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248 Views
差异教育研究的新契机. 烟台市教科院 管锡基 2009-10-21. 我的听课感受之一. 我们这次会议采取的课堂教学的呈现方式,绝不是因成为为对甲流的未雨绸缪,而是想让教师的课堂教学成为展示自己教学理念、个性化风格的平台和资源,善于利用并能利用好这样的资源是教师提升自我的捷径。. 之二.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底线是决不能因为学生在某一个学段、某一个学科方面的欠缺而使之丧失了对于自我的信心!. 之三. 王树成老师那种源自内心发自肺腑的对于 A 班学生的理解与尊重,使得课堂上的他自信亲和,充满活力,游刃有余;使得他的课堂生动流畅,富于张力,张弛有度。. 之四.
E N D
差异教育研究的新契机 烟台市教科院 管锡基 2009-10-21
我的听课感受之一 我们这次会议采取的课堂教学的呈现方式,绝不是因成为为对甲流的未雨绸缪,而是想让教师的课堂教学成为展示自己教学理念、个性化风格的平台和资源,善于利用并能利用好这样的资源是教师提升自我的捷径。
之二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底线是决不能因为学生在某一个学段、某一个学科方面的欠缺而使之丧失了对于自我的信心!
之三 王树成老师那种源自内心发自肺腑的对于A班学生的理解与尊重,使得课堂上的他自信亲和,充满活力,游刃有余;使得他的课堂生动流畅,富于张力,张弛有度。
之四 差异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让差异理念进入教师的骨髓,分层分班也许的确是应对差异的有效策略,但更关键的是,这样的分层分类,绝不是为了方便教师的同一施教,因为学生的差异依然存在,在这样的时刻也许最能考验差异深入我们骨髓的程度。
之五 备一节课,绝不仅仅是课标教材、重点难点的完美呈现,更是教师自我知识底蕴、努力魅力的全息参与。
之六 小学教育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浸润,这种浸润弥漫在校园教室,来源于教师、活生生的教师;来源于文本、被师生活化了的文本;也来源于同辈,阅历相同但个性鲜明的同辈。
差异教育研究的蹉跎历程 • 时任市教研室副主任的张振国基于幼小中学段衔接问题于1987年撰写的《基础教育学校的理想模式》在1995年迷惑了一个稍感落寞的青年,1996年,张书记申报的《学科课程异步教学实验与研究》获省九五规划立项,研究成果显著。 • 2001年我申报的《中小学生学习差异教育研究》获省十五规划立项,我撰写的研究方案在2002年迷惑了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在教学范型体系化、差异合作教学模式和教师评价三个方面小有进展。为总结招远和全市初中差异教育研究成果,2003年10月,我们在招远市召开全市初中教学工作暨差异教育现场经验交流会;2004年3月《关于加强差异教育研究深化初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印发全市。2004年11月山东省初中教育深化改革现场研讨会在招远市召开,省教育厅张志勇副厅长和原省教委王恩大副主任都给予高度评价 。 • 2006年,《中小学差异教育的深化研究》获省十一五规划立项,从2007年开始,车言勇、张肖华、唐炳荣等加入到研究中来,研究开始关注人、关注有风格的具体的人。2009年,因学定教成为全市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建设的首要原则。市教育局刘连基局长要求教科院出台区域推进的意见,至此差异教育研究的新契机终于显现。马上就要印发《烟台市初中学科分层走班指导意见》和《关于区域推进差异教育研究深化全市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意见》,目的是将差异教育研究的结果演绎成学校教育的教学常规。
差异教育研究的现实问题 • 区域间的不平衡问题,从14个县市区来看,差异教育研究只能说是半壁江山,而且实验点校少得可怜。 • 实验学校对于实验的投入程度可谓是蜻蜓点水,对教学范型的实践不力。 • 个性化风格研究与差异教学研究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差异教育研究回到教育学原点 •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顺序性、阶段性、 差异性( 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互补性(全面发展)。 • 教育对人的意义(对人类地位的提升):对人价值的发现;对人潜能的发掘;对人的力量的发挥;对人的个性发展。 • 学校教育的特殊功能:规范、加速、持久作用、发展特长和个性。
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 古代的个别教授形式 • 近代:班级授课制;贝尔-兰喀斯特制(导生制);道尔顿制(教师不系统地教授教材,分别指定参考书,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文纳特卡制(学科教学个别进行,单元控制;音乐艺术活动团体进行) • 当代:分组教学(内部外部);特朗普制(大班讲授40%、小班讨论20%、个人练习40%);小队教学(两名和两名以上教师合作施教,5-6人的大教学组和3人的小教学组);合作学习
差异教育研究回到心理学原点 •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 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我们熟悉的学生分类分层方式大多集中在这个过程之中。因此,我们倡导从速度分层到个性分类。 • 在能力方面:三元智力理论,多元智能理论。 • 在气质和性格方面:气质特征要求教育方法的个性化。性格的分类方式:英国培因根据优势心理机能把人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德国斯普兰格根据文化生活形式把性格分为经济、理论、审美、权力、社会和宗教型;根据独立性程度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著名的性格类型理论有荣格的内外向理论(思维情感感觉直觉内外倾);威特金的场依存(参照系统为客观场合)与场独立(认识按照个人的认知背景)学说;艾森克的性格三维度说(内外倾、是否稳定、是否求实划分为八种类型)
差异教育研究回到管理学原点 • 领导(人格)特质理论。斯多格迪尔曾对124项相关研究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受到15项研究支持的领导特质是:智力、学识、责任、社交活动和社会经济地位。有的研究者归纳出成功领导者一般不会具有以下五种性格特质:利己自私;忽视成员需要;马虎草率毫无主见任职虽久毫无建树;胆怯畏缩尤怕团体;顽固专横不善应变。 • 领导行为理论:民主型、独裁型和放任型。 • 领导权变理论:菲德勒将领导分为工作取向和关系取向,并设计最难同事者问卷(LPC),按被试是否给予领导积极评价来确定领导取向。 • 道德领导理论:萨乔万尼根据领导对一系列关键问题的回答来判定领导类型。学校的本质是什么?校长拥有哪些领导权威?校长的第一要务是什么?
近期必须着手的几项工作 • 认真研读《推进意见》 • 制定区域方案、确定实验学校、实验学科和实验教师 • 从落实教学范型入手,追求范型和风格的和谐统一,明年六月召开教学范型观摩研讨会 • 全面总结区域和单位的研究工作,做好鉴定筹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