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433 Views
穿越时空看德国 (15-4). 散客月下 2010-1-23 发表于华声论坛. 背景音乐 德国装甲师战歌. 编者前言. 作者散客月下 编制的“穿越时空看德国”真谓不辞劳苦,化费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完成此材料确实是不简单。很是敬佩! 该材料运用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详尽的文字注释,使我们了解了德国的历史,是一份难得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 转换成 PPS 也化了不少时间哦 …… 。 希望朋友们都喜欢! YWJ 2011.09.09. 希特勒只是将俾斯麦雕塑向西移动了 500 米,现在这尊铜像还在。
E N D
穿越时空看德国(15-4) 散客月下 2010-1-23 发表于华声论坛 背景音乐 德国装甲师战歌
编者前言 作者散客月下 编制的“穿越时空看德国”真谓不辞劳苦,化费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完成此材料确实是不简单。很是敬佩! 该材料运用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详尽的文字注释,使我们了解了德国的历史,是一份难得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 转换成PPS也化了不少时间哦……。 希望朋友们都喜欢! YWJ 2011.09.09
希特勒只是将俾斯麦雕塑向西移动了500米,现在这尊铜像还在。希特勒只是将俾斯麦雕塑向西移动了500米,现在这尊铜像还在。 • 2009年,六月十七日大旁的俾斯麦雕塑。 可惜的是,俾斯麦辛辛苦苦缔造的德意志帝国是个短命王朝,威廉一世去世后,他的儿子弗里德里希三世仅坐了99天皇帝宝座便见鬼去了(史称“百日皇帝”,与俺家老袁有得一比)1888年,老威廉一世的孙子,威廉二世继位,少年天子不甘心被俾斯麦“挟天子以令诸侯”,处处刁难老宰相。1890年,75岁俾斯麦向威廉二世提出辞呈,正式下野。1898年83岁的奥托•冯•俾斯麦在故乡的庄园中死去。 俾斯麦的一生正是德国从封建专制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再走向资本主义列强的重要历史时期。俾斯麦退出了历史舞台后,他的政策思想仍深刻影响着以后的德国历史
【对应的历史】与俾斯麦同时代的是中国满清重臣曾国藩。【对应的历史】与俾斯麦同时代的是中国满清重臣曾国藩。 曾国藩故居的雕塑。 曾国藩是剿灭太平军的大功臣。他死后被誉为“曾文正公”毛泽东蒋介石都捧着他的遗书打仗。 此人生于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比俾斯麦年长4岁),身后留下《家书》与《日记》,成为后世治国治家的名典;他的日记写到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日(公元1872年3月12日),次日去世。 这一年——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清光绪帝载恬出生。
老明信片;柏林,1897年落成的威廉一世纪念碑。(二战后,东德政府拆除)老明信片;柏林,1897年落成的威廉一世纪念碑。(二战后,东德政府拆除) 2009年,柏林旧皇宫遗址,这个台阶就是左图的建筑物最后残迹。
这位帅哥是海因里希-爱惜得伯爵 (1942年),俾斯麦重孙,参加对苏战争时被俘,此后成为反战人士,在战俘中宣传反对希特勒政权。
七、帝国时期的城市建设德意志帝国成立到二战前,德国经济发展迅速,各地大规模开展城市建设,柏林晋升为欧洲最大的城市。七、帝国时期的城市建设德意志帝国成立到二战前,德国经济发展迅速,各地大规模开展城市建设,柏林晋升为欧洲最大的城市。 1884年6月9日。帝国大厦新建筑奠基。那天大雨倾盆,霍亨索伦王朝有三人出席:威廉一世、他的儿子(及此前所说的短命皇帝和孙子参加。 有个很坏的征兆——当威廉一世敲象征性的第一锤时……锤子脱离手柄,飞出五米远,砸到在场一位议员脚背上。
1945年,国会大厦废墟。 到了二战结束时,帝国大厦成为帝国毁灭的标志。1945年,国会大厦废墟。 到了二战结束时,帝国大厦成为帝国毁灭的标志。 1890年,落成后的国会(帝国)大厦。 中国人都知道,柏林有一幢“国会大厦”,其实不然。 中文“国会大厦”这一译名,是善良的中国人强加给德国人的,这幢建筑物的德文是Reichstagsgebäude,简称Reichstag;准确的官方名称是Plenarbereich Reichstagsgebaude,直译为“帝国议会大厦大会场”。 再有,1918年,德国取消帝制,但依然保留着,“帝国”的名号,所谓“魏玛共和国”并不曾做国号使用(这个话题稍后会细数)。 “第三帝国”已覆灭了64年,而这幢代表德国形象的最重要建筑,仍保留着 “帝国”的头衔
2009年,国会大厦 大厦内一些大厅以及穹形圆顶可供游人参观 每天8:00-24:00对外开放,是的,晚上也可入内,而且是免费参观,但要排队,排很长的队。 再有就是,请注意看好新闻算准时间。假如遇到议会开会,你看不到议会大厅。 还有。星期一至星期五从九点到十七点,周末及节假日从十点到十六点,每整点有讲解——英语或德语的,解说员有几个很漂亮。
断头堂的故事 1932年,柏林西区最繁华的区域中心;威廉皇帝纪念教堂(德语:Kaiser-Wilhelm-Gedächtniskirche) 德意志帝国的开国皇帝死了,继任者短命,皇权落到孙子威廉二世手中,小威廉特别崇拜爷爷,一上台便下令在柏林建造一座教堂,纪念他的爷爷,但皇室拿不出那么多银子,费用瘫倒各省。1895年9月1日,教堂落成,这是一座带由哥德式建筑与新罗马式建筑拼凑组合的大型建筑,成为当时刚刚建立的柏林城西的一个亮点。 威廉皇帝纪念教堂在建造过程中,得到了一个极端保守主义和反犹太主义的牧师阿道夫·施托克的影响,威廉二世同他之间的关系。 那时候,犹太人在德国经济舞台上举足轻重,皇帝重用反犹人士,自然引起政界的非议,其中最大的反对者便是铁屑宰相俾斯麦。 争论的结果——俾斯麦被逼辞职。
1945年7月。1940年,纳粹轰炸机对英国首都伦敦进行了长达四个月狂轰滥炸,1943年,英军轰炸机出现在柏林上空,威廉皇帝纪念教堂成为复仇者炸弹下的牺牲品。脑袋被炸弹掀掉,由此得名“断头堂” 威廉纪念教堂变成断头堂教堂那一年,刚过58岁生日。1945年7月。1940年,纳粹轰炸机对英国首都伦敦进行了长达四个月狂轰滥炸,1943年,英军轰炸机出现在柏林上空,威廉皇帝纪念教堂成为复仇者炸弹下的牺牲品。脑袋被炸弹掀掉,由此得名“断头堂” 威廉纪念教堂变成断头堂教堂那一年,刚过58岁生日。 战后,柏林人把“断头堂”的残体保存下来,再在旁边重建一座六角柱型新教堂,于是有了“新威廉皇帝纪念教堂”,这时候“纪念”一词不再是小威廉皇帝纪念老威廉皇帝,而成为德国人自食苦果的伤痛记忆。
西柏林,如何重建成为一个大难题。 有人说要保留废墟,以记住“强盗也会受伤”这个教训,有人说要推倒重来,建一座符合西德资本主义现代化建设标准的新教堂。最后折中了一下,废墟保留,“断头堂”依旧是“断头堂”,废墟旁另起一幢六角形怪物楼。 断头堂,1950年。 战后,断头堂划归
夜景(网路图片)六角形怪物的玻璃由法国玻璃艺术家加布里尔·洛伊尔(Gabriel Loire)完成,这么些玻璃的使用足够救活一家法国玻璃厂。没办法,谁让这地方是人家法国占领区的地盘呢? 法国设计师将彩色的玻璃切割成不规则的小块,重新组合成正方形,嵌入混凝土铸成的墙壁格子中。玻璃碎片将照射上来的光线折射出去,产生宝石切割般的效果。夜晚教堂被彩色光照亮,而白天折射后的阳光呈现蓝色透入教堂内室。双层的外墙结构起到隔音的效果。
1935年,柏林市政厅。 1935年,柏林市政厅。 2009年,柏林市政厅。
1945年,从帝国大厦屋顶看柏林施普雷河畔 2009年,从帝国大厦屋顶看柏林施普雷河畔
1880年,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学(1880年后,更名洪堡大学) 德意志帝国之所以能迅速崛起,与他对教育的重视有很大关系。 洪堡大学是德國柏林最古老的大学,1809年由普魯士教育改革者家洪堡兄弟创办,创办之初没房子,皇帝将自己的亲王宫捐献出来做校舍。1880年,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学(1880年后,更名洪堡大学) 德意志帝国之所以能迅速崛起,与他对教育的重视有很大关系。 洪堡大学是德國柏林最古老的大学,1809年由普魯士教育改革者家洪堡兄弟创办,创办之初没房子,皇帝将自己的亲王宫捐献出来做校舍。 2009年,洪堡大学。 这所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实在多得没法一一道来,我们熟悉的名单至少有马克思、恩格斯…… 还有——周恩来!!!
1900年,鸟瞰军械库。 洪堡大学培养出的不少战争人才,这与他的地理位置也许有一定关系——大学紧邻帝国的军火库。 2009年,从柏林电视塔鸟瞰军械库,现在已改为德国历史博物馆。
帝国时期,大批高档民宅在各地兴起,这是十九世纪法兰克福一处居民小区。 2009年,左图同一地点。 话说我这组照片大多现有老照片,然后按图索骥,依据老照片角度拍新图,这张例外。旧照片是前几天在网上偶然发现的。
現在時間06:57休息一下 谢谢欣赏2014年10月1日星期三 2012. PPS由W.J.YANG整理编制2011.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