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322 Views
章法結構. 以上課單元 《 史記 ‧ 項羽本紀 ‧ 垓下之困 》 為例. 當作家於蒐集資料、提煉思想、確立主題後,則需考慮謀篇布局、段落安排,以便將材料進行合理的架構組織,適當的剪裁安置,使其「章多而不亂,辭眾而不散」,表達連貫的文意與完整的思想。精巧的結構布局,能帶動情緒,引人入勝,為讀者創造想像空間,留下無窮回味,所以閱讀之際,若能體察編排苦心,掌握敘述條理,不但可以獲得心靈的享受,也能增進自己的邏輯思考能力,強化語文的表達效果。.
E N D
章法結構 以上課單元《史記‧項羽本紀‧垓下之困》為例
當作家於蒐集資料、提煉思想、確立主題後,則需考慮謀篇布局、段落安排,以便將材料進行合理的架構組織,適當的剪裁安置,使其「章多而不亂,辭眾而不散」,表達連貫的文意與完整的思想。精巧的結構布局,能帶動情緒,引人入勝,為讀者創造想像空間,留下無窮回味,所以閱讀之際,若能體察編排苦心,掌握敘述條理,不但可以獲得心靈的享受,也能增進自己的邏輯思考能力,強化語文的表達效果。當作家於蒐集資料、提煉思想、確立主題後,則需考慮謀篇布局、段落安排,以便將材料進行合理的架構組織,適當的剪裁安置,使其「章多而不亂,辭眾而不散」,表達連貫的文意與完整的思想。精巧的結構布局,能帶動情緒,引人入勝,為讀者創造想像空間,留下無窮回味,所以閱讀之際,若能體察編排苦心,掌握敘述條理,不但可以獲得心靈的享受,也能增進自己的邏輯思考能力,強化語文的表達效果。
就文章結構的組成部分而言,可分為開頭、結尾和正文三部份。其中,開頭是文章立言之始,一個好的開頭,不但有助於展開下文、表達文章主題和拓展作者思路,並能有效吸引讀者眼光,由此展開一段閱讀之旅。常見的文章開頭有以下幾種方式:就文章結構的組成部分而言,可分為開頭、結尾和正文三部份。其中,開頭是文章立言之始,一個好的開頭,不但有助於展開下文、表達文章主題和拓展作者思路,並能有效吸引讀者眼光,由此展開一段閱讀之旅。常見的文章開頭有以下幾種方式:
1 開門見山,亮出主題。 • 2指名論述的範圍或對象。 • 3 交代寫作背景、事由或動機。 • 4 宕開筆墨,從側面或反面曲折入題。 • 5 描繪場面或介紹人物。 • 6 抒發感情或發表見解。
結尾是文章收束的部份,其作用為總攬文意,綰結全文,因此,也是使整體結構完美化的重要句點。精心設計的結尾不但可使文章首尾圓合,義達氣暢;而且能餘韻嫋嫋,回味無窮。常見的文章結尾有以下幾種方式:結尾是文章收束的部份,其作用為總攬文意,綰結全文,因此,也是使整體結構完美化的重要句點。精心設計的結尾不但可使文章首尾圓合,義達氣暢;而且能餘韻嫋嫋,回味無窮。常見的文章結尾有以下幾種方式:
1 歸結或重申重要論點。 • 2 提出希望或表明心願。 • 3 點出作文動機,補敘前文未盡之處。 • 4 補發議論以點明心志。 • 5 低吟感慨以引人深省。
正文則是全文的主體,其內容可謂變化無窮,而寫作要點就在於適應文章體裁、題材等特點,以恰當的結構形式突出全文的主題與要旨。至於經營之道,則端賴作者之巧手慧心。以下擇取幾種結構形式加以介紹:正文則是全文的主體,其內容可謂變化無窮,而寫作要點就在於適應文章體裁、題材等特點,以恰當的結構形式突出全文的主題與要旨。至於經營之道,則端賴作者之巧手慧心。以下擇取幾種結構形式加以介紹:
段落與層次:文章中設置段落是為了形成清晰的結構層次,使讀者順隨作者的思路,更有效地掌握文章的內容與意涵。當作者把複雜的內容分成若干段落來寫,其間的承接、轉折、對比、烘托、強調、補充等關係就會明顯突出,層次分明,使讀者充分感知並領受箇中涵義;反之,通篇一段到底,全文冗雜無序,勢必造成閱讀上的困擾,從而失去文學欣賞的美感與喜悅。段落與層次:文章中設置段落是為了形成清晰的結構層次,使讀者順隨作者的思路,更有效地掌握文章的內容與意涵。當作者把複雜的內容分成若干段落來寫,其間的承接、轉折、對比、烘托、強調、補充等關係就會明顯突出,層次分明,使讀者充分感知並領受箇中涵義;反之,通篇一段到底,全文冗雜無序,勢必造成閱讀上的困擾,從而失去文學欣賞的美感與喜悅。
過渡和照應:文章中運用過渡和照應,是為了增強外部黏合力和內部凝聚力。過渡主要是體現段落與段落、層次與層次的銜接形式或手段。它可以承接、收束上文,開啟、議論下文。運用得法,可使文章層次更清晰、結構更嚴謹,段落之間,也不會因各自獨立,而造成不相連貫、鬆散繁雜的缺失。照應則是前後關照,互相含銜,使文意紛出卻始終不離主題的行文之法。凡屬佳作,必須不斷開展文意;但在開展拓境時,務求前後呼應,正反互襯,以收花葉相映、枝幹相連之功。過渡和照應:文章中運用過渡和照應,是為了增強外部黏合力和內部凝聚力。過渡主要是體現段落與段落、層次與層次的銜接形式或手段。它可以承接、收束上文,開啟、議論下文。運用得法,可使文章層次更清晰、結構更嚴謹,段落之間,也不會因各自獨立,而造成不相連貫、鬆散繁雜的缺失。照應則是前後關照,互相含銜,使文意紛出卻始終不離主題的行文之法。凡屬佳作,必須不斷開展文意;但在開展拓境時,務求前後呼應,正反互襯,以收花葉相映、枝幹相連之功。
脈絡和線索:文章中的線索與脈絡是表與裡的關係,也是體現總體結構之連貫性與統一性的一組要素。其中,表層的線索是作者敘事、抒情、析理、說明脈絡的延伸路線,也是讀者披文展閱的隱形嚮導。深層的脈絡則必須符合客觀事物的正常邏輯及其發展規律,雖是不可見的,但卻如串珠之線,將一切事理統整起來。脈絡和線索:文章中的線索與脈絡是表與裡的關係,也是體現總體結構之連貫性與統一性的一組要素。其中,表層的線索是作者敘事、抒情、析理、說明脈絡的延伸路線,也是讀者披文展閱的隱形嚮導。深層的脈絡則必須符合客觀事物的正常邏輯及其發展規律,雖是不可見的,但卻如串珠之線,將一切事理統整起來。
寫作文章若不立骨架,縱有滿堆材料,亦無法寫入題中。唯有確立架構,組織段落,方能循序漸進,讓人事物理都能獲得恰如其分的編排配置,寫出有條不紊又引人入勝、回味無窮的好文章。以上課單元《史記.項羽本紀.垓下之困》為例,分析其章法結構如下:寫作文章若不立骨架,縱有滿堆材料,亦無法寫入題中。唯有確立架構,組織段落,方能循序漸進,讓人事物理都能獲得恰如其分的編排配置,寫出有條不紊又引人入勝、回味無窮的好文章。以上課單元《史記.項羽本紀.垓下之困》為例,分析其章法結構如下:
文章開頭,描述項羽兵駐垓下之場景與心情。此時項羽面對兵少、食盡之窘況,又聞四面楚歌,誤以為楚人亦叛,不免大驚,於是夜飲帳中,以解胸中鬱悶。當下面對駿馬騅,美人虞,更覺英雄氣短,佳人難護,乃慷慨悲歌,自抒胸臆。美人聞之,亦和詩一首,項羽百感交集,不覺泫然泣下;左右諸將見此情景,亦皆俯首垂淚,莫能仰視。文章開頭,描述項羽兵駐垓下之場景與心情。此時項羽面對兵少、食盡之窘況,又聞四面楚歌,誤以為楚人亦叛,不免大驚,於是夜飲帳中,以解胸中鬱悶。當下面對駿馬騅,美人虞,更覺英雄氣短,佳人難護,乃慷慨悲歌,自抒胸臆。美人聞之,亦和詩一首,項羽百感交集,不覺泫然泣下;左右諸將見此情景,亦皆俯首垂淚,莫能仰視。
在首段的敘述中,讀者不但充分感受劉邦的老謀深算,善於鬥智;也了解項羽果真是個重情重義之人,因為武力從來不曾打敗他,但楚人之叛卻足以摧毀他的戰鬥意志。同時,文章開頭也點出項羽至此已然窮途末路,為項羽之死埋下伏笔;而一曲垓下悲歌,更添淒涼氛圍,也與兩軍爭戰的肅殺之氣形成强烈對比。在首段的敘述中,讀者不但充分感受劉邦的老謀深算,善於鬥智;也了解項羽果真是個重情重義之人,因為武力從來不曾打敗他,但楚人之叛卻足以摧毀他的戰鬥意志。同時,文章開頭也點出項羽至此已然窮途末路,為項羽之死埋下伏笔;而一曲垓下悲歌,更添淒涼氛圍,也與兩軍爭戰的肅殺之氣形成强烈對比。
第二段寫陰陵迷道。項羽不願困死垓下,決定突圍,隨從者八百餘騎,一路向南奔馳。平明時刻,漢軍才發覺,乃急命灌嬰率領五千騎兵追趕項羽。此時項羽已至陰陵,能跟上者僅存百餘人耳,然因迷路而誤信田父之言,眾人遂陷入沼澤中,遂為漢軍所追及。司馬遷描寫田父將他引向絕路,看似偶然,其實未必,其中隱然可知此乃項羽過去「所過無不殘滅」,導致喪失民心的結果。第二段寫陰陵迷道。項羽不願困死垓下,決定突圍,隨從者八百餘騎,一路向南奔馳。平明時刻,漢軍才發覺,乃急命灌嬰率領五千騎兵追趕項羽。此時項羽已至陰陵,能跟上者僅存百餘人耳,然因迷路而誤信田父之言,眾人遂陷入沼澤中,遂為漢軍所追及。司馬遷描寫田父將他引向絕路,看似偶然,其實未必,其中隱然可知此乃項羽過去「所過無不殘滅」,導致喪失民心的結果。
第三段寫東城快戰。項羽轉而奔至東城,隨從僅存二十八騎,項羽自度不得脫身,乃謂其餘騎曰:「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並允諾臨死之前將為二十八騎潰圍、斬將、刈旗,以展現自己的戰鬥實力,並藉此証明「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此時項羽善用兵法,將二十八騎分成四隊,向四面突圍,並約定在三處集合。第三段寫東城快戰。項羽轉而奔至東城,隨從僅存二十八騎,項羽自度不得脫身,乃謂其餘騎曰:「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並允諾臨死之前將為二十八騎潰圍、斬將、刈旗,以展現自己的戰鬥實力,並藉此証明「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此時項羽善用兵法,將二十八騎分成四隊,向四面突圍,並約定在三處集合。
第四段中,項羽果如之前對二十八騎所言,順利突圍,並斬殺一名漢將;同時瞋目叱喝之際,威嚴不減,令赤泉侯人馬俱驚,退避數里。又因早已和二十八騎約定分三處集合,藉此擾亂漢軍之視聽,令漢軍亦不得不將五千人馬分為三隊追擊,成功分散對方軍力,為自己爭取更好的戰鬥成果,再度斬殺數十百人,而己方僅折損兩名騎兵。第四段中,項羽果如之前對二十八騎所言,順利突圍,並斬殺一名漢將;同時瞋目叱喝之際,威嚴不減,令赤泉侯人馬俱驚,退避數里。又因早已和二十八騎約定分三處集合,藉此擾亂漢軍之視聽,令漢軍亦不得不將五千人馬分為三隊追擊,成功分散對方軍力,為自己爭取更好的戰鬥成果,再度斬殺數十百人,而己方僅折損兩名騎兵。
在二、三、四段,司馬遷藉隨從騎兵在跟隨項羽奔馳突圍之際,由八百餘人減為百餘人,再減至二十八人,讓讀者循此線索體會他雖面臨窮途末路,但奔馳能力絲毫未減。再由作戰之際妥切運用兵法,指揮若定,衝殺成功,兌現自己的承諾,逐層鋪寫項羽的戰鬥能力依舊了得,同時呼應了「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的說法;並由此過渡到第五段,項羽似因短暫的勝例滋味而興起了東渡烏江、卷土重來的念頭。在二、三、四段,司馬遷藉隨從騎兵在跟隨項羽奔馳突圍之際,由八百餘人減為百餘人,再減至二十八人,讓讀者循此線索體會他雖面臨窮途末路,但奔馳能力絲毫未減。再由作戰之際妥切運用兵法,指揮若定,衝殺成功,兌現自己的承諾,逐層鋪寫項羽的戰鬥能力依舊了得,同時呼應了「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的說法;並由此過渡到第五段,項羽似因短暫的勝例滋味而興起了東渡烏江、卷土重來的念頭。
第五段一開始先寫項羽欲東渡烏江,但在烏江亭長表達願意以僅有的一艘船幫他渡江,並鼓勵他回到江東,重整旗鼓,卷土重來的善意後,情況卻有了極大的轉變。項羽思及當年江東八千子弟兵隨他渡江抗秦,就是信任他的能力,並希望追隨他以建功立業,衣錦還鄉,光耀門庭。豈料自己竟辜負眾人所託,不但讓八千子弟兵無一人生還,還連累他們的家庭;縱使江東父母寬大為懷,重新接納並再度支持他,但自己又有何面目面對?緣此,愧咎之心油然生起,於是項羽決定坦然面對自己的罪責,並接受失敗的天意。第五段一開始先寫項羽欲東渡烏江,但在烏江亭長表達願意以僅有的一艘船幫他渡江,並鼓勵他回到江東,重整旗鼓,卷土重來的善意後,情況卻有了極大的轉變。項羽思及當年江東八千子弟兵隨他渡江抗秦,就是信任他的能力,並希望追隨他以建功立業,衣錦還鄉,光耀門庭。豈料自己竟辜負眾人所託,不但讓八千子弟兵無一人生還,還連累他們的家庭;縱使江東父母寬大為懷,重新接納並再度支持他,但自己又有何面目面對?緣此,愧咎之心油然生起,於是項羽決定坦然面對自己的罪責,並接受失敗的天意。
此時項羽將不忍心殺之的烏騅馬轉贈予烏江亭長,以回報其善意。並在見到故人呂馬童時,不計其既叛事實,慷慨地贈以自己之頭,令他得以藉此封侯受賞。項羽雖然霸王形象十分鮮明,但司馬遷透過他對烏騅、美人之不捨,對楚人、將士、江東子弟兵之重視,對亭長之回饋,對已叛故人之寬待,逐層鋪展其重情重義的另一種形象。諷刺的是,在項羽死後,漢軍在重賞的誘惑下,爭相搶奪他的身體,而他的頭並未如其所願地歸給呂馬童。相較之下,項羽的重情重義與漢軍的重利寡義,恰成強烈對比,而司馬遷藉此嘲諷世人之刻薄寡恩、重利輕易之情也更形突顯。此時項羽將不忍心殺之的烏騅馬轉贈予烏江亭長,以回報其善意。並在見到故人呂馬童時,不計其既叛事實,慷慨地贈以自己之頭,令他得以藉此封侯受賞。項羽雖然霸王形象十分鮮明,但司馬遷透過他對烏騅、美人之不捨,對楚人、將士、江東子弟兵之重視,對亭長之回饋,對已叛故人之寬待,逐層鋪展其重情重義的另一種形象。諷刺的是,在項羽死後,漢軍在重賞的誘惑下,爭相搶奪他的身體,而他的頭並未如其所願地歸給呂馬童。相較之下,項羽的重情重義與漢軍的重利寡義,恰成強烈對比,而司馬遷藉此嘲諷世人之刻薄寡恩、重利輕易之情也更形突顯。
最後三小段:先寫魯地最初不願投降,直至見到項羽人頭才願意投降,呼應項羽之真情對待。而劉邦最初欲引天下之受屠殺魯人,殘酷冷血之態,則與項羽之重情形成對比。再寫劉邦為項羽發喪,並泣之盡哀而後去,更突顯其虛矯本性,相較於項羽之率直作風,又是一種強烈的對照。而最後對項氏家族的寬容、對項伯賜予「射陽侯」的封號,尤可見其博取寬厚仁慈美名之手腕。最後三小段:先寫魯地最初不願投降,直至見到項羽人頭才願意投降,呼應項羽之真情對待。而劉邦最初欲引天下之受屠殺魯人,殘酷冷血之態,則與項羽之重情形成對比。再寫劉邦為項羽發喪,並泣之盡哀而後去,更突顯其虛矯本性,相較於項羽之率直作風,又是一種強烈的對照。而最後對項氏家族的寬容、對項伯賜予「射陽侯」的封號,尤可見其博取寬厚仁慈美名之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