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493 Views
中央电视授予 “ 2003 年感动中国的人物 ”. 颁奖辞.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 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 fèi 甘,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 1928 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 《 灭亡 》, 引起强烈反响。.
E N D
中央电视授予“2003年感动中国的人物” 颁奖辞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fèi甘,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引起强烈反响。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fèi甘,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引起强烈反响。 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灭亡》(第一部长篇小说)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 中篇小说:《寒夜》、《憩园》、 《春天里的秋天》 散文集: 《随想录》(5集) 《新声集》、《赞歌集》
新华网上海10月17日电(记者赵兰英)2005年10 月17 日19时06分,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永远离开了我们。 101岁的人生旅程,1300万字的作品 一位世纪老人, 一位文学巨匠, 一位精神的拓荒者和领路人。 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
《随想录》——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 《 随想录》是巴金晚年创作的一部杂文集,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 《随想录》收录巴金先生文革结束创作的150篇文章,分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共五集,统称“随想录”。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
关于“文化大革命”: 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历时10年。“十年浩劫”。 其主要论点是: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革命队伍里,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 现象:红卫兵 大字报 批斗会 游街示众武斗。
三位被迫害致死的文人代表(从左往右): 吴晗、老舍、傅雷
故宫改名为“血泪宫” 大量书籍被撕毁
1、文革资料: 叶剑英元帅曾经沉痛地说过:“文化大革命死了2000万人,整了1亿人,浪费了8000亿人民币。” ──(转引自《往事──1966写真》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十年间国民收入损失约五千亿元”) 2、二战资料: 二战期间,军人、平民死亡人数超过5500万,参战国物资总损失达4万亿美元。在中国,被日军屠杀和作战牺牲的民众、军人2000余万,日本侵略给中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 ──(新华网2005年5月9) 犹太民族在二战大屠杀期间所损失的财富在2400亿至3300亿美元之间。这是以色列府首次发布这样的财产损失报告。 ──(中新网2500年4月22日电)
这场运动堪称“十年浩劫”,多少无辜的人惨遭杀害,多少千年古迹毁于一旦。那是一个非人的疯狂的年代,亲友疏远,人情殆尽。作家秦牧曾这样记述“文革”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人们咬着匕首,抬着尸体游行。”“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 一段路程中,我竟见到八具这样的尸体。”可见,这是一个多么动乱的年代,人的生命贱如草芥、一钱不值,人性被扭曲变形,就连无辜的对人忠诚亲近的小狗也难逃一劫。让我们一起走进《小狗包弟》,共同感受那段历史,感受作者巴金对往事的反思与追忆。
小狗包弟 巴金
文章整体感知 • ·引子:(1)艺术家和狗的故事 • ·开端:(2)小狗包弟的来历 • ·发展:(3-6)七年的亲密相处 • ·结局:(7-10)痛别包弟 • ·尾声:(11-13)作者感受
思路与感情: 内容 情感 艺术家和狗的故事 悲伤 与包弟的亲密相处 欢快 不知如何安排包弟 忧虑 刚送走包弟 轻松 送走包弟后的反省 沉重 真心的忏悔 歉意
*找出写“包弟”和人亲密接触的几件事?突出了它的什么特点?*找出写“包弟”和人亲密接触的几件事?突出了它的什么特点? • 见到陌生人口吠一阵就跑开了(正面) • 在客厅里给客人作揖(正面) • 拍摄包弟的镜头(侧面) • 日本女士过问包弟的情况(侧面) • 萧珊讨骨头给包弟吃(侧面) • 包弟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正面) • 特点是- 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先例,将来也不会有人仿效的艰巨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先例,将来也不会有人仿效的艰巨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 -卢梭《忏悔录》
1970年的12月7日上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第四位总理维利•勃兰特来到了位于华沙老城内的原犹太人聚居区。站在这片还残存着战争创伤的土地上,作为一个曾经屠杀了600万犹太人的国家的代表,面对着周围眼中饱含愤怒的大屠杀的幸存者们,这位德国总理无言以对。于是,他默默地屈身,面色凝重,低垂着头,双膝跪倒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这一惊人之举不仅令在场许多人感动落泪,也在20世纪世界外交史册中永恒定格。 勃兰特解释,他的下跪之举“不仅是对波兰人,实际上首先是对本国人民”,因为“太多的人需要排除孤独感,需要共同承担这个重责……承认我们的责任不仅有助于洗刷我们的良心,而且有助于大家生活在一起。犹太人、波兰人、德国人,我们应该生活在一起。”
这一勇敢的行为使勃兰特成为197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并在他杰出的政治生涯中画上了浓重的一笔。这一勇敢的行为使勃兰特成为197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并在他杰出的政治生涯中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自己。”“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自己。” -鲁迅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 忏悔可以使人摆脱魔鬼。(冯骥才) • 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海涅)
我从《忏悔录》的作者这里得到安慰,学到了说真话。——巴金我从《忏悔录》的作者这里得到安慰,学到了说真话。——巴金 要讲话就得讲老实话,讲自己的话,哪怕是讲讲自己的毛病也好。 ——巴金 我不靠驾驭文字的本领,因为我没有这样的本领,我靠的是感情。 ——巴金
当一个人开始追悔的时候,就是他人性复苏的时候,就是人性的真善美在召唤他的时候。相信人性真善美的光辉总会让人性的丑陋无处遁形,巴金老人的意愿一定不是要我们一味地去憎恨、去抱怨、去指责,而是要我们学会去爱、去同情、去帮助别人,去彰显人性的美丽与光环。当一个人开始追悔的时候,就是他人性复苏的时候,就是人性的真善美在召唤他的时候。相信人性真善美的光辉总会让人性的丑陋无处遁形,巴金老人的意愿一定不是要我们一味地去憎恨、去抱怨、去指责,而是要我们学会去爱、去同情、去帮助别人,去彰显人性的美丽与光环。
一、认识自我: 善于反省,让人肃然起敬 巴金先生之所以伟大,正是他认识到了只有勇于忏悔和反省,才是拯救我们民族的现代精神力量,他以“揪出自己示众”的无比勇气和无私品德,点燃理性的火种,从精神上唤醒我们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重建精神家园。
二、关注历史 德国总理勃兰特的下跪赎罪受世人称赞 善于反省的民族与国家,才会蠃得他人的尊重
三、关注社会 面对污染的环境,人类更应该反省
一个人惟有忏悔自己的罪过才能获得新生; 一个民族只有忏悔自己历史上的过失才会远离偏执、专制和野蛮,走向理性与文明; 人类惟有忏悔自己的行为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存互进。 惟有忏悔,我们的社会才会走向和谐,人类才会走向美好的大同。
①以小见大 ----从细小事物中发现和展示大众命运与社会变迁; ②关注社会 ----注重文章有现实意义; ③叙事自然、语言朴素,表达真情,不夸饰。 • 写作启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错误, 而在于如何去面对和处理错误。 让我们学会反思学会忏悔,向那 些被我们伤害过的人真诚地道一声歉 吧!青春也有丑陋,盛世不无凶险, 爱自己,爱世人,从现在做起。
巴金的这篇《小狗包弟》深刻的揭露了“文革”的罪恶,让我们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也表现了作家严于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请同学们在课后认真品读,仔细体会,学习巴金先生的正义感 和“以小见大”的行文技巧及自然朴实的语言特点。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