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466 Views
第一节 光 合 作 用 的 产 物.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册). 授课人:青原区富田中学 肖春招. 小草不吃面包,它到底 “ 吃 ” 啥子呢?. 一、探究竟. 实验一: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的实验. [ 目的 ]. 1 、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2 、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 器材 ]. 盆栽天竺葵、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石棉网、镊子、清水、三脚架、铝箔(或黑纸片)。. 实验前思考. 1. 要检测叶片中是否有淀粉,方法通常是?. 加碘看是否变蓝.
E N D
第一节 光 合 作 用 的 产 物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册) 授课人:青原区富田中学 肖春招
一、探究竟 实验一: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的实验 [目的] 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2、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器材] 盆栽天竺葵、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石棉网、镊子、清水、三脚架、铝箔(或黑纸片)。
实验前思考 1.要检测叶片中是否有淀粉,方法通常是? 加碘看是否变蓝 2.那么不对叶片做任何处理,直接在叶片中加碘来检测行吗?为什么? 不行,叶片的绿色将掩盖实验中呈现的蓝色 3.实验设计需遵循对照原则,那么本实验的对照如何设置较为合理呢? 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
7 5 6 2 1 4 3 暗处理 遮光处理 光照 染色 脱色,隔水加热 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纸 漂洗
2.为什么对天竺葵先进行暗处理一昼夜? 讨 论 3.为什么让叶片的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呢? 4.为什么要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5.这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1.预期的实验现象是?若叶片遮光曝光部分都变蓝,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答:遮光部分-黄色;曝光部分-蓝色;叶内原有淀粉 答:为了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答:为了进行对照。 答:由于酒精的沸点比较低,如果对酒精直接加热,会使酒精沸腾而全部汽化,甚至着火。 答:实验结果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光合作用需要光。
实验二:光合作用放氧实验 小资料:氧气具有助燃作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快要熄灭的火柴棍,遇到金鱼藻在光下释放的气体,立刻猛烈燃烧起来。说明金鱼藻在光下能够产生什么气体? 氧气
想一想 淀粉、氧气 从上述两个实验可发现,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什么物质?那么这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呢?
二、光合作用的意义 产生的有机物 植物本身消耗、动物及人的食物来源 动植物和人呼吸及燃料燃烧的氧气来源 产生的氧气 动植物和人生命活 动的能量来源 太阳光的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三、光合作用的应用 思考:如果你是现代的一名拥有着果园和农田的农民,你会如何提高自己种植的作物的产量呢? (1)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地膜覆盖、塑料大棚 (2)增加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合理密植、立体种植等
光合作用的应用 果树间作套种 合理密植
地膜覆盖 大棚生产
四、小结 1.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 2.光合作用需要具备的条件是光 3.光合作用的意义 食物来源 能量来源 氧气来源 4.应用: 地膜覆盖、塑料大棚——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合理密植、立体种植——增加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
五 课堂探究 1. 本实验与教材实验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材料的选择、处理)? 2. 从这个实验中能得到哪些结论?
六、比一比,练一练 1.下列属于光合作用意义的是( ) ①为动物和人提供了食物来源 ②促进了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③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④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A、 ① ② ③ B、② ③ ④ C、① ③ ④ D、①②④ C 2.会养金鱼的人,常在缸内放一些水草,其目的是为了( ) A、增加美感 B、增加水中的氧气 C、提供鱼饵 D、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 B 3.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应该( ) A、农作物尽可能密集,以提高产量 B、种植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 C、高矮植物严格分开种植,以防遮光 D、农作物尽可能远距,以充分利用阳光 B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1.点燃的蜡烛或小白鼠分别绿色植物那里得到了什么? 2.绿色植物从点燃的蜡烛或小白鼠那里得到了什么? 1.把点燃的蜡烛、活着的小白鼠和活着的植物分别放进密闭的容器,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小白鼠、植物为什么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