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k likes | 1.58k Views
第四章. 介质(媒体)访问控制子层 M edium A ccess C ontrol Sublayer. 本章主要内容. 信道分配策略 多址协议 令牌环网 以太网:共享式以太网,交换式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位以太网 无线局域网 数据链路层交换:网桥,虚拟局域网. 几个术语. Multiaccess channel : 多 址 信道 random access channel : 随机访问信道 medium : 介质,媒体,信道 medium access : 使用信道发送数据
E N D
第四章 介质(媒体)访问控制子层 Medium Access Control Sublayer
本章主要内容 • 信道分配策略 • 多址协议 • 令牌环网 • 以太网:共享式以太网,交换式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位以太网 • 无线局域网 • 数据链路层交换:网桥,虚拟局域网
几个术语 • Multiaccess channel:多址信道 • random access channel:随机访问信道 • medium:介质,媒体,信道 • medium access:使用信道发送数据 • 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决定谁可以使用信道发送数据
1 信道分配策略 • 静态分配: • 固定分配信道的方式,如FDM和同步TDM; • 适用于用户数少且数量固定、每个用户通信量较大的情况,不会产生冲突。 • 动态分配: • 按需分配信道的方式,如异步TDM; • 适用于用户数多且数量可变、突发通信的情况。
信道分配策略(2) • 动态分配的三种策略: • 竞争方式:各个用户竞争使用信道,不需要取得发送权就可以发送数据,这种方式会产生冲突。 • 无冲突方式:每个用户必须先获得发送权,然后才能发送数据,这种方式不会产生冲突,如预约或轮转方式。 • 有限竞争方式:以上两种方式的折衷。
2多址协议 • ALOHA • 载波侦听多址协议(CSMA) • 无冲突协议 • 有限竞争协议 • 无线局域网协议
2.1 ALOHA系统(1) • 纯ALOHA的基本思想: • 任何节点有数据发送就可以发送; • 每个节点通过监听信道判断是否发生了冲突; • 一旦发现冲突,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后重新发送。 • 随机访问信道的效率: • 当有大量的活动节点、每个节点总有大量的帧要发送时,长期运行过程中成功传输时间占总时间的份额。
几个概念 • 帧时(frame time):发送一个标准长度的帧所需的时间。 • N:每帧时内系统产生的新帧数目(0<N<1) • G:每帧时内系统需要发送的总帧数(包括新帧和重发帧),这其实就是系统负载。 • P0:发送的帧不产生冲突的概率。 • S:系统吞吐量,指每帧时内系统能够成功传输的帧数,S = GP0。
纯ALOHA系统的信道效率 • 假设G服从泊松分布,则: • 在一个给定的帧时内,产生k个帧的概率为: Pr[k]= Gke-G/k! • 在一个给定的帧时内,没有帧出现的概率为: Pr[0]= e-G • 对于一个给定的帧,在两个帧时内没有其它帧的概率为:P0 = e-G×e-G = e-2G • S = GP0 = Ge-2G • 当G = 0.5时,S达到最大值,为0.184。
ALOHA系统(2) • 时分ALOHA的基本思想 • 将时间分成离散的时间片(slot),每个时间片用来传输一个帧; • 每个节点只能在一个时间片的开始传送帧,其 它与纯ALOHA系统同。 • 时分ALOHA系统要求全局时钟同步。
时分ALOHA系统的信道效率 • 与纯ALOHA相比,每个帧的易损时间区缩小了,冲突的概率随之减小,系统吞吐量随之提高。 • P0 = e-G • S =GP0 = Ge-G • 当G = 1时,S达到最大值,为0.368。
2.2 载波侦听多址协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Protocols • 1-坚持CSMA • 发送前先监听信道,信道忙则坚持监听直至发现信道空闲;若信道空闲立即(概率1)发送;发现冲突后随机等待一段时间,重新监听信道。 • 影响协议性能的因素:信号传播延迟,1-坚持的策略。 • 该协议适合于规模较小和负载较轻的网络。
CSMA协议(续) • 非坚持CSMA • 发送前先监听信道,信道忙则放弃监听,等待一个随机时间后再监听,信道空闲则发送数据。 • 信道利用率高于1-坚持CSMA,但延迟特性要差些 。
CSMA协议(续) • p-坚持CSMA,适用于时分信道: • 发送前先监听信道,信道忙则等到下一个时间片再监听;信道空闲则以概率p发送数据,以概率1-p推迟到下一个时间片。下一个时间片执行相同的操作直至发送成功或检测到信道忙。 • 该协议试图在1-坚持CSMA和非坚持CSMA间取得性能折衷,影响协议性能的关键在于p的选择。
2.3 CSMA/CD--CSMA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 节点检测到冲突后立即停止冲突帧的发送,以节省时间和带宽。 • 协议的状态周期:由竞争周期、传输周期和空闲周期交织而成。 • 协议的效率近似为:η= 1/(1+5tprop/ttrans),其中tprop为信号在任意两个节点之间传播的最大时间,ttrans为传输一个最大长度的帧所需的时间。 • 该公式表明,当信道很长(即网络规模较大)或帧传输时间很短(帧很短或数据速率很高)时,协议的效率较低。
2.4 无冲突协议(1) • 位图协议: • 节点在发送前先预约,然后按预约的顺序发送。该协议不会产生冲突。 • 轻负载时,每个节点在发送前平均等待N比特;若帧长为d比特,不考虑其它开销,信道效率为:η= d/(N + d)。 • 重负载时,每帧的开销为1比特,不考虑其它开销,信道效率为:η= d/(d+1) 。
无冲突协议(2) • Binary Countdown: • 节点发送数据前先发送其二进制地址(长度相等),这些地址在信道中被线性相加,地址最高的节点胜出,可继续发送数据。 • 不考虑其它开销,信道效率为: η= d/(d+log2N)。 • 若将地址作为帧的第一个字段,则信道效率:η= 100%。
无冲突协议(3) • 令牌传递协议: • 一个小的、称为令牌(token)的特殊帧在节点间按固定的次序巡游。 • 节点收到令牌后,若没有数据发送,就将令牌传给下一个节点;否则发送一定数量的帧,再把令牌传给下一个节点。 • 网络中只有一个令牌,只有持有令牌的节点允许发送,所以不会有冲突发生。
2.5 有限竞争协议 • 竞争协议:轻负载下延迟特性好,重负载下信道利用率低。 • 无冲突协议:重负载下信道利用率高,轻负载下延迟特性不好。 • 有限竞争协议:结合以上两类协议的优点,克服各自的缺点,在轻负载下获得良好的延迟特性,而在重负载下获得较高的信道利用率。
协议基本思想 • 对节点分组,每个时隙(slot)内只允许一个组的节点竞争信道,目的是通过减少同一个时隙内的竞争节点数来提高发送成功的概率。 • 组内节点数随系统负载的变化动态调整,负载轻则节点数多,负载重则节点数少,在两个极端上分别退化为竞争协议和无冲突协议。 • 协议的关键在于如何根据系统负载自适应调整组的划分,将时隙分配给节点。
adaptive tree walk 时间片0:A以下站点发送,冲突 时间片1:B以下站点发送,冲突 时间片2:D以下站点发送,无发送 时间片3:E以下站点发送,冲突 时间片4:2发送,成功 时间片5:3发送,成功 时间片6:C以下站点发送,无发送
2.6 无线局域网协议 • 无线局域网的两种模式: (a)有基站的无线局域网 (b) 自组织网(ad hoc network)
Ad Hoc模式的无线网络 • 单个节点的通信范围不能覆盖整个网络,即节点的活动不能被网络中所有节点检测到。这种网络也称多跳无线网络。 • 若节点位于两个发送节点的通信范围内,该节点接收失败。
为什么CSMA不适用于多跳无线网络? • 通过载波侦听,发送节点只能知道其周围是否有节点在发送;但真正影响此次通信的是接收节点周围是否有节点在发送。 • 隐藏节点:不在发送节点的通信范围内、但在接收节点通信范围内的活跃节点。 • 暴露节点:在发送节点的通信范围内、但不在接收节点通信范围内的活跃节点。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 问题: • 当节点A准备向节点B发送数据时,如何让节点B附近的节点保持沉默? • MACA的基本思想: • 由发送方主动发起一次握手过程,引起接收方发送一个短的确认帧;接收端周围的节点检测到这个确认帧,并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保持沉默。
MACA协议图示 (a) A sending an RTS to B. (b) B responding with a CTS to A.
MACA协议过程 • A向B发送一个RTS帧,帧中给出后继数据帧的长度。 • B收到后回复一个CTS帧,帧中也给出数据帧的长度。 • A收到CTS帧后就可以发送。 • 在此过程中,若A周围的节点监听到了A的RTS帧,它们会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保持沉默,以便让A无冲突地收到CTS帧;而B周围的节点监听到B的CTS帧后,也会在随后的一段时间(由CTS帧中的数据长度决定)内保持沉默,从而让B能够无冲突地收到A发送的数据帧。 • 若B和C同时向A发送RTS帧,则会产生冲突,这时不成功的发送方会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后再重试。
MACA for Wireless(MACAW) • MACAW是对MACA的改进: • 每当接收端正确收到一个帧后,发送一个确认帧; • 发送端在发送RTS前,使用CSMA监听信道,避免两个节点同时向同一个接收节点发送RTS; • 改进了冲突后的回退算法; • 增加了节点间交换拥塞信息的机制。
3 局域网标准 • IEEE于1980年2月成立局域网标准化委员会,形成的一系列标准统称为IEEE 802标准。 • IEEE 802标准于1984年3月被ISO采纳,作为局域网的国际标准,称为ISO 8802标准。 • IEEE 802标准主要涉及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的一部分;数据链路层又进一步分为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和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 • 将数据链路层分成两个子层的好处是,利用统一的LLC子层屏蔽物理网络的细节,使得网络层协议可以独立于物理介质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4 令牌环网 • 令牌环由环接口和环接口间的点到点链路组成,节点通过环接口连到网上。 • 数据沿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在环上流动,每个节点从上游节点接收数据,然后立即转发到下游节点(边收边发而不是存储转发)。 • 目的节点将数据接收下来,同时仍向下游转发。 • 数据返回到发送节点时,发送节点将其从环上取消。
令牌环的帧结构(2) • AC:格式为 • T:令牌比特,令牌帧中T=0,数据帧中T=1。当节点为发送数据而捕获到一个令牌帧后,将T翻转为1。 • PPP:优先级比特,当节点想发送优先级为n的数据帧时,必须捕获到优先级小于或等于n的令牌才能发送。 • RRR:预约比特,节点在数据帧通过时,将自己想要发送的帧的优先级写到预约比特中(除非已有其它站预约了更高的优先级)。当一帧数据发完后,新产生的令牌具有已预约的优先级。 • M:监控比特,监控站用来检测未被发送站取消的数据帧。数据帧发送时M=0;第一次通过监控站时被置为1;第二次通过监控站时被检测到。
令牌环的帧结构(3) • FS:格式为 • A:地址识别比特。数据帧发送时A=0;通过接收站时,接收站置A=1。 • C:帧复制比特。数据帧发送时C=0,接收站将帧接收下来后,置C=1。 • 数据帧返回发送站时,发送站检查A和C,有三种情况: A=0,C=0:接收站不存在或没加电; A=1,C=0:接收站存在,但没有接收帧; A=1,C=1:接收站存在,且接收了该帧。
5 以太网(Ethernet) • 传统以太网 • 交换式以太网 • 快速以太网 • 千兆以太网
5.1 传统以太网(Traditional Ethernet) • 组网方式: • 10Base-5(粗缆以太网): • 使用粗的基带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采用总线型拓扑; • 数据速率10Mbps,每段电缆最大长度500米。 • 10Base-2(细缆以太网): • 使用细的基带同轴电缆,采用总线型拓扑; • 数据速率10Mbps,每段电缆最大长度约200米。 **这两种以太网在新建的局域网中已很少使用。
图示 Three kinds of Ethernet cabling. (a) 10Base5, (b) 10Base2, (c) 10Base-T.
传统以太网组网方式(2) • 10Base-T • 使用3类双绞线和集线器(hub)连接计算机,物理上是星型拓扑,逻辑上是总线型拓扑; • 数据速率10Mbps,双绞线最大长度100米; • 使用RJ-45连接器,插拔非常方便; • 双绞线以太网是连接桌面系统最流行的技术。
传统以太网组网方式(3) • 10Base-F • 使用多模光纤作为传输介质,采用星型拓扑; • 数据速率10Mbps,光纤最大长度2000米。 • 光纤以太网常用于建筑物间的连接。