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烯醇式结构引发聚乙烯表面紫外接枝的研究

烯醇式结构引发聚乙烯表面紫外接枝的研究. 金恩泉 指导教师:汪辉亮教授. 研究背景. 聚乙烯( polyethylene , PE )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通用塑料,具有耐低温性、耐化学性、电绝缘性能、耐辐射性、以及抗水性等优点。但同时,聚乙烯不可避免的有着 表面能很低、表面光滑、结晶度高等缺点 。所以对聚乙烯的表面改性变得极为重要。其中,通过紫外接枝的方法对聚乙烯进行的表面改性效果最好。

wern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烯醇式结构引发聚乙烯表面紫外接枝的研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烯醇式结构引发聚乙烯表面紫外接枝的研究 金恩泉 指导教师:汪辉亮教授

  2. 研究背景 聚乙烯(polyethylene,PE)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通用塑料,具有耐低温性、耐化学性、电绝缘性能、耐辐射性、以及抗水性等优点。但同时,聚乙烯不可避免的有着表面能很低、表面光滑、结晶度高等缺点。所以对聚乙烯的表面改性变得极为重要。其中,通过紫外接枝的方法对聚乙烯进行的表面改性效果最好。 我们一般使用芳香酮类作为光引发剂,如二苯甲酮(benzophenone,BP)及其衍生物。但芳香酮类引发剂一般不溶于水,所以无法在水体系中进行反应。这给工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 后来,出现了用溶于水的丙酮做引发剂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但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酮类的溶解性降低。即使仅多一个碳的丁酮,溶解性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丁酮是极不溶于水的。除非加入乙醇,不然很难发生反应。 CompanyLogo

  3. 紫外接枝原理图 CompanyLogo

  4. 丁酮作为光引发剂 的不足点 丁酮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性不好 提高丁酮的光引发效率(找到一个含有相同碳原子数的同时,比丁酮更容易被激发到三线态的物质) 选择对光引发剂的改进 CompanyLogo

  5. 光引发剂的选择 因酮式与烯醇式之间存在着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平衡。 而且烯醇式的溶解性比相应的酮式的溶解性要好,烯醇式比酮式更活泼,更容易发生反应。 所以,最终选择了烯醇式结构作为光引发剂进行紫外接枝实验。 CompanyLogo

  6. 强酸或者强碱都能使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平衡往生成烯醇式的方向移动。强酸或者强碱都能使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平衡往生成烯醇式的方向移动。 • 酸性条件下:在酸性溶液中, 首先是羰基发生质子化, 然后再脱掉质子。 CompanyLogo

  7. 强酸或者强碱都能使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平衡往生成烯醇式的方向移动。强酸或者强碱都能使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平衡往生成烯醇式的方向移动。 • 碱性条件下:碱是OH-离子,可以结合α-质子使羰基产生烯醇离子。 CompanyLogo

  8. 强氧化性强酸体系 紫外接枝 非强氧化性强酸体系 强碱性体系 体系的设计思路 CompanyLogo

  9. 设计的5种体系 1.1mol/lMAA+10%丁酮+80%水+10%乙醇 (ph=2.48) 2.1mol/lMAA+10%丁酮+80%水 (ph=2.29) 3. 1mol/lMAA+10%丁酮+80%水+HCl(ph=1.51,ph=0.51,HCl =4ml) 4.1mol/lMAA+10%丁酮+80%水+H2SO4 (ph=1.55,ph=0.51,H2SO4=4ml) 5.1mol/lMAA+10%丁酮+80%水+NaOH (ph=11.14, ph=12.98, ph=13.94) CompanyLogo

  10. 各体系的作用 在体系3,4,5中我们又把每个大体系分成了三个不同pH的小体系。体系2是用来做体系1,3,4,5的对照组的。体系3和4是酸性体系。但体系3是非强氧化性的强酸体系,而4是强氧化性酸的强酸体系。体系5是强碱性体系。体系3,4,5又可以和体系1做对照,看一下与成熟体系比起来光引发效果怎样。 CompanyLogo

  11. 试验样品的制备和溶液的配置 • 用硫化机(XQLB 型,25 吨,上海第一橡胶机械厂)在160±5℃下将聚乙烯粒料预热6min,然后在150kg/cm3压力下保压4min,取出后立即置于自来水中淬冷,制成薄片,然后裁切成2cm×3cm的长方形样品,用丙酮索氏抽提24h后至于烘箱中干燥至恒重。 • 依次配出上述体系1-5.其中配置体系3时,添加不同量的浓盐酸,配成pH分别为1.51,0.51以及浓盐酸加入量等于4ml的三个小体系。同理,配置体系4时,添加不同量的浓硫酸,配成pH分别为1.55,0.51以及浓硫酸加入量等于4ml的三个小体系。配置体系5时,加入不同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配成pH分别为11.14,12.98和13.94的三个小体系。 CompanyLogo

  12. 紫外辐照实验 液相接枝-在培养皿中加入三片已称重的聚乙烯样品,然后加入6ml溶液,使聚乙烯样品浸在溶液中,用聚乙烯薄膜将培养皿包起来,以防溶液挥发。然后将样品放在紫外灯下辐照一定时间。辐照后的样品先用蒸馏水洗涤0.5h,然后在索氏提取器中用丙酮回流24h。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均聚物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干燥完后称重。 CompanyLogo

  13. 紫外辐照设备 CompanyLogo

  14. 1 2 3 接枝量的表达 我们用接枝程度(extent of grafting,G)表示接枝量的大小。 G=(Wg-W0)/S (μg/cm3) S为聚合物的表面积,W g接枝后的样品的重量,W0接枝前的样品的重量 红外光谱(FTIR)及羰基系数 羰基指数的计算公式: CI=A1720/A2913 A1720表示羰基在1720cm-1处的最大吸收峰吸光度,A2913表示甲基在2913cm-1处的最大吸收峰吸光度。 接枝聚乙烯表面的接触角θ测量 接枝聚乙烯表面的接触角θ的测量用JYG-360a接触角测定仪进行。将一滴去离子水置于聚合物表面,然后用肉眼从目镜中读出接触角或用计算机处理得到接触角。 接枝聚合物的表征和测试 CompanyLogo

  15. 体系3不同pH下接枝量 CompanyLogo

  16. 体系4不同pH下接枝量 CompanyLogo

  17. 体系5不同pH下接枝量 接枝量基本上都等于零 CompanyLogo

  18. ` CompanyLogo

  19. 体系3不同pH下羰基系数 CompanyLogo

  20. 体系4不同pH下羰基系数 CompanyLogo

  21. 体系5不同pH下羰基系数 体系5中没有单体接枝上去,无羰基系数。 CompanyLogo

  22. 体系1,2,3,4羰基系数比较 CompanyLogo

  23. 体系3不同pH下接触角 CompanyLogo

  24. 体系4不同pH下接触角 CompanyLogo

  25. 对实验数据的解释(1) HCl=H+ + Cl- CompanyLogo

  26. 对实验数据的解释(2) • H2SO4=2H++SO42-=H++HSO4- • H2SO4作为亲电试剂进攻甲基丙烯酸: • H2SO4作为亲核试剂进攻甲基丙烯酸: 不如体系2的原因: CompanyLogo

  27. 对实验数据的解释(3) • 碱是OH-离子,可以结合丁酮中α-H离子,使羰基产生烯醇离子 CompanyLogo

  28. 后期验证性实验的设计 • 1.用NaOH将pH调成8,9,10。看一下接枝效果。预测会有部分单体接枝上去。不会是接枝量完全等于0。 • 2.用浓HBr调体系pH为1.51,0.51,4ml,看一下接枝效果。预期会和HCl一样有明显的增加。 • 3.用浓HNO3调体系pH为1.51,0.51,4ml,看一下接枝效果。预期会和浓H2SO4一样,接枝量会降低。 CompanyLogo

  29. 谢谢各位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