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486 Views
新课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天宁教研室 邓 炜. 数与代数 20以内的数,得数在10以内的一位数加一位数与 相应的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空间与图形 简单的方位知识,认识长方 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统计与概率 简单的分类,初步的整理信息、获得数据的方法. 实践与综合应用 《有趣的拼搭》和《丰收的果园》. 一、 数一数 --------------------- 1课时
E N D
新课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天宁教研室 邓 炜
数与代数 20以内的数,得数在10以内的一位数加一位数与 相应的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空间与图形 简单的方位知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统计与概率 简单的分类,初步的整理信息、获得数据的方法 实践与综合应用 《有趣的拼搭》和《丰收的果园》
一、 数一数 --------------------- 1课时 二、 比一比-------------------- 1课时 三、 分一分--------------------- 1课时 四、 认位置--------------------- 1课时 五、 认数(一) -------------------- 10课时 六、 认识物体 -------------------- 2课时 七、 分与合-------------------- 6课时 八、 加法和减法--------------------21课时 九、 统计-------------------- 1课时 十、 认数(二)-------------------- 5课时 十一、认钟表-------------------- 1课时 十二、加法--------------------10课时 十三、期末复习-------------------- 4课时 建议教学到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完后(P60)进行期中检测。
教材在内容编排上的三个特点 第一、先教学最基础的思想方法 第二、突出“分”与“合”的思想 第三、穿插安排四个领域的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数一数》 1、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2、 有扶有放地处理点子图
第二单元 《比一比》 1、 突出比较的方法 2、鼓励学生寻找比的对象 3、适当提升思维的要求 4、选择适宜学生的表达方式
第三单元 《分一分》 在活动中体会分类的思想
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在引入时可以给设计一个“小小营业员”的活动,老师课前准备一些物品,但全部打乱了摆放,请小朋友上来当营业员,看哪个营业员最聪明,整理的柜台最好。 学生整理完后要问问学生为什么要那么摆放?那样摆放有什么好处?引发学生讨论,得出生活中把一些物品分类摆放的必要性。然后再组织后面的教学。
第四单元《认位置》 教学难点:认识“左”、“右” 1、联系自己的身体作出判断 2、在开放的情境中练习
第五单元 《认数(一)》 培养学生的数感 认识1—5各数(通过理解数的意义培养数感) 教学可分四个环节: (1)在现实情境中数物体的个数 (2)用算珠表示物体的个数 (3)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4)写数指导
“1”像铅笔细又长,“2”像鸭子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随风飘,“5”像钩子挂东西,“1”像铅笔细又长,“2”像鸭子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随风飘,“5”像钩子挂东西, “6”像哨子qu qu叫,“7”像拐棍手中拿,“8”像葫芦藤上挂,“9”像勺子能盛饭,
2、认识几和第几(第14页) 教学分以下三个层次进行: (1)在活动中感知几和第几的含义,初步体会他们的区别; (2)通过涂4个和涂第4个的操作比较,进一步体会几和第几的不同; (3)应用几和第几回答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先播放一个小动物们比赛跑步的场景, “小朋友快看谁跑得最快呀?”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肯定会说出XX动物跑第一、XX动物跑第二、XX动物跑第三。 接着设计发奖环节。“跑步比赛结束了,现在我们要举行发奖仪式,请学生代表给运动员发奖牌” 。把动物的头像按照跑步的名次站成一排,让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发奖牌。如:请你给得第一名的运动员发奖牌、 请你给得第二名的运动员发奖牌、 请你给得第三名的运动员发奖牌等等,从中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然后设计送水环节。 “运动员很辛苦,现在他们正在休息,你能把这杯水(图片)送给跑了第一的运动员吗?”(注意这时运动员已经打乱排队顺序,不再按跑步名次排队了),让 生把水贴到了第一名的动物下面。 师接着提问:“跑了第一名的动物,现在排在第几?” 这时学生有可能说出不同的答案,因为有可能有的从左边数,有的从右边数。此时教师适时小结,两种说法都很有道理。 老师继续提出要求:你能把这水送给第3个运动员吗?学生在给运动员送水的时候有可能发生了分歧,可能给从左数的第三个运动员送水,也可能把水送给从右数的第三个运动员。在争论中,让同学们理解了“从左数”和“从右数”的含义,同时也意识到数学语言的严密性。 老师再继续提出要求:老师这里还有几杯水,谁能给从左数的第2名运动员送水?谁能给从右数的前2名运动员送水?“第2名”与“前2名”的人数一样多吗?有什么不同?
最后可以设计一个聪明题: 运动会结束了,同学们表演了团体操,老师有两个问题想让同学们帮着解答: (1)小林的前面有2人,后面有3人,小林这排一共有几人? (2)小红从前面数排在第2,从后面数排在第3,小红这排一共有几人?
3、认数0(第16页) “0”像轮胎圆又圆 一个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 0可以表示起点 0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4、认识=、>和<(通过体会数之间的关系培养数感)4、认识=、>和<(通过体会数之间的关系培养数感) (1)渗透排一排、比一比的比较方法 (2)培养初步的符号化思想
6、认数10(第23页)(1课时) (1)要渗透10个一是1个十 (2)学习按群数数 (3)体会双数和单数 (4)辨认左和右 (5)直观看出相差数
《认数10》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由故事引入: “数字王国里,数字9总是认为自己最大,常常欺负比它小的数字,特别是0。小朋友们,你们能帮0想想办法吗?” 让学生说说办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可以让1和0做朋友比9大,让2和0做朋友比9大……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 接下来的教学和前面认识1-9基本相同,仍旧要从数物体的个数入手 ,借着算珠抽象出数1 0,然后教学10的读写方法。因为10是由两个数字组成,所以在写10时着重要指导学生摆好两个数字的位置,既不能挤得太紧,也不要离得过开。写完了可以设计一个同桌互相欣赏的环节,在学生相互评价过程中美化10的书写。
第六单元 《认识物体》 1、要准备好教具和学具 2、要把握教学要求的度 3、在“活动”中感知 玩积木---把积木分类---揭示各类物体的图形和名称---寻找生活中的相关物体。
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情境引入 教师提一大袋物体(将要认识的4种形体)走进教室,向学生展示:牙膏盒、茶叶筒、积木……。老师揭示课题——认物体。教师接着展示:排球、药盒、磁带盒、乒乓球、接力棒……老师一样一样的往外拿,在老师拿物体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发现有的物体很不听话,老是滚动,在这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物体放在桌上不动,有的却放不住,能滚动呢?” 引导探究 提出要求,请小朋友拿出带来的物体玩一玩、滚一滚,边玩边观察什么样的物体能滚动,什么样的物体不能滚动。比较得出:有弯弯面的物体能滚动。由此辨别曲面、平面,然后让学生对这四种形体进行分类,依次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4种形体。 练习应用 1、想一想:老师说一种形体名称,学生闭着眼想它的样子。 2、找朋友:老师举出一种形体问:我的朋友在哪里?学生举起相同形体以作回答。 3、摸一摸、猜一猜:老师说特征,学生摸出相应的形体(如摸一个既有平平的面,又有弯弯面的形体……) 4、用学过的形体做拼搭游戏(如汽车、房子等)
《有趣的拼搭》 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数一数 1、活动内容要有趣味性、有挑战性 2、活动要有一定的数学探究价值
第七单元 《分与合》 在操作活动中体会“分”与“合” 在分与合的活动中,逐渐提高智力活动的水平 让学生在游戏中有兴趣地练习
第八单元 《加法和减法》 1、要重视加法和减法含义的教学 2、 给学生比较宽松的计算思考空间,重视计算正确 3、把解决问题和计算教学密切结合起来,要避免脱离实际的应用题教学
设计一: 炎热的夏天到了,小朋友们都很喜欢游泳吧,出示例题的情景图,让学生看图说说意思,有5个小朋友在泳池里玩耍,三个小朋友在泳池岸玩耍,请大家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写出算式,比一比看谁写的算式多? [要正视差异,各尽其能,不作统一要求。利用学生好胜心理,采用比一比的方法,激发学生开动脑筋,写出不同的算式,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组交流:相互讲算式,各自说说是怎样写出来的,评评写出的算式合理吗?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价完成一图四式: 5+3=8 3+5=8 8-3=5 8-5=3。
设计二: 师:看游泳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能列式解决吗? 问题一:泳池里有5个小朋友,泳池外有3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5 +3=8 3+5=8问题二:一共8个小朋友,泳池里面有5个小朋友, 泳池外有多少个小朋友? 8-5=3问题三:一共有8个小朋友,泳池外有3个,泳池里有多少个?8-3=5
一、邮递员送信: 信有:6+2= 8+1= 9-1= 4+5= 1+7= 7+2= 3+6= 8+1=老师准备两个邮箱,一个是8号邮箱,另一个是9号邮箱,得数是8的信塞入8号邮箱,得数是9的信塞入9号邮箱。
二、给小猫涂色 把得数是8的涂成黄色,得数是9的涂成蓝色。小组合作,看哪个组涂得又快又好。
三、伸手指游戏(要求两人伸的手指的和为8或9)三、伸手指游戏(要求两人伸的手指的和为8或9) • 师:我出1。生:我出7。师:1+7=8。生:7+1=8。师:8-1=7生:8-7=1然后同桌一起做游戏。
四、故事练习: 出示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图片 (1)看图,你能写出多少算式,我们来比一比,谁想得多写得多。 (2)想一想:你的算式是怎么想出来的? (3)交流汇报。
谢谢 欢迎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