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 likes | 667 Views
计量和认证认可. 基础知识 赵红宁. 计量基础知识. 计量综合知识 法制计量管理 量值传递与 量值溯源性. 一、计量综合知识. 计量的含义 计量学的特性和分类 计量管理的特性. 计量的含义和作用. 计量是 “ 实现 单位统一 和 量值准确可靠 的测量 ” 。 计量的两个重要 作用 就是保证量值准确及实现单位统一。 《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 第二条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都使用本法 ” 。
E N D
计量和认证认可 基础知识 赵红宁
计量基础知识 • 计量综合知识 • 法制计量管理 • 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性
一、计量综合知识 • 计量的含义 • 计量学的特性和分类 • 计量管理的特性
计量的含义和作用 •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 • 计量的两个重要作用就是保证量值准确及实现单位统一。 •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都使用本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三条 “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我国法定的计量单位是国际计量单位及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
计量学的特性和分类 • 计量学的特性 • 科学计量:指基础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计量科 学研究 • 工程计量:指各种工程、工业企业中的应用计量 • 法制计量:保证公众安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由国家或其授权机构进行强制管理的的计量
计量学的分类 • 计量专业可分为十大类。 1几何量计量 2温度计量 3 力学计量 4电磁学计量 5电子计量 6时间频率计量 7电离辐射计量 8光学计量 9声学计量 10物理化学计量
计量管理的特性 • 统一性:计量学最本质的特性。 • 准确性:一切计量科学技术研究的目的。 • 法制性:国家采取法律的手段保证计量学的统一性和准确性。 • 社会性:指计量学涉及的广泛性。 • 权威性:在行政领导和科技水平方面具有权威的计量管理系统。 • 技术性:先进的计量科技水平和技术手段是保障。 • 服务性:我国计量管理的一贯宗旨。 • 群众性:保护消费者利益,是专业管理与群众监督二者的统一。
二、法制计量管理 • 计量法规体系 • 法定计量单位 • 计量器具及特性
计量法规体系 • 法律 • 法规 • 规章和规范
法 律 • 计量法。 1985年9月6日六届人大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计量法共6章,35条
法 规 • 国务院依据计量法所制定的计量行政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 《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含目录)》 • 《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
规章和规范 •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的各种全国性的单项计量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如《计量法条文解释》、《计量标准考核办法》、《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等。 • 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制定的部门计量管理办法。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法定计量单位 • 计量单位 • 法定计量单位 •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法定计量单位 • 是指国家以法令的形式,明确规定并且允许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行的计量单位。 • 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增加了一些其它单位构成的。
量 值 • 由一个数和合适的计量单位表示的量称为量值。 例:5秒。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 国际单位制单位 •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 上述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单位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共有16个。 分、小时、日等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特性 计量器具及特性
计量器具 • 计量器具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包括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 • 计量器具包括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
《计量法》十二条规定: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方可进行计量器具的制造或修理。《计量法》十二条规定: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方可进行计量器具的制造或修理。 计量器具的制造与修理
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规定 • 《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 :申请制造属于国家质检总局规定重点管理范围内的计量器具,应当向所在地省级质监部门提出申请。申请制造其他计量器具,应当向所在地省级质监部门或者所在地省级质监部门依法确定的市、县级质监部门提出申请。申请修理计量器具应当向所在地县级质监部门提出申请。
重点管理的计量器具(1) • 首批重点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 • 1、电能表2、水表3、煤气表4、衡器(不含杠秤)5、加油机(含加油机税控装置)6、出租车计价器
重点管理的计量器具(2) • 第二批重点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 • 1、热能表2、粉尘测量仪3、甲烷测定器(瓦斯计)
强制检定的范围 强制检定的特点 强制检定的授权 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
强制检定的范围 • 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 • 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 • 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 • 对除以上之外的计量器具实行非强制检定。
强制检定由政府部门实行 强制检定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检定,被检定单位或个人不能自由选择检定单位 检定周期由执行强制检定的计量检定机构根据计量检定规程,结合实际使用情况确定 使用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未按规定进行检定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强制检定的特点
强制检定的指定 《计量法实施条例》第十一条规定:使用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应当向当地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检定。当地不能检定的,向上一级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检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计量检定机构,或者授权其他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强制检定和其他检定、测试任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计量检定机构,或者授权其他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强制检定和其他检定、测试任务。 强制检定的授权
三、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性 • 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性 • 计量基准与计量标准 • 量值传递的方式 • 计量标准考核 • 计量检定与校准
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性 • 量值传递: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将国家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通过各等级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对被测对象量值的准确一致。(自上而下) • 量值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自下而上)
计量基准与计量标准 • 国家计量基准 • 计量标准
国家计量基准 • 〈计量法〉第五条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各种计量基准器具,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 • 在我国,规定作为统一全国量值最高依据的计量标准,称为国家计量基准。 • 计量基准“作为统一全国值量的最高依据”,是指全国的各级计量标准和工作计量器具的量值,都要溯源于计量基准。
计量标准 • 计量标准是将计量基准量值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的一类计量器具。 • 计量标准可以根据需要按不同准确度分成若干个等级。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简称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是指经过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批准,作为统一本地区量值的依据,在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证作用的计量标准。 • 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由当地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决定,不需经上一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审批。但建立之后,必须经上一级考核合格才能使用。
量值传递主要方式--实物标准逐级传递 • 把被检计量器具送到高一级计量标准的计量技术机构进行检定,或由上一级计量技术机构派人员携带计量标准到现场检定。
计量标准考核 •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需分别经上级、同级和有关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方能使用。
计量检定与校准 • 计量检定是指为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确定其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 检定是进行量值传递或量值溯源以及保证量值准确一致和量值统一的重要措施。 • 检定必须按照计量检定规程进行。 • 计量检定的方法分为整体检定法和单元检定法两种。
认证认可基础知识 • 认 证 • 认 可 • 实验室认可
认证保证产品质量认可实现检测准确 • 如果购买结构比较复杂且价格昂贵的商品(家用电器、汽车等),你如何判断其内在质量呢?
产品认证 • 凡是经过认证的商品都带有特定的认证标志,就说明该商品经过公正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对其进行的鉴定和评价,其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 如“CCC”标志,如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加贴这些认证标志的产品都通过了国家产品认证。
认证的概念含义 • 认证 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
认证的含义 • 1. 认证的实施主体是认证机构。认证机构一般是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按照市场机制运作,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 2. 认证的对象是产品、服务或管理体系。 • 3. 认证的依据是政府、权威国际组织正式发布的标准、技术规范。 • 4. 认证的内容是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标准或技术规范。
认证的分类 • 认证可分为自愿性认证和强制性认证。 • 认证按照认证的对象不同,还可分为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
强制性认证自愿性认证 • 强制性认证 指一些涉及人体安全、环保、健康等的产品实行的认证。(例如电器产品、汽车产品、建材用瓷砖及油漆、网络用产品、儿童玩具等都实行3C认证。) • 自愿性认证 指一些组织为提高产品质量或经营管理水平而的自愿申请的认证。(如绿色食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
认可的含义 • 1. 认可的实施主体是认可机构,认可机构通常得到政府部门的授权,具有半官方色彩。 • 《认证认可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我国的认可机构必须经国家认监委确定。 • 2. 认可的对象是从事认证、检测、检查等认证活动的有关机构或人员。 • 3. 认可的内容是对从事认证活动的机构或人员能力和执业资格予以承认。
我国的认可机构 • 目前,我国由国家认监委批准设立授权的唯一的国家认可机构只有一家: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四个重点概念 计量认证 审查认可 资质认定 实验室认可
计量认证 • 计量认证 依据《计量法》对凡是为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检验机构(实验室)进行强制考核的一种手段。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对第三方实验室的行政许可,属于行政审批工作。标志CMA
审查认可 • 审查认可 依据《保准化法》对质监系统和有关行业部门建立,经质监局授权的承担产品质量检验任务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强制性管理手段,属于行政审批工作。标志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