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353 Views
當代臺灣與現代世界. 主講:林鳳女庒老師. 第一章 臺灣發展脈絡 第一節 早期的臺灣. 摘要 漢人來臺之前,臺灣已有人類活動的紀錄,由於沒有文字紀錄,稱為「史前時代」,這段歷史主要由考古文化及原住民文化所構成。考古文化是考古學家根據當時人類留下的遺跡,了解他們的活動與文化,根據學者的研究顯示,臺灣的史前文化與東南亞、中國文化有相當程度的淵源,可依時間先後分成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及金屬器時代三個時期。. 臺灣的原住民在日治以後被分類為平埔族與高山族兩個系統,語言學上均屬於「南島語族」,原是臺灣歷史的主體,惟自漢人大量入墾以後,生存空間不斷受到壓迫,成為臺灣最弱勢的族群。.
E N D
當代臺灣與現代世界 主講:林鳳女庒老師
第一章 臺灣發展脈絡第一節 早期的臺灣 摘要 • 漢人來臺之前,臺灣已有人類活動的紀錄,由於沒有文字紀錄,稱為「史前時代」,這段歷史主要由考古文化及原住民文化所構成。考古文化是考古學家根據當時人類留下的遺跡,了解他們的活動與文化,根據學者的研究顯示,臺灣的史前文化與東南亞、中國文化有相當程度的淵源,可依時間先後分成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及金屬器時代三個時期。
臺灣的原住民在日治以後被分類為平埔族與高山族兩個系統,語言學上均屬於「南島語族」,原是臺灣歷史的主體,惟自漢人大量入墾以後,生存空間不斷受到壓迫,成為臺灣最弱勢的族群。臺灣的原住民在日治以後被分類為平埔族與高山族兩個系統,語言學上均屬於「南島語族」,原是臺灣歷史的主體,惟自漢人大量入墾以後,生存空間不斷受到壓迫,成為臺灣最弱勢的族群。
從三國至宋朝約一千年的時間,中國記載討伐臺灣原住民的事蹟不少,惟這些紀錄是否屬實,學界爭論不休,認為附會居多。直到元世祖在澎湖設巡檢司,大陸與澎湖才有正式的連結。明中葉以後,漢人到臺灣本島日趨盛行,成為臺灣居民的主體。從三國至宋朝約一千年的時間,中國記載討伐臺灣原住民的事蹟不少,惟這些紀錄是否屬實,學界爭論不休,認為附會居多。直到元世祖在澎湖設巡檢司,大陸與澎湖才有正式的連結。明中葉以後,漢人到臺灣本島日趨盛行,成為臺灣居民的主體。
第二節 荷蘭西班牙的殖民統治(1624-1661,1626-1642) 摘要 • 荷蘭、西班牙為臺灣最早的外來統治者,其建立的殖民體制施政有兩大主軸:第一為實行榨取式的掠奪經濟,引起1652年郭懷一抗荷事件;第二為傳教,荷蘭人傳播基督新教,西班牙傳播天主教,獲得一些成效。整體而言,兩個殖民政權雖對臺灣的開發貢獻並不顯著,其中荷蘭人優於西班牙人,但卻無意中將臺灣拖離中國歷史軌道,提前三百年加入海洋文化體系。
第三節 鄭氏王朝的經營(1661-1683) 摘要 • 鄭氏王朝是一移民來臺的軍事統治政權,建立中國式的王朝政制,成為第一個開發臺灣的漢人政權,將中國的郡縣制度和儒家文化帶入臺灣,奠定漢人社會的基礎。在這二十三年的統治過程中,鄭成功雖被奉為民族英雄、開山王,鄭經沒沒無聞,然就開發臺灣的貢獻,鄭經毋寧較具歷史意義。鄭克塽因昏庸無能而導致朝政敗壞,遂走上衰亡之路。三人施政主軸在反清復明、驅逐荷蘭人、開發臺灣三項,其中又以反清復明為核心價值,後面二項為支援反清復明所為。
第四節 清領從防範到建設(1683-1895) 摘要 • 清朝是至目前為止,統治臺灣最久的政權。施政主軸在政治方面,前期為防臺治臺時期,清廷實行隔離政策,海禁、封山約一百九十年,呈現積極人民、消極政府的兩極現象,不利臺灣的開發。後期為臺灣新政時期,清廷推動洋務運動,在沈葆楨、丁日昌、劉銘傳等人的努力下,戮力從事軍事和物質建設,奠定臺灣近代化的初步基礎。另外在經濟方面,以1860年臺灣開港為分界點,之前,臺灣被清廷納入中國內需經濟的一環,國際貿易一落千丈,之後,臺灣的國際貿易重新抬頭。
第五節 日本的殖民統治(1895-1945) 摘要 • 1895年5月,日本根據馬關條約取得臺灣,展開長達半世紀的殖民統治。日本透過總督體制統治臺灣,總督擁有無上的權力,儼然是臺灣的「土皇帝」,她透過警察和保甲制度,進行嚴密的社會控制,引發臺灣民眾的不滿,進行一連串的武裝與非武裝政治社會抗日運動。日本在各項施政的統治方針,乃是採取非殺雞取卵式的長期壓榨政策,企圖將臺灣日本化。
第五節 日本的殖民統治(1895-1945) 摘要 • 1895年5月,日本根據馬關條約取得臺灣,展開長達半世紀的殖民統治。日本透過總督體制統治臺灣,總督擁有無上的權力,儼然是臺灣的「土皇帝」,她透過警察和保甲制度,進行嚴密的社會控制,引發臺灣民眾的不滿,進行一連串的武裝與非武裝政治社會抗日運動。日本在各項施政的統治方針,乃是採取非殺雞取卵式的長期壓榨政策,企圖將臺灣日本化。
第六節 戰後政治發展 摘要 • 1895年5月,日本根據馬關條約取得臺灣,展開長達半世紀的殖民統治。日本透過總督體制統治臺灣,總督擁有無上的權力,儼然是臺灣的「土皇帝」,她透過警察和保甲制度,進行嚴密的社會控制,引發臺灣民眾的不滿,進行一連串的武裝與非武裝政治社會抗日運動。日本在各項施政的統治方針,乃是採取非殺雞取卵式的長期壓榨政策,企圖將臺灣日本化。
五十幾年來,政府推動的施政主軸,政治無疑是最高的指導原則,而政治政策的制訂,轉折主要取決於蔣中正、蔣經國、李登輝三位政治強人的施政理念,再反映於政治運作上。兩蔣時代以中國化為前驅,堅持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依據此核心價值,導引出四個面向,政治方面,確立強人政治格局,同時為維繫中華民國政府的法統,修法讓中央民代不須定期改選;文化教育政策方面,推行中國民族精神教育和國語化運動;兩岸關係方面,蔣中正堅持武力反共大陸,蔣經國則高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五十幾年來,政府推動的施政主軸,政治無疑是最高的指導原則,而政治政策的制訂,轉折主要取決於蔣中正、蔣經國、李登輝三位政治強人的施政理念,再反映於政治運作上。兩蔣時代以中國化為前驅,堅持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依據此核心價值,導引出四個面向,政治方面,確立強人政治格局,同時為維繫中華民國政府的法統,修法讓中央民代不須定期改選;文化教育政策方面,推行中國民族精神教育和國語化運動;兩岸關係方面,蔣中正堅持武力反共大陸,蔣經國則高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外交方面,推動漢賊不兩立的外交政策。1980年代以後,因應兩岸關係和國內外局勢轉變的新情勢,檢討的聲浪愈來愈大,認為應做出切合實際需求的改變,決定這一關鍵變化的推手,是蔣經國、李登輝兩位總統。蔣經國晚年推動局部政治民主化和本土化,使臺灣政治發展進入民主化新頁,並以人道立場開放大陸探親。李登輝則建構臺灣主體性,宣稱中華民國實際統治的區域,只有臺澎金馬(中華民國在臺灣)。政治方面,全面深化民主化和本土化;文化教育政策,推動本土化教育;兩岸關係,一方面繼續推動兩岸和平關係,惟將兩岸定位為特殊國與國關係的兩國論;外交政策,強化務實外交。外交方面,推動漢賊不兩立的外交政策。1980年代以後,因應兩岸關係和國內外局勢轉變的新情勢,檢討的聲浪愈來愈大,認為應做出切合實際需求的改變,決定這一關鍵變化的推手,是蔣經國、李登輝兩位總統。蔣經國晚年推動局部政治民主化和本土化,使臺灣政治發展進入民主化新頁,並以人道立場開放大陸探親。李登輝則建構臺灣主體性,宣稱中華民國實際統治的區域,只有臺澎金馬(中華民國在臺灣)。政治方面,全面深化民主化和本土化;文化教育政策,推動本土化教育;兩岸關係,一方面繼續推動兩岸和平關係,惟將兩岸定位為特殊國與國關係的兩國論;外交政策,強化務實外交。
第二章 臺灣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 摘要 • 臺灣是一個以外來人口為主的移墾社會,社會變遷隨著政權的轉移,經貿、文化的發展,呈現多樣化的面貌。主要的變遷有四項:一為社會階層的流動,早期臺灣的社會階層,常以統治階層與被統治階層,二重的階級形態出現,上下階層流動並不活潑,直到1960年代以後,由於工商業日趨發達,教育普及,興起龐大的中產階級,社會階層的流動才活絡;二為人口變遷與都市化,臺灣的人口成長,初期以大陸移民為主,後來則是島內居民自然繁衍,男女的比例始終維持陽盛陰衰的情況;
三為人際互動與社會組織,和諧和衝突並存,和諧的力量為祭祀圈與宗族組織,衝突的力量則為分類械鬥與民變;四為移風易俗,臺灣本充滿瘴癘疾病,社會陋習甚多,透過日治時期的放足與斷髮活動,以及建立近代公共衛生與醫療制度,大幅提升臺灣民眾的生活品質。三為人際互動與社會組織,和諧和衝突並存,和諧的力量為祭祀圈與宗族組織,衝突的力量則為分類械鬥與民變;四為移風易俗,臺灣本充滿瘴癘疾病,社會陋習甚多,透過日治時期的放足與斷髮活動,以及建立近代公共衛生與醫療制度,大幅提升臺灣民眾的生活品質。
1920年代是世界解放運動浪潮翻騰激湧的年代,臺灣社會由於受到西潮輸入的啟發,島內社會政治經濟環境的變遷,引發社會運動的萌芽,包括弱小民族、勞農階級、婦女等弱勢族群,都已萌發自覺意識,嘗試衝撞出既有的處境,重建合理的定位與社會新秩序,代表民族意識和階級意識的臺灣人集體意識,便在此時首次出現。惟舊結構的限制未除,社會風氣仍相當保守,復因日本總督的壓制,使日治時期的社會運動,一時之間無法完全掙脫這些枷鎖,群眾基礎、組織規模、活動能力都呈現不足的現象。1920年代是世界解放運動浪潮翻騰激湧的年代,臺灣社會由於受到西潮輸入的啟發,島內社會政治經濟環境的變遷,引發社會運動的萌芽,包括弱小民族、勞農階級、婦女等弱勢族群,都已萌發自覺意識,嘗試衝撞出既有的處境,重建合理的定位與社會新秩序,代表民族意識和階級意識的臺灣人集體意識,便在此時首次出現。惟舊結構的限制未除,社會風氣仍相當保守,復因日本總督的壓制,使日治時期的社會運動,一時之間無法完全掙脫這些枷鎖,群眾基礎、組織規模、活動能力都呈現不足的現象。
政府遷臺後,實施長期的戒嚴統治,使社會運動毫無發展空間,社會力蟄伏民間呈現長期休眠的狀態。直到1987年解嚴以後,社會運動在政治民主化之後取得發展空間。婦女要掙脫傳統男尊女卑的制約,期望從男性的壓抑中解放出來。農民、工人則因政府採取重商輕農工的經濟政策,權益長期被漠視。環保人士則對於政府一味強調經濟發展,造成環境污染,為了臺灣的永續經營,要求政府必須正視臺灣過度發展,對環境破壞的後遺症。政府遷臺後,實施長期的戒嚴統治,使社會運動毫無發展空間,社會力蟄伏民間呈現長期休眠的狀態。直到1987年解嚴以後,社會運動在政治民主化之後取得發展空間。婦女要掙脫傳統男尊女卑的制約,期望從男性的壓抑中解放出來。農民、工人則因政府採取重商輕農工的經濟政策,權益長期被漠視。環保人士則對於政府一味強調經濟發展,造成環境污染,為了臺灣的永續經營,要求政府必須正視臺灣過度發展,對環境破壞的後遺症。
因此,他們嘗試提出訴求、透過組織與行動,要求政府與資本家,能針對民眾的生活需求和地位,做出適切合理的回應,這些此起彼落的活動,創造了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社會運動的高峰,當時社會雖因長期被壓抑的社會力解放出來而出現短暫的脫序現象,但等到民眾獲得其應有的地位和利益,亂象自然逐漸平息下來。因此,他們嘗試提出訴求、透過組織與行動,要求政府與資本家,能針對民眾的生活需求和地位,做出適切合理的回應,這些此起彼落的活動,創造了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社會運動的高峰,當時社會雖因長期被壓抑的社會力解放出來而出現短暫的脫序現象,但等到民眾獲得其應有的地位和利益,亂象自然逐漸平息下來。
第三章 臺灣文化教育發展 摘要 • 十七世紀以前,臺灣社會以原住民為主體,原住民各族有不同的語言,並未發明文字。荷、西時期,臺灣首次接受西方文化的洗禮,文教傳播依附在傳教工作內,教化臺灣人成為上帝的子民,此時文教制度雖尚未形成,但文教發展配合統治者所要塑造的「國民」之作法逐漸成形。鄭氏王朝時期,臺灣文教體制的輪廓才出現,推行科舉制度,奠定儒家文化在臺灣的初步基礎。清朝承襲鄭氏王朝的儒學教育,以科舉制度為中心,配合官方教育和私人興學,將儒學進一步加以深化與普及,使臺灣成為儒漢化社會,臺灣開港以後,西方文化對臺影響日趨明顯,教會和劉銘傳紛紛設立新式教育學校,引進現代西方新知,使得臺灣文教吸收管道趨於多元化,惜受教育還只是少數人的專利。
日治時期,臺灣文教發展與漢文化的臍帶關係,曾出現暫時鬆脫的現象,臺灣透過日本的教化,建立近代西式教育制度,從積極推動各級學校教育著手,將教育真正普及化,而日語便是扮演同化臺灣人的工具,這是臺灣統治者首次將其母語(日語)定為官方語言,現代多元化的文藝也在此時出現。臺灣光復後至1987年蔣經國解除戒嚴期間,政府為了培養臺灣人具備中國民族意識,文教政策以中國化為前驅,推動中國民族精神教育和國語化運動(北京話)。李登輝和民進黨執政後,為深化臺灣意識,強調以臺灣為主體的本土教育,臺灣教育朝民主化、本土化邁進。這段期間,義務教育的年限不斷向上延伸,高等教育持續擴充,文藝充分體現傳統、現代、鄉土、創新的多元色彩,豐富臺灣文化的內涵。日治時期,臺灣文教發展與漢文化的臍帶關係,曾出現暫時鬆脫的現象,臺灣透過日本的教化,建立近代西式教育制度,從積極推動各級學校教育著手,將教育真正普及化,而日語便是扮演同化臺灣人的工具,這是臺灣統治者首次將其母語(日語)定為官方語言,現代多元化的文藝也在此時出現。臺灣光復後至1987年蔣經國解除戒嚴期間,政府為了培養臺灣人具備中國民族意識,文教政策以中國化為前驅,推動中國民族精神教育和國語化運動(北京話)。李登輝和民進黨執政後,為深化臺灣意識,強調以臺灣為主體的本土教育,臺灣教育朝民主化、本土化邁進。這段期間,義務教育的年限不斷向上延伸,高等教育持續擴充,文藝充分體現傳統、現代、鄉土、創新的多元色彩,豐富臺灣文化的內涵。
第四章 臺灣經貿發展 摘要 • 經濟貿易的發展維繫臺灣的生存,亦是人民的生活命脈。十七世紀以前,臺灣原本是一個蠻荒的蕞爾小島,經濟活動薄弱,原住民從事狩獵、採集和低度農耕。十七世紀海洋時代來臨以後,漢人、日本人、西方人等各方勢力紛紛進入臺灣,使臺灣從孤島轉型成國際商業基地和農業開發區。左右臺灣經貿發展的推手,統治者的政策指導,無疑是最重要的關鍵力量;其次才是民間的經濟活動,在兩者的努力下,臺灣的經貿活動有長足的進展。
四百年來,貿易中繼站的臺灣,成為各方兵家必爭之地,頻繁政權交替的結果,演化成不同的經貿、市場和商品型態,也改變了人民的生活方式。十七世紀,荷蘭、西班牙殖民統治臺灣,臺灣的經貿首次與國際接軌,國際貿易萌芽。1683年,清廷將臺灣納入中國內需經濟的一環,鬆脫臺灣與國際貿易的臍帶關係,1860年臺灣開港,臺灣除維持與大陸互通有無的內需經濟連結外,再度與國際貿易接軌。日治時期,日本一方面將臺灣納入附屬於日本國內的經貿體系,一方面則推動近代化的基礎建設,大力扶植日資企業,攫取臺灣的資源,初期主要促成「工業化日本,農業化臺灣」, 直到二次大戰期間,才因作戰的需要,發展軍需工業。戰後政府經濟改革的基本方向是由統制逐漸走向自由化,其中民營企業扮演推動經濟成長的關鍵要角,不但創造鉅額的財富,也逐步改造臺灣的產業結構,使臺灣由農商經濟蛻變為現代化的工商經濟,出口市場也由日本擴張到美國、香港,以及世界各地,贏得臺灣「經濟奇蹟」的美譽。
第五章 臺灣對外關係 摘要 • 十七世紀以前,臺灣居民主體的原住民與外界接觸不多。反而大陸漢人與海盜,為了宣揚國威與經濟利益,斷斷續續登臺。十七世紀以後,涉外事件日趨頻繁與複雜,主要有四種類型:第一種為領土占有,以日本最具野心,代表性戰爭為牡丹社事件和甲午戰爭,日本成功將琉球、臺灣、澎湖據為領土。英、美、法等列強,也曾萌發企圖占領臺灣的想法,英艦在鴉片戰爭期間擾臺,法軍在清法越南戰爭期間犯臺,無非藉攻擊臺灣,迫使清廷停戰,並在後續議和條約中取得有利條件,前者清廷將臺灣政軍首長姚瑩和達洪革職處分,後者清法簽訂《天津條約》,滿清承認越南為法國的保護國,喪失對越南的宗主權,法國則解除對臺封鎖,先後從基隆、澎湖撤軍。外力衝擊使清廷警覺臺灣地位的重要性,對臺治理政策由消極轉趨積極,宣布將臺灣改設行省;
第二種為經濟利益的衝突,這是西方列強入侵臺灣的主要目標,遠從荷蘭、西班牙殖民臺灣,繼之與鄭氏王朝進行國際貿易,都是居於經濟掠奪的考量。清領時期以1868年荷恩墾荒大南澳事件和樟腦糾紛事件最著名,前者清法經過幾番外交折衝,平和收場,後者清廷同意開放樟腦自由貿易,英國應允撤換肇事官員而落幕;第三種為民眾紛爭,以牡丹社事件與羅發號事件為代表,美國在羅發號事件後,與恆春半島十八社頭目簽訂《船難救助條約》,否定清廷在「番地」的管轄權;第四種為戰略的考量,漢人、日本人、西方人進入臺灣,都著眼於臺灣在東亞關鍵的戰略地位。第二種為經濟利益的衝突,這是西方列強入侵臺灣的主要目標,遠從荷蘭、西班牙殖民臺灣,繼之與鄭氏王朝進行國際貿易,都是居於經濟掠奪的考量。清領時期以1868年荷恩墾荒大南澳事件和樟腦糾紛事件最著名,前者清法經過幾番外交折衝,平和收場,後者清廷同意開放樟腦自由貿易,英國應允撤換肇事官員而落幕;第三種為民眾紛爭,以牡丹社事件與羅發號事件為代表,美國在羅發號事件後,與恆春半島十八社頭目簽訂《船難救助條約》,否定清廷在「番地」的管轄權;第四種為戰略的考量,漢人、日本人、西方人進入臺灣,都著眼於臺灣在東亞關鍵的戰略地位。
1950年以後,隨著兩岸政府的對抗,以及錯綜複雜的國際情勢,臺灣的對外關係,由過去爭奪島內領土、經濟利益、民眾紛爭的涉外事件,轉化為兩岸政府爭奪誰才是代表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雙方在美國的主導下,進行長期的外交角力戰,中華民國在外交政策上,歷經一個中國期(1950-1971)——外交孤立期(1971-1984)——彈性與務實外交期(1984年以後),可說節節敗退,國際外交空間日漸縮小。兩岸關係方面,1949年以來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由極端的敵視對立至和平對峙,1980年起中共對臺採取和平統戰政策,臺灣則在1987年後,開放大陸探親、旅行和部分的經貿往來,1991年終止動員戡亂的內戰體制,國統會公布國統綱領,希望能循序漸進,和平統一中國。直到李登輝執政末期和陳水扁就任後,認為中共對臺敵意威脅極深,兩岸政治體制、社經發展等方面差距太大,無法強行合併為一國,臺灣應以一主權國家名義,處理兩岸關係。1950年以後,隨著兩岸政府的對抗,以及錯綜複雜的國際情勢,臺灣的對外關係,由過去爭奪島內領土、經濟利益、民眾紛爭的涉外事件,轉化為兩岸政府爭奪誰才是代表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雙方在美國的主導下,進行長期的外交角力戰,中華民國在外交政策上,歷經一個中國期(1950-1971)——外交孤立期(1971-1984)——彈性與務實外交期(1984年以後),可說節節敗退,國際外交空間日漸縮小。兩岸關係方面,1949年以來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由極端的敵視對立至和平對峙,1980年起中共對臺採取和平統戰政策,臺灣則在1987年後,開放大陸探親、旅行和部分的經貿往來,1991年終止動員戡亂的內戰體制,國統會公布國統綱領,希望能循序漸進,和平統一中國。直到李登輝執政末期和陳水扁就任後,認為中共對臺敵意威脅極深,兩岸政治體制、社經發展等方面差距太大,無法強行合併為一國,臺灣應以一主權國家名義,處理兩岸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