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475 Views
第三章 信道 ( 第一讲 ). 多一份耕耘, 多一份收获. 3.1 引言. 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 , 不可缺少的环节 通信系统中噪声的主要来源. 3.2 信道定义和分类. 定义: 以传输媒质为基础的信号通道。. 分类 : 广义信道、狭义信道. 1. 狭义信道 :. 仅指传输媒介。. 可分为. 有线信道. 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及光缆等。. 无线信道. 地波传播、短波电离层反射、超短波或微波视距中继、人造卫星中继以及各种散射信道等。. 2. 广义信道 : 信道除包括传输媒质外,还包括有关的变换装置。称这种 扩大范围的信道为广义信道。.
E N D
第三章 信道(第一讲) • 多一份耕耘, • 多一份收获
3.1引言 • 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 通信系统中噪声的主要来源
3.2 信道定义和分类 定义:以传输媒质为基础的信号通道。 分类:广义信道、狭义信道 1.狭义信道: 仅指传输媒介。 可分为 有线信道 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及光缆等。 无线信道 地波传播、短波电离层反射、超短波或微波视距中继、人造卫星中继以及各种散射信道等。
2.广义信道:信道除包括传输媒质外,还包括有关的变换装置。称这种扩大范围的信道为广义信道。2.广义信道:信道除包括传输媒质外,还包括有关的变换装置。称这种扩大范围的信道为广义信道。 包含狭义信道 分类:通常有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
编码信道:编码器输出端到译码器输入端。 调制信道:调制器输出端到解调器输入端。
3.3 信道数学模型 一.调制信道模型 调制信道主要特性: (1)为模拟信道,有一对(或多对)输入,输出端 (2)多为线性(可用叠加原理); (3) 有传输延迟和损耗(固定或时变) ; (4)没有信号输入时仍有输出-噪声。
时变 线性 网络 ei1(t) ei2(t) . . eim(t) eo1(t) eo2(t) . . eom(t)
输出与输入的关系: 加性干扰(独立) 输入已调信号 输出信号 加性干扰 乘性干扰 • 信道对信号的影响可归结为两点:一是乘性干扰k(t),二是加性干扰n(t)。
2. 编码信道模型 • k(t)随时间随机快速变化, 称为随机参量信道,简称随参信道 • k(t)基本不随时间变化,称为恒定参量信道,简称恒参信道; 特点:为数字信道,有二进制或多进制 编码信道模型用转移概率描述 分为有记忆信道和无记忆信道.
二进制无记忆编码信道模型 • 输出的总的错误概率为 P(0/1)= P(1/0)二进制对称信道
至此,我们对信道已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为了方便理解,把信道分类归纳如下:
3.4 恒参信道举例 绝大部分的有线信道可以认为是恒参信道 1.明线:互相绝缘的平行架空裸线。 特点:传输损耗低。易受天气,环境的影响.已逐渐淘汰 2. 对称电缆:在同一保护套内有许多对相互绝缘的双导线,每对的两跟线拧成扭绞状。(又称双绞线) 特点:传输特性稳定。 传输损耗大, 主要应用:用户电话接入线
3.同轴电缆由同轴的两个导体构成, 其间填充以介质。 特点:与外界间相互干扰小(外导体接地,起屏蔽作用),带宽大.但成本较高. 常用的有两种阻抗:75 Ω,如电视电缆 50Ω,实验仪器用的信号电缆
4.光纤(OpticalFiber) • 以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光波为载波的信道。 • 优点:传输损耗小(可长距离无中继传输),频带宽(容量大)重量轻,线径细,耐腐蚀,不受电磁干扰等. • 缺点:作为完整的通信系统,尚有些器件的技术问题还没有能够解决. • 主要应用:目前长距离干线.
5.无线电视距中继(微波中继) • 是指工作频率在超短波和微波波段时电磁波基本上沿视线传播,通信距离依靠中继方式延伸的无线电线路. 微波中继信道具有传输容量大、长途传输质量稳定、节约有色金属、 投资少、维护方便等优点。缺点:每隔50Km设一个中继站
6.卫星中继信道 • 是无线电中继的一种特殊形式 • 由通信卫星、地球站、上行线路及下构成行线路 这种信道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地域广、传播稳定可靠、传输容量大等突出的优点。 缺点:技术要求高,一次性投入大 广泛用来传输多路电话、电报、数据和电视。
3.5恒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恒参---------参数恒定(变化缓慢) • 网络的传输特性:幅频特性、相频特性 等效 线性系统分析法 恒参信道 线性时不变网络 采用
一. 理想恒参信道特性 理想恒参信道就是理想的无失真传输信道 其等效的线性网络传输特性为 其中K0为传输系数, td为时间延迟, 它们都是与频率无关的常数
幅频特性: |H(ω)|=K0 相频特性 φ(ω)=ωtd 信道的相频特性通常还采用群迟延-频率特性来衡量 群迟延-频率特性是相位-频率特性的导数
理想信道的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和群迟延-频率特性
理想恒参信道的冲激响应为h(t)=K0δ(t-td) 若输入信号为s(t), 则理想恒参信道的输出为 r(t)=K0s(t-td) 由此可见, 理想恒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是: (1) 对信号在幅度上产生固定的衰减; (2) 对信号在时间上产生固定的迟延。 这种情况也称信号是无失真传输。
无失真传输条件 为一条水平直线 成线性关系 或者 为一条水平直线
二.失真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如果信道的幅度-频率特性在信号频带范围之内不是常数,则会使信号产生幅度-频率失真; 如果信道的相位-频率特性在信号频带范围之内不是ω的线性函数, 则会使信号产生相位-频率失真。
1.幅度-频率失真(幅度—频率畸变) 信号中不同频率成分分别受到信道不同的 衰减 2. 相位-频率失真(畸变) 信号中不同频率成分分别受到信道不同的 延迟 两种畸变补偿措施:网络均衡
3.6随参信道举例 • 一、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 • 短波是指波长为100—10m(频率为3—30MHz)的无线电波 • 可沿地表面传播----地波传播 • 可由电离层反射传播----天波传播 优点:可以利用天然不易推毁的中继层,传输距离远, 受地形影响小. 缺点:传输可靠性差
二.对流层散射信道 • 是一种超视距的传播信道 • 对流层是离地面10—12Km以下的大气层 • 在对流层中,由于大气湍流运动等原因产生了不均匀性,引起电波的散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