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日常生活中的 婴幼儿心理保健 伯 镛

日常生活中的 婴幼儿心理保健 伯 镛. 问题. 婴幼儿的心理与成人有关吗? 如果有关,那么关系在哪里? 哪些成人现象跟不良“童年体验”有关? 我们怎样做,才能让宝宝心理健康?. 婴幼儿心理相关因素. 1. 遗传决定论 (高尔顿) 2. 环境 (华生) 3. 遗传与环境 (二因素论) 4. 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 (班杜拉) 5. 社会文化因素论 (维果茨基 内化) 6. 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 (皮亚杰 图式 → 同化 → 顺应 → 平衡;心理发展源于动作) 7.有无心理保健. 弗洛伊德的婴幼儿情欲标准 1.口唇期(0~1岁);

Download Presentation

日常生活中的 婴幼儿心理保健 伯 镛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日常生活中的 婴幼儿心理保健 伯 镛

  2. 问题 • 婴幼儿的心理与成人有关吗? • 如果有关,那么关系在哪里? • 哪些成人现象跟不良“童年体验”有关? • 我们怎样做,才能让宝宝心理健康?

  3. 婴幼儿心理相关因素 1.遗传决定论(高尔顿) 2.环境(华生) 3.遗传与环境(二因素论) 4.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班杜拉) 5.社会文化因素论(维果茨基 内化) 6.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皮亚杰 图式→同化→ 顺应→ 平衡;心理发展源于动作) 7.有无心理保健

  4. 弗洛伊德的婴幼儿情欲标准 1.口唇期(0~1岁); 2.肛门期(1~3岁); 3.前生殖器期(4~5岁); 4.潜伏期(6岁~青春期)。 潜意识理论

  5. 新生儿期即心理发生的时期 新生儿生活行为模式:睡眠——觉醒周期模式

  6. 婴幼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是婴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渠道。 动作是心理发展水平的指标,是婴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外部表现。

  7. 陪伴——归属感、安全感、信任感

  8. 缺乏归属感的宝宝容易孤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内心焦虑,稍大后往往表现出破坏群体规则,缺乏亲社会行为等,难以适应群体生活。

  9. 社会性依恋 最初的社会性联结和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安全型 回避型 反抗型 混合型

  10. 早期教养与依恋 早期社会性依恋意义: 1.影响日后人格特征。安全依恋者将来有高自尊和信任而持久的人际关系,懂分享。 2.早期依恋类型影响内在工作模式形成。 3.完成良好的社会化

  11. 游戏与探索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1.是幼儿活动和情感愉悦的精神寄托; 2.是促进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渠道; 3.是社会交往的最好园地; 4.是幼儿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载体; 5.用游戏教宝宝学会自理。

  12.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游戏能促进幼儿的人格、情绪健康发展。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游戏能促进幼儿的人格、情绪健康发展。 认知学派强调游戏促进儿童认知发展,巩固习得能力。

  13. 顺利渡过第一逆反期 反抗对象是父母或其他养育者 特点: 1.具有特殊的心理需求和行为; 2.阶段性特点

  14. 针对逆反期的教育方式 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第一,积极理智地面对; 第二,认识到孩子“长大了”; 第三,指导并创造条件,适宜地满足其发展需求(1.游戏;2.满足“很能干”的价值感;3.有针对性地培养特长,使之获得成就感;4.民主教育)。

  15. 保护宝宝的自尊 3岁已有10%;6岁90% 幼儿期自尊水平可预测后来情绪发展和适应性 影响自尊的因素: 1.父母教养方式 2.同伴关系

  16. 常见宝宝异常心理状况及处理方法 屏气发作 排除癫痫或溺爱

  17. 吸吮手指 常见宝宝异常心理状况及处理方法 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大大减少,但是有一部分儿童在饥饿、寂寞无聊、焦虑不安、疼痛或身体不大舒服的时候,仍然会吮吸手指。

  18. 口吃 常见宝宝异常心理状况及处理方法 全球有5500万人患口吃。

  19. 夜惊、梦魇和睡行症 常见宝宝异常心理状况及处理方法

  20. 偏食、异食和神经性呕吐 常见宝宝异常心理状况及处理方法

  21. 常见宝宝异常心理状况及处理方法 哭泣 1.自发性的哭 2.应答性的哭 3.主动操作性的哭 婴儿哭的5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22. 恐惧 常见宝宝异常心理状况及处理方法 • 当被暴露在与以往不同的或奇怪的事物面前时,1岁多的小宝贝心里会感到脆弱和不安全。 • 恐惧内容:妈妈不见了;突然巨大声响;陌生人…… • 不嘲笑,不吓唬。 • 应理解、鼓励和支持。

  23. 溺爱与过度保护 常见宝宝异常心理状况及处理方法 • 父母的爱有时像把锋利的刀,有时又像一把软刀子。溺爱就是一把软刀子。

  24. 分离焦虑 常见宝宝异常心理状况及处理方法 三个阶段: 最初阶段:哭、悲伤,呼唤妈妈,拒绝陌生人,愤怒抗议。 第二阶段:渴求妈妈,希望破灭,悲戚失望,减少啼哭,情感冷漠。

  25. 第三阶段:无可奈何,开始寻求可亲近的陌生人,企图适应新环境。第三阶段:无可奈何,开始寻求可亲近的陌生人,企图适应新环境。

  26. 性识别障碍 常见宝宝异常心理状况及处理方法 从3、4岁起,便开始认识到男女生殖器上的差别,并对成人或其他儿童的生殖器产生好奇心,如引导不当常会出现性游戏现象。当其进入青春期,对性有了模糊的认识后,就会因这种现象产生自责,影响性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的会导致性变态。

  27. 恋父或恋母情结 常见宝宝异常心理状况及处理方法 (俄狄浦斯情结)

  28. 尽早排查孤独症 常见宝宝异常心理状况及处理方法 • 排查: • 1.社交障碍; • 2.语言障碍; • 3.刻板行为; • 4.兴趣狭隘; • 5.想象性或象征性游戏发展迟缓。

  29. 遗尿症和神经性尿频 •   根据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小儿外科部调查,香港5岁儿童中约16.2%的孩子经常尿床,男童比女童居多。 •   宝宝尿床会产生孤独、畏羞、焦虑、反叛、精神不集中、社交退缩,甚至不敢参加任何需要在外面过夜的活动。 《孤独的长跑者》

  30. 选择性缄默症 常见宝宝异常心理状况及处理方法 行为学家认为缄默状态是患儿处理与所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行为表现,沉默行为是功能性的,不良外界环境是因素。因而这种缄默状态是一种适应行为,而不是病态行为。

  31. 攻击行为与退缩行为 常见宝宝异常心理状况及处理方法 • 母亲该怎样做,才能对你的孩子有利?

  32. 拔毛癖等 常见宝宝异常心理状况及处理方法 •  拔毛癖是指儿童时期出现的经常无缘无故地拔自己的头发、眉毛、体毛的不良行为,类似现象还有咬指甲等。

  33. 常见父母错误行为 • 打了孩子再后悔,极力弥补 • 不自己亲自照顾孩子 • 把孩子当炫耀比较的资本 • 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 • 把孩子朝自己想要的方向塑造 • 缺乏幽默感和轻松 • 以爱为借口要求过多 • 没有细致可行的规则和不坚持规则

  34. 结论 • 婴幼儿的心理与成人后息息相关 • 成人心理是从婴幼儿阶段一点点发展而来的 • 成人中很多现象都跟“童年体验”有关 • 作为家长和指导者,应该多掌握婴幼儿心理知识和技能,必要时请专业婴幼儿心理咨询师帮助解决,让宝宝有一个心理健康的童年,全面提高下一代整体健康水平。

  35. 谢谢大家! 伯镛(13920431137) by0203@126.co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