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459 Views
遵义市 201 2 年 统考复习. 一、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1 、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2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二、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 、取镜安放 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台上。镜臂靠近身体略偏左,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 7cm 。然后安装目镜和物镜(已安装就不安装) 2 、对光 ( 1 )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 2 )左眼看,右眼睁。
E N D
一、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1、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1、取镜安放 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台上。镜臂靠近身体略偏左,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7cm。然后安装目镜和物镜(已安装就不安装) 2、对光 (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睁。 (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 放置标本 提示:把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4. 调焦观察 (1)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为什么?) (2)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5、收放。 注: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观察的物像是实际图像的倒像)。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题型: 1、观察时发现标本向左移动,视野中的图象向右移动,这说明标本与图象的移动方向_________(写“相同或相反”) 2、观察写有“上”字的标本,视野中看到的图象.所以我们看到的是____(填实或虚)请思考一下怎样将“上”字变成 ? (2)选用“10×”目镜和“40×”物镜的显微镜观察,所看到的物像比实际物体放大了_____倍,与选用“10×”目镜和“10×”物镜相比,其视野范围变_______了。 (3)显微镜利用了凸透镜成像原理,成的是像,因此,要想向上移动物像应向移动装片。
三、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步骤 1.擦拭载玻片、盖玻片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在洋葱内表皮用刀片划出一个约1cm2的正方形(在使用刀片时注意安全),用镊子撕取洋葱内表皮
4.将内表皮置于载玻片的清水中,并使之铺开4.将内表皮置于载玻片的清水中,并使之铺开 5.从一侧开始慢慢盖上盖玻片,不能有气泡产生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染液 7.然后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取多余的染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均匀染色
8.显微镜下观察.染色后的洋葱细胞(示细胞核)(图)8.显微镜下观察.染色后的洋葱细胞(示细胞核)(图)
四、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步骤 (一)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1、在洁净的载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2、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漱净的口腔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3、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中涂抹几下。 4、用镊子夹起洁净的盖玻片,将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地盖在水滴上。 5、在载玻片的一侧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二)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五、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1、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植物有叶绿体) 3、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4、细胞各部分的功能: 细胞壁(保护支持)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 液泡(内含细胞液)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细胞质(流动加速物质交换、内有叶绿体、线粒体等) 线粒体(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一)光合作用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光能和叶绿体,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在此过程中,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储存在有机物中。 光能 公式:二氧化碳 + 水 -------→ 有机物 + 氧气 叶绿体(储存能量) 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合理密植、增加光照、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暗处理(耗尽叶中有机物);部分遮光;光照数小时后隔水加热(用酒精脱去叶绿素);清水漂洗,滴加碘液,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二)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植物体呼吸作用就是植物利用氧,把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呼吸作用是生物共同特征,主要在细胞内的线粒体里进行。 公式:有机物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储存能量) 线粒体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二氧化碳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保存蔬果:适当低温、充入氮气或二氧化碳;保存种子时要晒干、低温、充气;松土、排涝可促进根系呼吸;适当加大昼夜温差,降低呼吸作用,可提高作物产量种植农作物时,既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合理密植。
七、动的行 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一)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根据动物行为的发生,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也称为本能行为,如蜘蛛结网、蜜蜂筑巢、卵形类营巢孵卵、哺乳动物幼崽吸吮乳汁等。 后天学习行为是一促习惯化,如乌鸦乌鸦见到稻草人前后行为的变化。 (二)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可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狗撒尿做标记)、攻击行为(为争夺食物、配偶、领域等发生争斗,如两只雄盘羊为争夺一只雌盘羊而发生争斗)、防御行为(乌贼喷出墨汁)、繁殖行为(蝴蝶交尾)、节律行为(由体内生物钟控制,如鸬鹚的迁涉)、社群行为(如工蜂的“群起而攻之”从个体上来说是一种防御行为,从群体上来看,是一种社群行为蜜蜂,蚂蚁,狮子,狒狒)等。
(三)动物行为的研究 1.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 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对昆虫的研究(观察法为主) 弗里施(奥地利利动物学家)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实验法)----通过颜色卡片来验证蜜蜂的 色觉。 廷伯根(英国籍荷兰动物学家)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劳伦斯(奥地利,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2. 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 要明白做一些实验验证某一问题时的步骤: 提出问题(假设)------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作记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经过推理总结作出结论。 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是否对研究对象(动物)施加外界影响。 联系: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离不开观察法。
八、生物圈中的人 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神经细胞又叫做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可以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递冲动。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并说出反射弧的组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简单反射生来就会,叫做非条件反射,如:缩手、眨眼、排尿、膝跳 复杂反射是后天学会的,叫条件反射。如:望梅止渴、谈梅分泌唾液(人类特有语言中枢,所以对语言、文字建立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如:“望梅止渴”。)
内分泌系统: 外分泌腺有导管;内分泌腺无导管,它们组成内分泌系统,分泌物是激素。 内分泌系统:人体主要内分泌腺有:垂体(生长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胸腺(胸腺激素)、肾上腺(肾上腺激素)、胰岛(位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卵巢(雌性激素)、睾丸(雄性激素)。 幼年生长激素过少:侏儒症,过多:巨人症,成年过多: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过多:甲亢,幼年过少:呆小症。缺碘患大脖子病(地方性甲状腺肿)。胰岛素过少:糖尿病。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还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九、动物的行为 (一)概念: 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根据动物行为的发生,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也称为本能行为,如蜘蛛结网、蜜蜂筑巢、卵形类营巢孵卵、哺乳动物幼崽吸吮乳汁等。 后天学习行为是一促习惯化,如乌鸦乌鸦见到稻草人前后行为的变化。
(二)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可分为: 1.取食行为 2.领域行为(狗撒尿做标记) 3.攻击行为(为争夺食物、配偶、领域等发生争斗,如两只雄盘羊为争夺一只雌盘羊而发生争斗) 4.防御行为(乌贼喷出墨汁) 5.繁殖行为(蝴蝶交尾) 6.节律行为(由体内生物钟控制,如鸬鹚的迁涉)7.社群行为(如工蜂的“群起而攻之”从个体上来说是一种防御行为,从群体上来看,是一种社群行为蜜蜂,蚂蚁,狮子,狒狒)等。
十、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幼体到成体的形态、生理、习性等发生一系列的显著变化称为变态。 1.不完全变态:经历了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蝗虫、蟋蟀、豆娘、蜻蜓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一生中要经历5次蜕皮,幼虫期蜕皮4次。 完全变态: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发育时期(蚕、蜜蜂、蚂蚁、蝴蝶等);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一生经历4次蜕皮,均在幼虫期。 区别: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相比多了一个蛹阶段。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有变态发育) 幼体在水中生活,用腮呼吸,有尾,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有四肢(蛙)。 在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下列事件必须在水中进行:雌雄蛙抱对;雌蛙释放卵细胞; 雄蛙释放精子;受精作用。 青蛙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蛙即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发育方式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雌雄蛙抱对行为意义:刺激雌蛙释放卵细胞,雄蛙释放精子。 青蛙和其他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卵生、体外受精(水中)、体外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
(三)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无变态发育) 鸟卵(已受精)的结构中,胚盘发育成雏鸡;卵黄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胚盘和卵黄是主要结构);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另有保护作用;系带固定卵黄,气室提供氧气,卵壳保护卵。(结合结构图)
十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一)性状和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总称为性状。如:人的肤色、眼色、身高、血型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之。如:人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和O型等。
(二)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遗传:性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称之(性状传递)。如:狗生狗,猫生猫。 变异:亲代与子代或子代个体间存在性状差异的现象称之(性状差异)。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与遗传有关的几个概念: 细胞核 ←染色体 ← DNA ←基因
(三)染色体、DNA和基因 染色体: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原核生物<无细胞核>无染色体)。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两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DNA和蛋白质。其中,起遗传作用的是DNA分子。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是成单存在。 基 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四)基因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蓝图 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性状表现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五)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 等位基因:在成对的基因中,两个不同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在体细胞中,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称为等位基因,包括显性基因(起主导地位,会掩盖另一基因的作用,控制显性性状,用大写字母表示)和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用小写字母表示)。 基因型: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如AA、Aa和aa。(注意:只有两个隐性基因组成的基因型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表现型: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如单眼皮、双眼皮等。
(六)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表现型:双眼皮双眼皮 基因型:Aa A a 配子: A/ a A /a 后代: AA AaAaaa (七)性别和性别决定 ▲ 性染色体 在人体细胞的23对染色体中,有22对染色体在男女两性中是一样的,只有一对染色体在两性中是不同的,这一对染色体就是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前面22对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 ▲ 生男生女的秘密 男性精子分两种:22条+X 22条+Y; 女性卵细胞:22条+X) 生男生女取决于卵细胞与哪种类型的精子结合。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八)遗传与环境 • ▲ 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的关系 • 生物体的性状表现是遗传物质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一对黄种人的兄弟,弟弟常在室内工作而肤色较白;而哥哥常在室外工作而肤色较黑。 • ▲ 生物变异与环境的关系 • 生物变异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性状的差异),包括: • 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的改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 • 不可遗传的变异——环境条件的影响(环境条件直接作用于新陈代谢过程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如上例的变异。
(九)遗传病和人类健康 • 1.遗传病就在我们身边 • 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遗传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降低人口素质。 • 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 常见遗传病:白化病、红绿色盲、血友病 • 2.近亲结婚危害大 • 近亲是指两个人在几代之内曾有共同祖先,近亲结婚是指三代之内有共同祖先的男女婚配。 • 近亲结婚会大大提高遗传病的发病率。 •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 3.遗传咨询 • 遗传咨询又叫遗传商谈,与有效的产前诊断、选择性流产措施相配合,能有效地降低遗传病发病率,改善遗传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高人口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