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k likes | 1.16k Views
新课改形势下 (山东)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 对策. 陈庆军.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导 言 ● 为什么我们在高考面前疲惫不堪 ● 为 什么师生的增效减负几近空谈 ● 为什么我们的教学改革踯躅不前 ● 为什么中小学素质教育举步维艰 ● 跳出题海: 教学改革 的 必由之路.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Ⅰ . 高考命题改革解读 Ⅱ . 高中教学与高考命题的差距 Ⅲ . 教学改革与复习对策 Ⅳ . 高考命题规律研究及其应用.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一 高考命题改革 解读 —— 命题规律解析.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E N D
新课改形势下(山东)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新课改形势下(山东)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陈庆军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导 言 ●为什么我们在高考面前疲惫不堪 ●为什么师生的增效减负几近空谈 ●为什么我们的教学改革踯躅不前 ●为什么中小学素质教育举步维艰 ●跳出题海: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Ⅰ.高考命题改革解读 Ⅱ.高中教学与高考命题的差距 Ⅲ.教学改革与复习对策 Ⅳ.高考命题规律研究及其应用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一 高考命题改革解读 ——命题规律解析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一)高考命题改革的特点及影响 2007年以来,随着全国高中课改后新高考的推进,山东省的高考命题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全省教学实际,在保持相对稳定性的前提下又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基本完成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并体现了由考查学习结果到考查学习过程的演进。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1.山东省近年高考命题的主要特点 ①注意结合本省高中教学实际,努力保持试卷难度的相对平和与稳定。比如: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研;命题前做好试卷的难度设计;命题过程中加强难度控制;采取措施做好试题难度设计;根据难度估计和试测,及时修改试题调整难度。 但是……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②注重基础,重点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各科 试题的命制,严格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 明》,突出考查各学科的核心内容,注重从多层 次多角度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 进行全面考查。同时各科在每个知识范畴中有重 点地选择不同考点,既注重考查基础又突出重 点,既关注了面有深挖了点。命题还十分重视知 识整合,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特别是隐性联系, 体现出更高的考查立意。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③立足新课程标准,转变命题理念,强调 “过程与方法”的考查。高考命题对“过程与方 法”的考查,重点是考查考生在答卷过程中的思 维品质、思维过程、思维方法。如实验题,重点 考查考生的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实 验结果,以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同时,命题在选择试题素材时,注意将“情 感态度价值观”融入试题之中。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④突出学科特点,坚持能力立意,加强探究 能力的考查。各科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知识迁移能 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材料信息并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准确运用学科语言表达观点的能力。命题根 据学科特点,列出能力考查细目表,编制学科知 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多维细目表,对每道试题进 行能力定位,体现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结合。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高考所要考查的探究能力主要包括: ●提出问题的能力,即能够根据对试题情境材料的解读,发现学科问题或条件,并表达出来。 ●获取信息的能力,即能够从试题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而利用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制订方案或建立模型的能力,即对问题进行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或建立模型。 ●独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即综合运用已有知识技能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 ●综合评价能力,即能够对试题给出的观点、条件或结论进行分析评价或论述完善。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2.高考命题存在着规律 ①高考命题专家的潜意识里,有一个大大收缩了范围的命题指向。 ②试题集中体现了对学习潜能和学科素养的考查,与高校课程内容关联密切; ③考查周期既有相当的确定性,又有一定的随机性,其中蕴含着规律。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3.教学对命题规律缺乏认识 ①意识不到高考命题规律的存在 ②把握不准高考考什么,怎样考 ③高中教学与复习固守传统习惯 内容拘泥于教科书,知识第一; 时间和精力根据教材篇幅分配; 学生深陷死记硬背和题海之中。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4.高中教学的出路何在 ①高考考什么,复习就应指向什么 ②高考怎样考,复习就应怎样教学 ③教师应首先弄清考什么,怎样考 ④教学必须大力精简和优化学习内容 ⑤高考复习必须毫不留恋地从死记硬背和题海中摆脱出来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二)高考命题指导思想 1.考试依据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确定学科考试内容。 意味着命题不受新课标甚至考试大纲制约,更不受新教材版本约束。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2.考查宗旨 考查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科学)素养和学习潜能;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已有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高考命题对高中教学改革的积极导向功能。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3.命题原则 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注重试题的创新性、多样性、选择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对支撑学科体系的主干(重点)知识保持较高的考查比例。 远离教材,越来越远。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三)关于能力考查目标和要求 2007年,以新课标的高考命题为契机,在制定新的考试大纲时,对能力考查的目标要求进行了全新的表述和阐释,由关注考生知识积累的考查转向关注考生学习潜能的考查。这是考试内容的一次重大调整。例如: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1.语文能力考查目标要求 A.识记 B.理解C.分析综合 D.鉴赏评价 E.表达应用 F.探究 6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 山东省高考命题专家对能力考查问题进行了 积极探索,在实践上突出了对阅读能力、探究能 力、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写作能力的评价。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2.数学学科能力考查要求 ①空间想象能力②抽象概括能力 ③推理论证能力 ④运算求解能力 ⑤数据处理能力 ⑥应用意识⑦创新意识 对数学能力的考查,主要从问题入手,依据一定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注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运用与灵活应用,侧重考查考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3.历史(课标版)高考能力考查的目标要求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四)高考命题的主要变化 由于新课改实行一纲多本,统一教科书作为高考命题参照的情况不复存在,教材对高考命题的束缚荡然无存,考试大纲成为高考命题的唯一依据,这为命题改革打开了方便之门,命题专家可以对所拟试题是否超纲作出任意解释。这也直接影响到各省的高考命题。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1.试题形式大幅度调整 且趋于稳定 ①题型基本固定:多数学科题型花样减少,突出学科特征; ②试卷结构基本稳定:试题数量、各部分内容考查比重相对稳定; ③试卷长度日趋合理:适当增加了试卷的阅读量,而减少答卷书写量。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2.考查内容重点突出,主题鲜明 ①体现学科知识的主干; ②强调对重要事物和概念的准确理解; ③突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科体系的整体把握。 ④关注与高校课程密切关联的内容。 坚决反对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3.能力考查力度比较到位 试卷涵盖了所规定的能力考查目标要求,凸显了学科特征。如文综政治、历史、地理三科,试卷涵盖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4项能力考查的目标要求;试题设计力求创新,注意反映学术研究的新动态和新成果。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4.试卷结构基本合理 ①试卷题型结构趋于稳定,其考查功能比较充分地体现出学科特点; ②知识考查分布既体现高考的选拔性要求,又体现了对中学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导向性; ③能力考查要求具有合理的层次和梯度; ④试卷长度设计与测试目标相适应。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近5年新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试卷分析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全国高考文综历史(课标)卷分析统计表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全国高考试卷难度统计表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五)高考命题规律透视 1.高考考什么—— 过程、解释、方法 ①强调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主干知识及其结构;学生的学习过程。 ②突出重要概念、原理的理解、阐释和应用。 ③注重学科思想和方法。 ④关注与高校课程联系密切的内容。 趋势是远离教材,且越来越远。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2.高考怎样考 ——命题过程探析 ①日趋成熟的命题模式 主观性封闭式命题,在操作层面上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②分头命题,集体讨论,反复修改,几度冷却,多次打磨。 ③严格审题。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二 高中教学与高考命题的 差距及成因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一)考生典型失误分析 1.阅读能力欠佳 考生的阅读能力即从试题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不足,是近年高考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选择题和综合题中都比较突出。 其中文科占失分总量的1/3—1/2左右,理科占失分总量的1/4左右。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2.知识理解不到位 对教材涉及的一些重要事物认识不全面,对重要概念、原理的理解不到位,是考生失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约占失分总量的20%,文理各科的情况差不多。 《基于理解的高效学习》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3.思维能力欠缺 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纳、推理与判断、抽象与概括等思维和论证能力不足,仍然是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这在理科差不多是考生失分的最主要原因。文科则占失分总量的15%左右。这在综合题里表现尤为突出。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4.表达能力不足 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不足,仍然是各学科不可忽视的一个失分原因。 在文科主要表现为废话太多,词不达意;在理科多表现为步骤不完整和表述不条理不准确。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5.教材知识体系的缺陷 知识老化,观点陈旧; 教材体系不完整,支离破碎; 必做题涉及选修教材甚至初中教材的内容,已经不是个别和偶然现象。远离教材,是现今高考命题的一个趋势,拘泥于教材必将在高考面前更加被动。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6.答题方法和技巧有待总结提高 在试题形式和评卷规则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答题技巧和机智水平直接影响到得失分。如选择题在考生完全不会的情况下,仍有25%猜对答案的几率,如何猜对答案,就有一个方法和技巧问题;主观题由人工评阅,考生落实到卷面上的答案与评卷规则和阅卷思路、习惯越吻合,得分的机会就越大。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二)教学反思 1.观念落后,目标偏离 ①高考命题关注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 高中教学注重知识掌握和技能熟练。 ②高考命题强调深度理解和独立思考; 高中教学固守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 ③高考命题突出知识体系和联系实际; 高中教学坚持以本为本和现成结论。 ④高考命题刻意创新、重点突出; 高中教学因循守旧、面面俱到。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2.内容僵化,知识陈旧 ①以本为本。拘泥于教材的体系、结构、篇幅和详略,受制于必修与选修的框框。 教科书的缺陷(模块分割、时空错位、线索杂乱、顾此失彼、支离破碎)自然就成了教学的不足。 ②“多多益善”。多年以来高考复习一直是 宁多勿少,一味实施题海战术,追求多多益善,这种 “多”其实就是“少”。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③知识老化。教师不重视知识的更新,很少阅读和参考最新的学术著作和高校教材,只对各种复习资料和所谓的“模拟试题”感兴趣。然而,出自中学教师之手的各种教辅资料。则与目前高考的要求相距甚远甚至完全背离。 专家评价说:大学教师只读书不备课,中学教师只备课不读书。要了解高考命题专家读什么书,参考什么资料 。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3.方法保守,效率低下 教学习惯于传统的“讲讲练练”,沉湎于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 灌输知识多,思维训练少; 试卷训练多,总结分析少; 只有考试,没有评价;只有模拟考试,没有模拟命题和模拟阅卷; 低效甚至无效劳动大量存在。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高考命题改革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然对教学改革起到强有力的反拨作用。 在高考命题改革面前,死记硬背已经完全失效,题海战术正在失灵。 这必将促使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并寻找新的对策和出路,从而引发一场真正的教学的变革。 爱因斯坦说,“所谓教育,应在于学校知识全都忘光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三 教学改革与复习对策 ——打造高效课堂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一)关于教学改革 1. 什么是教学改革 所谓教学改革,就是在科学、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教育目标要求,对教学系统的各个环节及要素实行统筹、调整、改进、优化,实现增效减负,获取最好的教学效益。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教学系统的整体改革,包括: 三个环节——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多种要素—— 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材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技术等等。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实施教学改革—— 前提是教学观念的更新; 关键是教学目标的确定; 核心是教学内容的优化; 动力是教学评价的导向。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2. 更新教学观念 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好奇与求知是人的本能,学习是人的天性,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只要教学方式得当,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学业成功。 尼尔说:天下没有问题儿童,只有问题家长。说得更恰当一点,只有一个问题人类。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也没有不会教的老师。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学生的优异成绩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学出来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让每个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永恒的追求。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才是会教。 教师应该向学生充分展现所教学科的独特魅力,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掌握高效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学生的个性和学习方式存在着差异。传统教学是让所有学生的学适应一个老师的教;现代教学则要求老师的教要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学 ——因此,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发现和研究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个性差异,探索适应每个学生有效学习和高效学习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取得最佳效果。
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 3.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是实现教学目标基础与核心条件,是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体。但它不等同于教材内容。 ①首先是精简教材内容。 根据对高考命题规律的研究和认识,大力精简和压缩教材内容。 第斯多惠指出:赋有良好素质的教师,总是年复一年地大力精简教材,最后达到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这才是真正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