械科系,聘請業界/研究機構專家授課。 • 學校養成教育目前所面臨之問題 • 學生缺乏實務經驗,進入產業須再教育 • 國科會支持教授研究計畫短,經驗較難累積 • 學生利用假期打工,對人才之培育甚為浪費 2.國科會支持長期性研究計畫,以協助教授/學生累積經驗。 3.教育部或大學提供優惠措施,鼓勵學生於暑假參加研究機構之研究計畫,培養實務經驗。 • 業者內外部人才目前所面臨之問題 4.國防部業者國防役員額由現階段每年28名,於2年內提高至每年100名。 • 業者為求永續發展,面臨人才流動問題 • 業者常面臨國際化人才不足之問題 5.經濟部委託外貿協會每年培訓50至100名跨國企業經營、國際行銷人才。
挑戰 策 略 肆、發展策略(3/3) 1.充裕研發經費補助 主導性新產品或業界科專提撥25%以上之經費,優先支持高品級工具機(含輕金屬或非金屬)、3C加工設備等系統整合與軟體技術,及關鍵零組件、電子商務及微機電技術,加速產業改變產品結構。 • 技術策略 • 國內企業規模小,投入研發所面臨之問題 • 資金缺乏致投入研發之資金不足,而近幾年政府在此領域之補助金額相對於電子產業為少,導致未來產業發展受到限制。 • 靠自行研發將無法快速產出具特色之產品。 • 無法正確掌握市場情報,而現階段政府所提供之資訊,尚無法滿足業者之需求。 2.加速推動業界研發聯盟及外商與國內業者設立研發中心之補助計畫,以擴大產業研發規模。 3.業者進駐開放實驗室/創業育成中心所須之租金,應列入業界科專及主導性計畫之補助項目,以鼓勵業者運用學校及研究機構之資源。 4.加速及擴大技術交易市場資訊網路及提供產業科技預測與國外發展趨勢。 • 環境策略 1.工業區土地租售優惠措施擴大至台中地區 • 工業區土地租售措施,地點無法符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