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 likes | 698 Views
第十五讲. 新生现代文明对 世界的初步冲击. 第一节 第二次浪潮时期 现代文明的世界性影响. 第十五讲 :现代文明对世界的初步冲击. 1. 欧陆(除法国外)的动荡. 法国大革命有力地推动了民主化原则的全球传播。 在欧陆,这种传播分两种情况:一是拿破仑通过征服强制推行改革 ( 属于革命输出,不过这种输出当时似乎颇受被输出国人民群众和进步人士欢迎),一是封建统治者为富国强兵以抵御拿破仑而被迫接受了法国革命的某些原则。普鲁士的施泰因-哈登堡改革就属于后一种情况(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普鲁士道路”)。 拿破仑战争侵略性的一面也激起了反抗,并推动了各国民主革命的发生。.
E N D
第十五讲 新生现代文明对 世界的初步冲击
第一节第二次浪潮时期现代文明的世界性影响 第十五讲 :现代文明对世界的初步冲击
1. 欧陆(除法国外)的动荡 • 法国大革命有力地推动了民主化原则的全球传播。 • 在欧陆,这种传播分两种情况:一是拿破仑通过征服强制推行改革(属于革命输出,不过这种输出当时似乎颇受被输出国人民群众和进步人士欢迎),一是封建统治者为富国强兵以抵御拿破仑而被迫接受了法国革命的某些原则。普鲁士的施泰因-哈登堡改革就属于后一种情况(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普鲁士道路”)。 • 拿破仑战争侵略性的一面也激起了反抗,并推动了各国民主革命的发生。
被压迫民族的反抗斗争 • 西班牙1812年宪法;1820年革命 • 1820—1821年意大利革命 • 1821年爆发的希腊反对土耳其民族压迫的斗争 • 欧洲各国进步人士积极支持希腊人民,英国诗人拜伦(右图)为之光荣献身
“东方危机” • 由希腊起义开始产生著名的“东方问题”(奥斯曼遗产应如何处置?),它将引起一次次“东方危机”(列强对土耳其的争夺所引起的危机),其间俄国获取不少领土,但维也纳体系随之瓦解 1840年的奥斯曼帝国
俄国早期启蒙思想家拉吉舍夫(1749 ~1802) ▼ • 神圣同盟武装干涉各国革命,但英俄奥普矛盾重重,同盟内部已出现裂痕 ▲1825年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
(1)海地黑奴独立解放战争 (2)西属拉美独立战争 (3)葡属拉美的保守独立 2. 拉美民族解放运动
1791年8月22日,海地黑人争取自由的起义爆发 • 1804年1月1日,一个独立自由的黑人国家在圣多明各岛正式诞生,并恢复了印第安原名——海地 ▼ ▲ 黑人领袖杜桑·卢维杜尔(1743-1803)
让•雅克•德萨林(右图)1804年9月称帝,号称加克奎斯一世(两年后被暗杀)让•雅克•德萨林(右图)1804年9月称帝,号称加克奎斯一世(两年后被暗杀) • 1822年海地将西属圣多明各置于自己控制之下,1844年这块地方也宣布独立,成为多米尼加共和国
3.近东的动荡 • 埃及 • 土耳其 • 阿尔及利亚 • 马达加斯加
埃 及 拿破仑 1798-1799年的埃及远征
穆罕默德·阿里(左下图)改革:措施及不足 • 苏伊士运河(右下图)
土耳其 • 18世纪以来奥斯曼帝国国势日衰 • 1789年新素丹谢里姆三世(左图)即位,开始了改革的尝试 ▲马哈茂得二世(1808年即位)厉行改革
土耳其(续) • 《御园(玫瑰园)敕令》 • 雷希德帕沙的改革 ▲阿卜杜勒·梅吉德(1839年即位)改革
阿尔及利亚 • 抗法运动 • 改革图强的实践 • 阿布德尔·喀德尔 一八四七年十二月,喀德尔兵败投降◀
马达加斯加 印度洋的最大岛屿 伊麦里那王国国王安里亚纳姆波伊尼麦里那(1745-1810)开始领导统一大业▲
◀拉达马一世(1810-1828年在位)基本完成国家统一;进行了很多改革,但改革的步伐因其早逝而有所滞缓◀拉达马一世(1810-1828年在位)基本完成国家统一;进行了很多改革,但改革的步伐因其早逝而有所滞缓 拉达马二世统治时期(1861-1863) 实行亲法政策,将自然资源的开发权让给了法国资本,改革由是受到严重破坏▶
4.远东的动荡 • 在世界民主革命第二次浪潮期间,处于世界体系最边缘的地带的远东受新兴现代文明的影响尚十分微弱。中国和日本基本上都仍旧沉缅在传统的生活方式里,没有萌发什么引人注目的革新意识 • 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是较早受到现代文明冲击的两个地方
印度 • 亚洲最早出现资产阶级的国家 • 早在19世纪20年代,一些受到西方思想影响的印度知识分子就开始结成会社,创办新学校和出版报纸,向民众进行启蒙宣传 • 罗姆·摩罕·罗易(1772—1833)(右图) • 这些活动和言论,实际上揭开了印度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序幕
▶莱佛士(英国的爪哇总督)在印度尼西亚的改革,客观上对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莱佛士(英国的爪哇总督)在印度尼西亚的改革,客观上对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印度尼西亚 • 荷兰人回来后,取消英国的进步改革,恢复商业垄断制度,废除农民自由种植权,加重对农民的盘剥,是以引起普遍不满,促发蒂博尼哥罗起义
蒂博尼哥罗起义(1825-1830) • 蒂博尼哥罗(左图)起义是一场封建王公领导的民族起义,但实质上和现代文明的精神是合拍的;它既是前现代文明对现代文明的一种抵抗,又体现了现代文明对前现代文明的一种冲击
第二节第三次浪潮时期现代文明的世界性影响 第十五讲 :现代文明对世界的初步冲击
1. 欧陆(除法国外)的动荡 • 维也纳体系中的德意志是一个非常松散的邦联,政治分裂是德意志现代化道路上的头号障碍 • 一八四八年三月革命失败,实际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 • 德意志工业化发展起来,民族统一的要求也日趋强烈 (1) 德意志的统一
▲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Deutscher Zollverein)成立,奠定了德意志统一的经济基础
(1)德意志的统一(续) 三次王朝战争一统德国: • 1864年对丹麦战争 • 1866年普奥战争 • 1870年普法战争 ◀“铁血宰相”俾斯麦 (1815-1898)
普奥战争使奥地利开始成为一个独立于德意志民族之外的特殊民族,其境内奥地利人的地位也下降了,不得不与马扎尔人分享统治权:1867年成立“奥匈帝国”(一种二元君主国)。 普奥战争使奥地利开始成为一个独立于德意志民族之外的特殊民族,其境内奥地利人的地位也下降了,不得不与马扎尔人分享统治权:1867年成立“奥匈帝国”(一种二元君主国)。
1870年普法战争(7月19日 -9月2日,导火线是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 1871年1月18日,普王在法国凡尔赛宫镜厅加冕(右下图),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二帝国”)诞生▲ ◀法军大败投降,普鲁士割取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获得赔款50亿法郎
(1)德意志的统一(续) • 德国统一是通过普鲁士发动王朝战争“自上而下”地实现的,容克的前工业化特性,尤其是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不仅丝毫没有受到冲击,反而被大大强化了。 • 结果,德国的民主化还将不得不由其他民主国家来帮助完成,而且那还要等待它连续扮演完两次世界大战元凶的角色之后。 • 德意志统一的实现,实际上是现代文明在其初步扩散的过程中发生的一次“短路”,(现代科技和前现代的容克精神在这里发生了危险的联姻)。
(2) 意大利的统一 • 政治分裂,外族压迫--意大利迈向现代文明的两大障碍 • 右图:统一前的意大利
撒丁王国国王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左上图) • 民主派领袖马志尼(右上图) • 卡富尔,自由派领袖,意大利统一运动的主要领导人(左下图) • 加里波第(1807—1882)(右下图) ,民主派著名领袖、军事家,后归附卡富尔
1860年实现局部的统一(尚余奥占威尼西亚、西占两西西里和中部的教皇国)1860年实现局部的统一(尚余奥占威尼西亚、西占两西西里和中部的教皇国) • 左图:意大利的统一进程(1860年3月24日)
1860年9月解放两西西里 • 通过公民投票,南意并入撒丁王国;1861年都灵召开第一届全意大利议会,宣布成立意大利王国,撒丁国王成为意大利国王 • 右图:意大利的统一进程(1861年3月17日)
奥占威尼西亚和教皇国问题分别在1866、1870年解决奥占威尼西亚和教皇国问题分别在1866、1870年解决 ◀意大利复兴运动形势图 (Risorgimento)
(2) 意大利的统一(续) 意大利统一的特点在于:尽管“自上而下”的路线归根结底起着主导作用,但“自下而上”的路线也产生过相当重要的影响。这说明意大利的民主化进程虽然也很艰难,但到底还是比在德意志要容易一些。了解这一点,也许有助于人们认识后来德意历史发展的某些差异(包括两国法西斯运动的差异)。
(3) 俄国废除农奴制 • “知识分子” 阶层出现 • 40年代,俄国的知识分子在俄国应当怎样发展的问题上出现了西方派和斯拉夫派两派意见,到48年西方派又分裂为革命民主主义派和自由派 • 革命民主主义派思想激进。代表人物有:赫尔岑(1812~1870)、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和杜勃罗留波夫(1836—1861) 赫尔岑 车尔尼雪夫 斯基
在国内革命形势日渐高涨的情况下,沙皇决定通过对外战争来摆脱困境(事实上沙俄也一直没有放弃夺取黑海两海峡的努力)在国内革命形势日渐高涨的情况下,沙皇决定通过对外战争来摆脱困境(事实上沙俄也一直没有放弃夺取黑海两海峡的努力) • 30年代的东方危机 • 东方战争/克里木战争(1853—1856)(下图)
俄国农民的解放也许只是刚刚开始,这毕竟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良好开端俄国农民的解放也许只是刚刚开始,这毕竟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良好开端 数千万农民精神面貌从消极向积极的突变,就象是引爆了一颗威力无比的精神原子弹,俄国社会即因此而生机勃发 亚历山大二世(1855~ 1881年在位)于1861年2月19日(公历3月3日)颁布了一系列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俄国农民在非常苛刻的条件下获得了自由(按列宁的说法叫“一无所有地走向了自由”) (3) 俄国废除农奴制(续)
加拿大民主化的进程 40年代初,上、下加拿大二省合并为加拿大省 1864年7月,加拿大省的自由党(领袖乔治·布朗)和自由保守党(领袖约翰·麦克唐纳)达成协议,组成联合政府 1867年7月1日实现了加拿大(它这时已被划分为魁北克和安大略两省)、新斯科舍和新不伦瑞克的联合,成立了一个统一的、议会制的联邦国家——加拿大自治领,首都渥太华。其他各省后陆续加盟。 在这段时间里,自治领的土地也经过扩张覆盖了美国以北的整个北美地区。这实际上是现代文明的一次大规模扩张,它意味着格兰特河以北的美洲从此基本上完全成为现代文明的天下。 2.美洲(除美国外)的动荡
独立革命后拉美的发展总的来说是很不理想的,实际上是一步步走上了半殖民地化的道路独立革命后拉美的发展总的来说是很不理想的,实际上是一步步走上了半殖民地化的道路 造成这一情况的内因(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拉美各国经济上的大地产制和政治上的考迪罗主义 英国和美国充当了拉美半殖民地化的主要推动者 现代文明的传播,往往并不出于传播者的主观动机,而只是其某些有悖于现代文明基本原则的行为的客观后果。这不无讽刺性,然而这是历史的辩证法 格兰特河以南美洲
3. 亚洲的动荡 • (1) 印度的“西化”及民族主义兴起 • 1849年英国全面征服了印度,随即对印度进行了大规 模的“西化”改造 • 印度民族主义的兴起 •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 虽然失败,英国在印度的 殖民统治却受到了前所未 有的沉重打击
(2) 中国和日本的不同反应 • 第一次鸦片战争(1839—1842)(左上图)的炮火轰开了中国的国门;《南京条约》(开放五个对外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宁波、厦门、上海) •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895年中国被日本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1895年中国被日本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 • 中国迅速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2) 中国和日本的不同反应(续) • 中国开始出现一些微弱的现代民族意识…… • 洪仁玕《资政新篇》(1859年发表)
(2) 中国和日本的不同反应(续) • 日本的国门是美国在1854年敲开的 • 《神奈川条约》《通商条约》 • 长达三个世纪的锁国时代结束了
(2) 中国和日本的不同反应(续) • 德川幕府腐朽统治的垮台(1868年) • 明治维新(左图:明治天皇) • 效果及局限:国力迅速膨胀;漠视个人的自由权利,拒斥现代文明的民主化原则
(3) 伊朗巴布教徒起义和塔吉汗改革 • 19世纪初,伊朗因其濒临波斯湾的战略位置,日益成为列强争夺的主要目标 • 巴布教徒起义(1848—1852),类似太平天国 • 伊朗宰相密尔札·塔吉汗(左图)在1850年前后进行了一场改革;后被杀害,改革失败 • 在伊朗,现代文明的传播有一种特殊的艰巨性
(4)缅甸和泰国的改革 • 缅甸雍籍牙王朝的曼同王(右图)在19世纪50-60年代的改革毫无效果,缅甸终于在1885年第三次英缅战争后被英国吞并
泰国的拉玛四世(左图)和拉玛五世(右图)父子俩在50年代以后进行的改革则成绩斐然……泰国的拉玛四世(左图)和拉玛五世(右图)父子俩在50年代以后进行的改革则成绩斐然…… 但泰国的成功也有地缘政治方面的因素:因为泰国地处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之间,具有缓冲地带的价值,结果泰国成为南亚和东南亚唯一的一个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