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386 Views
配合學生學習需要的 常 識 科 新 課 程 課程宗旨與發展方向. 教育統籌局 課程發展處 幼稚園及小學組 2003 年 12 月 10 日. 現行課程. 為甚麼要發展新常識科課程?. 部分內容過時,未能配合學生需要 學與教模式過分倚賴教科書及知識灌輸 未能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及創新能力 情意教育、國民身份認同與中華文化不足 與學前教育課程出現銜接問題 配合課程改革方向. 短期期望. 學 生. 教 師. (i) 於第一學習階段 ( 小一至小三 ). 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 能夠應付日常生活的需要, 並與人建立和諧的關係
E N D
配合學生學習需要的常識科新課程課程宗旨與發展方向配合學生學習需要的常識科新課程課程宗旨與發展方向 教育統籌局 課程發展處 幼稚園及小學組 2003年12月10日
為甚麼要發展新常識科課程? • 部分內容過時,未能配合學生需要 • 學與教模式過分倚賴教科書及知識灌輸 • 未能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及創新能力 • 情意教育、國民身份認同與中華文化不足 • 與學前教育課程出現銜接問題 • 配合課程改革方向
短期期望 學 生 教 師 (i) 於第一學習階段(小一至小三) • 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 • 能夠應付日常生活的需要, 並與人建立和諧的關係 • 對觀察周遭環境產生濃厚興趣,不再由課本內容主導學習; • 透過親身經歷,對自然及環境產生好奇心 • 發展探究及探索能力,以解決日常生活遇到的問題 • 讓學生透過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學習經歷,加強個人及群性教育 • 避免讓課本主導教學 • 設計手腦並用的學習活動, • 引發學生對自然界及人類世界的興趣 • 強調發展探究及探索能力,協助學生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
(ii) 於第二學習階段(小四至小六) 學 生 教 師 • 進行手腦並用的探究活動 • 培養積極態度和正面價值觀 • 了解本地社會、中國歷史及文化,認識在社會中的角色及國民身份 • 透過專題研習,將學到的知識與日常生活連結起來 • 初步認識科學與科技,發展探究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 避免內容主導的教學方式 • 運用手腦並用的學習活動,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 • 培養學生的積極態度和正面價值觀 • 加強學生對國民身份的認同及對中華文化的認識 • 透過多元化的學習活動,例如:專題研習,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 • 透過手腦並用的探究活動,引發學生對科學與科技的興趣
課程特點 • 靈活的課程架構 • 刪除過時的資料,減少資料性的內容 • 內容切合學生的生活經驗 • 加強科學與科技的元素,培養學生對自然及 科技世界的興趣和好奇心 • 加強學習能力的培養 • 加強價值教育 • 加強小一、小二與幼稚園教育的銜接
常識科新課程有甚麼特色? • 橫跨三個學習領域 (PSHE. SE, TE) • 開放式設計,包含核心元素與延展學習元素,學校可按學生需要,設計校本課程 • 刪減內容;創造學習空間 • 探究式學習;以學生作主導
現行課程: • 健康的生活 • 生活環境 • 自然世界 • 科學與科技 新課程和現行課程有甚麼分別? • 新課程: • 健康與生活 • 人與環境 • 日常生活中的科學與科技 • 社會與公民 • 國民身份認同與中華文化 • 了解世界與認識資訊年代
施行要則 • 所有小學將於2004-05年採 用常識科的新課程。 • 六級(小一至小六)一起全面實施。 • 常識科的學習時間應佔小學課程總課時的百分之十二至十五。
主要內容 提要 第一章 概論 第二章 課程架構 第三章 課程規畫 第四章 學與教 第五章 評估 第六章 學與教的資源 示例 附錄
課程宗旨 • 保持健康的個人發展 • 認識自己在家庭和社會的角色及責任 • 認同國民身份並致力貢獻國家和世界 • 培養對科學與科技的興趣和好奇心 • 關心及愛護環境
常識科的新課程架構 連繫三個學習領域(3 KLAs) 個人、社會 及人文教育 科學教育 科技教育 以六個學習範疇(6 strands)組織課程內容 健康與生活 人與環境 日常生活的 科學與科技 社會與公民 國民身份認同 與中華文化 了解世界與 認識資訊年代
學習範疇一:健康與生活 • 引起學生對個人成長與發育的關注,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 掌握有關生理、心理及社群健康的基本知識。 • 教師應引導學生透過全方位學習,探討一些有關健康的問題。
學習範疇二:人與環境 • 喚起學生對環境及其持續發展的關注。 • 對大自然有基本認識,並對環境與人類的關係有所了解。 • 透過探討與環境有關的問題,以保護及改善環境。
學習範疇三:日常生活中的科學與科技 • 透過手腦並用的活動,培養學生對科學與科技的好奇心和興趣。 • 期望學生對自然世界及人工世界中更加關注,對周遭事物產生興趣,以及對大自然有基本認識。 • 把科學與科技的經驗聯繫到日常生活中。 • 以安全的方法來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
學習範疇四:社會與公民 • 認識社會及關注社會事務。 • 了解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並提高他們的公民意識。 • 引導學生從多方面探討當前的社會問題。 • 學習重點不在於記誦資料,而是讓學生適應社會變遷,積極參與社會事務,成為勇於承擔責任的社會公民。
學習範疇五:國民身份認同與中華文化 • 透過故事增加學生對中國歷史、中華民族及文化的興趣; • 提昇學生對其國民身份的醒覺,藉著探究性學習增加對祖國的了解。 • 培養對國家發展和時事的關注。 • 所列舉的歷史人物和故事僅為參考例子,應從中選取作為教材。
學習範疇六:了解世界與認識資訊年代 • 透過故事及生活事例,提高學生對古、今及未來世界的興趣。 • 期望學生對世界問題更加關注。 • 認識及欣賞世界不同地方的人民及文化。
主題式教學 • 透過不同的學習主題,組織核心學習元素。 • 課程指引內的主題僅屬舉隅。 • 學校亦可以按學生的需要、 興趣和能力自行設計主題。
課程內容包含兩種學習元素: 核心學習元素 • 構成常識科課程的基礎部分,能切合大部份學生的需要 • 約佔整體課程百分之八十 • 延展學習元素 • 課程的額外要求, • 適用於追求卓越的學生 • 對核心學習元素的某些特定課題, • 作更深入的研習
價值觀 和態度 共通能力 知識、共通能力、價值觀和態度之間的關係 知識
培養正面價值觀和態度 • 課程發展議會建議優先發展的項目包括: • 國民身份認同 • 責任感 • 堅毅 • 尊重他人 • 承擔精神
研習 自我管理 協作 溝通 創造 運算 解決問題 資訊科技 批判性思考 發展共通能力
面向2004/05的準備 • 熟習課程精神 • 研究如何組織課程 • 考慮集體備課的安排 • 慎選課本 • 修讀課程
學校現在應做些什麼? • 調適現行課程,刪減內容 • 試行新課程 • 試行新課程的學與教策略及評估模式 • 了解新課程的內容和精神,決定校本課程發展的切入點 • 參加培訓課程
課程發展處怎樣支援學校? • 審批課本 • 其他資源 • 研究與發展(種籽)計畫,安排分享會 • 培訓課程
「小學常識科新課程的理念架構與核心學習元素」進修課程「小學常識科新課程的理念架構與核心學習元素」進修課程 • 單元一: 健康與生活 • 單元二: 人與環境 • 單元三:日常生活的科學與科技 • 單元四:社會與公民 • 單元五:國民身份認同與中華文化 • 單元六:了解世界與認識資訊年代
「小學常識科新課程的理念架構與核心學習元素」進修課程 ( 單元二:人與環境) • 地點:香港科技大學 • 對象 :常識科科主任及教師 • 目標 :促進教師對常識科新課程「人與環境」學習範疇的認識、能力及學與教策略的理解。 • 證書 : Certificate of Attendance • 報名 : 網上(成功申請者將收到香港科技大學的章程) • 查詢 : 王靜瑜女士(電話 : 2358 7462)
「小學常識科新課程的理念架構與核心學習元素」進修課程 (單元三:日常生活的科學與科技) • 地點:香港科技大學 • 對象 : 常識科主任及教師 • 目標 : 促進教師對「日常生活的科學與科技」的認識、能力及學與教策略的理解。 • 證書 : Certificate of Attendance • 報名 : 網上(成功將收到香港科技大學的課程章程) • 查詢 : 王靜瑜女士(電話 : 2358 7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