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 likes | 1.19k Views
传染病综合管理.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雷正龙 13801325911 68792632 leizl@moh.gov.cn 2011 年 4 月 · 北京. 2010 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概况. 2010 年全国报告病例数、死亡数前 10 位病种. 2010 年全国报告病例数、死亡数前 10 位病种. 83%. 2011 年第一季度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未发生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资料来源: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上升原因分析 -1. 86% 的病例数增加,归因于 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梅 毒、乙肝及丙肝
E N D
传染病综合管理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雷正龙 13801325911 68792632 leizl@moh.gov.cn 2011年4月·北京
2011年第一季度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未发生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资料来源: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上升原因分析-1 • 86%的病例数增加,归因于 • 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梅 毒、乙肝及丙肝 • 除肺结核、梅毒、乙肝及丙肝外,其他法定传染病 • 累计病例数较去年同期下降0.3% • 死亡数增加:93%归因于艾滋病
上升原因分析-2 • 病例数较多,且较去年同期增长幅度较大的病种 • 猩红热 ( 6917 例、 214 %) •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 4090 例、 104 %) • 风疹 ( 8289 例、 78 %) • 流行性腮腺炎 ( 74071 例、 77 %) • 出血热 ( 2184 例、 73 %) • 布病 ( 7533 例、 46 %)
近期重点关注传染病 • 肠道传染病 • 霍乱 • 手足口病 呼吸道传染病 • 甲型H1N1流感 • 猩红热 • 病毒出血热类疾病 • 流行性出血热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 • 登革热 • 基孔肯雅热
霍乱呈现低发态势 2009年:85例,带菌者47例 2010年:157例,带菌者43例无死亡病例 2011:目前无病例报告 地区分布 病例分布于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病例数列前5位的省份依次为安徽(85例),江苏(33例),浙江(12例)、广东(6例)、湖南(6例),五省份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90.44%。
海地霍乱 2010年10月21日至 12月19日,海地报告霍乱病例231070例,住院病例117312例,死亡4550人总体病死率从疫情暴发早期的9%降至2%。实验室确认菌株为产毒素的O1小川型。
跨境传播 多米尼亚共和国病例和美国确诊病例被证实为O1小川型霍乱,与海地暴发株pulsed-field凝胶电泳相符,跨境传播。
霍乱监测现状 • 国家级监测点分布:共34个监测点
全国霍乱监测现状 • 监测内容: • 霍乱病例报告和腹泻病例监测 • 水系监测 • (1)海水监测:海南、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和天津 (2)江河水监测: 广西、辽宁、四川、重庆内陆江河 (3)其他水体监测: 霍乱多发地区容易受到污染、 或污染后容易造成人群感染的水体区域。 • 水产品监测 • 实验室检测:菌株分离分析、耐药监测
霍乱防治策略调整 • 采取地区分类指导和管理 • 建议各地制定不同主动检索策略 多发地区:腹泻病例搜索、检测、报告 低发地区:疑似病例报告、检测 无疫情:疑似病例报告、检测 • 防控措施:疫点的处理
2011年调整霍乱监测方案 • 采取疑似病例搜索报告+暴发监测为主的策略 • 霍乱暴发疫情一旦发生,应进行应急监测 • 加强暴发疫情的疫源追踪、切实做好疫点处理工作。 • 撤销原设环境、食品监测点,仅在重点地区小范围做专题调查
手足口病 • 全国累计报告病例82228例,较去年同期(148328例)下降45% • 重症1010例,较去年同期(1618例)下降38% • 死亡19人,较去年同期(69例)下降72%
2008~2011年第13周全国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周分布2008~2011年第13周全国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周分布
发病数 2010年、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数比较 发病率(/10万) 2010年、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率比较
重症病例 5省份报告重症病例数占全国报告76 %
病例数 2011年各省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分布
实验室检测结果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风险信号 • 广西、广东、云南病例报告数位于前列 • 重症病例比例最高为河南(6%)、山东(5%) • 山东实验室诊断病例中EV71构成较高(93%) • 云南死亡数居全国首位 • 四川死亡/重患比最高(11%) • 气温转暖,病例报告范围有扩大可能 • 周边国家越南手足口病发病近期上升2倍。
工作重点 1.各地加强宣传教育等工作和传染源管理 2.各地加强聚集性病例监测及重症病例救治 3.做好托幼机构和学校的卫生管理 4.加强重症病例防治,降低重症发生率,减少病死率
全球流感活动情况 • 北半球 • 北美洲流感活动继续上升,仍以H3N2为主 • 欧洲流感活动水平仍高,但峰值已过,多以甲型H1N1和B型为主 • 亚洲多数国家流感活动已达峰值或已下降,多以甲型H1N1为主 • 北非和中东流感活动下降,甲型H1N1和B型共同流行 • 南半球 • 澳大利亚流感活动水平很低 • 热带地区 • 流感活动处于散发(美洲)或低水平(亚洲) • 北美和欧洲流行的病毒绝大部分与目前三价疫苗匹配
2010.5.11-2011.3.31全国甲型H1N1流感病例周分布 2011年第一季度 本季度 上期 与上期比 去年同期 与去年同期比 9281 181 50倍7516 23% 前5位的省份依次为广东(866例)、广西(851例)、上海(800例)、湖北(703例)和浙江(700例)
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报告情况,2007-2011 南方ILI% 北方ILI%
ILI 标本检测结果, 2009-2011 南方 北方
病原学监测结果 • 抗原性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H3N2流感病毒以及B型流感病毒与目前使用的疫苗组分毒株匹配较好,没有发生明显的抗原性变异; • 序列分析:全基因组序列结果分析未发现新的重 • 配病毒; • 耐药性分析: • 甲型H1N1:均对烷胺类药物耐药,均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仅一株耐药) • H3N2:均对烷胺类药物耐药,均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 • B型:均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
我国现有的流感相关监测系统 • 门急诊ILI哨点监测 • 556医院,411网络实验室 • 监测流感活动强度、病原学变化,推荐疫苗株 • ILI/ARI暴发监测 • 事件报告、病原检测、监测活动强度 • 国家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系统 • 季节性流感为丙类,甲流为乙类; • 多缺乏实验室诊断 • 不明原因肺炎监测 • SARI:哨点和人群监测
现有监测存在的问题 死亡监测 • 缺乏流感重症病例的监测体系:流感住院、流感相关死亡 • 缺乏基于人群的病例监测:门诊、住院 • 流感实验室检测:仅为监测用途,临床诊疗指导少 住院病例监测 门急诊ILI监测 就医行为调查/社区调查 人群血清学调查
季节性流感的影响 • 美国(annual estimates) • 2000-4000万人次就诊 • 33万人住院; 4万人死亡 • 因流感而造成的花费:US$ 871亿/年 • 英国 (1996-2003, annual estimates) • 77.9 – 116万就诊 • 19,000 - 31,200 人住院 • 18,500 - 24,800 人死亡 • 全球 (annual estimates) • 25 – 50万人死亡; (extrapolation from industrialized world in 2002) 1Molinari et al. 2007; 2Pitman et al. 2007; 3WHO 2005
构建完善中国流感监测体系 • 继续完善门诊流感样病例(ILI)监测系统,提高监测质量(ILI报告,实验室检测) • 建立扩大哨点医院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病例监测系统,增加哨点医院数量,稳定提高监测质量 • 利用死因监测点,常规收集流感和肺炎相关死亡数据,建立基线
开展住院SARI病例监测 • 住院SARI监测是流感监测的一项核心内容,可作为门诊ILI监测的有效补充; • 公共卫生系统可集中有限资源,针对容易发生重症的流感高危人群开展监测 • 更全面地描述流感相关疾病谱、明确高危人群 • 大流行后,很多国家开展SARI监测,以更好地监控流感引起的较重疾病
基于人群肺炎监测的公共卫生意义 • 近年新发传染病:军团菌肺炎、汉坦病毒肺病综合症、SARS、H5N1 • 肺炎防治的需要 • 特定疾病负担的资料有限 • 缺乏充足的供公共卫生决策所需的信息 • 肺炎的临床治疗质量需要提高 • 肺炎的诊断能力有限 • 确认肺炎暴发的病因并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 • 缺乏充分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和临床资料的整合
猩红热报告数从2010年10月开始超过往年 2008年 发病数 2009年 2010年 月份
猩红热发病主要集中在学龄儿童 发病率(十万) 病例主要分布在0-20岁, 学龄儿童占绝大部分 男女比例1.6:1 年龄段
猩红热地区分布 • 从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疫情从东北部向西北和东南部蔓延 • 高发地区(发病率0.55/10万以上): • 黑龙江、内蒙古、宁夏、新疆、北京、天津、辽宁、吉林、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