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0

爱因斯坦的幽灵 --量子纠缠之谜

爱因斯坦的幽灵 --量子纠缠之谜. 郭光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 合作者. 高山. 悉尼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 在读博士生. 研究方向: 量子力学基础. 目 录. 二、失落的世界 三、迷雾重重 四、坍缩之路 五、超光速可能吗? 六、纠缠的妙用 七、结束语. 一、幽灵出世. 一、幽灵出世. 经典关联:伯特先生的袜子. 一、幽灵出世. 弹子球游戏:. 加上微型机 令其关联. Y. Y. Y. Y. 电磁屏中断经典纠缠 (空间缝隙). 一、幽灵出世. 一、幽灵出世.

wend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爱因斯坦的幽灵 --量子纠缠之谜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爱因斯坦的幽灵 --量子纠缠之谜 郭光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

  2. 合作者 高山 悉尼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 在读博士生 研究方向: 量子力学基础

  3. 目 录 二、失落的世界 三、迷雾重重 四、坍缩之路 五、超光速可能吗? 六、纠缠的妙用 七、结束语 一、幽灵出世

  4. 一、幽灵出世 • 经典关联:伯特先生的袜子

  5. 一、幽灵出世 • 弹子球游戏:

  6. 加上微型机 令其关联 Y Y Y Y 电磁屏中断经典纠缠 (空间缝隙) 一、幽灵出世

  7. 一、幽灵出世 无屏蔽的相互作用:例如引力波发-收器。 引力波传递速度为光速,导致再波未到之前,两个小球仍相互独立,即时间缝隙。 现实世界的经典纠缠受限于“空间缝隙”和“时间缝隙”

  8. 一、幽灵出世 宇宙不仅比我们想象的奇怪,而且比我们能够想象的还奇怪! --爱尔顿 1935年5月,爱因斯坦(E)、波多尔斯基(P)和罗森(R)在“物理评论”上发表著名的EPR论文,打开了通向神秘的量子纠缠世界的大门:超越时空的无缝纠缠!

  9. 一、幽灵出世 EPR论文: 两个电子经过一定的相互作用后分开,它们的速度之间和位置之间存在下述关联:两个电子的速度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它们之间的距离随时间按一定规律增加。

  10. (相互作用后1秒钟) 两个电子之间的距离在任何情况下是确定的 ( =2M),但每个电子的位置确是随机、不确 定的。即便同时测量两个电子的位置也是如此。 -1.59m =2m +0.41m =2m -0.17m +1.83m 一、幽灵出世

  11. V1=-1.12m/s V1=+1.12m/s 0 V1=-0.91m/s V1=+0.91m/s 一、幽灵出世 两个电子的速度测量值总是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但其数值则是随机的,两个电子存在着: 随机相关性

  12. 一、幽灵出世 电子速度测量值的相关性似乎与电子位置测量值的相关性矛盾:如:一秒后测量一次电子的速度,结果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两个电子离开初始位置的距离竟然各不相同。根源来自: 电子之间存在某种 超越时空的紧密纠缠!

  13. B A A B 总自旋为零 一、幽灵出世 EPR效应 玻姆表述:A、B为自旋1/2的粒子,初始总自旋为零。

  14. 一、幽灵出世 每个粒子的任意方向上测量自旋、要么向上(+1),要么向下(-1),随机的,但测量后只有一个值,若A被初测量得+1,则B的值必定为-1,即便A、B同时测量也总是总自旋为零。

  15. 一、幽灵出世 两电子即便在空间上分开,仍然不是独立的,而是彼此关联的,这种非局域特性称为EPR效应。 这种随机相关性,① 与粒子之间的距离无关;② 可以同时测量,也可延迟测量,即超光速的;③与空间环境无关,电磁屏蔽、引力屏蔽等都无法阻挡它们的关联。

  16. 一、幽灵出世 微观粒子之间的存在某种超越时空的量子纠缠,而基于这种纠缠,对某个粒子的作用将会瞬时地影响另个粒子。 爱因斯坦称为: 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17. 一、幽灵出世 爱因斯坦:并认为这种现象是绝不会出现的,问题源于“量子力学是不完备的”。 波尔:量子世界是非局域的,这个超距离作用必定存在,量子力学是完备的。

  18. 贝 尔

  19. 一、幽灵出世 贝尔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理论物理专家,专职于加速器设计和粒子物理研究,关于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只是他的业余爱好。自称是爱因斯坦的追随者。 贝尔推导出有关EPR实验的一个不等式,违背这个不等式“隐参数理论”就不成立。

  20. 一、幽灵出世 贝尔定理:任何与量子力学具有相同预测的理论将不可避免地具有非局域特性。 两个相互纠缠的微观粒子存在这种非局域关联,对其中之一施加作用,另一个粒子瞬时“感应”到这种影响,并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无论它们相距多远。

  21. 一、幽灵出世 大量实验证明了贝尔定理。 一位杰出的普林斯顿物理学家说过:“不被贝尔定理困扰的人,脑袋里一定有石头”。另位物理学家作了分类: 类型1:为EPR及贝尔定理所困扰的物理学家。 类型2:未被困扰的: A.有自己的解释,但要么是完全不着边,要么是错误。 B.拒绝作任何解释。

  22. 一、幽灵出世 量子纠缠的神秘性: (一)纠缠的主体是什么?究竟是谁在纠缠? (二)纠缠是如何形成的?纠缠的形式究竟是怎样的: (三)纠缠能被解开吗?怎样才能解开纠缠? (四)如何理解纠缠过程中存在的超距作用?它与相对论又如何结合呢?

  23. 二、失落的世界 ●超距作用的实验漏洞有待修补 (A)局域性漏洞:关于纠缠粒子的异定测量存在相关性。 例如:测量时刻的间隔超过以光速传播的信号在两地之间的传播时间。→两地测量结果的相关性不必是超距作用。 (B)探测漏洞:指探测量器的粒子检测效率不高,总有一定比例的粒子检测不到。

  24. 二、失落的世界 研究现状: 1998年.塞林格小组将两个纠缠光子分离了400米,即以光速传播信号需1.3微秒。而实验测量时间小于0.1微秒。消除了局域性漏洞,但存在探测漏洞。 2001年.Rowe等人的实验采用铂离子之间的量子纠缠,消除了探测漏洞。但两离子之间只有几微米,无法消除局域性漏洞。 目前尚未同时消除两个漏洞的实验报导。

  25. 二、失落的世界 ●从牛顿到爱因斯坦,人们坚信存在着独立于观察的、确定性的实在世界。量子理论出现后,由它所描述的微观粒子一般不具有确定的性质,只有对这种性质进行测量后才能得到一个确定的测量值。 测量之前,不存在确定的、真实的世界! 人类固有的天性会本能去反对这个虚无缥缈且摇摆不定的世界。

  26. 二、失落的世界 1950年代初,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的草坪上散步时,突然站住,问他的朋友派斯:“你是不是果真相信,月亮只有当我们注视它时才存在?” 在EPR论文中爱因斯坦试图证明量子理论不完备性。量子理论无权反对世界的实在性和确定性。于是引进隐参量来消除这种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大量精确的实验已证实:超距作用的存在。爱因斯坦的多次努力最终归于失败。

  27. 二、失落的世界 面对神秘的量子纠缠和“幽灵般的超距作用”,人们会感到脚下赖以支撑的经典土地突然间变得摇摆不定。无可奈何花落去!今天爱因斯坦心中的那个确定性经典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失乐园。在我们要寻找的新世界中,不确定性、纠缠和超距将成为主角。

  28. 三、迷雾重重 离开失乐园,我们已经无法回头:那么我们说纠缠电子的自旋在测量前是不确定的,这是什么意思呢? 几乎所有人,包括意见完全相左的爱因斯坦和玻尔,都认定确定性的世界是唯一可能的真实世界!由此只有说:不存在真实的微观世界,那只是一个虚幻的海市蜃楼。果真如此吗?

  29. 三、迷雾重重 首先查明纠缠者的真实身份。相互纠缠的电子究竟是什么?是具有波-粒两象性,令人捉摸不定的微观粒子。1927年9月在意大利科摩举行的纪念伏打逝世百年的国际物理学会会议上,玻尔公布了他的“互补性思想”:粒子图象和波动图象是对同一个量子实在的两种互补描述。当时大多数物理学家都赞同接受这个思想。

  30. 三、迷雾重重 你要问:微观粒子究竟是粒子还是一列波呢?波尔的回答是:“一个电子是一个粒子还是一列波?这个问题量子力学中是没有意义的”。 人们应当问:一个电子或其他客体是表现得象一个粒子呢,还是象一列波?这个问题是可以回答的。

  31. 三、迷雾重重 但只有你指定用来测量电子的仪器装置时才能回答。 更进一步,玻尔认为,没有量子世界,而只有一个抽象的物理学的描述;物理学的任务不是去发现自然究竟是怎样的,它只关心我们对自然能做何描述。”

  32. 三、迷雾重重 在玻尔看来,根本不存在纠缠者,更不用说纠缠。 1935年5月EPR论文发表后,玻尔几乎放下手中的所有工作,甚至最后“睡在EPR问题上”。

  33. 三、迷雾重重 同年10月,玻尔终于在《物理评论上》发表论文,但他的反驳并未击中EPR的要害。实际上,玻尔是坚决反对超距作用存在,他也从未提到过非局域性之类的东西。 他们的中心分歧点在于,爱因斯坦认为未测量时仍存在粒子的实在状态,玻尔坚持认为,一个物理量只有被测量之后才是实在。

  34. 实在通行证

  35. 三、迷雾重重 至于,非真实的微观世界如何能组合而产生实在的宏观世界呢?玻尔没有给予说明。

  36. 四、坍缩之路 离开爱因斯坦的经典失乐园和玻尔的互补性泥潭,让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量子纠缠世界。

  37. 四、坍缩之路 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其状态由波函数描述: 薛定谔的波函数 波恩 几率幅

  38. 四、坍缩之路 • 几率幅, • 不确定性, • 动力学演化: 似波的性质,连续演化,可逆性

  39. 四、坍缩之路 冯-诺伊曼的波包坍缩: 测量 提取信息 非连续,瞬时,不可逆的 以电子自旋为例,狄拉克符号

  40. 四、坍缩之路 测量仪器与电子测量过程: 薛定谔方程

  41. 四、坍缩之路 测量指获得确定性的结果, 上述纠缠态必将发生波包坍缩 冯-诺伊曼过程 “坍缩”解开了仪器与电子的纠缠,“谁”有资格作为测量者来坍缩?冯-诺伊曼认为“人的意志”

  42. 四、坍缩之路 薛定谔猫

  43. 四、坍缩之路 薛定谔猫佯谬涉及量子运动的宏观表现,佯谬来源于量子力学的规律无法解释宏观世界的存在。猫态如何坍缩为现实的确定性世界? EPR佯谬要论证:波函数描述本身的不完备性; 猫态佯谬要论证:波函数演化过程的不完备性。 两者同样要说明:量子力学是不完备的,不能统一描述微观和宏观世界。前者在实验上基于Bell不等式违背而不被否定,后者仍未完全解决!

  44. 四、坍缩之路 多世界理论 波函数不发生坍缩,能否获得确定性的世界?1957年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生艾弗雷特三世提出“多世界”解释。

  45. 被测系统 测量仪器 观察者 四、坍缩之路 薛定谔方程 分支1 分支2 分支3 复合系统 叠加态

  46. 四、坍缩之路 每个分支中有一个确定观察者,有一个确定读数的测量值。现实世界就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世界。 可怕的后果是每发生一次测量,宇宙就分裂一次。

  47. 四、坍缩之路 多世界论的严重问题,是违背波函数的波恩解释;每个分支世界测量几率都等于1。 1985年英国物理学家德义奇提出多世界差别表述: • 存在无限多个数目不变的世界,每次测量不同世界会出现差别。但这无限个分离世界如何精确同步呢?

  48. 四、坍缩之路 • 1988年美国哲学家阿尔伯特和洛包又提出一种更极端的变种——多精神理论:客观世界只有一个,但观察者的主观精神世界则有无限多个,观察者的一个大脑中有有限多个精神,每个精神态对应于获得确定测量结果的一个自我。这其实是一种隐变量理论,在量子力学处引进观察者的精神态。

  49. 四、坍缩之路 • 波包坍缩如何在标准量子力学框架内解释?有没有更深刻的物理原因? 引力可能是导致波函数坍缩的根本原因。引力普遍存在,而且随物体尺度的增加而增强,而量子叠加恰好对于宏观尺度物体失效。

  50. 四、坍缩之路 • 最早做此猜想的是美国费曼。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在书中写道“我想建议量子力学在大尺度上以及对大物体失效量可能的…。如果量子力学的失效与引力有关,我们或许可以期望这对于10-5克大小的质量会发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